隨著國內疫情趨於穩定,各行業陸續復工,企業的用人需求狀況也浮出水面。當應屆畢業生準備走出校園大門之際,又一輪充滿挑戰的「就業季」也悄然而至。
當然,搜索一下往年應屆畢業生求職應聘的新聞,會發現每年的四、五月份都被稱為最難「就業季」。究其原因,主要是應屆畢業生規模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引發了輿論對就業情況的擔憂。
那麼,當「規模最大「的應屆畢業生遇上今年的疫情,即將畢業的應屆大學生們將如何應對?
企業和應聘者的要求「滿擰」
「三月份開始投簡歷,面試,到現在面了十幾份工作。」
儘管在上學期結束之前,學校就業辦的老師就已經提醒應屆畢業生,2020年或是「最難的」就業季,但李凱傑同學還是低估了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的難度。
作為廣州一所211重點大學信管專業的畢業生,一開始他對自己的競爭力還是蠻有信心的。但在近期的求職、面試過程中,企業面試官卻未出現他所想像的求賢若渴態度,「相比室友,我面試的機會並不少,但說實話,感覺面試崗位的待遇都不太理想。」
從4月初BOSS直聘發布的《2020應屆生春招求職趨勢報告》可以看到,截至3月31日,在春招季活躍求職的應屆生較去年增加了56%,但企業對應屆生的招聘需求規模同比下降22%。可見,2020應屆畢業生正面臨著「僧多粥少」的局面,更有近九成技術崗位的招聘薪資「低於應屆畢業生的期望」。
李凱傑表示,參照廣州企業的薪資水平並參考上屆師兄、師姐畢業時的待遇,他定下的目標是稅前月薪8000元外加五險一金。但在實際面試中,絕大部分企業崗位的月薪均在6000元左右,還有企業開出了5000元的月薪。
「遠遠低於我的預期。加上現在還是畢業實習階段,和試用期一樣,上班工資只有轉正後的80%。」這種情況讓他的心理落差比較大。從心底講,一開始收到企業的面試邀請時,他是十分興奮的。但現在一想到面試心裡便開始發毛,害怕企業待遇低於理想預期,浪費時間和精力。
「我也開始反思,是不是對於工資的要求高了,但同專業室友的目標工資是一萬,還說我要求太低了。」他的同學為了找到工資更高、待遇更好的工作,甚至特地乘動車跑到深圳的幾家大型科技企業面試,但結果還是敗興而歸。
讓他更加擔憂的,還有不少企業在控制薪資水平的前提下,面試時還強調要求應屆畢業生「一專多能」,同時兼顧公司的其它工作。「信管專業雖然涵蓋了計算機與管理學的內容,但也不是無所不能的專業學科。」李凱傑介紹,在一家待遇還算不錯的企業二試時,面試官詢問他是否有參加過社團,有無宣傳或運營微博號的經驗,能否承擔外宣工作,當時他就不說話了。
他了解到,有數字藝術媒體專業的女同學在面試新媒體策劃崗位時,也被問及可否涉及公司部分行政、後勤工作,「一般兼做的工作不見得要太強的專業性,所以企業想花一份工資找員工做兩份工作吧。」
面對這一輪充滿挑戰的「就業季」,如果有應屆畢業生能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絕對堪稱幸運。實際上,還有部分應屆畢業生正在為了一份小微企業的工作,用盡全力地表現著自己。
學歷成了一道硬性門檻
「感覺今年大專學歷的(應屆畢業生)找工作太痛苦了。」
聊起最近兩個月的求職經歷,上海一所專科院校平面設計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小松,一臉無奈地說道,自己在網上所投遞的近一百份簡歷和石沉大海一般,幾乎杳無音訊。
在網上聊天時,有往屆大專畢業生這樣支招——無論自己是否符合企業招聘的學歷要求,都要投一投簡歷,碰碰運氣看看能否獲邀面試。如何能有機會,再想辦法通過優秀的面試表現,爭取被企業破格錄取,「但是,這一招今年好像不是那麼好用了。」
相關數據顯示, 2020年春招季,應屆生崗位中明確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比例為49.5%,較2019年同期高出13%,留給大專應屆畢業生的機會顯然並不多了。同時,受疫情影響許多企業都希望用有限的招聘預算,招到更高學歷的應屆生人才。而部分諸如研發、人工智慧等業務需求「井噴」的行業,即便招大專學歷崗位,也都青睞那些已有幾年工作經驗的成熟人才。
「現在留給我們大專生的,可能只有小微企業、初創公司的崗位了。」小松分析,這類企業規模普遍比較小,能夠給的工資待遇也都相對較低。「看了幾個網招大專學歷應屆業的電商美工崗位,工資只有4000元。」
更甚者,一位同學在面試一家初創電商企業時,發現對方只給3000元工資(另外再加期權承諾),號稱可以合伙人的形式加盟該公司。「這樣的(公司)太多了,面試時一個勁空談理想,目的就是僱傭廉價勞動力。」因此,他和許多同學都十分珍視每一輪正規企業的面試機會,在做好簡歷和作品展示之餘,他自己更是「斥巨資」訂做了一套用於求職面試的正裝。
他所在專業的輔導員一直強調,不要在面試中用諸如「到企業學習」、「在工作中積累經驗」等過分「謙虛」的說辭。要多用作品說話,讓企業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以適應用工企業在招聘方面的務實需求,「輔導員強調會幹活才是王道。」
「可即便這麼做,想找到一份待遇合適、專業對口有些前景的工作,也很不容易呀。」小松介紹,有一位同學已經投遞了兩百多份簡歷,目前邀約面試的企業僅有七八家,到最後錄取的只有一家(待遇也是很不理想),真是白瞎了回上海面試的車票錢。
顯然,今年的籤約率會出乎很多人的預料。從獵聘網最新發布的「2020應屆畢業生春招求職報告」來看,參與調研的應屆畢業生中已成功籤約的僅佔25.73%,未籤約的高達74.27%。作為今年求職大軍中的一員,小松給自己的期限是在七月正式畢業之前,要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不過我也做好了最壞打算,回家待一段時間。原本以為住宿舍不用另外租房子,隨便入職一家企業做著先,但最近宿舍已經不給住了。」
相比還在一線城市求職路上苦苦奔波的應屆畢業生,另一部分已經「失去信心」的應屆生正在計劃「降維打擊」。
一線城市應屆生的「降維打擊」
「現在找工作,就算你再急也沒有用的。」
當被問及目前求職的情況時,深圳一家職業院校的應屆畢業生小謝似乎並不著急。交流中他慢悠悠的擺動著手中的掌機,用回復「島外人」的語氣表示:自己暫時還沒投簡歷,想等過段時間再看看臨深城市的工作機會。
在他眼裡,當下急著尋找一份正式工作有些「不合時宜」。「我看數據2020應屆畢業生有874萬呢,相比2019年多出了40萬。」加上部分企業受疫情的影響延遲招聘計劃,減少招聘預算,他認為沒必要趕著這波高峰去應聘。
最近看到許多同學回到深圳面試後,又繼續跑回家裡打遊戲、睡懶覺,小謝索性連簡歷都不投了,「與其求職擠破頭,不如觀望一下,等大環境好了再說。」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春招季,中小微企業需求不足,北上廣深應屆生招聘需求近三年首次跌破三成。新一線城市應屆生崗位比例小幅下降1.6 %,二、三線城市的應屆生招聘需求比例則提高了3.3%。
「為什麼要急著找深圳公司的班上,房租這麼貴,看一看東莞、佛山的工作不好嗎?」小謝強調,即便投簡歷找工作自己也會優先投深圳周邊城市的企業。「首先是臨深城市房租普遍不高,像東莞的塘廈、松山湖聚集科技創新企業的地區,房租也就一千多元。」他表示深圳的應屆學生到了二線甚至三線城市求職,就像「降維打擊」一樣,當地企業也都會高看一眼,「是呀,東莞、佛山的工資沒有深圳高。但是房租、生活成本那麼低,物價也那麼便宜,我反而還能攢點兒錢。」
小謝表示身邊有幾位同鄉同學也都有此意,大家覺得就算在臨深城市找不到心儀、專業對口的好工作,也可以回到潮汕老家尋找合適的機會。「可以和當地職校的應屆畢業生競爭相關崗位。那樣的話還可以住在家裡,連房租都省了。」
據他了解,揭陽應屆生的工資都能到四千多元,另一位室友老家(珠海)那邊工資更高,最高能到五六千。因此,好幾位家鄉經濟環境不錯的同學,也都計劃七月正式畢業之後先回家找工作,「硬強迫自己留在一線城市上班,房租貴、攢不到錢不說,意義也不大呀!」
或許,這樣的心態也代表了不少在一線城市上學的應屆生心態,他們相信自己的畢業學校、所在城市背景,可以在一些新一線、二三線城市成為受歡迎的人才,同時也可以對當地應屆生形成「降維打擊」。
【結束語】
當874萬應屆畢業生,遇上突如其來的疫情,2020可謂最具挑戰的「就業年」。儘管在此期間,部分諸如人工智慧、5G、物聯網等科技創新企業出現了用人需求的逆勢噴發,但這似乎還不足以容納如此龐大的應屆畢業生群體「安家落戶」。
不斷降低的招聘預算,並未讓一線企業對招聘崗位降低對專業、學歷和經驗的要求,甚至還在不斷提高。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狀況也在加速一線城市的人才向二、三線湧入,同時充實著部分低線城市的人才儲備及創新能力,這是否也是另一個積極的信號?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