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龔子皓
浙江在線11月25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張冰清 姜贇 沈蒙和)「你工作找得怎麼樣?」「你保研過了嗎?」「你出國申請遞交了嗎?」
當同屆畢業生們還在絞盡腦汁尋求出路的時候,浙江大學新聞學專業的一位美女,已經拿到了華為杭州研究所的offer——這個崗位叫行政秘書崗,月薪上萬元,遠高於同期應屆畢業生的平均薪資水平,整個杭州只招一個人,她打敗了上千名競爭對手,笑到了最後。
昨天,記者見到了這個長得美身材好的大四女生,她的這段求職經歷,對其它求職者來說,還是挺有借鑑意義的。
琪琪(化名),是個蘇州姑娘,在新聞學專業裡,成績不算突出。
大三結束的那個暑假,她在網上看到了華為公司的招聘信息,一大串只和理工科專業相關的崗位中,她一眼就看到了「行政秘書崗」——要求:office辦公軟體了如指掌;擁有良好的英語底子,遇到老外輕鬆應對;溝通、協調、組織能力樣樣強。
她覺得這三點都是自己的強項,於是開始了網上申請,最終從上千位報名者中拿下了這個崗位,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
第一場的筆試是在浙大玉泉校區進行,她所在的這個考場中,一共有40人左右,考的東西相當細,比如類似高考語文卷的甄別錯別字、選詞填空,也有一些邏輯題。
筆試通過後,是一輪接著一輪的面試——群面、HR面、Boss面、終極面試。人數也從一開始幾十人一小組,到十幾人一小組,再到8人、4人。琪琪認為,面試比筆試更重要,招聘單位更看重應聘者的臨場表現和自身素質。
和琪琪聊天時,記者能明確感覺到她的自信和善於言辭。明明是第一次見面,但她毫不忸怩,語速不急促,邏輯性很強,帶點吳儂軟語,偶爾會穿插一些悅耳的笑聲,的確感染力很強。
琪琪會畫畫,古箏彈得不錯,雖然這些並沒有機會在面試時發揮,但卻讓她呈現出了比較好的氣質(從小學點藝術,真的是有幫助)。
在四輪面試中,面對完全不認識的考官,琪琪始終很從容。
群面時,14個人一組,一起面對3名考官。
琪琪猜測會有自我介紹環節,因為不知道時間長短,她準備了30秒、一分鐘、兩分鐘三個版本的自我介紹。
在成功自我介紹後,是無領導小組面試環節,也就是,考官給出題目,14個人自己進行角色分配。她主動選擇了計時者和協調者兩個身份,雖然不如領導者和總結陳詞者那麼出彩,但相應地也不容易得罪人,比較討巧——
考官給出了「風趣」、「健談」、「開朗」等15個描述人物性格品質的形容詞,讓14個人按照重要性進行排序。
領導者首先提出,先把15個詞劃分為3大類,然後再排序。這個建議得到了部分人同意,但也有人反對。
這時候,琪琪作為協調者,出面協調組員們的意見,儘量讓大家達成一致。每排好一個詞,她就把這個詞劃掉,來提高小組的效率。
總結陳詞者把排序的結果和理由,向面試官做一個闡述。
其實,排序的結果並不是最重要的,這個題目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考官會觀察每個成員在合作中的表現,以此考察他們的能力。
在組員互評中,琪琪果然都獲得了好評。
HR面,相對注重個人的經歷,這是琪琪最有自信的地方——進入大學後,她一直參與社團活動,比如校電視臺、愛心社,而到了高年級,她就經常當面試官來選拔新成員;大二開始,她相繼去了浙江電視臺、江蘇電視臺、出版社、網際網路企業實習,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
Boss面,琪琪分析可能會比較側重應聘者對公司的了解程度,以及對這個應聘崗位的理解。她事先通過各種渠道了解華為的新動態,也問了前輩的一些面試經驗。所以面試時,她和人力資源部部長一對一侃侃而談了40多分鐘。
最後進入終極面試的,只剩下4個人,其中有三位來自浙大,一位來自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他們和3位考官一起開了個座談會,每人提交一份會議紀要。
經歷了這段求職過程,琪琪總結了面試的幾個訣竅——精神面貌要好、妝容整潔、服飾得體;自我介紹要挑重點;群面要審時度勢、隨機應變,不能太有攻擊性;發言不要太自傲、尖刻,否則容易引起面試官反感。
今年浙江應屆高校畢業生30.7萬,再創新高
75%以上的就業崗位,來自中小企業
走在就業路上的琪琪們,最近都很忙,因為進入11月下旬,浙江省2017屆畢業生就業招聘季在這個時節開始了。
錢報記者昨天從省教育廳了解到,我省2017屆高校畢業生生源數達到30.7萬人,比去年增加1.7萬人,再創新高。
這屆學生大多是1994年前後出生,他們是如何做出自己的人生選擇?如何面對就業壓力?
在琪琪所在的浙大新聞學專業裡,40個學生,只有10個人在找工作,這其中還包括考公務員的,其餘大部分同學都選擇了出國深造、保研、考研究生。
面對自己成年後的第一個重大選擇,學生們大多很有主見,父母和老師的建議往往只是建議。在做出選擇的理由上,他們都還是很清醒的。
「我覺得研究生選擇工作的機會更多吧,有一些必須研究生門檻的,就業就不怕了。」成功保研的林詩旖說,「我們很多同學都覺得現在社會需要研究生學歷,本科生已經不稀奇了,如果學校保研拿不到,考國內名校研究生又覺得太難的話,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同學就會選擇出國。我覺得我的同學們都很要強的。」
「我主要考慮到出國成本太大,我們這個專業如果出國,性價比可能不高;如果在國內讀研究生,時間成本比較大。我覺得可以工作幾年之後再出國,那時候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認識更準確。」已經向幾家浙江的影視公司投了簡歷的張曉婷說,「我當時選擇新聞學,就是因為喜歡傳媒這個行業,工作當然更希望從事自己喜歡的行業。」
就浙江省教育廳學生處處長丁松泉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今年招聘單位的崗位需求相對平穩,甚至比想像中需求大。這可能跟浙江經濟形勢較好有關。有個問題值得注意:大多數就業崗位起薪不高,和求職畢業生們的心理期望值有一定距離。因為我省中小企業多,從近年的就業情況來看,有75%以上的就業崗位都是由這些企業提供的。像華為這樣面向高校的高薪招聘人才的企業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