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
畢業生人數達874萬,
同比增加40萬,
創歷史新高!
為緩解疫情帶來的應屆生求職壓力,教育部發布通知,畢業還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可以按規定在學校留檔兩年,兩年內落實單位,高校統一按應屆生身份幫助其辦理就業手續。
眼下正是2020年應屆畢業生求職的「衝刺期」,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國家和各地方都有哪些政策支持?這裡有一份最全就業指南,都是乾貨!
各種大中小企業是大學生主要的就業方向,今年3月,人社部發文國企將連續兩年擴招應屆畢業生,讓畢業生吃了一顆大大的定心丸。對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說,國企的工作比較穩定,福利也比較好,是他們嚮往的工作。
因為疫情,今年春招取消,但教育部聯合多個招聘平臺、地方推出了24365雲招聘。截至6月21日,「24365」提供崗位信息1313萬條,收到簡歷2919萬人次。為提高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精準性,聚焦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加強與行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合作,「24365」先後推出29個專場招聘,累計提供崗位492萬個。
為鼓勵中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北京、江蘇、廣西、吉林、等多地還明確,對招錄高校畢業生的中小微企業或社會組織,按每人標準給予補貼,並給予社會保險補貼等。
公務員、事業單位是大學生們每年最重視的就業方向。好消息是,今年多地都出臺政策,要求公務員、事業單位擴招,並留出專門的崗位給大學生。
國家還發通知指出,要加大事業單位面向高校畢業生的公開招聘力度,今明兩年事業單位空缺崗位主要用於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含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艱苦邊遠地區鄉鎮事業單位招聘本科以上高校畢業生、縣級事業單位招聘碩士以上高校畢業生,以及招聘行業、崗位、脫貧攻堅急需緊缺專業高校畢業生,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採取面試、直接考察的方式公開招聘;可以根據應聘人員報名、專業分布等情況適當降低開考比例,或不設開考比例,劃定成績合格線。
國家公務員局消息,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0年度公務員考試錄用、公開遴選和公開選調面試工作將於近期陸續啟動。具體面試方式、時間安排和有關事項將在各單位面試公告上公布,大家可以關注起來啦!
今年4月,人社部等7部門發布通知,提出對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實施「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凡符合教師資格考試報名條件和教師資格認定關於思想政治素質、普通話水平、身體條件等要求的高校畢業生,可以先上崗從事教育教學相關工作,再參加考試並取得教師資格。
教育部已明確,今年將招收40多萬高校畢業生補充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隊伍;「特崗教師」計劃增招5000人,年度招募規模將達到10.5萬。
加起來,這就是50萬教師崗位在等待畢業生們啦!
在基層,除了公務員、事業單位,條件比較優秀的學生們還可以報考選調生,主要選調本科生、研究生中的共產黨員、優秀學生幹部,選調生一般由組織部門負責招考,有的地區也會跟公務員一起考試。
大學比較熟悉的是「三支一扶」,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署,2020年全國將招募3.2萬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三支一扶」工作,比2019年增加5000名。
類似的還有西部計劃中央項目和地方項目。從2003年開始實施,團中央等部門每年招募一定數量的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或在讀研究生,到西部基層開展為期1-3年的教育、衛生、農技、扶貧等志願服務。學生可以登錄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網站查詢信息。
更基層的崗位是大學生村官。這個一般由各個鄉鎮黨委、政府組織考試。待遇主要跟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關,一般由基本報酬和崗位補貼兩部分組成。
今年社區工作者受到了用人單位和大學生的廣泛關注。近日,中央組織部等七部門印發通知,鼓勵高校畢業生圍繞社區服務需求就業創業,支持社區服務類企業、社會組織吸納高校或組織見習,支持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服務領域創業和靈活就業。
今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一項決定,在湖南、廣東、貴州等16個省份、允許臨床醫學等相關專業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並有臨床實踐的應屆畢業生,包括尚在擇業期內的未就業畢業生,免試申請鄉村醫生執業註冊。
這意味著,今年臨床醫學等相關專業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的醫學生可以不用參加鄉村醫生執業資格考試,直接申請鄉村醫生執業註冊,將大幅縮短求職時間,減少就業成本。
大學生參軍其實有兩條路,一是部隊招收的士官、文職官員,二是大家熟悉的參軍入伍。不過,今年文職招聘報名已經截止了,還想穿軍裝的畢業生們只能看看下面這條路——大學生參軍入伍。
大學生參軍後完成本科學業後,碩士考試加10分,同等條件優先錄取。從2021年起,國家還擴大了「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由目前的每年5000人擴大到8000人,重點向「雙一流」建設高校傾斜。同時,專科學歷學生參軍退役並完成專科學業後,從2022年起,可免試入讀普通本科或成人本科。
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已經不是過去講的「打零工」,而是一種新業態下的自主創業。今年靈活就業被納入了大學生就業統計,教育部還特意點出了電商主播、網絡博主、電競選手、自由撰稿人等職業。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
目前,各地對靈活就業的大學生有一些扶持政策,例如從今年9月起,凡北京高校應屆畢業生初次就業是靈活就業的,都可通過「北京人社」官方微信公眾號申請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年度補貼額度11160元,最長不超過3年。這筆錢不要忘記去領哦!
國家對大學生創業也有很多的扶持政策,比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出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比如: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畢業年度內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自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當月起,在3年(36個月)內按每戶每年12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限額標準最高可上浮20%,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在此幅度內確定具體限額標準。
陽光總在風雨後!
祝廣大的畢業生們,
乘風破浪,
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策劃:萬政、李靜
記者:佘穎
製圖:倪夢婷
編輯:王荊陽
審核:閆偉奇
主編:王玥
本文內容系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