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大思英語是他堅持得最久的一件事,希望他繼續努力,並將這種堅持的精神運用在生活和學習的其他方面。
——東霖媽媽
闖關10個月,東霖差不多已經將第二級課程學完了。當初是興趣點燃了他的闖關激情,而媽媽給他做的時間規劃和學習安排,則不斷地推動他堅持下去。
興趣加上合理的計劃,讓東霖的學習非常高效,英語能力也提升得很快。
▼媽媽拍了一段東霖闖關時的小視頻。
今天,我們來分享韓東霖的故事。
說起東霖學習大思英語的過程,媽媽用「一波三折」來形容。
早在東霖上二年級時,媽媽就讓他試學過大思英語,「那時他還小,找不到興趣點,只好不了了之。」去年年初,上大班的妹妹得知一個女同學在學大思英語,跟媽媽說自己也想學。
時隔三年,大思英語「以聽啟蒙」的母語式學習理念再次引起了媽媽的注意,「這種遵循語言發展規律的學習方式,更能讓孩子接受。」看到妹妹對大思英語興趣濃厚,媽媽就給她報名了。
不料,妹妹學了一個月,由於某些原因,不得已暫時擱淺了,東霖倒學起來了。
東霖個性好強,喜歡鑽研。原本處於觀望狀態的他,發現大思英語有許多「機關」,特別當他進入其他學員的榮譽小屋時,發現了形形色色的獎牌、獎狀和獎盃,一下子興趣就來了。
不久,他又發現了成績排行榜上的排名,有日、月和年度冠軍,這種排名方式引發了他的好奇。善長數學的東霖開始研究,怎麼樣才能獲得冠軍?並開始計算各個課程板塊的得分模式,「他將這些摸透了之後,就將自己的方法和小竅門跟其他同學分享。」媽媽說。
每天晚上睡前,東霖都要看一下成績排行榜,看到自己還不是第一名,趕緊闖上幾關。他也不忘喊同學們給班級樹澆水,只有當大家齊心協力,班級樹才會快快長起來,自己也會得到更多的分數,獲得更多的獎勵。強者總是渴望遇到對手,東霖也不例外。他喜歡找班上成績好的同學一起對戰和組隊,互相勉勵,共同進步,班上有一個叫魏來星的同學,闖關很積極,東霖常在媽媽面前提起他,分享對方的闖關情況。東霖也常常關注大思英語的小達人。「看到老師發在班級群裡的小達人文章,他很受鼓舞。」東霖還會在大思英語APP上加這些小達人為好友,希望跟他們有更多交流,更了解大思英語。媽媽說,東霖並不是一個自律性很強的孩子,堅持闖關的過程中,也有怠隋的時候。遇到平臺期的那段時間,媽媽給他做了一張闖關計劃表,規定他每天闖20關,並且給予他語言上和物質上的獎勵,「做好時間規劃,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媽媽對他說。媽媽給他灌輸了一個信念:再大的困難,只要通過合理的時間安排和持續的努力,都是可以克服的。疫情期間,為了克服他闖關不專注的問題,媽媽特地給他做了一次測試,看他在專注闖關的情況下,半個小時究竟能闖多少關。結果顯現,東霖闖了13關。「那一小時就能闖二十多關,一天分時段闖關兩三個小時,一個多月就可以闖完一級課程了。」媽媽對他說。經媽媽分解目標,東霖闖關更有動力了。有一天闖了100多關,成就感爆棚:「我覺得大思英語也不是很難,再高的山也是可以翻越過去的。」「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要有家長作幕後推手。」媽媽說,孩子是需要家長雕琢的。在適當的時候,家長推孩子一把,可以幫助他「起飛」。當班主任甘老師說要推薦東霖為大思小達人時,他心情很激動。當初媽媽的無心插柳,讓東霖對英語的興趣大增,能聽懂英語的感覺好得無比,「我現在很多英語都能聽清。」東霖對媽媽說。
我一直認為,興趣能引領孩子的學習,但優秀卻是需要訓練的。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應該引導孩子將時間和精力放在對他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孩子的時間很寶貴,抓住孩子的聽力敏感期,持續練習英語聽力,可以讓孩子的英語學習真正實現「起飛」。從這方面來說,東霖媽媽做得很好。
※本文為大思英語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