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史料陳列館在蘇大文正學院落成

2021-01-16 鳳凰江蘇

5月15日下午,範仲淹史料陳列館在蘇州大學文正學院開館,此次範仲淹史料陳列館的落成為更好地弘揚文正公精神提供了重要的傳承載體,也標誌著文正學院在深入挖掘範仲淹思想文化內涵、倡導學生在責任擔當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王越 王超/攝)

公元1035年,範仲淹推動「慶曆興學」,推廣「蘇湖教法」,在蘇州設立府學,「開東南興學之風」,他致力的學校教育以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憂國憂民思想,歷經蕩滌薪火傳承。而文正學院院名「文正」二字正是取自於他的諡號,也是全國唯一一所以「文正」命名的大學,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擔當精神與家國情懷更是文正學院的辦學品位與育人追求。

在當天的開館儀式上,中國範仲淹研究會顧問、蘇州市範仲淹研究會名譽會長範敬中先生也來到蘇州大學文正學院為範仲淹史料陳列館揭幕。作為範仲淹先生28代嫡孫,他認為「範仲淹精神」內涵豐富,文正學院通過設館的形式崇尚和弘揚「範仲淹精神」,用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滋養當代大學生的精神世界很有必要。他還於2017年向文正學院捐贈了原《人民日報》主編範敬宜先生《嶽陽樓記》墨寶。

如何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新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正學院思政教研室主任唐強奎老師一邊觀看史料一邊說:「這些史料既是傳統文化,更是民族精神,不僅不能丟,還更應該大力弘揚。我們也會將範仲淹史料陳列館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建設的實踐教學基地,通過情景式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更加深刻體會范文正公精神,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課,這也是習總書記對我們思政老師提出的要求。」

2016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徐乾同學說:「範仲淹史料館的設立,讓我們能夠近距離地接觸范文正公相關史料,也更加深入領會范文正公的精神內涵。」作為一名學生社團聯合會主席,他深有感觸地說:「時代賦予我們重任,我們當代大學生更要把責任扛在肩上,懂得擔當。」

目前,清康熙四十六年範時崇「歲寒堂」精寫刻《范文正公年譜》和《范文正公鄱陽遺事•義莊規矩》以及著名收藏家仲東華捐贈的《範仲淹書•唐狄梁公碑》等書畫古籍已被文正學院收藏。另據了解,文正學院未來還將通過開設傳統文化課程,深化範學研究領域,進一步挖掘範仲淹思想文化內涵,加強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

與範仲淹史料陳列館同日開館的還有文正校史館。兩館的設立為文正學院凝練文正精神提供了新的主陣地。(祝仁濤)

相關焦點

  • 蘇大文正或將更名?蘇州又喜提公立大學?
    前言蘇大文正學院將更名?新名「蘇州城市學院」......終於定了,婦幼保健院年內將開工!軌交6號線最新進展!臨頓路提前一年恢復通行!01「蘇州城市學院」來了?傳文正學院將轉設公辦本科近日,傳聞已久的蘇大文正學院將要轉設更名的消息,似乎得到證實。
  • 文正學院或將更名蘇州城市學院
    最近,網絡傳出圖片,主要內容是蘇州大學文正學院轉設為蘇州城市學院的申報材料。其中,風傳已久的蘇大文正學院將要轉設更名的消息似乎得到證實,而根據此次曝光的網絡圖片顯示,校名似乎又進行了調整,並非之前熱度很高的蘇州城市大學,而是蘇州城市學院。
  • 連續十年赴黔 蘇大文正學子助力脫貧
    「停靠19個站臺,歷經28餘小時,全程1707公裡……」,為響應國家扶貧攻堅政策,蘇州大學文正學院「蘇之暖」暑期支教團隊奔赴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區錦屏縣裕河村裕河小學,以教育、思想扶貧為導向,開展支教活動。
  • 十三行史料陳列館開放
    十三行史料陳列室開館,大批市民前來參觀。  信息時報記者 陳文杰 攝信息時報訊 (記者 周秋敏 實習生 黃健芬 通訊員 周榮嘉) 昨日,位於荔灣湖公園的十三行史料陳列館正式開館。據悉,收藏上百件象牙摺扇、行商花翎、廣彩瓷器的十三行陳列館由荔灣湖公園海山仙館改造而成,以後將免費向外來工、特困戶和學生開放。十三行史料陳列館的開館填補了「廣州十三行」沒有一個實質性載體的空白,是十三行歷史文化資源集中收藏研究和展示的基地,接納世界各地史學研究者、當年中外貿易人員的後裔與市民來此懷舊、觀光和旅遊。
  • 範仲淹、司馬光、李東陽、曾國藩……那些諡號「文正」的人臣!
    經過他的宣揚,「文正」從此以後被認為是人臣極美的諡號,皇帝不肯輕易給人。司馬光宋朝國祚300餘年,來來去去總有個近千個大臣,但能獲得「文正」這一諡號的文臣卻僅有區區九人:李昉、範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奸相蔡京胞弟)、黃中庸、鄭居中、蔡沈。
  • 範仲淹在何背景下寫了《嶽陽樓記》?諡號文正有多難獲得?
    北宋名臣範仲淹大家一定不陌生,特別是他那篇《嶽陽樓記》更是耳熟能詳,其實範仲淹不僅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還曾戍邊西北對軍事防務也頗有建樹。範仲淹生前是提筆可成文、入朝可為相、戍邊可禦敵的不世之材,死後更是被世人稱讚千年的范文正公。何為「文正」?此乃範仲淹的諡號。
  • 蘇大文正學院擬轉設為蘇州城市學院
    今朝頭條蘇州大學文正學院擬轉設為蘇州城市學院昨天(11月11日)教育部官網發布《關於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根據公示蘇州大學文正學院擬轉設為蘇州城市學院辦學性質為公辦蘇州新成立兩個學院!11月11日,由蘇州工業園區與西交利物浦大學合作共建的西浦慧湖藥學院正式掛牌成立!該學院集生物醫藥產業人才培養、協同研發和公共服務平臺為一體,設置藥物科學系、藥學系、生物製藥系三個科系,共有藥物化學、藥物篩選與藥效評價、生物技術藥等9個專業。
  • 範仲淹接濟過的窮秀才竟成為哲學家,範文正濟秀才是怎麼回事呢?
    巧的是範仲淹因母親去世,需要為母守喪,就住在南京應天府,應應天知府晏殊之請,在應天學院教書。範仲淹看到孫復窮困潦倒,曾兩次自己掏錢接濟孫復,並教授孫復讀《春秋》。後來,範仲淹被宋仁宗召入京城,孫復也離開應天書院。到慶曆三年(1043年),範仲淹被宋仁宗任命為參知政事,主持慶曆新政。範仲淹來到京城後聽說國子監講學孫復,才知道孫復竟是當年他在應天書院接濟的秀才。
  • 蘇大文正學院多元化培養人才-光明日報-光明網
    16日,蘇州大學文正學院迎來了首屆學生成長成才展示日,在科技競賽、創新創業、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等方面有突出表現的120多位在校大學生的事跡得到展示。    創辦於1999年的蘇州大學文正學院,沒有照搬「母體」蘇州大學的教學體制,而是形成了一套「學制彈性化、課程菜單化、人才個性化」的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至今已為蘇州乃至長三角地區培養人才1.2萬名。
  • 蘇大文正學院舉行2017屆學生畢業典禮
    光明網蘇州6月19日電(祝仁濤 李錦)6月18日,蘇州大學文正學院隆重舉行2017屆學生畢業典禮。文正學院院長吳昌政在發言一開始,就提到這個特殊的日子,並向畢業生倡議「以熱烈的掌聲表達對父親們的感謝與敬意」。「文者文章,正者道德」。文正學院一直以來都提倡學生承擔社會責任,而感恩教育和家庭建設是其中重要內容。
  •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建院20周年:成就多少追夢人
    5月18日,蘇州大學文正學院舉辦發展大會,通過回顧辦學成果、展望未來發展以更好地立德樹人、砥礪前行。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於1998年12月經江蘇省教育委員會批准成立,為全國第一所真正意義上引進社會資本參與辦學的公有民辦二級學院,後在2006年根據教育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轉設為獨立學院。
  • 20年成果豐碩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展示創新辦學
    發展大會現場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致辭文正學院院長吳昌政作發展報告5月18日上午,蘇州大學文正學院舉辦發展大會,邀請蘇州市相關單位代表、江蘇省獨立學院代表、優秀畢業生等嘉賓親臨學校據介紹,蘇州大學文正學院於1998年12月經江蘇省教育委員會批准成立,為全國第一所真正意義上引進社會資本參與辦學的公有民辦二級學院,後在2006年根據教育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轉設為獨立學院。
  • 老牌」不「大牌」:蘇州大學文正學院歡迎您
    開風氣之先的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就坐落於此。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創建於  學院院名取自於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範仲淹的諡號。「文正」公「文」者文章,「正」者道德。學院取名文正,既祈教書以致青年學生美好文章,亦盼育人而使之端正美德。  如今的文正學院早已成為「萬人大學」面向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擁有44個本科專業,「文、理、工、經、管、法、藝」多學科協調發展。
  • 魏徵、範仲淹、司馬光、曾國藩,史上獲得「文正」諡號的大臣,誰...
    他們不僅學問高,而且政治遠見也是享譽盛名,在這些文正公中,有這幾名在當時比較出色,魏徵、範仲淹、司馬光、曾國藩,那麼誰的影響最深呢? 宋朝時真正造成深遠影響者還得說是範仲淹、司馬光兩人。範仲淹雖然在仕途上並不順利,但是他大膽革新,在政治、軍事、教育、文學等方面都做出了令人欽佩的成績。
  •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轉設為蘇州城市學院,民辦轉公辦,是喜還是憂?
    我們看一下蘇州大學文正學院的發展歷程:蘇州大學文正學院是在1998年12月經江蘇省教育委員會批准成立的,時為公有民辦二級學院,當時還屬於蘇州大學,所以當時的蘇州大學對其扶持力度很大。2005年,蘇州大學文正學院獲準改辦為獨立學院。
  • 資深專家走進蘇大文正學院普法國家安全
    近日,來自蘇州市國家安全局的資深專家走進蘇州大學文正學院,為近800名師生作《間諜離你有多遠——大學生與國家安全》的專題講座。講座既有宏觀的總體國家安全觀介紹,又有微觀的高校安全隱患分析,讓大家受益匪淺。
  • 蘇大文正學院新生報到 佛系95後對上個性00後
    9月9日,蘇州大學文正學院迎來了18級新生。和其他大學不同的是,文正學院的18屆新生中既有個性、獨特的 「00後」,也有比較佛系、成熟的「95後」,兩種類型的新生為整個校園增添了新鮮的面貌和朝氣。個性00後:大學要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穿著日系JK制服,畫著鮮豔的妝,「00後」鹽城女生李雪一大早就和父母一起趕到了文正學院報到。辦理入學手續要排長隊,她便讓父母在活動中心外的陰涼處坐著,自己拿著錄取通知和身份證排隊等著繳費。
  • 蘇大文正學院舉行國家公祭日主題活動 師生宣誓寄哀思
    昨天是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蘇州大學文正學院舉行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800餘名文正師生齊聚操場,共同悼念在南京大屠殺中死難的同胞和為祖國犧牲的革命英烈,集體宣誓「勿忘國恥,夢圓中華」。現場,由12名退役大學生士兵組成的文正國旗護衛隊整齊地走向旗杆。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鮮豔的五星紅旗肅穆地升起,隨後再緩緩降下半旗。在默哀之後,教師代表楊秀芹寄語「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要謹記肩上的使命,鍛造自己捍衛和平的能力,積極投身於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事業中去,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讓民族復興不再遙遠。」
  • 北宋諡號為文正的九個人,除了範仲淹和司馬光,其他一般般?
    李昉陪同宋太宗祭祀南郊,禮畢入賀,因為拜舞僕倒在地,被臺吏扶著離開,臥病數日後去世,獲贈司徒,諡號「文正」。王旦,登進士第,累官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澶淵之戰時,王旦權任東京留守事。當上宰相後,他知人善任,經常推薦有真才實學的人才,出任宰相十二年,深得宋真宗的信賴。死後獲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魏國公,諡號「文正」,配享宋真宗廟庭。王曾,端厚持重,眉目如畫。
  • 魏徵、範仲淹、曾國藩史上獲得「文正」諡號的大臣,誰成就最高?
    他們不僅學問高,而且政治遠見也是享譽盛名,在這些文正公中,有這幾名在當時比較出色,魏徵、範仲淹、司馬光、曾國藩,那麼誰的影響最深呢?魏徵是唐朝的一代文臣,作為著名的諫臣,他多次直言不諱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太宗李世民的過失,因此唐太宗經常的把魏徵比喻成自己的鏡子,魏徵對於社會的發展無疑起到了推進作用。這是值得歷史稱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