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又出爭議事件!黑人留學生病了,招25個中國學生照顧!

2020-12-13 騰訊網

「1個留學生配3個學伴,且學伴多為女生……」近日,山東大學留學生「學伴」制度引起軒然大波,被網友廣泛質疑。

校方為留學生安排學伴本意是為了加強交流,吸引優秀人才,但一名留學生配三名異性「學伴」,最終卻演變成一場鬧劇。

7月12日,山東大學發布致歉信,稱審核把關不嚴出現「結交外國異性友人」這樣的不當選項,引發不良影響。但否認1名男留學生對應3名女生的情況。將對項目全面評估,不斷改進。

沒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近日又有網友扒出山東大學2018年的一個騷操作。有一個辛巴威的博士留學生遭遇慘烈車禍,導致嚴重骨折,因為身處異國他鄉,無人照料,官方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招募陪護志願者。學生有難,校方進行人道主義關懷,本無可厚非。但是看到具體招募條件卻讓不少網友感到驚愕。

據悉學校一招就是25個志願者,不少網友表示有點太誇張了:一個黑人學生居然要25個中國人輪流照顧?開國際玩笑呢?外國人就那麼金貴,中國學生的價值呢?中國學生的時間就不是時間嗎?

「普通一同學受傷,會發起這個志願者徵集嗎?還不是同宿舍和同班同學,輔導員自己幫一把。留學生沒有舍友嗎?」

「希望我國的留學生在國外也能有這個待遇」。

該事件甚至還被一些網友解讀為「崇洋媚外」「奴才心態」等等。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飯費交通費是給志願者的,一天一人獻愛心且限於男生,只限於提供語言協助的幫助,倒也不是很過分。

為了一個非洲的留學生,動用25個中國學生來照顧?你贊同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繼帝國理工改校訓,牛津也發聲明將對黑人學生特殊照顧
    自5月25日,美國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跪殺」,「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在世界範圍內興起,遍及歐美亞等多個國家。然而,事情發展到今天,漸漸變味了。帝國理工學院:改校徽、刪校訓、甚至改名?
  • 中國大學為什麼會招那麼多非洲黑人,因為「性價比」高!
    他們飽受煩惱,吃喝玩樂,還有異性學伴,三個,沒錯,他們就是留學生,主要來自亞非拉丁美洲的留學生,主要是黑人!這無形中會讓國內學生心寒,不僅僅是心理不平衡,更多的是對整個中國大學的心寒,甚至是對國家的心寒,讀過大學的幾乎都對大學的黑人留學生不感冒,想想看,身為自己國家的人,勤奮學習,交著學費,操心自己的學業,甚至貧困生每年補助還沒有某些水平極低的黑人留學生一個月拿的補助多…….
  • 山東大學「學伴」事件:被侮辱和被損害的
    勢單力孤的山大學生山東大學搞的這個「學伴」,實際上是個讓留學生和中國學生「互幫互助結對子」,互相學習語言和文化的項目,2017年該項目就曾遭遇過嚴重爭議,被某知名知乎大V「伊利安.怒風」質疑為「拉皮條」。後來「伊利安.怒風」因為在其他事件中發言不小心觸及敏感領域被銷號,這件事不了了之。
  • 哥大NYU眾名校回應黑人事件,暴亂讓我們看到了留學的意義
    隨著美國警方暴力執法導致黑人死亡的事件愈演愈烈,美國多地的抗議活動讓生活在美國的留學生們深感處於混亂之中,最近發生的事也讓很多中國家長開始思考,到底還要不要送孩子出國留學,國外是否真的又亂又可怕?也讓很多國內的網友開始幸災樂禍,他們笑美國出了亂子,笑川普無能,諷刺留學生們都崇洋媚外,諷刺美國的自由主義是如今霍亂的根本。
  • 拒絕在考試中優待參加抗議黑人學生,美國大學教師被停課
    目前,此事已經在美國乃至中國的網絡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根據InsideHigherEd.com的報導,上周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安德森管理學院」(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一批自稱是學院黑人學生的「支持者」的「非黑人」學生,給學院的一位名叫戈登·克萊因(Gordon Klein)的會計學科教師發去了一封郵件,稱在當下美國眾多黑人都在上街抗議種族主義的情況下
  • 「來中國留學吧!不要錢還能賺錢!」
    VICE新聞曾經採訪過六個在中國留學或交流的學生,其中提到:「我的一些朋友剛從北京的一個交換項目回來的時候,他們都從中國政府拿到了相當於1200美元的現金……那筆錢是他們的獎學金……你的績點不需要到4.0,甚至連2.5都不用。」
  • 從美國教授網課中式口頭語遭誤解談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籤證現狀
    美國近期一直是國內關注熱點,從驅離上網課的國際生回國,到美國黑人的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再到限制中國留學赴美留學等事情一直沒有停過。,紛紛指責該教授之前每節課N類詞彙都會念五次,黑人學生感受到教授深深的冒犯與心理健康因此受到了影響,還表示教授說出這些詞時表現出了疏忽與蔑視表情,給黑人學生群體創造了一個受歧視的學習環境,這讓他們不再想上他的課程。
  • 山東一高校要求中國學生為留學生打掃宿舍?校方回應如下!
    事件發生的次日,渉事校方就給出回應,聲稱:「被要求打掃的宿舍屬於新生宿舍,包括中國學生和外國留學生的宿舍,本校對中外學生秉持一視同仁的原則」。無獨有偶,早前在山東大學也同樣發生過這樣的事件:山東大學「學伴」項目被曝出,要求一個留學生配三個學伴,從2017年的一對一配對,改革為2018年的每個留學生配三個健康學伴,形成三人學伴小組,落選學伴則列入學伴庫。然而此事,至2019年才被爆出。
  • 黑人留學生親摸猥褻女大學生,事後慘遭重罰:扣除獎學金
    所以長安大學不得不出面回應。長安大學回應說,網上帖子裡的內容是虛假言論,也就是說,不存在黑人留學生猥褻女學生的事情。在中國高校裡,時常可以見到各種膚色、講著各種語言的留學生,他們在校園裡往往備受優待,甚至享有中國學生望塵莫及的特權。
  • 山東大學,你還好吧?
    所謂敏感,是指一直熱議不衰的黑人話題。黑人以非洲國家居多,非洲等國是中國建國後的友好兄弟之國。山東大學響應號召,為讓黑人安心學習、快樂學習,採用學伴方式,即以一個或幾個女同學陪黑人讀書生活。這樣的事,一度引發吐槽,也把山東大學推到風口浪尖。但因山大名頭大、底子硬,黑人又事關國策,於是山東大學就成了敏感話題。
  • 帝國理工宣布停用校訓,擴招黑人學生
    全球BLM黑人事件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英國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近日宣布: 棄用自1908年來一直印在校徽上的拉丁語校訓
  • 山東高校最新排行,山東大學首當其衝,青島大學第四卻惹爭議
    作為中國人口第二的大省,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優秀學子,跨過高考的磨練,進入大學進行更專業的學習。在山東省內,也存在非常有實力的大學,吸引著許多學子報考。在最新的山東高校排名榜上,實力靠前的4所大學分別是: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以及青島大學。對於第一名的山東大學,完全在大家的意料之中,而第4名的青島大學,卻很有爭議。
  • 美大學教授用中文說「內個」,被學生舉報歧視黑人
    導讀:美國大學教授介紹中文詞「內個」,被黑人學生舉報停課,真事! 近期,美國國內接連不斷發生種族歧視的行為,黑人群體中產生了很多躁動情緒,在這種敏感時期,一位教授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根據外國媒體報導,近日,美國南加州大學商學院的一名教授在上課時,無意中說了一句中文,而被自己的黑人學生舉報了。 只因為這句中文和一個歧視黑人的英文單詞撞音了。
  • 黑人高考加分,美國大學招生「機會公平」嗎?
    在教育競爭中,這一機會公平性常常引起關於大學招生中的「平權」(affirmative action)和「多元化」(diversification)政策的爭議。後兩項政策大致可以解釋為「照顧錄取」在大學校園裡未有充分代表的特定群體,涵蓋膚色、性別、社會經濟地位和地域。大學招生「平權」政策的主要內容,是優先照顧黑人、拉美裔、印第安原住民入學。
  • 為什麼中國學生會在大學裡成了二等公民?
    雙方實際上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宿舍問題只是個導火索而已。 為什麼我覺得學校對於這種對立的形成有責任?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前段時間,不少上政的中國學生都遭遇了一種非常套路的騙局: 在關於這起事件社會上的各種輿論聲音中,最吸引眼球調門最高的是這樣的說法: 「看看中國學生在國外的待遇,再看看這群「洋大人」在中國的跋扈,學校目前的做法就是崇洋媚外,把中國學生當二等公民看待。」
  • 是誰讓山東大學顏面掃地?
    作者七月,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金融街李莫愁」(ID:LadyRenaissance )誰也沒想到,一個學伴制度,瞬間就把山東大學罵上了熱搜。在微博搜索框輸入「山東大學」,學伴事件相關聯想詞佔據了前八名。事情的起因,是2018年山東大學學伴制度的改革,原本為留學生提供一個中國大學生作為學伴的制度升級成了三個(即一個留學生提供三位學伴)。
  • 美研究:若白人醫生照顧,黑人新生兒死亡率高出3倍
    圖源/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海外網8月19日電日前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黑人新生兒如果由黑人醫生照顧,他們存活下來的可能性更高,白人醫生照顧黑人嬰兒,其死亡率要比由黑人醫生照顧高出三倍。
  • 中國高校留學生數量排名,山東大學僅排18,第一是誰?
    另一方面,在世界機構進行的高校排名當中,留學生數量是作為大學國際化的一項重要指標,加上國家政策的支持,使得我國的高校都熱衷於吸納各國的留學生,並且不惜給予優厚的物質待遇。那麼,中國哪所大學的留學生數量最多呢?
  • 種族矛盾下的好萊塢「黑人電影人」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
    種族觸角伸向電影,好萊塢「黑人力量」崛起 近年來,我們在銀幕上也看到了越來越多「peace and love」的故事,但事實上,種族問題仍然嚴峻。這次喬治·弗洛伊德事件之所以能夠挑動大家敏感神經,引發長達幾個月、到現在都沒有停歇的抗議,足以說明這一問題。而這種爭議也一直存在於電影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