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在這家公司幹了3年,已經算是公司裡工作較久的老員工了。平日裡工作都是勤勤懇懇,經常加班,請個假都覺得不好意思。
上個月,公司來了幾個應屆生,經理就讓她作為師父帶帶他們。其實具體的工作不是很難,不需要什麼技術,只要用心就能學會。
但新人就要反覆教,同樣的問題教超過十遍還記不住,筆記也有記,就是記不住的那種。
被氣出內傷的她,最近心態崩了!因為她無意中知道,新人的工資至少是她的1.5倍以上!這讓她心裡很不平衡。
薪酬倒掛是「殺熟」?
新員工的工資比老員工的工資高,這種薪酬倒掛的現象其實非常正常。「薪酬倒掛」的主要表現為入職時間短、資歷淺的員工收入高於入職時間長、資歷深的員工。
這是公司在「殺熟」、壓榨老員工嗎?為什麼公司寧願給新人開高工資,卻不願意給知根知底的老員工漲薪?
一般會有以下原因:
1. 老闆不敢給老員工開漲薪的先例,怕老員工們跟風要求漲薪,這會導致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增加;
2. 新人是帶著市場價來的,高工資才能招到新人。老員工是跟著當年的市場價來的,公司薪酬漲幅跟不上市場漲幅;
3. 老員工在公司變成了「老油條」,工作熱情下降,招個工資高的新人,不僅聽話有活力,還能產生鯰魚效應,激發老員工的創造力和拼搏力;
但這也反應了其他的一些問題:
1. 公司前期招聘時標準有問題,所以後期覺得內部人才不滿意,願意高薪外聘。
2. 內部培養和學習氛圍有問題,老員工沒有成長空間或成長意願,不能滿足公司發展,只能優先外聘。
3. 公司工資體系設定有問題,出現了倒掛現象或者不公平的職級體系。
4. 你的崗位在這家公司不是核心崗位,你也不是公司中不可取代的員工(這種人公司有10%就很不錯了),個人價值不受重視。
5. 你的能力沒有很大提升,領導對你不滿意,你隨時可以離開。
新人工資比你高,你損失了什麼?
在絕大多數公司,給老員工調薪都是一件非常麻煩且性價比不高的行為。
大公司完善的薪酬體系,讓內部申請調薪必須經過層層審批報備、擔保,這難度比申請新的高薪崗位,要難多了!
當新員工工資比你高時,你先要做的就是判斷可能的原因是以上哪種,並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
按理說,公司每年會有一次常規漲薪,如果沒有的話你應該去找老闆談一談。分析一下,如果沒有高薪,會不會有新人願意來公司?如果是公司或是市場的原因,那你可能無法改變。
如果是自身原因,就要開始思考作為老員工,你和新員工相比,優勢在哪裡?是有了多年的工作經驗?還是一年的工作經驗,用了很多年?
之前看到一則新聞,一領導意外發現他帶的新人工資比他高3-4K,內心頓時覺得受到了一萬點傷害,無法接受,最後憤然辭職了。
這樣做未免太不理智。其實,知道了「新人工資比自己高」這個信息,除了心裡不爽,你並沒有損失什麼。
而這個信息,對你也是一個有用的談判博弈籌碼,它讓你知道公司可以在你的級別上提供更高的工資;新人的工資,是公司工資的下限。那麼,下次提加薪的時候,你可以要求加更多。
如果你是一畢業薪資就比老員工高的新人,也不要過於沾沾自喜,因為今年你倒掛別人,明年就可能輪到別的新人倒掛你。
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你的不可替代性越高,工資越高。繼續好好工作,做出成績,在適當的時候,和公司談漲薪。
跳槽,是職場人進步的階梯?
一般來說,公司內部的平均漲薪幅度是5-10%(晉升或晉級時比例會增加);跳槽的平均薪資漲幅是15-30%。這意味著,老員工的漲薪比跳槽的漲薪要慢。
而且,有的部門加薪名單是有限的,如果沒有做出突出貢獻,老員工薪酬漲薪幅度是不會很大的。
《2019年白領滿意度指數調研報告》顯示,59.6%的白領表示在2019年實現了不同程度的漲薪,漲薪幅度在5%以內的白領最多,為28.4%。29.3%的白領薪酬「原地踏步」,11.2%的白領薪酬「負增長」。
圖片來自《2019年白領滿意度指數調研報告》
如果你工作能力比其他同事好,還是沒有爭取到漲薪。是不是只能跳個槽,成為別人口中的「新人」,才能讓人進步?以下是幾個跳槽前必看的漲薪小建議:
1、如果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兩年,工資漲幅沒達到你的預期或能力沒有提升空間,就要動起來了。可以持續關注招聘信息,打探自己的市場價,隨時了解市場行情,補足自己的能力。不過,今年因疫情,不加薪的企業佔多數,甚至很多企業已經開始降薪,工作不是那麼好找,跳槽更要謹慎。
2、在新人履歷好看、有能力、公司同崗不同薪的情況下,誰的談判能力強,誰的薪酬就高。如果要跳槽,最好趁面試入職前,好好談薪資,多多益善,否則進入公司後就不好加薪了。
3、工作一年一跳不可行,這會給自己的簡歷抹黑,給人留下不穩定或存在能力/性格缺陷的壞印象。
工資是給能為公司創造利益和價值的人準備的,薪水高低靠的是能力和貢獻高低,而不是工齡長短。
現實是殘酷的,不斷強大自己才是上上策,能給你加薪的人,不是你老闆,而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