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對待孩子:管用又科學的育兒方法!《年糕媽媽輕鬆育兒百科》

2020-09-11 讀書與閱讀

司令這不是剛當爹麼,得學習一下如何育兒啊,拿起這本書就放不下了。本來打算寫一個大體的情況介紹,但是越寫越多,條條乾貨,再寫怕不是要把整本書搬上來了。很適合剛剛當爹媽,沒有育兒經驗的同學,一本書成不了大神,但解決你的新生兒父母焦慮症可是非常有效的,翻一遍之後,再遇到什麼情況隨時查閱,很方便也很安心。四星推薦。

1000萬粉絲家庭跟隨驗證,號稱養得好寶寶,累不倒自己,難不著老公,處得好婆婆。年糕媽媽這個公眾號矩陣的創始人李丹陽真的是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呀,要是放在五年之前只能寫博客,十年之前也就周圍幾個姐妹介紹一下經驗,這趕上了公眾號爆發,她就火了。不過在火的背後是她醫生的背景和認真求證努力帶娃堅持日更的態度,畢竟,做得不好大家會用腳投票的。我剛剛去看了看,年糕已經6歲了。公眾號也經過了幾輪融資,張泉靈領投第一輪,粉絲已近3000萬。

書的開頭,張泉靈的推薦語是這麼寫的:我們從書上看的、聽父母說的、從新聞媒體上知道的養育孩子的知識,很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觀點,讓人無所適從。而年糕媽媽的文章,能直截了當地告訴你什麼是坑、哪裡有路。這條路,除了她的經驗之外,也是從大量文獻、資料裡蹚出來的。年糕媽媽(李丹陽)有醫生的背景,有學習的能力,在公眾號日更的高強度輸出之下建立起了0-3歲育兒知識體系。

這本書能夠讓新手媽媽快速上路,它基本上包括了一位媽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孩子深夜發燒怎麼辦?在各種錯誤育兒觀念下如何取捨?從日常護理、生長發育、睡眠引導到婆媳矛盾都有解決方法。可以看可以查,至於是否權威,這個也不用太懷疑,畢竟有1000萬粉絲在那實踐了3年,成稿之後,也由浙大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主治醫師李文豪審閱,可以放心實施。

總的說,從新生,到吃、睡、玩、陪、教和健康這幾個方面把家長能遇到的各類事情說了個遍,我也精心地考證了一下,有理論根基,有實踐經驗,基本上照做就可以。

我就一條一條地列吧:

首先,得召開一個家庭會議,商量一下具體的家庭分工:誰負責寶寶的吃喝拉撒,誰負責照顧寶寶媽媽?對幫著帶娃的老人心懷感恩。

然後,你得避免喪偶式育兒,把寶寶的爸爸提前調教出來,讓他參與到育兒這件事情中來,孩子會有更好的情緒自控能力和更強的社交能力。

可以讓他做什麼?1.裝嬰兒床;給寶寶買東西;孕期讓他幫著做家務;把你的不舒服告訴他,讓他分擔和理解你的辛苦;一起學習孕期生產帶娃的知識;去有孩子的朋友家裡,讓他提前哄哄孩子;一起產檢;多和肚子裡的寶寶聊天;一起分享你的感受等等。把這個當成是孕期最重要的準備工作來做,他有了付出感參與感,擔負起了責任感,你們一起來面對寶寶,育兒之路才能更好走。

下面就開始我們的新手育兒之路吧,從哪兒開始呢?

當然是抱娃開始

幾種抱娃的方法:搖籃抱、豎抱、飛機抱、靠膝抱……需要注意,一定要注意安全!手裡不要拿其他東西,一定要讓你和寶寶都感到舒適。

如何給寶寶裹緊小被子?哈哈,我才知道原來給寶寶包得像個粽子是非常科學的,新生兒特別不容易睡踏實,因為他不知道手腳是他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睡覺的時候揮揮手常常把自己鬧醒,所以,從出生到2個月大都可以把寶寶包起來,這樣能讓寶寶感覺回到了子宮裡,更有安全感,他會睡得更久也更好。包緊緊大家應該都知道,但有一個地方要注意,就是要讓寶寶的腳像青蛙一樣彎曲著:「上緊下松」,要讓寶寶的腿可以自由活動,這樣有利於髖關節發育。等寶寶過了2個月會翻身了,就可以把兩隻手拿出來啦。太大的寶寶再包得緊緊的,會影響他成長的。

再比如,孩子腦袋上有兩處最柔軟的地方,叫滷門,一定要保護好,寶寶哭鬧的時候滷門會鼓起來,缺水的時候滷門會陷下去,前滷門會在一歲半左右閉合,後滷門會在2個月左右閉合。一定要注意絕對不要做這兩件事:扣乳痂和劇烈地搖晃寶寶。嚴重的時候都會造成寶寶腦部損傷的甚至死亡的。不過洗頭還是可以的,溫柔些就是了。

剩下的我就簡單說說,比如:要不要挖耳屎?得了臍疝,肚臍鼓鼓的怎麼辦?要不要給沒滿月的寶寶剪指甲?怎麼給娃洗澡?需要把屎把尿嗎?穿紙尿褲對不對?(對,這裡要說一下紙尿褲的4點好處:寶寶睡得好,更安全衛生,不會紅屁股,媽媽省心省力。)

選擇紙尿褲的4點:吸收好,柔軟,彈性好的;尿溼指數條很有用,不用來回打開看;不一定所有的紙尿褲都分男女;8-16斤S號,12-22斤M號,18-28斤L號。

吃這塊,可是有得說了。

先是吃奶。

早開奶,分娩30分鐘開始第一次餵奶;勤餵奶,2小時到3小時餵一次,5斤以下吮吸力弱,要更多次;多休息,泌乳素平靜的時候產出更多;多喝水,寶寶喝奶你也喝;防堵奶,油水太大會堵奶,用吸奶器擠出多餘的奶;家人幫,除了餵奶,其他事情媽媽一律不管。

需要注意的是,

1.足月的寶寶不需要奶水之外的其他東西,一點點奶就能滿足他的需求,如果這時候餵水和奶粉,會降低寶寶的腸胃免疫力;

2.沒有特殊情況不要過早給奶瓶奶嘴;

3.掌握好餵奶姿勢。奶分前奶後奶,前奶較稀解渴,後奶較稠解餓,要餵空一側再換另一側。

4.會拍嗝,寶寶吐奶很正常,大約一半的寶寶會吐奶,半歲之後會減輕;不要平躺著吃奶;吃完奶,豎起來抱半個小時;餵一會,就拍一會嗝;拍嗝有肩上拍、坐著拍和趴著拍三種。斷奶基本要到6個月之後到2歲左右,滿月就可以嘗試每周2-3次奶瓶餵奶,然後慢慢引入奶粉,6個月以後可以添加輔食。

寶寶知道饑飽嗎?餓的時候會吃手,到處瞅,睡得多。飽了之後不吸奶,很滿足,長得快(每天16-18克),拉得多(頭一個月一天拉六次)。

安撫奶嘴怎麼用,怎麼斷?

時間上:滿月可以用;2歲以後不再用;餵奶後或者2次餵奶之間,入睡前用;不能整天銜著。1歲之後孩子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做,就可以用其他的東西安撫他。其實陪伴才是孩子最安心的撫慰,對於奶嘴要合理選擇,控制使用,儘早戒除。

要說帶娃什麼最讓人頭疼,睡覺肯定排在前面。晝夜顛倒,晚上不睡,小睡不久,哄不睡……小惡魔就是這麼來的。

新生寶寶基本上就是吃睡吃睡(16個小時左右),除了腸絞痛或者其他生理原因,基本不用為新生寶寶的睡眠操心。慢慢地白天睡得少,晚上睡得多,到18個月基本上白天只需要1次小睡,晚上大約需要12個小時。

寶寶睡得夠不夠?每次上車都睡覺,早上需要被叫醒,白天易怒、疲勞,晚上有時睡得早很多,這些有一條就可能睡眠不足。

這次未免要虎頭蛇尾了,因為書中的內容實在是太龐雜了,我覺得每一個小經驗和原則都值得記錄下來,但全記錄下來不就是一本書了麼……

這本書的成書時間是2017年,2020年的今天,小年糕已經6歲了,而年糕媽媽也已經有了3000萬粉絲,我們一家也都關注了這個公眾號,在育兒的道路上不斷學習。書後附有一個參考資料的清單,正面管教、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海蒂育兒大百科等育兒經典書目位列其中,我也正在這條道路上努力狂奔,惡補各類育兒知識,我覺得這本書更多是一本實用字典,當我們育兒實踐中遇到相關的問題,來查一查,了解到相對正確的處理方法,不至於很迷茫。

育兒是一個非常容易讓人焦慮的事情,雖然這樣,我們也希望孩子能夠被正確對待,而這,就是這本書存在的意義:讓我們的孩子能夠被正確對待。

相關焦點

  • 年糕媽媽APP全新升級,育兒百科頻道重磅上線
    為了解決媽媽們的這些困擾,年糕媽媽APP上線了【育兒百科】頻道,建立了一個涵蓋疾病護理、輔食餵養、學前啟蒙、科學教養等各個方面的強大完善的科學育兒知識庫,為新手媽媽提供一站式科學育兒支持。簡單來說,育兒百科頻道就是一個專為媽媽群體打造的知識庫。在這個知識庫裡,媽媽們在育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都被按照年齡、問題類別做了了標籤分類,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快速查找。
  • 年糕媽媽榮獲"今日頭條2019年度育兒領域十大頭條號"稱號
    近日,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公布了" 2019 年度育兒領域十大頭條號"名單,年糕媽媽再度上榜。作為國內知名的母嬰育兒類自媒體矩陣,年糕媽媽已經連續三年榮獲"育兒領域十大頭條號"稱號。
  • 「科學育兒」販賣的是科學還是焦慮
    有統計數據顯示,60%的年輕媽媽手機上安裝了至少2個育兒app。雖然廣泛吸納各路養娃觀,但崇尚科學育兒的新手媽媽大多認為自己能保持理性育兒。事實真的如此嗎?儘管新手媽媽們持續通過多樣的育兒渠道武裝自己,但隨著育兒不斷精細化,她們的焦慮程度也隨之水漲船高。
  • 了解這些,輕鬆化解0—6歲育兒難題,專業方法養出健康聰明的孩子
    《華人育兒百科》以不同育兒主題為橫線,以時間為縱線,從媽媽備孕到孩子學前,從嬰兒生長到兒童發育,從餵養方式到溝通教養,從日常育兒到應對疾病……針對0~6歲嬰幼兒,收錄了300個常見育兒問題、70種嬰幼兒常見疾病、24個促進親子關係和幼兒發育的小遊戲,為父母提供全方位醫療與教養對策,能夠有效幫助新父母迅速上手,在育兒過程中少走很多彎路。
  • 千萬粉絲的育兒碩士——年糕媽媽也經常崩潰
    提到很多寶媽和準媽媽們,肯定都再熟悉不過了,即使不了解也聽說過很多次。年糕媽媽,知名母嬰育兒博主,畢業於浙江大學醫學碩士。14年生下大兒子(小名年糕)後,專職帶娃的同時,結合醫學專業分享育兒知識。19年又生下小兒子發糕。
  • 新手媽媽必看3本育兒書,育兒沒煩惱
    不少寶媽表示,上學時都沒見這麼認真,有了寶寶後,各種育兒書、育兒課程、育兒公眾號等等,有知識的地方,就有我!在閱覽了眾多的育兒書後,想給所有的新手媽媽推薦3本,超實用的育兒寶典,每一個新手媽媽必入!《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美國兒科學會是一個由66000名兒科保健醫生、兒科專科醫生和小兒外科專家構成的健康機構,是美國兒童養育的權威機構,也是全世界極具影響力的研究學會。目前該書已經更新到第六版了,每一版都會根據新時代下爸爸媽媽會遇到的新問題提出指導,是全球最為權威的育兒讀物。
  • 育兒字典秘籍
    在準媽媽階段,如果能對育兒科學理論尤其是新生兒階段的育兒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是百利無一害的,將來能避免很多育兒誤區,也能夠在遇到問題時候知道去哪裡尋找找正確的解決方法,做一個更加淡定更加睿智的媽媽,笑笑這邊羅列了一些比較好的書籍公眾號資源,但是還是得在以後的育兒實踐中慢慢學習,並將理論和實踐結合,找到適合自己孩子,適合自己家庭的方法。
  • 新手媽媽:你需要的育兒書籍都在這裡
    那麼,新手媽媽需要哪些育兒書籍來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呢?,詳細詳解了每個年齡階段孩子的餵養方法、成長環境、異常情況及問題等。如果說《育兒百科》是一部精細的科普手冊,那麼《西斯爾親密育兒百科》就是一部動人的小說,裡面傳達的是一種親密育兒的理念,提倡的是我們應該更多關注寶寶需求以及與寶寶溝通互動。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本書的,因為它讓我在育兒路上能保持輕鬆良好的心態,不會過份焦慮,會更以寶寶的需求為出發點,而不是完全照著理論知識來育兒。
  • 華人育兒百科:為6歲以下幼兒提供醫療教養對策
    >     著 者:林奏延, 臺灣長庚紀念醫院兒科醫療團隊, 周育如  出 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印 次:2016年12月第1次印刷  編輯推薦  《華人育兒百科  本書立足華人傳統經驗,兼顧兒童身體與心理健康,將西方育兒理念充分本土化,是融西方育兒科學與東方育兒智慧於一身的全能型百科,能讓父母更快上手,也更適合華人寶寶。  從媽媽備孕到孩子學前,從嬰兒生長到兒童發育,從衣食住行到溝通教養,從日常育兒到應對疾病……分別按時間順序與不同主題編寫,內容廣泛全面。
  • 新手爸媽必備學習手冊:《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
    首先,《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的作者威廉·西爾斯博士是美國最著名的兒科醫生之一,從醫經歷近40年。與他合作的是妻子瑪莎·西爾斯,她是註冊護士、育兒顧問和母乳餵養諮詢師。他們兩人共同養育了8個孩子,其中1個是唐氏症患兒。8個孩子中的羅伯特和詹姆斯如今都是西爾斯兒科診所的醫生,他們也加入了《西爾斯親密育兒經》最新定本的創作團隊。
  • 科學育兒VS經驗育兒,你需要的是這樣一份避坑指南
    不能一味抱怨經驗育兒的缺點,要顧及老人的心理,至少他們放棄退休後的美好時光來幫你帶孩子,就值得尊重。2.家庭教育需要一致性,針對事情,夫妻先統一觀點,再一致對外。教育孩子,觀點要具有一致性。媽媽說向東,爸爸說向西,很容易引發孩子的迷茫感。
  • 澳洲保健大牌Nature’s Way攜手中國知名育兒專家年糕媽媽亮相首屆...
    澳洲保健大牌Nature’s Way攜手中國知名育兒專家年糕媽媽亮相首屆進博會2018-11-16 12:10:4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4年來,「年糕媽媽」一邊帶娃一邊筆耕不輟,依託專業醫學背景以及豐富的帶娃「實戰」經驗,一篇篇10W+的育兒「爆文」在媽媽們的朋友圈裡被轉得火熱。截至目前,「年糕媽媽」全網各平臺矩陣的粉絲量已達2000萬。如今,更是建立了「年糕媽媽」綜合型育兒公司,致力於實現「讓中國寶寶得到更科學的養育」的願景。
  • 育兒書解決不了你的育兒問題.
    於是,很多家長會去看一些育兒書,學習一些育兒之道。但是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家長會發現,育兒書並沒有讓自己的育兒之路變得更輕鬆。而且,孩子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家長漸漸感覺力不從心。讀了許多育兒書,孩子的問題依然是問題,懂得許多道理,依然當不好孩子他媽。多麼痛的領悟。
  • 科學家庭育兒,育兒知識分享!
    前段時間一位香港媽媽的言論火上了熱搜,說是要讓孩子直接贏在子宮裡!孩子還未出生,就早早給她制定好了學習計劃。原因是之前放養長大的兒子,面試輸給了其他6個月就上早教的孩子。雖然老公不太同意她的做法,但她用一句話就讓老公閉嘴:「沒有學校要你更可憐。」
  • 新手爸媽必備的3類育兒類APP,好用到爆
    現在關於養育孩子的資訊太多了,眼花繚亂……今天特意為大家挑選了幾類關於孩子啟蒙、日常養育方面的實用APP小幫手,尤其適合0-5歲小娃,絕對好用!下面這3類超好用的育兒APP,新手爸媽一定要懂!育娃小工具類小豆苗(寶寶疫苗服務平臺)小睡眠(白噪音哄睡神器)多鹿(親友共同記錄寶寶成長)萌煮(輕鬆製作輔食
  • 媽媽書單|10本豆瓣高分育兒書,推薦給育兒路上困惑求解的父母們
    誰都不是與生俱來就會做父母,為人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也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成長成才,但僅有願望遠遠不夠的。育兒亦育己,為人父母,只有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才能在育兒路上遊刃有餘,以科學的養育法,培育出優秀的孩子。
  • 她高中畢業,卻把4歲孩子培養成小天才:「教科書級」育兒經,值得所有媽媽學習
    在這條新聞下,有網友評論說:「這媽媽脾氣也太大了,經常這樣的話,孩子心裡會留下陰影的。」如果孩子沒有得到父母的愛,反而被這樣對待,他的身心發展能好嗎?相反,眾所周知,霍思燕和杜江的兒子「嗯哼」,獨立、自信、情商高、善交際,是深受大家喜愛的小暖男。
  • 丁香媽媽上線「孕育百科」 解決新手爸媽 80% 的育兒難題
    丁香媽媽上線「孕育百科」 解決新手爸媽 80% 的育兒難題 2020-07-06 14:46:00來源:北國網
  • 買書、進群、刷微博、安裝App……「科學育兒」的最優解卻是→
    如今的新生代媽媽大多受教育水平高,獨立自主,觸網早,雖然缺乏育兒經驗,但自主學習能力強。有統計數據顯示,60%的年輕媽媽手機上安裝了至少2個育兒app。雖然廣泛吸納各路養娃觀,但崇尚科學育兒的新手媽媽大多認為自己能保持理性育兒。事實真的如此嗎?儘管新手媽媽們持續通過多樣的育兒渠道武裝自己,但隨著育兒不斷精細化,她們的焦慮程度也隨之水漲船高。
  • 值得新手媽媽收藏的十本育兒書籍
    新手媽媽說:媽媽也是第一次做媽媽。也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都沒有經過培訓就直接上崗了。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單向不可逆的過程,一旦錯過,或者教養不當,帶給孩子的影響及傷害將是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