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牌的品牌再也忽悠不了國人,無印良品究竟想瞞什麼?

2020-12-19 快樂的思嫻哥哥

北京市工商局海澱分局近日委託檢測機構對無印良品(巴溝華聯店)銷售的商品質量開展抽樣檢測工作,但並未獲得無印良品工作人員積極配合。

前期,北京市工商局組織的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日常監測工作中,對無印良品銷售木製家具開展監測,結果遭到各種不配合。

9月21日,北京市工商局海澱分局根據北京市工商局日常監測工作計劃,依照《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檢驗辦法》的規定,委託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對無印良品巴溝華聯店銷售的木製家具開展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檢。

記者抵達現場後獲悉,剛剛執法人員並未獲得無印良品方面的同意。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面對抽檢,商家存在牴觸心理,而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隨後,執法人員將再次嘗試進行抽檢。面對媒體和隨後增援的執法人員,無印良品是否會接受抽檢呢?

記者跟隨執法人員進店,執法人員向該店店長出示行政執法證和抽檢通知書,表明來意。這回無印良品店長才將執法人員帶到家具區,執法人員此時僅看到一件前期被監測的木製家具,其他被監測商品並未在現場擺放。 對此,該店長解釋稱:「選購該商品的消費者不多,因此沒上該商品。」而執法人員要求調貨,被拒。

相關知識: 無印良品是一家崇尚無品牌標誌的日本雜貨品牌,從2005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但與日本本土不同的是,相較無印良品在日本大眾消費的定位,無印良品在國內是一反在日本的平民化,反而以中高端產品、輕奢作為品牌定位。

其目標消費者人群主要為白領和高購買力的一線城市消費者,定價相對較高。這也一直是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被部分消費者們詬病且長時間存在的問題。

現在,無印良品似乎開始轉變,逐漸走向平民化。近日,無印良品官方微博中宣布,品牌已於8月24日起,下調中國市場500餘件商品定價,降價平均幅度為20%。此次活動降價主要品類集中在服裝、家居、生活日常用品等。同時,還推出限時特惠活動,進一步擴大促銷力度。

愛逛無印良品的各位不知道有沒有發現,這家性冷淡的店鋪近期的打折大促動作變得越來越頻繁了。1月初,無印良品在日本開始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降價,對2300多件商品進行了價格調整。

暢銷的電腦包,降幅25%,就連襪子都便宜了100日元。在日本,無印良品的對手也許是亞馬遜,而在中國,原本與大雜燴的淘寶等走差異化路線的無印良品,卻遇到了網易嚴選、米家有品、京東京造、淘寶心選等一系列對手。從中國網際網路品牌的「抄襲」到「逆襲」,無印良品面臨的是一個怎樣的戰局呢?

脫胎自日本經濟蕭條時期的無印良品,以去掉了包裝、宣傳和中間環節的高性價比的初衷在日本成為暢銷品牌。然而,進入中國後的無印良品卻一直走的是一條不一樣的路,在獨特的生活方式的概念下,這些看似樸素的產品,在中國賣出比日本高得多的價格。這中間,當然有因為店鋪銷量小而導致的物流、庫存的壓力,而無印良品的宣傳和定位,卻神奇地將品牌放到了一個更高的位置,也讓中國一線城市的消費者們接受並習慣了這種定價。這條路,卻生生地被精品電商們給斬斷了。

隨著中國精品電商的爆發式增長,如果不能與之一同成長,那麼無印良品的優勢將被這些從代工開始就佔了它設計和教育市場成本便宜的中國精品電商們,迅速地抹去。

根據去年10月的季度財報,在促銷好降價的刺激下,無印良品在日本市場呈現了同店銷售11%的大幅增長,顯然,日本的消費者們的確對降價有著良好的反映。不過,在同樣的夏季促銷的刺激下,中國大陸市場的同店銷售,僅增加了1.8%,而香港、臺灣還出現了收縮。

無印良品在海外店鋪數量已經超過日本本土數量的今天,似乎很難僅僅依靠幾個與大型的中國電商硬抗。接下來,無印良品將在深圳開設最大的海外旗艦店和全球首家酒店,不知道這樣的航母型的生活方式的輸出,能否為無印良品持續擴張提供足夠的動力。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敗在品牌
    廢話不多說,先拋出一個結論:無印良品的基因是一家賣貨公司,而不是一家品牌公司。我之前經常問國內消費行業的大咖如何看無印良品,現在國內有許多人對於無印良品的固有印象,甚至是討論最多的一個觀點,就是認為無印良品是一個品牌設計感十足的公司。就正是因為有如此這般的錯誤印象,我們接下來逐步梳理無印良品的發展歷程,帶大家一起來看無印良品這家公司本質的DNA。
  • 家紡品牌大樸:能否成為中國式無印良品?
    家紡品牌大樸:能否成為中國式無印良品?或許很多人不熟悉這個品牌,不過它的創始人王治全卻曾經在電商界呼風喚雨,創立庫巴購物網。開始經營家紡品牌大樸之後,王治全似乎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也伴隨著種種爭議。大樸與無印良品一樣堅持極簡風格,摒棄浮華,與大多數追求流行時尚的同行背道而馳,因此在業界頗受冷落。甚至有人質疑大樸產品既不討好高端市場,又不迎合低端市場,定位十分尷尬。
  • 無印良品賣菜了?如何拯救無印良品現況
    無印良品生鮮市場設計仍舊是和品牌相同的簡約風,無印良品生鮮市場除了售賣生鮮農副產品外,也提供食材加工和用餐服務。特別的是消費者不僅僅能在生鮮市場購買食材,還可以參與製作食物。 無印良品是一家專門生產家用產品,以設計為導向的日本公司,自開創以來就主打簡約的生活理念,在全世界掀起一陣「無印」的潮流。
  • 無印良品在中國賣不動了,日本成功無印良品在中國做錯了什麼?
    討論無印良品的發展模式在中國到底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裡面重點論述過無印良品的起家歷程,以及無印良品在中國和日本完全相反的兩種定價方式,當時我們對無印良品的定價問題曾今專門論述過,時間過去半年多,無印良品也是降價多次,但是為啥無印良品降價也不管用呢?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本文6407字,閱讀約需13分鐘)▲ 上圖:日本無印良品門店 ▼ 下圖:北京無印良品門店自1980年12月誕生以來,無印良品從主推食品、生活百貨的私人品牌到全球零售業的標杆企業,從日本到全球,一路高歌猛進,贏得了全世界消費者的認可。
  • 無印良品成「無良品」?深陷質量門的無印良品究竟怎麼了
    抽檢結果發現11款家具不合格產品,其中,五款「無印良品」家具標稱的主材和實際檢測的不符。其實,無印良品在內地出現質量問題絕不是第一次,早在2014年6月29日市工商局通報的不合格服裝名單中,無印良品一款軍綠色「棉彈力燈芯絨瘦長褲」,耐溼摩擦色牢度不合格,也就是說水洗後易掉色。而一周後,北京市工商局公布新一批服裝質量抽檢結果,無印良品的服飾產品被檢不合格,同一款燈芯絨短褲又出現了耐溼摩擦色牢度不合格的問題。
  • 除了無印良品,這些日本家居品牌也很出眾!
    談到日本的家居品牌,估計很多人在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無印良品。畢竟,品牌所倡導和代表的自然、質樸又充滿禪意的生活方式和美學,早已經深入人心。與此同時,它也是深受國人喜愛並相對較早在中國市場打開局面的日本品牌。但其實,日本還有很多家居品牌,無論是設計,還是質量都堪比無印良品,而且跟無印良品相比起來,也「熱情」許多。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如何抉擇?
    日本無印良品和中國無印良品的官司打了十幾年,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談到無印良品這家公司,其實大部分中國人都認為他是日本的品牌,所以更多人認為中國的品牌是抄襲了日本,是品牌侵權。但是兩家公司在中國十幾年的明爭暗鬥當中,打了大大小小不下於10場官司,卻各有勝負呢。
  • 熱門問答:無印良品|無印良品裡什麼東西最值得買?無印良品都哪些...
    無印良品在網絡上一向話題性十足,此前有多位網友曾對其進行發問,引來了大批網友圍觀討論,小編精選出以下幾個熱門問題供大家討論:無印良品裡什麼東西最值得買?個人挺喜歡無印良品做減法的產品理念,它的護膚品主打不添加任何任何酒精與防腐劑,無香料,無色素,無礦物油。另外,個人更喜歡它的產品設計--性冷淡風,化繁為簡,這樣的包裝簡單大方又高逼格,簡直小年輕和文藝範的最愛啊!這款無印良品化妝水分清爽、滋潤、高保溼三種,換季或者是肌膚敏感時可以擦擦臉,感覺很舒適,也可以敷水膜,敏感肌膚也可以使用!
  • 究竟是無印良品還是MUJI?
    在各大電商的平臺上「無印良品」的旗艦店讓「MUJI無印良品」的中心位收到了動搖,很多消費者會檢索無印良品,然後置頂旗艦店進行購物,但是可以收到貨物後並非是MUJI的產品。經過後續調查發現,其店鋪的設計風格和MUJI相似,且商品也相似度超高,不過尷尬的是,MUJI對該公司網店承認不侵權,也持有中文的無印良品商標,但是不是同一個品牌。其實,MUJI在市場上的處境不只有這個。無印並非無印。
  • 商品信息全清空,拒絕工商抽檢,無印良品想瞞什麼?官方回應了
    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快時尚品牌,很多中國的年輕人經常把這個品牌當成是一個高端品牌,經常因為能夠穿上這個品牌的服裝而感到自己時尚和高大上。然而,也許這個品牌並沒有這些網友想像的那麼完美。然而就在近日,無印良品在工商質檢方面出現了不愉快。
  • 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的「中國式」退潮
    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與爆發力,讓無印良品一度斬獲甚豐。隨著中國無印良品店鋪數量及商品種類的越來越多,名聲在外的無印良品品牌與中國消費者的距離也更近,而越來越多的國人也更願意去無印良品「觀光」選購商品。  在2015年,國內更颳起了無比強勁「無印良品」國民流行風潮。據財報顯示,2015財年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劃的銷售額為3075億日元,同比增長18%。
  • 粉絲逃離的無印良品,到底做錯了什麼?
    誕生於日本泡沫經濟時期的無印良品,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其推崇的堅持與共鳴更是成為眾多粉絲和企業的精神引領。而近幾年來,無印良品的表現令人大跌眼鏡,產品質量問題、降價消息頻出、本土化隱疾爆現,甚至其母公司曝出巨額逃稅的醜聞,這些都與其品牌調性產生了嚴重的背離。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跌下神壇,那個「自然、當然」皆自在的它到底做錯了什麼?
  • 商標搶註之爭:從「同仁堂」被人搶註,到國產無印良品打贏官司
    日本有個品牌叫「無印良品MUJI」,因為其產品的舒適而又樸素的風格而受到不少人的喜愛。在一些大型商場裡也常常能見到這家「日系雜貨鋪」的身影,因為它裝修風格樸素淡雅,商品配色舒適,質量穩定,所以很多人就算不買東西也會想要進去逛逛。而國內,也有一家「無印良品」公司,經營的產品類型與日本「無印良品」相似。
  • 談到日本的家居品牌 就別再說只有無印良品了……
    談到日本的家居品牌,估計很多人在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無印良品。畢竟,品牌所倡導和代表的自然、質樸又充滿禪意的生活方式和美學,早已經深入人心。與此同時,Ta也是深受國人喜愛並相對較早在中國市場打開局面的日本品牌。   但其實,日本還有很多家居品牌,無論是設計,還是質量都堪比無印良品,而且跟無印良品相比起來,也「熱情」許多。
  • 青島新開的這家無印良品究竟值不值得逛?結果是...
    據說集合了各種「第一家」名號的不同尋常的MUJI無印良品店來青島了究竟有啥不一樣?值不值得逛?無印良品新食品MUJI INFILL無印良品家裝無印良品聯結市集*小編吐槽餐廳性價比不高就餐等候耗時長銀座廣場停車擁堵嚴重來吧,開逛~新開的無印良品位於香港中路銀座廣場一層和B1層1層是咖啡餐廳
  •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
    ,除了人們熟知的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的日本品牌,也許少有人知道,國內也有一家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在中國地區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成立於2005年5月,日本企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為其唯一股東。近年來遍布商場的「無印良品」專賣店即是由該公司投資經營。
  • 無印良品是時候「下行」了
    在無印良品眾多的中國追隨者中,或許確實有一部分人沉迷的是無印良品強調的「家」的品牌認知以及其主張環保、反對過剩包裝的思想理念、推崇的人文情懷,但不可否認,在品牌逐漸壯大之後,無印良品的追逐者也不乏「慕名而來之人」,他們或許更為看重品牌背後的象徵意義,這與星巴克、喜茶被追捧的道理如出一轍。
  • 無印良品在中國重新定價,4年降價9次,依然挽回不了敗局?
    不管是中國區銷售,還是東南亞市場,無印良品似乎已經疲軟,甚至份額在逐漸萎縮。是什麼導致無印良品的退敗?自2014年10月,無印良品在中國重新定價,4年下降9次。甚至到2020年,無印良品致力將中國產品售價降至日本同樣水平。
  • 無印良品要涼涼?日本平價品牌到中國卻定位輕奢品,消費者不答應
    「無印良品」字面上的意識為,沒有品牌的優質產品,這家公司最初的創業理念是,設計風格簡潔淳樸,價格低廉。但是這種畫風卻被無印良品走出了別樣的風格,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一直是輕奢的定位,面向的是國內的中產階級群體,自然價格也是中產階級才能夠接受。即使如此,無印良品簡潔精緻的風格,依然令中國消費者趨之若鶩,十分樂意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