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輿訊 據澳洲網報導,「雙陰證明」剛實施沒多久
一些華人還沒緩過神……
近日,中國移民局又突頒新規!
與大批澳大利亞華人息息相關!
在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官網上
一條最新官宣消息稱:
嚴控不必要人員的跨境活動!
其中包括暫停外國人持部分籤證入境中國!
並嚴格管控、限制及勸阻
中國公民非必要、非急需的出入境活動!
新規頒布後
對於在澳華僑華人來說
如果沒有適當且必需的理由出入中國
可能會受阻!
比如年底想回中國探親的
或者近期想回澳的華人朋友們
一定要密切關注政策變化
提前做好準備
以免耽誤自己的行程安排!
中國移民局突頒新規!嚴控不必要人員出入境活動!澳華人多加注意!
中國國家移民局副局長尹成基11月12日表示,為嚴防境外輸入病例,國家移民管理局將嚴格控制不必要人員的跨境活動!
尹成基指出,根據近期國際疫情形式,國家移民管理局把外防輸入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冬季即將到來,所以將繼續強化出入境的管理措施。
除了對口岸通道的嚴格管控外,還將嚴格控制不必要人員跨境活動。繼續暫停外國人持部分有效籤證、居留許可入境,繼續暫停口岸籤證和區域性免籤政策。
從嚴審批中國公民旅遊等非必要事由的出入境證件申請,勸阻和限制內地居民旅遊、探親、訪友等非必要、非急需出入境活動。
對了鞏固防疫成果,國家移民局發布這個新政也可能是「無奈之舉」。畢竟目前國際上的疫情仍然在不斷惡化中,有10個國家確診病例超過百萬!美國日增病例也在不斷刷新「紀錄」……
據悉,前一段時間,中國決定實施嚴格的雙陰性檢測證明,是因為在赴華航班中,屢屢發現大量感染新冠的病例!而有些旅客,竟然持有假核酸檢測結果入境,這給中國邊境的防疫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針對全球不少國家的旅遊限制,有些旅客為了入境,
選擇在黑市上
購買假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
「在巴西、法國、英國都出現了這樣的事件。」
英國《太陽報》也曝光了檢測報告造假的現象,
一些遊客甚至願意花150英鎊
弄一個偽造的檢測證明。
還有一些醫生和當地團夥勾結,向檢測者出售虛假檢測報告以牟利。
而最新的新政出來後,更加加強了出入境的管控力度!
不過,目前通知中並未有明確的規定和條款出臺,但或許是接下來中國邊境管控的一個趨勢,所以近期有計劃的華人朋友們,還是要密切關注,趁早行動,以免耽誤了行程。
澳企被批嚴重依賴中國製造!西農高層反駁:中國貨減輕了澳大利亞家庭的經濟負擔!
對於澳中兩國的貿易關係這塊,近期又有新的爭議……
據《雪梨晨鋒報》報導,澳大利亞國內現在對於本地製造的呼聲極其高!但全澳最大的零售集團Bunnings、Target、Kmart以及Coles的母公司西農(Wesfarmers)集團卻給澳大利亞製造潑了「冷水」。
西農集團主席Michael Chaney和執行長Rob Scott在年度股東大會上被質疑:
為什麼不銷售更多的澳大利亞製造產品?
反倒非要去進口其他國家的?
不僅如此,部分股東還怒批過度依賴中國製造和供應商,對其是否合乎道德而表示擔憂……
但這都被執行長Rob「懟」了回去!
Rob表示,Bunnings目前有35%~40%的產品是澳大利亞製造,但根據商品品類的不同,西農集團整體的零售業務有20%~70%的產品採購於中國!
他稱,從澳大利亞以外的國家採購商品對於咱們澳大利亞消費者有利!因為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產品價格低廉,尤其是對那些經濟困難的家庭,有好處沒壞處!
「如果限制我們的供應商選擇,將會導致商品大幅度價格上漲,這會給很多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Rob說。
西農集團主席Michael也駁斥了股東們對於集團過度依賴中國產品的道德擔憂,而且他還為低薪的製造業工作辯護,稱這些低價產品進口工作幫助了無數的人擺脫了貧困。
「一些人指責我們剋扣供應商工人的工資,這些說法都是完全不對的!我們有一個工廠的審計項目,去年我們審計了2600家工廠,順便說一下,我們整個集團有3.7萬家供應商,不光光是中國,也會從其他20多個不同的地區和國家進行製造和採購。」Michael說。
不過確實,中國製造的產品現在已經輸出了全球很多個國家,還記得當時疫情期間特別嚴重的時候,由於中國工廠停工,澳大利亞Kmart貨柜上的很多產品缺貨了很久。不論是哪國製造,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用最少的錢買到性價比最好的產品,才是王道!
裝在數萬噸澳大利亞煤炭的貨船滯留中國港口!無法靠岸……
據《The Age》近日報導稱,一艘自昆州出發載有17萬噸澳大利亞煤炭的貨船「Jag Anand」號滯留中國京唐港5個多月,還有一艘載有澳大利亞煤炭的貨船「Anastasia」號滯留在了中國曹妃甸港,兩艘船一直都不被允許靠岸並卸下煤炭,或紛紛被捲入澳中貿易爭端……
在船上還有數十名印度船員,印度國家海員工會稱,有23名印度船員仍留在船上,因為補給和藥品耗盡,現在正面臨「人道主義危機」。
澳大利亞政府認為,這些船員受到的待遇令人「不可接受」。澳大利亞貿易談判代表已經介入並敦促中國有關部門解決這起事件。
澳大利亞聯邦貿易部長Simon Birmingham稱,聯邦政府已與中國方面接觸,試圖解決這一問題。
「這一問題在如此長的時間內懸而未決,船員們實際上是滯留在海上的,這是不可接受的。這不僅僅是一個貿易問題,也關乎尊重和個人福祉問題」。
印度國家海員工會秘書長Abdulgani Serang11月11日表示,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IMO)應當進行幹預。「我們對兩艘貨船上印度海員面臨的困境感到擔憂、沮喪和憤怒。」
「現在船上出現了人道主義危機,全體船員都很疲勞,需要緊急救援!儘管大家都盡了最大的努力,但船員們並沒有得到救濟,煤炭也沒有卸載,貨船也無法離港。國際海事組織是在等待災難發生嗎?我們這不是在懇求,而是在要求進行緊急幹預。」
其中一名印度船員的妻子表示:「由於澳中關係降至冰點,該貨船自6月13日以來一直處於錨定狀態,目前還沒有傳出可以靠岸卸煤的確切日期。船員們的健康令人擔憂,隨船醫生已診斷部分船員已出現身體不適。」
近日,針對「Jag Anand」號貨船滯留京唐港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據我了解,這艘散貨船自6月以來一直停泊在河北省京唐港附近錨定,中方從未限制其離開。貨運方出於商業利益考慮,不願調整該船運行安排,才是導致有關情況的真正原因。」
汪文斌表示,中方當地有關部門一直同印度方面保持密切溝通,及時回複印方有關訴求。對其需要緊急救助的情況,只要收到有關申請,中方均會第一時間在符合防疫規定的前提下實施救助,包括提供必要物資補給。
小編結語
中國頒布的嚴格管控新規,可能會對在澳華人往返兩國有一定的阻礙。不過從限制的理由來看,如果是工作或者學習,應該受新政的影響較小,保持現有的狀態。
而對於澳中兩國之間的生意往來,小編覺得,不論是澳大利亞產品還是中國製造,兩國都是彼此需要的,保持良好的貿易關係有利於兩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澳大利亞人可以買到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中國消費者也能買到心儀的澳大利亞產品,何樂而不為呢?(原標題:突發!!中國宣布嚴控出入境!華人往返澳中困難加劇!澳企老闆力挺中國製造!數萬噸澳洲煤炭滯留中國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