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悠悠
小寶寶出生後,離開了熟悉了子宮環境,沒有了溫暖的羊水包裹,面對周圍全新的一切,容易生出不安和焦慮,變的愛哭鬧。這4種聲音,小寶寶很喜歡聽,增加安全感的同時,寶寶還能少哭鬧。
1、寶媽的聲音
對於小寶寶來講,沒有什麼比媽媽的聲音更「美麗」的了。在媽媽肚子裡十個月,聽習慣了媽媽的聲音,和媽媽見面後,寶媽的聲音依然最能給寶寶安全感。聽著媽媽的聲音,聞著寶媽身上熟悉的味道,被媽媽溫暖的抱在懷裡時,此時小寶寶的安全感十足。
寶媽們要常給小寶寶「聊天」,不要覺得寶寶小什麼都不懂就無視他們。寶寶除了吃飯,睡覺,也會孤單也有情感需求的。寶媽們可常對小寶寶講,這是什麼,發生了什麼,會怎麼樣,媽媽在的,有助於增加寶寶的安全感。寶媽們經常給小寶寶唱歌聽,不管歌聲如何,只要是發自內心的哼唱,對小寶寶來說就是最美的音樂。
2、水流的聲音
在孕媽肚子裡時,寶寶生活在羊水裡,每天聽著媽媽心臟跳動的聲音,血液流動的聲音,寶寶的安全感十足。當寶寶出生後,起初對陌生環境並不適應,小寶寶對外界壞境更多的是焦慮恐懼。
水流的聲音能讓寶寶仿佛找到回到羊水中的感覺,小寶寶更容易從焦躁不安中安靜下來。寶媽們可以放些有水流聲音的音樂給寶寶聽,有助於寶寶慢慢安靜下來,安全感得到增加。
3、胎教時的音樂
如果寶媽們在孕期有堅持給胎兒聽胎教音樂,在胎兒出生後把孕期的胎教音樂再放給小寶寶聽,能帶寶寶找到在媽媽肚子裡的感覺,小傢伙對周圍的恐懼會有所緩解,安全感得到增加。
寶寶哭鬧不安時,胎教音樂可能會成為一種哄娃「神器」呢,寶媽們別忽略了。另外,也提醒孕媽們,孕期不要錯過給胎兒聽胎教音樂這件有益的事。
4、有節奏感的輕音樂
有節奏感的輕音樂能平復人的情緒,對人的大腦產生良性刺激,常給寶寶聽,可以緩解小寶寶的焦慮,安撫小寶寶的情緒,增加安全感,寶寶聽覺得到鍛鍊,並對大腦發育起到促進作用。
給小寶寶聽音樂聲音不要過大,單次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每天最好能有固定的時間來聽,持續的長期聽效果更好。給小寶寶聽睡前音樂,最好固定的時間,選同一首曲子,以便形成條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