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新生寶寶出生後,就要開始來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對於寶寶的哭鬧,是一種本能的反應,其實寶寶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情緒,和對外界陌生環境的不安。但很多新手媽媽們不知道該如何去安撫寶寶,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媽媽不妨給寶寶聽一聽這幾種聲音:
一、媽媽的聲音
說到在初期階段和寶寶說話啊,我相信每個準媽媽都會在孕期的時候做這件事。記得我那會兒啊可認真了,早晨起床前摸著肚子對小寶寶說:"早上好寶寶"。接下來"洗臉、刷牙、吃早餐都可以不厭其煩地告訴他們,"聞到了嗎,寶寶,這是牛奶和麵包哦!"散步時,可以把眼前的景色一一講解:"瞧,青青的草,紅紅的花,多美啊!"那時候,總是被人笑,你確定寶寶都聽得懂嗎?
嬰兒最愛聽媽媽的聲音是因為出生後,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無論是餵奶,還是換尿布、洗澡,媽媽都是很有愛心的。當然在做所有這些事情的時候,寶媽們別忘了加上語言。就是在不經意的交流中,孩子與母親產生了相互依戀的感情,嬰兒只要聽到媽媽的聲音,就會高興,感到安全和滿足。
同寶寶講話時,媽媽們的聲音一定要清晰、甜美,語調要抑揚頓挫,這樣才能引起寶寶的興趣和注意力,寶寶也才會聽得開心。
二、熟悉的音樂
寶寶出生以後,在培養聽力這方面,音樂充當著很重要的角色。媽媽在寶寶清醒時,尤其是在吃奶時,可以放些節奏緩慢、優美的音樂給寶寶聽。但注意不要在短時間內頻繁更換曲子,而應該在一段時間內只放一首短小、悅耳的曲子,讓寶寶經常聽。
媽媽可每天讓寶寶聽2-3次音樂,可以增強寶寶的聽覺能力和記憶力。經常循環聽一首曲子,還會讓寶寶熟悉並且喜歡上它,進而提升他的欣賞力,而且可以在一些特定的時間內播放音樂,比如早晨醒來的時候,這樣做會讓寶寶形成一個良好的作息,對之後他的身體也有很大的好處。
三、媽媽的心跳
因為寶寶是在媽媽肚子裡聽著媽媽心臟的跳動聲長大的,伴著媽媽溫柔的對話出生的。
當新生兒哭鬧時,媽媽可將寶寶抱在左胸部位,讓寶寶聽聽媽媽的心跳聲,他會立即停止哭泣。當媽媽不在時,可將錄下的心跳聲播放給放寶寶聽,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因為心跳聲與他在子宮內聽見的母親心跳聲的節奏相同,使他有安全感。
新生兒從生下來就能聆聽到來自世界的聲音,這是神奇的自然賦予的。在出生後的階段寶寶們的聽力能夠發育的更快,並逐漸對外界施加的壓力、動作、聲音做出相應的反應。
同時,胎兒對來自外界的聲音單一刺激反應更為敏感。平常媽媽應多和孩子說話、唱歌、逗笑,使嬰兒情緒愉快,促進心理的正常發育,同時促進寶寶們的語言理解能力的發展。寶媽們記得照做哦~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