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寶媽朋友跟我說,不知道為什麼生完孩子後,陰道炎一直纏著我,治好了隔幾個月就又犯了,總是斷斷續續的,簡直不堪其擾。不光是她,很多寶媽在生完孩子,都被婦科病困擾,這是為什麼呢?原因之一,就是跟產後的子宮恢復有關係,也就是說,子宮環境的「不乾淨」,直接導致了產後的各種不適。
寶媽生完孩子,子宮就是一個「垃圾場」
大家都知道,子宮是生命孕育的重要場所,在女性沒有懷孕的時候,子宮只有雞蛋大小,可是到了孕晚期,子宮有足球大小,當子宮收縮回來的時候,子宮內部就布滿了褶皺和隱窩,也就是說,子宮內壁不再光滑,因此更容易「藏汙納垢」。
那么子宮裡到底有多少殘留的「垃圾」呢,主要分為四種,第一種是生育垃圾,比如羊水垃圾以及惡露垃圾,第二種是夫妻生活垃圾,第三種每個月子宮內膜沒脫落乾淨的垃圾,第四種就是內源體外源體新陳代謝垃圾,這些垃圾日益堆積,加上產後女性子宮的褶皺和隱窩增加,垃圾不能完全排出來,產生毒素,就會導致各種婦科病,所以媽媽產後總是不舒服,就是這個原因。
產後如何做,能夠讓子宮變得「乾淨」起來呢?
第一,不建議產後天天戴著衛生巾
女性產後伴有惡露,通常需要兩個星期左右才能排乾淨,所以很多寶媽都戴著衛生巾或者護墊,其實,這裡只建議在產後的幾天佩戴衛生巾,伺候可以使用透氣的純棉軟布代替,很多衛生巾的棉材都不太好,多用螢光劑漂白,並且衛生巾和護墊的透氣性也不好,更容易滋生細菌,所以很多順產的媽媽,傷口一直好不了,就是這個原因,這也會間接導致一些炎症,細菌往上滋生,對子宮也並不好。
第二,母乳餵養
產後子宮需要恢復到孕前大小,這就需要不停地收縮,所以收縮良好的女性,子宮恢復越快,也越有利於產後惡露的排除乾淨,而母乳餵養是促進子宮收縮的好方法之一,媽媽體內分泌的催產素,不但促進乳汁的增多,也會促進子宮的收縮,所以提倡母乳餵養,好處實在太多了。
第三,適當地運動
產後不要一直躺在床上,需要適當地下床運動,可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寶媽都會僱月嫂或者保姆,孩子有人照顧,寶媽就一直躺在床上休息,其實是不建議的,充足的睡眠不代表要一直臥床,適當的運動可以有助於子宮恢復彈性,促進體內垃圾的排出。
第四,睡眠姿勢
產後睡姿是非常重要的,不正確的睡姿可能會引起子宮移位,比如一直仰臥會導致子宮後倒和產後腰疼的情況,這樣也不利於產後惡露的排出,也會導致白帶增多,最好的睡姿是側臥和仰臥來回交替,不要蜷縮著睡覺。
第五,環形按摩
醫生給產後媽媽做檢查,第一件事就是檢查子宮恢復的情況,若是子宮摸起來硬硬的,就代表子宮恢復良好,有恢復彈性,可是很多媽媽則認為這是不好的表現,其實是錯的,如果子宮摸起來軟趴趴的,就是子宮收縮不良,要做子宮底的環形按摩,可以幫助子宮恢復。所以建議產後的媽媽多摸摸子宮,剛生完孩子,子宮底約在賭氣和恥骨聯合線上的中點,之後逐漸縮小,每天大約下降1公分,大約在產後42天,就會完全恢復以前大小。
另外,合理的飲食,充足的睡眠,都是產後子宮恢復彈性、恢復大小、排出惡露的先決條件,還有,寶媽產後心情不好,提重物,讓腹部受到重壓,多次彎腰,上廁所看手機等不良習慣,都會讓子宮收縮不佳,這也給以後的身體恢復埋下了隱患,比如婦科病等,所以產後恢復的重中之重,就是子宮的恢復,寶媽們,你們都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