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表達讓傳統文化綻放詩意

2020-12-16 半月談網

在世界格局變遷、社會轉型陣痛、多元價值衝擊下,傳承優秀文化、釋放文化力量已是社會前進的必然選擇和人民群眾的內在需求。讓傳統藝術找到現代化、國際化傳播的出口,需要文化創作各領域肩負責任,取得實質進展。2017年春節期間引發熱議的《中國詩詞大會》,就是電視行業在這方面的成功例子。

縱觀中國電視事業發展史,自上世紀80年代電視機普及以來,電視節目的內容與類型隨著時代不斷變化,電視審美需求不斷進步。從科普性質的《話說長江》紅極一時,到《正大綜藝》《綜藝大觀》等文藝欄目成為首選,再到《幸運52》《開心辭典》等益智類節目備受好評,隨後又有《百家講壇》等傳統文化節目廣受歡迎。最近幾年,真人秀節目漸成主流,不少電視臺藉機做出嘗試,以國際化形式和元素拓展傳統文化傳播道路,推出以詩詞、成語和漢字為依託的文化類節目。這些文化綜藝節目緊緊抓住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根。無論是漢字、成語、謎語還是詩詞,都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載體,是深埋在每個中國人血液裡的文化基因。類似「詩詞大會」這樣的節目把這些文化內容通過競賽形式普及傳播,打動了國人的心,也彰顯著中國電視節目審美能力的提升。

筆者作為《中國詩詞大會》的策劃人員之一,深知這類節目在用國際化形式傳播傳統文化時的艱辛。較之上季,本季除了擴充節目詩詞範圍,還新增「飛花令」這一既承襲古人雅趣又適合現代電視表達的競賽環節。第二季參賽選手主要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普通人,詩詞帶來的歡樂與憂傷從他們的人生故事中得到釋放。選在春節期間每晚播出,適合舉家觀看,傳播傳統文化的同時也促進了家庭和諧這種傳統觀念。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路對今天我們文化發展和電視節目創作依然有所啟迪。在這方面,以《中國詩詞大會》為代表的文化類節目使中國電視節目的自主原創性達到了新高度。(作者分別是中國社科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該中心創研基地特聘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向您薦書《平語近人》——綻放傳統文化魅力的一本視頻書
    向您薦書《平語近人》——綻放傳統文化魅力的一本視頻書 2020-06-05 10: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尋找詩意棲居 讚頌傳統美德
    9月19日,在離梁啓超故居咫尺之遠的一個新聳立的現代時尚家居「雲山詩意」小區內,成功舉辦了一個「雲山詩意」著名詩人採風暨詩歌朗誦晚會,以推動民間詩歌的發展。當天的活動共有兩個主題,分別是「尋找詩意棲居,讚頌傳統美德」與「助力民間詩群,推動民間詩歌發展」,先後舉辦的三項活動則是詩人云山詩意創作採風、廣東珠西詩群創作交流基地掛牌與「雲山詩意」詩人作品朗誦晚會。
  • 中國教育電視臺推出《國學公開課2020》讓優秀傳統文化點亮春節螢屏
    緊扣住時代脈絡 傳遞好家國情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也是祖國珍貴的文化資源。《國學公開課2020-匠心傳承頌中華》將根植於中國的傳統民俗文化展現在舞臺上,將中華民族特有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藝術表達及風俗習慣等,呈現在全國觀眾面前,幾十位各領域非遺傳承人的精湛技藝和工匠精神,令人讚嘆,更令人感動。
  • 紅觀|歡樂元宵節,在民俗傳統中激情綻放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在這個詩意濃鬱的節日裡,品讀古人元夜詩詞,領悟傳統文化魅力,幽思飛湘楚,心境連古今。透過湖湘大地上古老而又散發現代氣息的元宵民俗活動,我們可以領略悠久璀璨的民俗文化資源在湖南的貯存、保護、傳承甚至發揚光大,也能讓我們聆聽到新湖南建設的鏗鏘足音。
  • 當產業園區遇上傳統文化 也藏著你想要的詩意人生
    同時,中華古詩詞吟誦也為校園文化的厚重及書香校園再添上一筆濃重的亮色。也通過學生影響家庭,家庭擴散到社區的方式,讓這個春天和夏天書香浸潤整個園區。本次國學經典傳誦活動為期3個月,時間為3月至6月,期間分為學校班級集體誦讀、朗讀者青少年比賽、書城掃碼閱讀、廣播誦讀、總結分享會等主題活動。為園區及周邊各大中小學送上一場場精彩的傳統文化大餐。
  • 新聞 | 中醫藥文創進校園 創意之花在傳統文化的沃土上綻放
    由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中醫藥大學聯合成立的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中心繼今年端午節舉辦首場中醫藥文化體驗活動後,9月14日,將中醫藥文創理念和成果送進我校校園,讓傳統中醫藥文化綻放出時尚的光彩。上海交通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助理花敏教授分享了博物館文創研究案例,希望創意之花助力中醫藥文博新發展。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中心成員、上海交通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教授周斌在活動中展示了他的文創成果——生肖文件夾。生肖文件夾選取3味中藥,與生肖和書法結合,生肖文化和中醫藥文化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藝術的加工被注入了創意的活力。
  • 一把傘的生活美學:融中華傳統文化探「江南詩意」
    在杭州,如果有什麼能夠是這江南詩意的代表,傘或許是其中之一。  從一支復古嚴肅的實木直杆傘到文藝新潮的竹節直杆傘,再從一把時尚創新的骷髏頭傘到溫柔了歲月的玫瑰花傘,在MISSRAIN,創始人陳才榮將傘的生活美學發揮到極致,「傘,不應該是一個單純的個體,它可以與諸多元素組合成新的生活美學。」圖為萌寵系列熊貓傘。
  • 【小記者採訪大校長】WLSA-新竹園國際項目:國際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兩兼顧<開放日報名>
    文/王典從初中預備班起進入53%英文教學的國際化課程模式,並逐年遞增,直至初三達到80%,學生水平平行於英美同年級生。不同於傳統中學教育,WLSA-新竹園國際理解初中教育實驗項目融語文、歷史等民族教育與國際化課程於一體,制定課程體系新模式。
  • 指尖匠心,靈動中國丨彩棠彩妝以嶄新的文化表達方式致敬傳統
    例如,彩棠品牌匠心打造的燕窩粉底液,就將實用性與藝術性完美結合,用現代手法重新演繹中國傳統美學。據了解,彩棠燕窩粉底液甄選四重精粹:「印尼金絲燕窩」萃取水解小雨燕窩精華、柑橘果粹、紫蘇葉精粹、積雪草精粹,上妝即養膚。尤其適合秋冬季節,質地輕盈不悶膚,妝感薄透勻稱,妝效持久,輕鬆打造奶油肌。在色號上,彩棠燕窩養膚粉底液針對中國膚質膚色,分別定製鵝絨白"、"秋梨白"、"凝脂白"三款色號。
  • 詩意的表達:藝術家李貴君探尋寫實油畫的靈與美
    而在畫中他藉助人物具有暗示性的瞬間的動作與神情,使得作品的表達主題更為純粹。李貴君《紅背心女孩》,油畫「我有意地模糊人物具有標誌身份和社會屬性的著裝,這樣可以使觀眾的情感想像空間更大。傳統人物畫中『曹衣出水』『吳帶當風』兩種表現方式所具有的詩意也給了我更多啟示。」
  • 《上古密約》:傳統文化的年輕表達
    該劇將上古神話故事與傳統文化進行融合,形成了相互借力、彼此融合的藝術合理,通過構建出與當下時代的情感連接點,進行了傳統文化的年輕化表達。  當前,中國新一代年輕人越發注重向內的自我探索,從源遠流長的民族發展和傳統文化中尋找身份認同感,傳統文化、中國風成為潮流。
  • 綜藝節目解鎖文化「密碼」,創新形式為傳統文化內核賦予更多當代美感
    如今,不僅《詩意中國》,《匠心傳奇》《閱讀·閱美》《國學小名士》等再掀文化類綜藝節目熱潮,而且這批節目用創新形式為傳統文化內核賦予了更多當代美感,大受觀眾好評。相比電視文化類節目的成熟度,網絡端的文化類節目發展晚但成長快。面對年輕人聚集的傳播平臺,文化類節目的網際網路表達則呈現出更多探索的可能性。
  • 旅遊與「非遺」相融合 海南傳統非遺綻放新色彩
    旅遊與「非遺」相融合 海南傳統非遺綻放新色彩 2019年07月24日 11:07   來源:海南日報
  • 韓子棹:在探索路上綻放芬芳的詩意
    《傳統茶文化與現代社會融合的美學特徵分析[J]發表於核心期刊《福建茶葉》;2017年10期>韓子棹:在探索路上綻放芬芳的詩意
  • 傳播傳統文化需要更多創意表達
    傳播傳統文化需要更多創意表達 發表時間:2017-02-07   來源:長沙文明網   在真人秀、脫口秀百花齊放的當下,央視推出的《中國詩詞大會》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既為綜藝節目帶來一股清流,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打開了一條全新道路。
  • 「讓傳統文化綻放時代光芒」永定區圖書館承辦親子經典閱讀孝友會
    8月27日,「讓傳統文化綻放時代光芒」親子經典閱讀孝友會在二樓永定區圖書館南莊坪分館舉行。本次活動由永定區婦聯主辦,永定區圖書館承辦,該社區30組親子家庭參加活動。「在張家界城鄉廣泛流傳著一首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勸孝歌》,重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希望孩子們能夠謹記,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土家文化不能斷層」。原張家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散文集《民族採英》作者熊仁先老師語氣深長的說。主辦方給每一個參加活動的家庭贈送了熊老親筆籤名的民俗書籍。最後在全體家長和孩子們集體朗誦「勸孝歌」結束了本次活動。
  • 定陶一中「傳統文化國際化」英語優秀作品匯演
    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為了讓學生感受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熱愛祖國、發奮讀書的浩然正氣,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及文學的熱愛
  • 詩意民居 樂享學習~
    10月23日下午,府西街小學舉行了「『詩意民居,幸福分享』特色文化展示活動」,暨「『耕讀園』『崇文書院』『詩意民居兒童學習中心』開館儀式」。活動伊始,由府西街小學「少兒民俗社團」的梨娃娃們以民間傳統技藝——抖空竹,向參會來賓表達了最熱烈的歡迎與最真摯的祝福。
  • 「十」光不負,詩意綻放——記蘇州高新區白馬澗小學2020年十歲成長...
    「十」光不負 詩意綻放 蘇州高新區白馬澗小學2020年十歲成長儀式 「十」光不負,擁抱著前行的每一步。 詩意綻放,精彩著成長的每一刻。
  • 除了詩詞大會,這些傳統文化一直在我們身邊
    在這個當春乃發生的時節,央視開播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圈粉無數,讓一向高冷的古詩詞在這個春節「火」了一把,無數家庭祖孫三代飯後準時蹲守在電視機前圍爐詩話,他們既為參賽選手的才情所折服;也為評委老師們對上下五千年詩詞歌賦信手拈來而敬仰;更為這樣一檔有筋骨、有詩意、有溫度的節目而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