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湖南省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湖南各市GDP數據如下,從GDP體量來看,長沙穩居第一,遠超其他城市,三季度GDP總量高達7905.76億,實際增速8.5%,嶽陽排在全省第二名,前三季度GDP為2282.38億元,增速為7.9%,此外,前三季度超過2000億的城市還有常德和衡陽。排在全省最後三位的城市分別是:張家界、湘西自治州、婁底。
由此我們可以從經濟上來分析,湖南最落寞的四座城市分別是:衡陽、邵陽、婁底、常德。為什麼說這三個城市是湖南最落寞的城市,且看我分析:
衡陽-錯失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
衡陽在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是湖南省最大的工業城市,同時也是國家重點發展的工商業城市,當時的衡陽工業總產值,佔到了湖南省總量的三分之一。可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衡陽的國企專制受到制約,當時衡陽有全國最好的鋼鐵廠、紡織廠,由於90年代,技術迭代進展緩慢,這些企業漸漸地被沿海企業所超越,導致衡陽本地企業的產品銷路不佳。最後,衡陽的工業逐漸萎縮,國企倒閉。越來越多的衡陽人選擇去沿海企業打工。導致衡陽的經濟水平不僅落後省會長沙,還被省內的嶽陽、常德等城市超越。
邵陽-人均GDP只有2.03萬
邵陽地處湘中南,與衡陽、婁底、懷化、永州接壤,邵陽的落寞,與其自身的發展有很大關係,上個世紀80年代,邵陽的製造業是很發達的,最出名的就是邵東的加工業,全國各地的商家都喜歡到邵東來採購,但是由於技術、設備跟不上沿海地區,隨著消費升級,邵東的產品慢慢被市場淘汰了。邵陽也因此而落寞了。2017年邵陽人均GDP只有2.03萬,遠遠低於全省平均水平。而且邵陽人口流失也很嚴重,全市830萬戶籍人口,目前常住人口只有738萬,人口流失近百萬,本有可能發展成一個大城市,現在成為一座落後城市,實在令人遺憾。
婁底-資源型城市
婁底的落後,與其自身的發展密切相關,婁底是一座資源型城市,煤炭資源豐富,過去的漣源鋼鐵廠、軍工廠發展的還不錯,近年來,環境保護條例的出臺,婁底的落後產業全部淘汰,經濟轉型跟不上,所以,目前的婁底經濟總量非常低,導致人均收入跟不上。
常德-至今不通高鐵
相比其他三座落寞城市,常德的落寞不在於經濟上的落寞,而是交通上的落後,導致信息交流、與國內大城市的交流能力在弱化。常德作為一個湖南省排名前三位的大城市,至今沒有通高鐵,實在令人詫異,高鐵是城市再次崛起的最佳機遇,常德沒有抓住,相比省內的長沙、懷化、衡陽,常德的交通確實落後了。
好了,說完了湖南省最落寞的四座城市,其實也是湖南省發展潛力非常大的四座城市,你家鄉在裡面嗎?歡迎參與話題討論!城叔在評論區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