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故事 學成語
每天一個成語故事,讓孩子愛上學習
釋義心裡怎樣想,手上就能相應地怎樣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藝純熟,做起來很順手。
《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故事相傳在春秋時代的齊國,一天,齊桓公正在堂上讀書,琅琅的書聲不斷地傳下堂來。蹲在那裡忙於製作車輪的工匠輪扁聽得有點煩心,就撂下手中的椎子和鑿子,走上來問道:「請問您讀的是什麼書?」
桓公見他冒冒失失的樣子,心裡感到不大痛快,但還是回答他說: 「我讀的都是聖人的書。」
「那聖人還在嗎?」
「當然早已死了。」
「哦,人已經死了,那麼您所讀的,都是古人遺留下來的糟粕羅!」
桓公聽他這樣唐突自己,不由勃然變了臉色,說:「寡人在這裡讀書,你一個工匠怎麼可以隨便議論?我問你:為什麼古人遺留下來的話都是糟粕?今天你講得出道理便罷,要是講不出道理,我就立即把你處死!」
輪扁舉起手來摸了一下鬍子,不慌不忙地說道:「大王息怒。臣不過是根據自己製作車輪的手藝談一點粗淺的想法罷了。譬如用斧子削木做榫(sǔn)頭,削得小了一點,放進卯(mǎo)眼就會松滑而不牢固;削得大了一點,就會滯澀而裝不進去。必須不大不小,不寬不緊,才能互相吻合,牢不可動。這種技術,得心應手,口裡說不出來,但自有奧妙存在其間。我不能用話語傳授給兒子,兒子也無法繼承我,所以臣到了七十歲還在靠製作車輪混口飯吃。古代聖人的學問中那些精妙獨到的東西是無法用話語來傳授給別人的,必然隨著他們的死去而消失,那麼您現在所讀的,不是古人無用的糟粕又是什麼呢?」
桓公聽了,感到輪扁講得也有一定道理,就沒治他的唐突之罪。
成語練習用「得心應手」說句話,把練習發到下面留言處,小米阿姨會篩選寶貝造的優秀句子,你將會成為親寶國學的成語達人哦!快快轉動你的小腦袋吧!
例句:這位老作家運用語言的功夫已達到得心應手的地步。
上期成語達人蓉蓉:德華託馬斯是詩歌界的大器晚成者。
cjlan:只要你堅持努力,決不放棄,即使大器晚成,也是好的。
鐵歌:知識爆炸時代,人才成長趨勢是大器晚成,現實需要大器早成,又不能揠苗助長,如何提高教育效率值得思考!?
付彬郴:那種小杏子它結果結得晚,但它可以當堅果而且還能賣個好價錢,真是大器晚成。
劉雨萱:我伯伯做了很多準備才開的工廠,這時他已經年過半百了,但他生意越做越紅火,真是大器晚成啊!
寶貝,造句的時候記得寫上你的名字哦!
☟ 不要忘記點個讚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