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故事 學成語 | 得心應手:心手相應,運用自如

2021-02-19 親寶朗讀者

聽故事 學成語

每天一個成語故事,讓孩子愛上學習

釋義

心裡怎樣想,手上就能相應地怎樣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藝純熟,做起來很順手。

出處

《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故事

相傳在春秋時代的齊國,一天,齊桓公正在堂上讀書,琅琅的書聲不斷地傳下堂來。蹲在那裡忙於製作車輪的工匠輪扁聽得有點煩心,就撂下手中的椎子和鑿子,走上來問道:「請問您讀的是什麼書?」

桓公見他冒冒失失的樣子,心裡感到不大痛快,但還是回答他說: 「我讀的都是聖人的書。」

「那聖人還在嗎?」

「當然早已死了。」

「哦,人已經死了,那麼您所讀的,都是古人遺留下來的糟粕羅!」

桓公聽他這樣唐突自己,不由勃然變了臉色,說:「寡人在這裡讀書,你一個工匠怎麼可以隨便議論?我問你:為什麼古人遺留下來的話都是糟粕?今天你講得出道理便罷,要是講不出道理,我就立即把你處死!」

輪扁舉起手來摸了一下鬍子,不慌不忙地說道:「大王息怒。臣不過是根據自己製作車輪的手藝談一點粗淺的想法罷了。譬如用斧子削木做榫(sǔn)頭,削得小了一點,放進卯(mǎo)眼就會松滑而不牢固;削得大了一點,就會滯澀而裝不進去。必須不大不小,不寬不緊,才能互相吻合,牢不可動。這種技術,得心應手,口裡說不出來,但自有奧妙存在其間。我不能用話語傳授給兒子,兒子也無法繼承我,所以臣到了七十歲還在靠製作車輪混口飯吃。古代聖人的學問中那些精妙獨到的東西是無法用話語來傳授給別人的,必然隨著他們的死去而消失,那麼您現在所讀的,不是古人無用的糟粕又是什麼呢?」

桓公聽了,感到輪扁講得也有一定道理,就沒治他的唐突之罪。

成語練習

用「得心應手」說句話,把練習發到下面留言處,小米阿姨會篩選寶貝造的優秀句子,你將會成為親寶國學的成語達人哦!快快轉動你的小腦袋吧!

例句:這位老作家運用語言的功夫已達到得心應手的地步。

上期成語達人

蓉蓉:德華託馬斯是詩歌界的大器晚成者。

cjlan:只要你堅持努力,決不放棄,即使大器晚成,也是好的。

鐵歌:知識爆炸時代,人才成長趨勢是大器晚成,現實需要大器早成,又不能揠苗助長,如何提高教育效率值得思考!?

付彬郴:那種小杏子它結果結得晚,但它可以當堅果而且還能賣個好價錢,真是大器晚成。

劉雨萱:我伯伯做了很多準備才開的工廠,這時他已經年過半百了,但他生意越做越紅火,真是大器晚成啊!

寶貝,造句的時候記得寫上你的名字哦!

不要忘記點個讚喲~

相關焦點

  • 【講故事,學成語】成語故事——得心應手
    在這裡,讓我們一起分享育兒經驗、親子理念、親子故事,還有那份獨特的親子成長體驗。在這裡,我們將和大家一起講故事,學成語,也希望爸爸媽媽跟孩子們一起從成語中體會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啟示! 一句話釋義得心應手:得:得到,想到;應:反應,配合。心裡怎樣想,手上就能相應地怎樣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藝成熟,做起來很順手。
  • 庖丁解牛|每天一個成語故事NO.11
    比喻經過反覆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褒義詞【出處】先秦·莊周《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 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 成語目無全牛指的是 成語目無全牛形容的是什麼螞蟻莊園
    這個成語在我們的中學課本都有學過,而且這個成語的出處就在我們學習的文章之中.下面就來告訴大家   原標題:成語目無全牛指的是 成語目無全牛形容的是什麼螞蟻莊園     目無全牛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今天的小雞寶寶給大家出的題目是問大家目無全牛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人怎麼樣呢?
  • 樂不思蜀的故事 | 聽故事,學成語No.31
    聽故事↑↑點上方音頻綠標聽故事↑↑學成語「成語」樂不思蜀「拼音」lè bù sī shǔ「釋義」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支持小樹媽媽,可以將今天的故事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的小朋友們學習。♫ 節目簡介 ♫《聽故事 學成語》推出的大型兒童教育公益節目讓孩子在生動有趣的故事中學成語
  • 雞鳴狗盜的故事 | 聽故事,學成語No.24
    聽故事寶貝們,小樹媽媽的重感冒一直沒好,沒辦法給大家錄新的故事,這周的成語和詩詞學習請大家先聽其他人的聲音哦↑↑點上方音頻綠標聽故事↑↑學成語注音jī míng gǒu dào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只等找個藉口殺掉。泰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只要妃子說一,昭王絕不說二。孟嘗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應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報酬。這可叫孟嘗君作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客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說完就走了。原來這個門客最善於鑽狗洞偷東西。
  • 夜郎自大的故事 | 聽故事,學成語No.36
    聽故事↑↑點上方音頻綠標聽故事↑↑學成語【漢   字】夜郎自大【拼   音】yè láng zì dà【釋   義】夜郎:漢代西南地區的一個小國♫ 節目簡介 ♫《聽故事 學成語》推出的大型兒童教育公益節目讓孩子在生動有趣的故事中學成語
  • 【成語故事·庖丁解牛】10月20日
    【成語】         庖丁解牛【拼音】       páo dīng jiě niú比喻經過反覆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出處】       《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 破釜沉舟的故事 | 聽故事,學成語No.10
    聽故事↑↑點上方音頻綠標聽故事↑↑學成語讀音: pò fǔ chén zhōu近義詞 : 義無反顧、背水一戰、決一死戰、背城借一、孤注一擲、濟河焚舟反義詞: 優柔寡斷正是如此,全軍帶著向死而戰的心來到了巨鹿之處,一舉包圍了秦軍,使其無法與外界相連通,楚軍將士士氣威猛,吼聲震天,以一敵十。在經過了九回激戰以後,楚軍最終大破秦軍,引得前來增援的各路諸侯全數聞風喪膽,不敢靠近。此次一戰解救趙國之後,項羽名聲大震,回楚國接見各位諸侯時,沒有人敢正眼看他。「破釜沉舟」指的就是項羽這種拼死一戰,不留回頭路的決心與做法。
  • 高中成語——庖丁解牛、目無全牛、遊刃有餘
    >這個成語見於:《莊子·養生主》 原文節選:「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莊子·養生主》記述了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戰國時期一個宰牛救贖非常高超的廚師「庖丁」,有一次,他給梁惠王宰牛,梁惠王見他宰牛又快又好,就問:「你是怎麼練成這麼高超的技術的?」
  • 成語「目無全牛」是用來形容技藝運用自如還是缺乏整體觀念
    成語「目無全牛」是用來形容技藝運用自如還是缺乏整體觀念時間:2020-12-27 00:18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來答題呀!成語目無全牛是用來形容技藝運用自如還是缺乏整體觀念 成語目無全牛是用來形容?這是螞蟻莊園小課堂12月27日的問題,答對可以領取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寶寶飼料作為獎勵。
  • 成語目無全牛指的是?目無全牛什麼意思?螞蟻莊園12.27今日答案
    今天的小雞寶寶給大家出的題目是問大家目無全牛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人怎麼樣呢?這個成語在我們的中學課本都有學過,而且這個成語的出處就在我們學習的文章之中。下面就來告訴大家答案。螞蟻莊園12月27日今日答案成語目無全牛是用來形容?
  •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丨聽故事 學成語~NO.11
    >一段歷史、一個故事、一個道理熟讀成語不僅能夠擴大視野、增長知識、豐富詞彙還能全面提高我們的文字表達和溝通能力哦!我們現新推出一檔大型兒童教育公益節目《聽故事 學成語》每天3分鐘聽一個故事  學一個成語小朋友們讓我們穿越過去一起探索成語的奧秘吧!
  • 「做快樂小書童,讀精彩大世界」——每天一個成語小故事【庖丁解牛】
    【成語】         庖丁解牛【拼音】       páo dīng jiě niú【釋義】       庖丁:廚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經過反覆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出處】       《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 侃侃而談:高談闊論,滔滔不絕 | 聽故事 學成語
    聽故事 學成語 NO.44
  • 懸梁刺股:孜孜不倦,發憤圖強 | 聽故事 學成語
    聽故事 學成語 NO.135
  • 【成語大講堂】——庖丁解牛
    成語故事涵蓋了語言之美、歷史典故和傳統智慧,是每個孩子語文學習的必備知識。
  • 聽故事·學成語|《得過且過》
    「得過且過」這個成語的讀音是[dé guò qiě guò],意思是只要能夠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形容胸無大志;沒有長遠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負責。 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要勤勞,不要懶惰的道理。今天的事情就今天做,絕對不要拖到明天。如果什麼事情都等到明天,這樣拖拖拉拉的話,那麼什麼事情也做不成。
  • 爾虞我詐:互相欺騙,互不信任 | 聽故事 學成語
    聽故事 學成語 NO.158
  • 聽故事,學成語:兒童的成語啟蒙課
    子問:「為什麼要學成語」父答:「學了成語,你會說此茶香如蘭桂,味如甘霖,口感圓潤如詩,齒頰留芳,韻味十足……而沒有學成語,便只會說:「哇塞!茶不賴啊!」一個人說出的話,確實體現了一個人的學識和涵養。腹有詩書氣自華,學成語,是每個中國孩子的必修課。
  • 成語目無全牛是用來形容 螞蟻莊園目無全牛12月27日答案
    目無全牛這個成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螞蟻莊園今天有個問題就是「成語目無全牛是用來形容」,正確答案是選技藝運用自如、還是缺乏整體觀念呢?可能不少朋友判斷不是太清了,來看看螞蟻莊園目無全牛今日答案吧。螞蟻莊園小課堂12月27日:「目無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