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臺北「年貨大街」 年味溢滿迪化老街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1月23日電 題:探訪臺北「年貨大街」 年味溢滿迪化老街

  中新社記者 陳林 陳小願

  臺北人常說:「春節不逛迪化街,整個年沒特色、沒滋味。」臺北的年味,只有在迪化街才能「聞」到。

  農曆年關將至,記者慕名探訪了這條被稱為臺灣最有年味的老街。此時的迪化街商圈又迎來了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百年老街再次化身「年貨大街」,濃濃的年味溢滿整條街道。

  剛步入街口,耳邊便充盈著各種版本「歡迎試吃、好吃再買」的熱情吆喝聲。澎湖鱈魚片、黑胡椒牛肉乾、純手工牛軋糖、雲林烏魚子、春聯年飾……品種齊全的南北年貨和夜市常見小吃組團齊聚,令人應接不暇。四溢的香氣誘惑鼻端,惹得人不禁口水直流、腳步也有些不聽使喚。

  一家打著純手工招牌的牛軋糖攤位前,店主小蔡一邊現場製作,一邊請客人品嘗新的口味。不論購買與否,都會彼此客氣道謝。小蔡說,相比起舅舅20多年間只用花生做牛軋糖,他自己更喜歡隨市場變化去研發新口味。當下流行養生益智,攤位前便多了夏威夷果、蔓越莓等口味;而僅花生一種,已有咖啡、芝麻、巧克力、綠茶等眾多搭配選擇。

  小蔡說,臺灣經濟環境不景氣,自己的生意也要比往年差一些,他推廣新品期許能擴大市場和銷量。採訪間,一位阿姨說要買兩包糖,過年時給兩個兒媳婦一人一包。一店員聞後笑著調侃說,「那我可得給您稱得勻一點」。

  為吸引客源,眾商家紛紛亮出絕招:主動遞上的現煮酸菜白肉湯可以驅除寒氣,令遊客對白菜品質頻頻點讚;有的店內點起數隻大燈泡,讓高高擺放的各種肉製品不僅香氣逼人,而且看起來格外「秀色可餐」;還有店鋪大聲放著時尚音樂,老闆和店員一起小秀舞技。

  因攤位上掛著數排大大小小的獎牌,專賣烏魚子的林琮諺相比其他商家淡定了許多,幾乎不見吆喝。在他看來,這些牌匾就是產品最好的廣告。攤前的烏魚子狀塑料招牌隨風搖擺,仿佛在幫他招攬顧客。

  自1996年「年貨街」開設至今,每年這一時節林琮諺都會從雲林到臺北。他指著攤上的烏魚子說,因為是家裡親戚做的,品質有保障,來購買的也多為老客。

  「原來最多時街上有30多家同時賣(烏魚子),現在不算後邊老店只有大概五到六家。」林琮諺介紹說,現在三片一斤的烏魚子銷售最好,通常能賣2000元新臺幣左右,但整體生意不如從前了。

  位於迪化街的霞海城隍廟也迎來了大量祈福民眾。不遠處,「城隍爺」和「麒麟童子」正與遊客歡樂互動,傳來陣陣笑聲不斷。

  清末以來,迪化街一直是臺北重要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及布匹集散中心。歷經上世紀80年代的刻意保存,迪化街成了當地現存最完整的老街。每年春節前夕,街兩邊的老店前會臨時搭起攤位,四排店攤爭相展示年貨,爆棚的人流為老街增添了人氣與商機。

  相比中間兩排臨時攤位的簡陋單薄,後邊沉浸著歷史歲月的聯排老房則厚重許多,店鋪也多以參茸燕窩等名貴品為主。早年間,大批福建人到寶島後沿淡水河重新聚落,讓這裡漸成繁華商區,也成為臺北發展源頭。

  老店朝街牆面上留下的精美花紋,成了迪化街風雲變遷的百年見證。距此不遠的大稻埕碼頭,也已不見曾經商船往來的喧囂,唯有遊船靜靜地停泊在水面上。

  岸邊小路上,幾位遊客正在悠閒地散步聊天,靜靜享受著旅行的美好時光。或許再過數日,他們也將回家過年。(完)

相關焦點

  • 年貨大街的鄉情與年味——探訪春節的臺北傳統市場
    新華社臺北2月15日電(記者李慧穎 李凱)農曆春節,臺北的傳統市場迎來採購年貨的人潮,記者近日走訪南門市場、迪化街,老街老鋪的年貨集市裡,處處是鄉情縈懷、年味濃濃。1906年開市,幾經翻修重建,200多家攤位,傳承了幾代人的老字號比比皆是。春節臨近,老市場裡人潮如織,市井煙火中透出喜慶。「合興糕團店」是一家做上海點心的老鋪子,攤檔上有數十種面點發糕、湯圓壽桃以及在臺北難得一見的上海大餛飩等,還有為賀狗年特製的小狗饅頭,人氣極旺。  「過年總想吃點家鄉味。」
  • 探訪臺北「年貨大街」百年迪化老街年味兒足
    【解說】農曆春節就要到了,家家戶戶開始置辦年貨。臺灣大大小小的年貨市集正是最熱鬧的時候。近日,中新社記者來到臺北有名的「年貨大街」——迪化街,感受熱鬧的年貨「嘉年華」。  未進街口,就看到粉嫩俏皮的香豬氣球高懸於空中,五彩繽紛的燈籠把迪化街裝點的喜慶活潑。順著人流往裡走,琳琅滿目的年貨,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讓濃濃的年味兒撲面而來。
  • 迪化年貨大街今天「起跑」臺北年味從這裡開始
    春節臨近,臺北市「2017臺灣年味在臺北」年貨大街活動拉開帷幕。據臺灣媒體消息,今年規劃出大稻埕迪化、臺北後車站華陰街、臺北地下街、寧夏夜市等商圈,讓民眾採買年貨,時間從早上11時至晚上12時不等,而久負盛名的迪化年貨大街13日即「起跑」。採買年貨不二選擇臺灣畫家郭雪湖的《南街殷賑》以誇張的藝術手法反映了1930年代迪化街的繁華。
  • 臺北最大的「年貨大街」:熱鬧中透著蕭條
    臺北最大的「年貨大街」:熱鬧中透著蕭條   新華網臺北1月29日電(記者李海堂 衛鐵民)新春臨近,位於臺北市西部的百年老街迪化街,成了臺北人置辦年貨的大本營
  • [年味臺灣]採年貨
    迪化街比臺北城的歷史還要悠久1853年 貿易繁盛的艋舺發生了嚴重的移民械鬥失敗的福建同安人倉皇逃抵艋舺以北的大稻埕經過1980年代的廢存爭議之後1996年開始保存原狀的迪化街除了成為臺北市保留最完整的老街外
  • 迪化街,「年味」不要溜走(臺北傳真)
    迪化街年貨大街充滿年味。   臺北大同區的大稻埕商圈,有條窄窄的老街叫迪化街。   在迪化街長大的幹元參藥行老闆陳建忠說,年貨大街最熱鬧時,攤位供不應求,兩三個商家擠在同一個屋簷下擺攤,但這幾年明顯降溫。「年貨大街越來越像夜市!」陳建忠說,像過去賣魷魚絲的商家,從街頭到街尾可能有30家,這幾年只剩個位數。攤位降價以求,賣窗簾、假髮的都來了,年貨大街獨特性不再。
  • 周末「老臺北」一角:「穿越」迪化老街的時空
    這話只說對了一半,臺北人為了過好這個年,除夕前家家戶戶都會大採購做年菜的食材,以一桌夠味的料理,招待難得團聚的家人。而說到採購年貨,就不得不提臺北最有名的迪化街了。春節期間,記者來到臺北迪化街,體驗了一把臺北最濃鬱的年味。
  • 臺灣人如何置辦年貨?BBC:臺北年貨大街走起
    參考消息網2月6日報導 臺媒稱,臺灣人過農曆新年也會採辦年貨,最著名的就是臺北迪化街的年貨大街,年前每天都吸引滿滿的人潮。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月1日報導,19世紀末,迪化街是大稻埕(今臺北市大同區)最繁忙的街市,是重要的通商口岸,也是茶葉、布匹、中藥的集散地,也正是因為迪化街商業活動興盛,孕育出了許多歷史悠久的老字號企業。
  • 臺南眷村年貨大街 懷念大陸家鄉味(組圖)
    眷村年貨大街,品項琳琅滿目。(中評社趙家麟攝)環球網1月17日消息,臺南眷村年貨大街訂21日至25日正式登場,融合了大江南北及在地食材的眷村美食是一大特色。農曆春節近,臺南市邁入第9年的眷村年貨大街活動,14日擴大舉辦記者會並訂名為「眷村暨臺灣風味大江南北貨年貨大街」,除了道地傳統眷村美食,還邀南北貨商及地方經典小吃,以市集風貌呈現,在春節前夕邀大眾前來作客。
  • 臺北迪化街:臺灣最有年味的老街
    農曆新年將至,您家的年貨備齊了嗎?近日,臺灣大大小小的「年貨大街」均已啟動,琳琅滿目的堅果糖果和叫賣聲渲染出濃鬱的過年氣氛。 在全臺灣所有的「年貨大街」中,最著名的要數擁有20餘年歷史的臺北市迪化街「年貨大街」。迪化街「年貨大街」位於臺北保留最完整的老街——迪化街一段,北起歸綏街,南至南京西路這一段及周邊區域。
  • 臺北迪化年貨大街:商品琳琅滿目 建築各具特色
    臺北迪化年貨大街:商品琳琅滿目 建築各具特色 2014年01月23日 08:3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每逢春節前夕,臺北人就會惦記著迪化街年貨市場早點開張,因為這裡是臺北市民購買年貨的首選之地,其豐富的貨源可讓人一次就將春節時必備的南北年貨一網買盡。
  • 逛年貨趕春運 臺北年味濃
    (新春見聞)逛年貨趕春運 臺北年味濃  中新社臺北2月2日電 題:逛年貨趕春運 臺北年味濃  中新社記者 孔任遠 陳小願  「買年貨一定要到迪化街,那是臺北最有年味的地方。」計程車司機蕭先生告訴記者。  位於臺北市大同區的迪化街是臺北大稻埕商圈最重要的街市。
  • 老市場裡年味濃——春節前夕走訪臺北傳統市場
    新華社臺北2月2日電(記者章利新、劉斐)越臨近春節,臺北的街頭就越顯冷清。相比之下,迪化街、南門市場、花市等傳統市場卻日趨熱鬧。買年貨、備年菜、購鮮花,成為很多臺北市民年前的「大事」。迪化街:老街新年味說到年貨大街,臺北人自然想起迪化街。
  • 漫步老街,和臺北來一次深情凝望
    對於臺北,很多人知道她是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然而在車水馬龍的繁華背後,很多老街卻在默默散發著歲月的芬芳。下面就跟隨我們的駐臺記者鄭妙去漫步臺北周邊那些老街,看歲月流轉,品歷史滄桑。 但凡了解臺灣的人都知道,「一府二鹿三艋舺」,這是臺灣的歷史軸線。
  • 組圖:大江南北家鄉味 臺南眷村年貨大街開賣
    邁入第11屆的臺南眷村年貨大街,集合了大江南北家鄉味與眷村媽媽自行研發的面點及醃製美食。  東南網1月29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農曆年關近,臺灣各地有年貨大街活動中,具有獨特老兵眷村文化特色的眷村年貨大街,在臺南邁入第11年。老舊眷村改建的大林國宅,28日搶先端出傳承兩、三代的大江南北家鄉味,還有融合臺灣在地文化的各式年貨熱鬧開賣。
  • 老街不老——臺北迪化街的老街改造
    陳丹玥前言  松山文創園、華山1914……提及臺灣的文化商業,這些響噹噹的名字立刻就會躍入腦海。比之這些年輕氣盛的「毛頭小子」們,逾百歲的迪化老街顯得內斂低調。  乍一眼看上去,以傳統年貨著稱的迪化街似乎與文創商業並不搭邊。但實際上,這條老街並不如人們想像的那般遲重衰緩,恰恰相反,借文化創意之名,迪化老街正在進行一場內部煥新。
  • 蜜餞、粄條、菜包 春節到臺灣老街找年味(圖)
    每年春節前後,臺灣各地老街各式年貨琳琅滿目,平日以吸引外地遊客為主的臺灣老街,這段時間臺灣本島遊客成為消費主力。各條老街除了建築上別具一格之外,其本身各自獨特的傳統魅力,是擁有持續活力的關鍵所在。  販售「古早味」 「臺灣第一街」距今300餘年  若說臺灣老街,不得不提到位於臺南安平區的「臺灣第一街」。
  • 新春看臺灣:名震海內外年貨大街—迪化街(組圖)
    新春看臺灣:名震海內外年貨大街—迪化街(組圖) 2011年02月03日 20:5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高新區桃園幼兒園:「年貨大街」進校園 孩童感受傳統中國年味
    1月16日,如皋高新區桃園幼兒園舉行 「逛年貨大街 歡度中國年」主題活動。通過將「年貨大街」搬進校園,孩子們在校園裡的年貨大街上剪窗花、送「福」字、包餃子、蒸饅頭、賣糖葫蘆等遊中,感受傳統的中國年味。此次活動的年貨大街分為「年貨美食街」「年俗製作街」「民俗工藝街」。一大早,各個攤位的「小掌柜」、家長志願者和老師便忙的熱火朝天。出攤位、擺年貨、忙製作……一會兒功夫,「年貨大街」的各個小鋪便張羅得有聲有色。活動剛一開始,年貨大街便熱鬧起來。
  • 百年迪化老街,給你一個古早味的臺灣,看疫情下的臺北年貨街氛圍
    若想感受一下老臺灣昔日風華的話,一定不能錯過臺北的迪化老街,它是臺北現存最完整也是最有歷史意義的老街。走進迪化老街,閩南傳統民居、洋樓、現代主義以及巴洛克式的建築特色一一呈現在你眼前,有著多元文化和中國傳統簡樸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