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二三十年前,「海歸」的頭上是自帶閃耀光環的,一個海歸回到家鄉,往往會獲得眾人羨慕的眼光。時代終究是變化的,海歸頭上的光環慢慢消失。海歸是什麼,就是說你去了一趟海外學習、生活,然後回來了。可是,有一些海歸,本身沒有學到對國家、社會有用的知識,更不曾對社會做出過什麼貢獻,回到國內卻自覺高人一等,覺得自己處處與眾不同,這是種很不好的心態。這樣的海歸往往不會被大眾接納、認可,當然也更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小編說的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海歸,而是那些看不清自身狀況的極少數海歸。正是那些極少數的海歸,拉低了整體海歸的良好形象。
下面要說的這個海歸女子,大家估計比較熟悉了。她就是那個在隔離區間非鬧著要喝礦泉水不喝白開水的女子。這名女子,是個留學義大利的學生。前陣子,她回國了。為什麼回國了呢?是不是學業有成,回來為國家搞建設做貢獻呢?抑或憂國憂民,要回國幫助國人抗擊新冠病毒疫情呢?
當然不是的。她是來逃難的,躲避疫情的。因為義大利的新冠病毒疫情比國內的嚴重多了。
既然你的家在中國,那麼,不管何時,也不管你是出於什麼目的,想回來自然是歡迎。所以,那名留意女子順利回到了國內。
按照規定,留意女子被隔離在上海一家賓館內。本來沒什麼事情的,聽從工作人員的安排老老實實呆在隔離點就行了。可她偏不,她要出去,因為要拿快遞(估計是朋友寄來的食物)。特警前來解決問題,她居然說被侵犯人權,還說三天沒有喝水了,要喝礦泉水,不喝白開水,因為白開水都是雜質。事後工作人員給她拿來礦泉水,她又嫌檔次不夠高,點名要國外某品牌礦泉水。不知這位從義大利回來的女性,是把自己當成歸國英雄還是以為自己在旅遊度假呢?這個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我們應該知道,不管你是哪裡人,去到哪裡,都應入鄉隨俗。你在國外可能確實天天喝高級礦泉水,但回到家鄉,大家天天喝的就是白開水,你怎麼就不能喝白開水了呢?
有人說這名海歸女是巨嬰,希望通過哭、鬧等方式來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我認為不是。特警問她,「大家都這樣(喝白開水),你怎麼不行?」你馬上回應,「大家都這樣就對了嗎?」這可是引用魯迅的話:從來如此,便對了麼?可見,她的思維邏輯很強,思考速度也快,嬰幼兒沒有這種水平。
她也不是真的非外國名牌礦泉水不喝的。難道你們真相信她三天沒喝水了?飯菜也是用自來水做的,難道她三天都不吃賓館提供的飯菜嗎?顯然不可能。所以,這名海歸女要求喝礦泉水,無非是想體現具有留學背景的自己是不同於普通人的,具有特殊性與優越性。換句話說,她是希望通過要求喝礦泉水的方式彰顯自己留過學的身份。歐美許多國家確實是不喝白開水的,平時飲用水是使用礦泉水、純淨水。
我們可以發現社會上有這麼一個現象,一些出國留學、工作或者生活的人,沒學到什麼東西,更沒對自己的國家做出過什麼貢獻,但回國後都有一個通病,就是覺得自己特了不起,應該得到大家的關注、羨慕。
下面講的這位海歸也是這樣的一個例子。有一次馬雲演講。演講過程中,一位觀眾向馬雲提問。她一上來,先介紹自己是一個海歸(仔細看視頻裡觀眾的反應,當說到「海歸」這兩個字的時候,有的觀眾開始流露出不屑的眼神),可以說,她一開口便犯了個錯誤,有問題就直接提問好了,介紹自己是海歸多少有點炫耀的嫌疑。
她問馬雲的問題是:你認為(阿里巴巴)最大的challenge(挑戰)是什麼,是怎樣(overcome)克服挑戰的?這本來是個很正常的問題,可她偏偏在說中文的情況下,夾雜著幾個英語單詞。跟曾經當過英語老師的馬雲飆英語,這無疑是她犯的第二個錯誤。
馬雲是怎麼回答的呢?馬雲學她,半中半洋地回答:
你說你是海歸,我說海歸一定要淡水養殖,土鱉一定要海裡放一放,只有雜交混養,未來才有機會。千萬不要覺得,我海歸回來,就覺得西方或者是外面世界上的事我都懂,這是兩碼事。我是中國製造,我還是中國杭州製造。海歸回來的人,一定要了解自己的根,了解自己這個國家的文化,了解自己這個國家的民族特性,了解怎麼跟中國的本土人打交道……
大佬就是大佬,馬雲的一番話,可謂直切要害,揭露了海歸女的虛榮心。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只是不知這位向馬雲提問的女海歸是否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呢?我想說,要是她能提一個有深度或者有點意思的問題,比如,「夢想和忽悠有什麼區別?」我想,馬雲會很有興致地去解答這個問題,甚至會對提問者本人產生極大興趣。如果她不飆那幾個英語單詞,用杭州方言跟馬雲接地氣的隨便聊聊,我想應該也會給馬雲留下深刻的好印象,甚至得到賞識。
可惜的是,她沒有利用好給馬雲提問的機會,反而連犯兩個錯誤。她讓人們記住了她是個海歸,是個英語發音很標準的海歸,但也僅此而已。
是的,海歸本質上是土鱉。土鱉是什麼呢?它是甲魚的別稱,喜歡棲息在底質為泥質的江河、湖泊、池塘、水庫等淡水水域 。就是說,土鱉是一種淡水養殖的生物。除非經過漫長的時間進化成真正的海龜,不然土鱉在海水裡是存活不了多久的。我可沒有指桑罵槐,我就是單純講土鱉這種生物的生活特性。所以說啊,不管是海歸還是土鱉,要想生存得好,還是要融入到自己的環境才對啊。
再回到本文所說的那名留學義大利的海歸女子。《孟子》有云:「冬日則飲湯」。這個「湯」指的便是熱水、開水。可以說,國人喝白開水有四千年歷史。但是這位女子,出趟國,生活習性卻發生如此大之變化,連白開水了都不喝了,著實讓人費解。
喝什麼水自然是個人的選擇,喜歡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更是個人的自由。但是,既然選擇了回國(應該不是別人請你或者生拉硬拽你回來的吧),那麼就請適應當前的環境,遵守這裡的規則,而不是讓環境、規則去適應你;如果你想讓自己在這個環境裡變得突出、耀眼,光茫四射,那麼要熟悉身處的環境,更要放下架子,融入這個環境,並且為了讓這個環境變得更加美好而付出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一踏進國門,就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我可是歐美國家回來的,就這待遇?」這樣,只會給世人徒增談資和笑料。
社會是公平的,要想得到大眾的認可、尊重與敬重,需要為社會付出自己的努力。無關國度,在哪裡都是一樣。本文小鍾叔叔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