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富動力網
在監管層鼓勵入市背景下,險資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一季度,險資通過視頻會議等形式對289家上市公司進行了「雲調研」。從行業來看,包括電子、計算機、傳媒在內的TMT行業最受險資青睞。
險資 一季度「雲摸底」289股
近日,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下一步將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保險公司適度提高權益類資產投資比重,可以超過30%上限。「接下來,銀保監會仍將鼓勵支持理財資金和保險資金在合規前提下,增加價值投資。」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前不久表示,我國的金融資產估值總體處於較低水平。短期來看,我國金融資產屬於避險資產,長期來看屬於價值資產。
實際上,去年以來監管層已經多次表態要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提高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比例,也實施了多種改革舉措打造適合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投資環境。從2019年上市公司年報來看,險資也確實不負眾望,不斷出手「買買買」。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 截止4月3日記者截稿時止,已披露2019年報的787家上市公司中,險資(包括保險公司和保險產品)現身386家公司流通股股東中。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9年底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突破18.53萬億元,投資於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2.4365萬億元,佔比為13.15%,較2018年底增長5145億元,提升1.44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險資也加緊對上市公司的調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險資通過視頻會議等形式對289家上市公司進行了「雲調研」。當中邁瑞醫療(300760)、博雅生物(300294)、金科文化(300459)、石基信息(002153)利亞德(300296)、創業慧康(300451)、德賽西威(002920)等9家公司更是接受超30家險資的調研。
此外,嶺南股份(002717)、一心堂(002727)、中科創達(300496)、信維通信(300136)、納思達(002180)、錦浪科技(300763)、南極電商(002127)、美亞柏科(300188)、兆易創新(603986)、永高股份(002641)、深信服(300454)、華宇軟體(300271)、中航機電(002013)、京東方A(000725)等45家公司也接受超10家險資的調研。
其中,邁瑞醫療在一季度險資調研中最受歡迎。數據顯示,一季度合計有50家險資調研了邁瑞醫療。在調研的內容上,主要關注的問題有公司海外業務是否受到疫情影響等。邁瑞醫療表示,疫情對該公司國內業務帶來雙方面影響,一方面因抗疫導致部分產品需求增加,比如呼吸機、監護儀、輸注泵訂單量相當於以往同期呈數倍增長。另一方面,邁瑞醫療指出受疫情影響,部分產品需求放緩。如麻醉機需求量在一季度有所放緩,但隨著疫情的緩解和手術量的恢復,預計麻醉機在今年下半年會有明顯回暖。
TMT行業較受青睞
二級市場上,這些獲險資調研的公司普遍表現不錯。統計數據顯示,險資一季度「雲摸底」的289家公司中,207家一季度跑贏大市(滬指一季度跌9.83%)。其中,玉禾田(300815)、僑銀環保(002973)、奧特佳(002239)、博騰股份(300363)、大立科技(002214)、堅朗五金(002791)、大北農(002385)、理邦儀器(300206)、奧美醫療(002950)、愛樂達(300696)等19家公司累計漲幅超過50%。而玉禾田、僑銀環保、奧特佳漲幅分別達167.85%、117.78%、112.92%。
值得一提的是,這當中不乏一些空間大的公司。如利亞德,中金公司研報指出 Mini/Micro LED在顯示場景將更具潛力,未來將逐步導入高端顯示屏甚至家電超大尺寸電視,市場容量遠超目前的小間距LED顯示屏。利亞德去年與晶電成立合資公司,在無錫投建Mini/Micro LED產業化基地,預計將於今年4季度投產。預計利亞德作為全球LED顯示屏龍頭,繼2012年開創LED小間距市場後,有望再次領跑Mini/Micro LED時代並優先受益,給予目標價11元,對比當前的6.36元有逾60%的上行空間。
從相關公司所屬行業來看,險資調研的289家公司主要集中在計算機(44家)、電子(43家)、醫藥生物(33家)、化工(23家)、傳媒(16家)、機械設備(15家)、國防軍工(11家)、輕工製造(11家)、食品飲料(11家)、公用事業(9家)、汽車(8家)、通信(7家)、紡織服裝(7家)、建築裝飾(7家)、建築裝飾(6家)、農林牧漁(5家)、有色金屬(5家)、建築材料(5家)等行業中。很明顯,包括電子、計算機、傳媒在內的TMT行業是本輪險資調研中最受青睞。
有分析指出,一方面 TMT行業近年來一直是市場上的投資主線之一。另一方面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傳統衣食住行需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可能會追求更多的信息消費。另外,TMT行業在改造傳統行業方面也從來沒有停止過腳步。當然,TMT是一個大行業,裡面又分成很多細分的行業,在投資的時候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論。
在前不久召開的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研究專委會2020年第三次疫情研究研討座談會上,泰康資管副總經理、首席戰略官張敬國表示,儘管我國資本市場整體波動更顯著一些,但從過去十多年來看,通過趨勢把握、結構機會、交易策略調整等方法,保險資金在權益市場取得了總體不錯的收益,成為應對低利率的重要策略和方法,當然波動性管理始終是重大挑戰。
在業內人士看來,與港股、美股等境外資本市場相比,A股市場中散戶投資者佔比過高的問題一直飽受詬病。而保險資金作為重要的長期資金來源,在其他資本市場中通常扮演著重要機構投資者的角色,對穩定市場有重要作用。中信建投研報稱,保險資金作為僅次於公募基金的第二大機構投資者,其權益投資將為資本市場注入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有助於提振股市表現。
北京一家保險公司的投資經理表示,保險資金首先關注的是大類資產配置,在此基礎上會將一定比例的資金投入到股票市場。從長期看,未來幾十年投資權益市場的收益彈性最好,保險資金就是用長周期的投資穿越短期市場的波動,最終達到自己的長期收益目標。
一季度獲超過10家險資調研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