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險資選股路線圖:一季度 「雲摸底」289股 TMT行業較受青睞

2020-12-13 金融界

來源:財富動力網

在監管層鼓勵入市背景下,險資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一季度,險資通過視頻會議等形式對289家上市公司進行了「雲調研」。從行業來看,包括電子、計算機、傳媒在內的TMT行業最受險資青睞。

險資 一季度「雲摸底」289股

近日,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下一步將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保險公司適度提高權益類資產投資比重,可以超過30%上限。「接下來,銀保監會仍將鼓勵支持理財資金和保險資金在合規前提下,增加價值投資。」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前不久表示,我國的金融資產估值總體處於較低水平。短期來看,我國金融資產屬於避險資產,長期來看屬於價值資產。

實際上,去年以來監管層已經多次表態要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提高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比例,也實施了多種改革舉措打造適合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投資環境。從2019年上市公司年報來看,險資也確實不負眾望,不斷出手「買買買」。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 截止4月3日記者截稿時止,已披露2019年報的787家上市公司中,險資(包括保險公司和保險產品)現身386家公司流通股股東中。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9年底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突破18.53萬億元,投資於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2.4365萬億元,佔比為13.15%,較2018年底增長5145億元,提升1.44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險資也加緊對上市公司的調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險資通過視頻會議等形式對289家上市公司進行了「雲調研」。當中邁瑞醫療(300760)、博雅生物(300294)、金科文化(300459)、石基信息(002153)利亞德(300296)、創業慧康(300451)、德賽西威(002920)等9家公司更是接受超30家險資的調研。

此外,嶺南股份(002717)、一心堂(002727)、中科創達(300496)、信維通信(300136)、納思達(002180)、錦浪科技(300763)、南極電商(002127)、美亞柏科(300188)、兆易創新(603986)、永高股份(002641)、深信服(300454)、華宇軟體(300271)、中航機電(002013)、京東方A(000725)等45家公司也接受超10家險資的調研。

其中,邁瑞醫療在一季度險資調研中最受歡迎。數據顯示,一季度合計有50家險資調研了邁瑞醫療。在調研的內容上,主要關注的問題有公司海外業務是否受到疫情影響等。邁瑞醫療表示,疫情對該公司國內業務帶來雙方面影響,一方面因抗疫導致部分產品需求增加,比如呼吸機、監護儀、輸注泵訂單量相當於以往同期呈數倍增長。另一方面,邁瑞醫療指出受疫情影響,部分產品需求放緩。如麻醉機需求量在一季度有所放緩,但隨著疫情的緩解和手術量的恢復,預計麻醉機在今年下半年會有明顯回暖。

TMT行業較受青睞

二級市場上,這些獲險資調研的公司普遍表現不錯。統計數據顯示,險資一季度「雲摸底」的289家公司中,207家一季度跑贏大市(滬指一季度跌9.83%)。其中,玉禾田(300815)、僑銀環保(002973)、奧特佳(002239)、博騰股份(300363)、大立科技(002214)、堅朗五金(002791)、大北農(002385)、理邦儀器(300206)、奧美醫療(002950)、愛樂達(300696)等19家公司累計漲幅超過50%。而玉禾田、僑銀環保、奧特佳漲幅分別達167.85%、117.78%、112.92%。

值得一提的是,這當中不乏一些空間大的公司。如利亞德,中金公司研報指出 Mini/Micro LED在顯示場景將更具潛力,未來將逐步導入高端顯示屏甚至家電超大尺寸電視,市場容量遠超目前的小間距LED顯示屏。利亞德去年與晶電成立合資公司,在無錫投建Mini/Micro LED產業化基地,預計將於今年4季度投產。預計利亞德作為全球LED顯示屏龍頭,繼2012年開創LED小間距市場後,有望再次領跑Mini/Micro LED時代並優先受益,給予目標價11元,對比當前的6.36元有逾60%的上行空間。

從相關公司所屬行業來看,險資調研的289家公司主要集中在計算機(44家)、電子(43家)、醫藥生物(33家)、化工(23家)、傳媒(16家)、機械設備(15家)、國防軍工(11家)、輕工製造(11家)、食品飲料(11家)、公用事業(9家)、汽車(8家)、通信(7家)、紡織服裝(7家)、建築裝飾(7家)、建築裝飾(6家)、農林牧漁(5家)、有色金屬(5家)、建築材料(5家)等行業中。很明顯,包括電子、計算機、傳媒在內的TMT行業是本輪險資調研中最受青睞。

有分析指出,一方面 TMT行業近年來一直是市場上的投資主線之一。另一方面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傳統衣食住行需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可能會追求更多的信息消費。另外,TMT行業在改造傳統行業方面也從來沒有停止過腳步。當然,TMT是一個大行業,裡面又分成很多細分的行業,在投資的時候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論。

在前不久召開的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研究專委會2020年第三次疫情研究研討座談會上,泰康資管副總經理、首席戰略官張敬國表示,儘管我國資本市場整體波動更顯著一些,但從過去十多年來看,通過趨勢把握、結構機會、交易策略調整等方法,保險資金在權益市場取得了總體不錯的收益,成為應對低利率的重要策略和方法,當然波動性管理始終是重大挑戰。

在業內人士看來,與港股、美股等境外資本市場相比,A股市場中散戶投資者佔比過高的問題一直飽受詬病。而保險資金作為重要的長期資金來源,在其他資本市場中通常扮演著重要機構投資者的角色,對穩定市場有重要作用。中信建投研報稱,保險資金作為僅次於公募基金的第二大機構投資者,其權益投資將為資本市場注入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有助於提振股市表現。

北京一家保險公司的投資經理表示,保險資金首先關注的是大類資產配置,在此基礎上會將一定比例的資金投入到股票市場。從長期看,未來幾十年投資權益市場的收益彈性最好,保險資金就是用長周期的投資穿越短期市場的波動,最終達到自己的長期收益目標。

一季度獲超過10家險資調研的公司

相關焦點

  • 早報:公募基金總規模創歷史新高 險資解碼選股路線圖
    「雲調研」+頻舉牌 險資解碼選股路線圖Wind數據顯示,今年3月60家保險公司或保險資管公司參與A股上市公司調研共計234次;而在2月份,84家保險公司或保險資管公司調研共計411次。3月參與調研的險企數量及調研次數均環比減少,險資調研節奏放緩。
  • 險資一季度持股市值超萬億 新進增持152隻個股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後發現,截至一季度末,滬深兩市共有328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險資身影,合計持股市值1.23萬億元。其中,有101隻A股被險資新進持有,51隻A股被險資增持。另外,有105隻A股險資持倉未變,被險資減持的A股有71隻。
  • 險資一季度持股市值超萬億元 新進增持152隻個股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300033,股吧)數據統計後發現,截至一季度末,滬深兩市共有328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險資身影,合計持股市值1.23萬億元。其中,有101隻A股被險資新進持有,51隻A股被險資增持。另外,有105隻A股險資持倉未變,被險資減持的A股有71隻。
  • 雞年險資調研忙 電子和傳媒兩大行業受青睞
    (原標題:雞年險資調研忙 電子和傳媒兩大行業受青睞)
  • 險資新動向:新進10股 增持12股
    摘要 【險資新動向:新進10股 增持12股】隨著2016年上市公司年報的逐漸披露,險資持股動向浮出水面。截至3月10日,已有280家公司公布去年年報,43股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出現險資的身影,合計持有5.62億股,市值規模達103億元。
  • 早知道:國際油價大漲 美聯儲宣布保持利率不變|a股|美股|qfii|險資...
    成交量的飆升反映出債券市場正在加槓桿——機構滾動借入成本較低的隔夜資金,來配置較長期限債券進行加槓桿套利。險企:市場有望延續向好 短期配置可選消費主流險企近日預判,A股反彈窗口仍在,市場有望延續向好趨勢。「近期配置消費板塊,主要是考慮到『五一』假期將至,結合各地出臺消費支持政策,預計消費行業會逐步回暖,進而帶動相關公司業績,股價也會有所表現。
  • 中國人壽又掃貨 增持3000萬股農行!今年以來險資頻頻舉牌
    今年來險資動作不斷,已多次公告舉牌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鍾情港股銀行股3月3日,國壽集團以每股均價3.2176港元增持農業銀行H股3000萬股,合計9652.8萬港元。某險資投資經理認為,農業銀行H股具備低估值、高股息的特點,動態市盈率只有5.11倍左右。「港股銀行股的估值更低,更有吸引力。」他說。
  • 保險行業專題報告:解密險資資產配置與投資偏好
    1、保險公司資產配臵情況及模式1.1 險資規模及重要性持續提升 截至 2020M3 我國保險行業資金運用餘額達到 19.43 萬億元,投資資產增速雖在近幾年 有所下降但是仍然維持 10%以上的增速,同時在各類資管業務中規模佔比也在近年有較
  • 三季度末險資運用餘額為207061.86億元 四季度以來330隻個股獲險企...
    據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末,保險公司資金運用餘額為207061.86億元,較年初增長11.76%。截至三季度末,險資配置銀行存款25796.20億元,佔資金運用餘額的比例為12.46%;債券75765.69億元,佔比36.59%;證券投資基金9951.73億元,佔比4.81%;股票16810.25億元,佔比8.12%。
  • 險資「買買買」模式開啟 太保、國壽「掃貨」低估值港股成流行
    對於這兩家大型險企對錦江資本、農業銀行H股青睞原因,一位證券分析師對《財聯社·保險頻道》記者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相對於市場整個的市盈率水平,它們相對價值比較便宜,像農行的H股,估值比農行A股還低20%,市盈率僅5倍左右。險資買入作為中長線投資,選擇價格便宜的更為有利和安全。」
  • 調研「量少而精」 險資配置緊扣科技和穩增長主題
    隨著滬倫通開通、科創板開板,加之監管部門正在研究提高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多位險企人士日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沿著近期險企調研的上市公司脈絡可以發現,保險機構對電子行業板塊調研較為頻繁,且調研板塊與科創板申報企業所屬行業重合度非常高,預計2019年下半年險資會緊扣以科技成長股為代表的新經濟方向進行配置。
  • 機構上半月調研203股 中小創公司仍最受關注
    數據顯示,12月上半月機構調研了203家公司,其中70家公司被10家以上機構組團調研;從行業上看,機械設備、醫藥生物等行業較受機構關注,而中小創仍是機構調研重點,佔比近八成。上半月機構「摸底」203股2020年進入最後一個月,結構性行情突顯,加之期許來年「開門紅」,機構都加緊對上市公司「摸底」。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上半月(截止12月15日),有203家公司接受機構調研。其中,70家公司被10家以上(含)機構組團調研。
  • 舉牌考驗控倉能力 險資謀求收益最大化
    隨著「寶萬之爭」迎來更多變數,中報業績也將上市險企面臨的更多考驗反映出來。與2015年相比,已成為房產、金融等上市公司大股東的保險機構舉牌行為明顯減少,上半年選股偏好食品、化學製品、醫藥等板塊,而去年底的舉牌有一部分帶來了浮虧壓力。  業內人士認為,市場的不確定因素為險資舉牌帶來了機會成本。
  • 中國人壽舉牌工行H股,險資為何「扎堆」掃貨銀行股?這一...
    實際上,今年險資權益投資中,中國人壽調倉動作也比較突出。接連舉牌是什麼考慮?標的股是如何選的?以2019年度計算,工商銀行2019年末期派息每股股息0.2628元人民幣,股權登記日6月23日,7月21日為股權發放日,以國壽系彼時持有的43.40億股工行H股計算,國壽系僅持有工行H股就獲得工行11.4億元分紅。國壽銀行多次舉牌工商銀行只是險資青睞銀行股的一個反映,今年險資已多次舉牌銀行股。
  • 站在當前時點,如何看待銀行股的估值?如何找到一隻高ROE的銀行股?
    不僅是四大行,包括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在內的主要內銀股營收情況持續修復,延續2018年一季度以來的回升趨勢,撥備計提力度加大,行業整體安全邊際提升,各項規模指標也都取得穩健增長。機構偏好高淨資產收益率銀行一直以來,銀行股是保險資金最青睞的投資標的。智通財經了解到,截至2019年一季末,保險資金持有的銀行股共計325.85億股,持倉市值達3375.36億元,佔目前保險持倉總市值的53%。而業績持續向好、監管影響較小的高淨資產收益率銀行更是機構重倉股,如招商銀行(03968)、興業銀行、寧波銀行、工行以及農行。
  • 重磅利好 險資入市要加速?330家公司四季度以來獲保險公司密集調研
    據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末,保險公司資金運用餘額為207061.86億元,較年初增長11.76%。截至三季度末,險資配置銀行存款25796.20億元,佔資金運用餘額的比例為12.46%;債券75765.69億元,佔比36.59%;證券投資基金9951.73億元,佔比4.81%;股票16810.25億元,佔比8.12%。
  • 險資密集舉牌上市公司引發市場矚目
    險資近期頻繁舉牌上市公司引發關注。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顯示,中國人壽在同一日內發布了兩則舉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公告。其中一則公告內容顯示,中國人壽通過港股二級市場買入中國太保H股股份。中國人壽與萬達信息緣起於去年險資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去年10月,國壽資產設立保險業首隻紓困專項產品「國壽資產——鳳凰系列產品」,這一專項產品落地的第二單便是入股並舉牌萬達信息。記者注意到,今年6月,中國人壽曾發布公告稱,與上海萬豪投資有限公司達成股份轉讓協議,受讓後者所持有的萬達信息5500萬股股票。
  • 旅遊險的「逆襲」:酒店取消險、航班延誤險更受青睞
    來源:人民網網際網路旅遊保險邁入發展期 旅行變更險更受青睞長期以來,旅遊保險在國內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大多數旅遊者對旅遊險缺乏了解,投保意識薄弱並心存僥倖;同時旅行社人員對旅遊險的知識缺乏也影響了遊客的購買熱情。再加上,由於旅遊險屬於利薄的小險種,在眾多保險種類中並不受重視,保險公司推出的旅遊險產品單一,缺乏推廣的力度,導致旅遊險一直遇冷。隨著全民旅遊時代的到來,選擇出境遊、自由行、自駕遊的人越來越多,購買旅遊保險具有越來越明顯的必要性。
  • 一季度券商資管20強來了,12家主動管理規模佔比過半...
    券商資管持續去通道,多家券商主動管理能力持續增加,或許意味著行業轉型拐點已現。22日晚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披露了今年一季度資產管理業務各項排名。至一季度末,中信資管以4871.46億元的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10808.52億元的月均資產管理規模均位居行業第一。
  • 2019.12.18丨股市回暖險資跑步進場;外資增持7隻保險股
    (財聯社)  外資增持A股7隻保險股 「爆買」平安38億元遠超貴州茅臺(600519)  自槓桿資金持續加倉保險股後,四季度以來外資也頻頻增持保險股。據記者統計,今年四季度以來,外資通過滬深港通持續增持A股7隻保險股,合計被增持超過1億股。其中,中國平安被外資增持4449萬股,位列被外資增持的保險股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