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當前時點,如何看待銀行股的估值?如何找到一隻高ROE的銀行股?

2021-01-12 智通財經

近日,大摩發表研報下調中國四大行評級,此舉為何?有觀點表示大摩「唱空」四大行或許是為了搶更便宜的籌碼。

大摩究竟是為了在5月底即MSCI將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由5%提升至10%,搶相對便宜的籌碼,抑或是銀行股本身估值不合理,增長前景不確定?

其實從2017年強監管以來,銀行負債成本壓力和資本約束成為影響估值提升的主要因素,但站在當前,息差收窄壓力最大時期早已過去,銀行板塊近年淨利增速逐步回升、息差和不良持續向好,銀行股估值依然處於歷史低位,個別銀行股更是持續創歷史新低。

1季報銀行股基本面向好持續驗證

智通財經注意到,銀行股基本面持續向好的邏輯在各行2018年報及2019年一季報不斷得到驗證。

不僅是四大行,包括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在內的主要內銀股營收情況持續修復,延續2018年一季度以來的回升趨勢,撥備計提力度加大,行業整體安全邊際提升,各項規模指標也都取得穩健增長。

如宇宙大行工商銀行(01398)一季報業績表現均非常穩健,營收創下2012年一季度以來新高,增速達到19.42%,撥備前利潤1950億元,同比增加23.92%,淨利潤為820億,同比增長4.06%,不良率1.51%,較2018年底的1.52%有所降低,已連續 9 個季度下降,撥備覆蓋率為185.9%,自2016 年來保持穩步上升趨勢。

此外,農業銀行(01288)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30.31億元,同比增長11.01%,淨利潤612.51億元,同比增長4.28%,股東權益為16525億元,同比增長19.74%,年化加權ROE達14.96%,該行最大的亮點為新生不良率非常低,不良貸款率由2018年四季度的1.59%進一步提升至1.53%,不良方面如果保持一季度的態勢,全年的利潤有望逐季走高。

值得一提的是,各大行在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增長、且撥備增加的情況下,淨利潤還均維持了4個點以上的增速,是不容易的,畢竟對基本面較好的大行而言,撥備實際上市隱藏了不少利潤。

雖然大摩下調了四大行評級,但同時指出過去兩年的金融出清提高了這些銀行的盈利質量、資產負債表透明度以及風險管理能力;同時,隨著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和銀行零售市場的持續發展,這些銀行也將從中受益。

如從2018年的零售業務規模來看,零售業務最大的銀行是建行,建設銀行(00939)自從開通建行快貸以來,2018年個人貸款業務發展迅速,總額達到5.84萬億,佔總貸款的42.5%,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及招商銀行的個人貸款業務分別為5.64萬億、4.67萬億、4.44萬億、2.01萬億。

可以預計的是,伴隨政策多維度改善、零售轉型和理財業務觸底反彈為銀行業帶來持續改善契機。

機構偏好高淨資產收益率銀行

一直以來,銀行股是保險資金最青睞的投資標的。

智通財經了解到,截至2019年一季末,保險資金持有的銀行股共計325.85億股,持倉市值達3375.36億元,佔目前保險持倉總市值的53%。

而業績持續向好、監管影響較小的高淨資產收益率銀行更是機構重倉股,如招商銀行(03968)、興業銀行、寧波銀行、工行以及農行。

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機構重倉銀行個股佔比前五家分別為招行、興業銀行、寧波銀行、平安銀行和工商銀行。其中重倉招行的市值佔板塊整體持倉市值比重超40%。

招行之所以成為機構重倉股比較好理解,該行一直以其零售業務見長,截至 2018 年末,零售貸款佔比達到 51%,高於行業 38%的平均水平,且近幾年該行的利潤持續保持高增速,此外,其ROE指標也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要知道2019年一季度,招行的撥備覆蓋率由 2017 年的 262%和 、2018 年的 358%進一步提升至 363%,但其ROE水平在2018年仍有所上升,足以顯現招行超強的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招行,四大行中的農行也是險資及機構比較偏愛的銀行股。

從農業銀行近幾年的核心財務指標來看,該行2018年以來ROE並沒有身高,但是不管是從規模指標、還是監管指標、還是不良系列指標,農行都是基本面比較穩定的,且一直在好轉。

其實近兩年來,農業銀行的不良系列指標表現非常優異。據悉,其2019年一季度不良只核銷了130億,新生不良貸款只有200來億,新生不良率不到0.2%。此外,該行目前貸款撥備餘額達到5086億,總撥備接近5200億,如2019年一季度撥備覆蓋率已達到263.9%,未來業績確定性很高。

總之,雖然目前銀行股ROE基本在13%左右,和前些年20%以上的ROE無法比擬了,這主要基於監管越來越嚴,穩定性越來越高,銀行的槓桿率越來越低,其盈利指標必然難以達到很高的水平。

估值仍處於歷史低位

險資青睞銀行股的原因不僅是銀行股經營穩健,更重要的高股息能帶來長期穩定的分紅收益。

正如業內人士所言,根據據港股中資銀行的投資時鐘,在經濟企穩政策中性的階段,銀行能享受基本面改善帶來的絕對收益。

按照2019年一季度淨資產靜態計算,主要H股銀行股的平均靜態市淨率僅有0.69倍,其中估值最低的5個H股內銀股分別為中信銀行、民生銀行、重農商行和中國銀行,靜態市淨率分別為0.44、0.48、0.51和0.52倍。因此,目前估值超過淨資產的只有招商銀行。

綜合考慮,目前來看銀行板塊一季度業績也符合預期,且估值相對低位,若隨著中長期資金的持續流入預期,預計二季度板塊保持相對優勢,特別是部分處於估值低位的國有大行。畢竟銀行股不管是分紅派息率、市淨率還是淨資產收益率都是完美符合巴菲特的財務標準。

相關焦點

  • 摩根史坦利金融分析師徐然:如何理解被低估的銀行股?
    利率的變化影響銀行股盈利水平。當前,36家商業銀行估值中位數為6.11,從PB來看,有27家銀行破淨,佔比75%。銀行股估值處於歷史地位。徐然認為,這麼大的疫情之下,今年銀行的盈利能力也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而一季度,經濟大幅下挫之際,中國銀行體系也並沒有爆發出系統性風險。未來隨著經濟復甦加強、貨幣政策回歸正常,銀行股估值有望迎來一輪修復。
  • 銀行股巨震,申萬馬鯤鵬回應市場兩大擔憂:多數銀行股估值仍偏低
    2、大部分銀行的ROE估值水平都還沒有到合理區間 林莎:銀行股內部分化很大,業績最好城商行、農商行不少股價創新高,估值也在高點,大家喜歡的標的似乎並不是特別便宜,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 銀行股大漲後回落,申萬馬鯤鵬回應市場兩大擔憂:多數銀行股估值仍...
    2、大部分銀行的ROE估值水平都還沒有到合理區間 林莎:銀行股內部分化很大,業績最好城商行、農商行不少股價創新高,估值也在高點,大家喜歡的標的似乎並不是特別便宜,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 銀行股大漲後回落,申萬馬鯤鵬回應市場兩大擔憂:大多數銀行股估值...
    2、大部分銀行的ROE估值水平都還沒有到合理區間 林莎:銀行股內部分化很大,業績最好城商行、農商行不少股價創新高,估值也在高點,大家喜歡的標的似乎並不是特別便宜,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 天弘基金陳瑤:銀行股利空出清,配置價值明顯
    來源:資本邦如果要在年末的A股市場上選擇一個明星板塊,銀行股大概率會雀屏中選。銀行股為何能夠在近期異軍突起?如何看待未來一段時間銀行股的投資價值?銀行股利空出清較為充分,迎來布局好時機在行業指數基金中,陳瑤比較看好的是當前銀行板塊的投資機會。在她看來,今年以來銀行板塊整體上遭遇了比較多的爆擊,包括整體疫情影響導致宏觀經濟衝擊,二季度讓利,三季度淨利潤下滑,四季度信用債違約等等。
  • 銀行股「大象起舞」 是時候買入這些基金了?
    12月1日,銀行、券商板塊再度大漲超4%,業內人士分析,在避險需求和「落袋為安」的考量下,低估值、高股息的銀行股便容易成為基金經理們的「避風港」。銀行業體量較大,很多指數裡面也包含較高比例的銀行股,如:基本面50、上證50、紅利指數基金等,建議投資者選取一隻作為防禦性配置,耐心持有,長期定投。  銀行股「大象起舞」  對於銀行股尤其是大行股而言,這是一次難得的狂歡。
  • 三季度銀行股倉位下降 機構看好板塊估值修復機會
    對於銀行股倉位下降,中信證券首席銀行分析師肖斐斐認為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市場風格變化,公募基金增配中小板和創業板等熱點板塊;二是LPR改革提速,引發市場對銀行息差趨勢的擔憂。在資本市場方面,銀行板塊近日表現不佳,自10月25日起出現「三連陰」,截至10月30日午盤,銀行板塊下跌0.23%。
  • 銀行股機會來了?民生銀行高管斥資增持自家H股,機構:行業估值有望...
    具體而言,民生銀行董事長高迎欣購入30萬股民生銀行H股,行長鄭萬春購入25萬股,監事會主席張俊潼、5位副行長陳瓊、石傑、李彬、林雲山、胡慶華,以及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白丹、工會主席萬青元、監事會副主席郭棟、首席審計官張月波、行長助理歐陽勇合計11人,均分別購入20萬股民生銀行H股。
  • 央行兩大信號徹底引爆銀行股:8年前一幕再現 持續性如何?
    央行兩大信號徹底引爆,銀行股市值暴增2000億!8年前一幕再現,萬億工行狂飆6%,持續性如何?銀行股的驚豔表現估計又是超出絕大多數人的預期!周五,一個大家預期不高的交易日。早盤,銀行股即出現了異動,開盤後,工行、建行等大型銀行股即迅速衝高。盤中一度出現調整,但大金融板塊午後發力,市場走出翹尾行情,滬指重返3400點。
  • 銀行股也有春天 - 專欄 - 創業邦
    從具體時間點來看,我們認為銀行行業或將在2021年二季度迎來行業景氣度拐點。我們在此前報告《激蕩30年:銀行景氣周期的來源、趨勢和波動》中曾經提出,銀行業是典型的後周期行業,債務周期約領先銀行景氣周期1-1.5年。
  • 光大證券:銀行股迎來周期向好與估值修復的「二重奏」
    其中,除以城農商行為代表的部分中小銀行漲幅明顯外,此前估值較低的國有大行亦有亮眼表現,工商銀行(+5.9%)、建設銀行(+4.3%)、農業銀行(+2.8%)。10月份以來,銀行板塊指數上漲15.0%,跑贏滬深300指數6.5個百分點。點評:銀行股大漲主要受到經濟回暖與估值修復雙重因素驅動。
  • 股票配資公司股票配資平臺金多多炒股配資公司炒股配資平臺 銀行股...
    侯昊:核心原因主要在於經濟持續復甦、三季報提振市場預期、板塊估值處於低位三方面因素。9月金融數據繼續超預期、財新PMI創新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累計同比由負轉正等全面釋放宏觀經濟企穩復甦信號,支撐銀行估值修復;10月份是三季報窗口期,已披露銀行業績大幅超預期;年初至今銀行板塊跌幅最深,估值持續徘徊在歷史底部,「補漲訴求」引導市場資金向低估值銀行板塊切換。
  • 銀行股「大象起舞」:外資、公募、賣方為何一致看好?
    在銀行股的帶領下,上證指數站上3400點,上證50指數更是創下2008年3月6日以來新高。 業內人士分析,在避險需求和「落袋為安」的考量下,低估值、高股息的銀行股便容易成為基金經理們的「避風港」。
  • 談談我最看好的幾支銀行龍頭股(名單)
    從去年開始研究銀行股,把A股裡面的幾支龍頭銀行股基本都過了一遍,加上一些基本面還不錯的城商行也看了一遍。最近有些銀行股創新高了,可能銀行股的熱度又會上來,加上最近也找不到什麼可寫,所以再聊聊銀行股吧。從那篇文章開始,我就重點開始跟蹤杭州銀行了,準備等待合適的時機買入,然後在2019年12月3號和2020年2月11號兩次買入杭州銀行,成本在8.7左右。我認為投資銀行股最重要的有兩點。第一點是選股時成長性要優於估值,要把成長性放在第一位。
  • 銀行股年末行情取決於經濟景氣度
    雖然銀行個股過去被打上「靠存貸利差吃飯」、「業務同質化」的標籤,但個股估值分化加劇依然彰顯投資者對於「優質」個股或者「改善」個股願意給予估值溢價。   目前來看,中國經濟修復的動力較強,政策寬鬆的必要性逐漸下降,政策關注點逐漸向防風險傾斜,貨幣寬鬆退出是大概率事件。
  • 被低估的銀行股:工商銀行2019年淨利潤3000億,日淨賺8個億
    牛市的「旗手」中國人壽「二連板」,四隻券商和一隻銀行股漲停,大金融藍籌領漲助推滬指再度挑戰年內新高3458點,上證指數大漲2.34%,報收3438點,滬強深弱,創業板指數上漲1.04%,價漲量升,兩市成交重返萬億,超過1.1萬億。 其中證券銀行股值得注意。
  • 高ROE標的,哪支銀行股才是最佳選擇?
    來源:雪球鍾情於銀行股的股民應該多少都聽說過戴維斯雙擊,即來自每股收益上升和市盈率上升的乘數效應,對於銀行股來說,選擇持續盈利,並且市盈率較低的股票具有較好的獲利空間。如果說哪家銀行不盈利,在銀行存款的老百姓可能就不答應了。
  • 專訪「少數派」周良:大多數人看不上的銀行股,恰恰是很好的投資機會
    周良:格雷厄姆的風格主要是找尋內在價值大幅高於目前市場價格的股票,他所處的時代是美國大蕭條前後,那個時代是相對比較容易找到這樣的股票的。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股票的估值不斷提升,越來越難找到這樣的股票。周良:銀行股的估值目前比較便宜,淨資產收益率較高。大多數投資者擔心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銀行業不良率高,二是今年要讓利1.5萬億,三是國內企業經營有潛在風險。但其實,市場上對銀行股的主流觀點存在一定誤區。我國銀行業不良率認定非常嚴格,甚至有些過分嚴格。銀行的利差並未有較大收縮,因為貸款規模增加,銀行的總體利差收入不降反增。
  • 北上資金抄底銀行股 逆市淨買入逾10億元
    隨著年底銀行結算等需求增加,市場資金層面相對偏緊,A股本周連續調整,上證指數跌近百點,之前創歷史新高的滬深300深度回調3.48%。但北上資金本周卻逆市淨買入69.59億元,連續第6周淨買入。其中淨買入銀行股超10億元。
  • 銀河證券:銀行股配置價值明顯 推薦招商銀行等
    原標題:銀河證券:銀行股配置價值明顯 推薦招商銀行等   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