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國的建國史,從中亞到中人城,第一位國君竟是晉國的傀儡!

2020-12-12 千鳥鳴旭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春秋時期遠不只5個國家,大家都知道,而戰國七雄也不只7個國家。

其中魯國,宋國,衛國這樣的千乘小國依然存在,而且戰國第八雄的中山國,比宋國,衛國滅亡的還早。

說中山國是戰國第八雄,確實有點蛇頭龍尾的感覺,比較中山國本身也是千乘小國。

中山國比宋國,魯國強,不是強在國力上,而是草原民族的鬥志,還有稱霸一方的野心。

中山國根據史書記載有七位國君,第一位是中山文公,其實是侯爵,文公是中山國後人對他的追諡。

在考古發掘中,中山國的一件青銅器中記載,第一位被周天子封為侯爵的並不是,戰國時期中山文公,而是春秋時期的「鮮虞」首領「穩」。

鮮虞人起源於西亞及歐洲,來到中國北方,成為「白狄」部落的一支。

白狄部落在春秋時期非常強大,曾打到陝西,陝西的黃土高原,太行山山脈,甚至一路打到山東。

晉國兼併了太行山以西土地,鮮虞人穿越太行山,來到河北平原的「滹沱河」一帶,又南下滅了兩個小國,這就是公元前662年和660年的「伐邢滅衛」,邢君出逃,衛君被殺。

這個時候可以說白狄人佔領了黃河以北,齊國的邊境,黃河南岸就是周天子的都城「洛邑」。

鮮虞人也加入了這場戰爭,也是白狄部落的主力,此時齊桓公,晉文公已經將其看做是亡國之患。

齊國,晉國,宋國,曹國等國聯合攻打白狄部落,從公元前530年開始肥,鼓等部落相繼被滅,白狄人有的降服,有的向北退。

可是鮮虞人已經建立了一座城池「中人城」,公元前529年晉國大將荀吳大破中人城,今河北唐縣西北峭嶺。

公元前507年秋鮮虞人大破晉軍,俘虜了晉將觀虎,公元前506年又在唐縣西北粟山建國,中山國正式出現在史書上,建國時間其實更早。

中人城也叫「中山城」,城中有座小山叫「委粟」,中山國因此得名,此後晉國趙簡子,與趙襄子先後攻打,鮮虞人逃進太行山中。

公元前432年趙襄子在鮮虞後裔中選了一個傀儡國君,還娶了魏文侯的女兒,他就是史書上中山國第一個國君「中山文公」,中山人口中的「穩」應該是建立中人城時的首領,比中山文公大概早100年。

相關焦點

  • 大將攻打中山國,中山國國君將他的兒子做成肉羹,大將滅了中山國
    等到晉國強大起來之後,中山國南下的阻礙基本集中在晉國身上,但同晉國之爭中,中山國基本佔不到多少便宜,尤其是公元前5世紀的幾次大戰,中山國損失慘重,先是被趙簡子打的二十年沒有動靜,後來又被智伯滅了屬國,緊接著趙襄子派人「一日下兩城」,攻下了中山國的左人城和中人城,中山國元氣大傷,幾近滅亡。
  •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山國,是如何興起?又怎麼走向滅亡的?
    中山武公姬姓,名窟,是中山文公之子,中山國第二任君主。可能大家會想,是中山國的第二任君主怎麼還成立中山國的建立者呢?因為之前「中山」屬於「傀儡國」。公元前506年,鮮虞人在有險可守的中人城建國。因中人城中有山,故曰「中山」,這便是初期的中山國。
  • 中山國的第一次復國,與第二次滅國,三起三落的中興之主!
    中山國的先民是鮮虞人,來自西亞以及歐洲,來到我國北方加入白狄部落,後再今河北唐縣建中人城,鮮虞人領袖「穩」被周天子賜侯爵。穩的生卒年不詳,大概在鮮虞人建中人城的時候,白狄曾「攻邢滅衛」危害華夏,引起晉文公,齊桓公重視,他們分別去世於公元前628年,前643年,大概生活於同一時期。史書上記載中山國建國於公元前450年,或前414年,這是因為史書記載的中山國第一位國君中山文公是趙簡子的傀儡。
  • 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山國》分集簡介
    中山國先民是春秋早期北方遊牧民族白狄鮮虞人,他們在華夏諸侯兼併戰爭中跨越太行山,東遷至今天河北中部平原,建立鮮虞聯盟。春秋晚期,他們在太行山東麓構築中人城,創立中山國。中山後來被晉國攻佔,中山文公被扶立為「傀儡」國君。文公是「中山三器」銘文記載的中山國歷史中的第一位國君。
  • 春秋時期的霸主晉國, 他們的國君是如何一步步淪為公卿的傀儡的?
    晉國在春秋時期一直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尤其經過楚莊王改革後,國力空前強大,成為中原諸侯公認的霸主。但是到戰國時期,晉國不在戰國七雄之中,那是因為按照人為歷史的劃分,他已經在戰國形成之前就破滅了。取而代之的是韓、趙、魏三個新的國家!
  • 歷史上消失的民族——白狄與中山國
    第二年冬,晉昭公得知鮮虞邊境空虛,即以荀吳統率大軍進,破鮮虞中人城(今河北唐縣西北峭嶺)。公元前527年秋,荀吳率軍攻鼓,俘國君鳶鞮,使鼓成為晉的屬國。六年後,鼓被徹底毀滅。公元前507年秋,鮮虞出兵晉國平中,大敗晉軍,俘虜晉國勇士觀虎,報了晉滅肥、鼓,佔領中人城的一箭之仇。
  • 戰國時期的中山國是歷史中的小強還是戰鬥民族?
    中山國立國範圍差不多,一直都是在河北境內,第一次在靈壽(今中國河北省靈壽縣),第二次在中顧(今河北定州市)第三次在靈壽(今河北平山三汲),中山國也叫鮮虞,原因是第一次建國由鮮虞部落的姬翟建立
  • 五國相王的中山國,小國何以為王,究竟是怎樣的一段歷史
    白狄人原本生存於山西西北部陝西北部的區域,在西周末年以後,由於晉國採取了對戎緩和但對狄強硬進攻的政策,使得遠不是晉國對手的白狄不得不逐漸向東遷徙到河北省北部一帶,與原來生活在這一帶的部族融合,立足下來。立足下來之後的白狄各個部落開始逐漸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一些小國,比如有肥、鼓、仇由等,原本屬於白狄一支的鮮虞這個時候逐漸強大起來,成為白狄最主要力量,建立了鮮虞國。
  • 先秦時期的中山國在現在的什麼地方?它是如何滅亡的?
    最初,諸侯國都是周天子分封而產生的,但久而久之,一些新的國家不受分封而被建立,如晉國分裂後形成的韓、趙、魏三國,又如中山國。如果說秦國是以建立秦朝出名、楚國是以地大物博出名,那麼中山國就是以其神秘而知名。中山國誕生於戰國初期,但長久以來缺乏關注,甚至許多人並不知道有這個國家的存在,在提到戰國時都會將其忽略。
  • 黃帝箕子與周文王,誰是中山國的祖先?
    而除了中原腹地,在中原的最北方,還存在著一個名叫中山的政權,這個政權被曾認為是白狄所建立的,但還有許多人認為他們其實也是華夏人的一支。從春秋到戰國,中山國確實也曾經深度參與中原歷史,那麼這個族群究竟是什麼人?他們又有過怎樣的歷史呢?北狄——出自華夏的戎狄?
  • 中山國是什麼樣的存在?是華夏後裔,怎麼又不同於戰國七雄?
    而除了中原腹地,在中原的最北方,還存在著一個名叫中山的政權,這個政權被曾認為是白狄所建立的,但還有許多人認為他們其實也是華夏人的一支。從春秋到戰國,中山國確實也曾經深度參與中原歷史,那麼這個族群究竟是什麼人?他們又有過怎樣的歷史呢?  北狄——出自華夏的戎狄?
  • 戰國時期的「中山國」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戰國時期的中山國中山國,從公元前506年建國,到公元前296年被趙國所滅,前後存活了300餘年。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國家,是如何在春秋最大的霸主——晉國,以及後來的「七雄」——趙國、魏國、燕國的打擊下頑強生存的呢?中山國的先民實際上是史書上所說的白狄人。
  • 晉國六卿趙氏最盛,最後卻被低調的魏氏超越
    晉國後期,六卿專權,國君逐漸淪為傀儡,各卿士及背後的家族成為晉國的實際話事人。在各大卿族中知名度最高、實力又最強的無疑是趙氏。從趙衰立家,到簡襄之烈,趙氏一直是晉國舉足輕重的大族。在諸卿族排名中,趙氏雖然不是一直排行第一,但穩壓韓魏兩家。
  • 古國迷蹤,位於石家莊的「萬乘之國」中山國,卻因為一杯羊羹而亡國
    白狄建國 中山國是個特殊的邦國,特殊之處在於,它是白狄建立的國家。 在古文獻中,形成的概念是:華夏居中,四方有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北方的狄人披散頭髮,穿著動物皮毛,生食獸肉,不吃糧食。
  • 魏滅中山之戰:魏國消滅中山國,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其中,就中山國來說,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趙國消滅中山國。對於趙國來說,在胡服騎射後開始崛起,並徹底消滅了中山國。不過,實際上,在趙國消滅中山國之前,這個諸侯國曾一度被魏國消滅。
  •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山國」是如何興起並走向滅亡的?
    談秦說漢(194)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山國"是如何興起並走向滅亡的?中山國的前身是白狄大部落,屬於遊牧族。其中白狄的鮮虞氏又是由鮮虞、肥、鼓、仇等幾個部落組成,沿著滹沱河逐漸遷徙到大行山腳下。公元前530年,晉國六卿之荀吳打敗鮮虞氏之鼓部落,又俘虜肥部落的頭領,次年又攻破鮮虞氏的中人城。幾年之內,徹底消滅了鼓、肥兩個部落。但過了20年,逐漸復甦的鮮虞氏出擊晉國,又奪回了被晉國佔領的鼓、肥之地與中人城。公元前506年,鮮虞氏開始在有險可守的中人城建國,因此地城中有山,故曰「中山」。
  • 與趙國實力相當的中山國,為什麼最終被魏國滅了?有一個人很關鍵
    中山國最早是由北方的鮮卑部落發展而來,為中山武公所建。這個部落,起初只是在陝北綏德區域生活,之後則逐漸轉移到了如今的太行山等地。中山人與周人的祖先都是姬姓,但中山人的姬姓卻並不是周人的分支,其本身擁有姬姓,總的來說,中山人的地位並不如姬姓周人。這一點,從曾經周成王在岐陽舉行的諸侯盟會中便可窺見。
  • 被稱為戰國第八雄的中山國,擁有萬乘,是怎樣滅亡的
    而且這些二流國家裡,還有些實力非常強大,比如我們熟悉的中山國,被稱為戰國第八雄。我們今天看一下這個戰國第八強國是怎樣滅亡的中山華並不是中原民族建立的,中山國的前身是北方狄鮮虞部落,為白狄,最早時在陝北綏德一帶,逐漸轉移到太行山區。也就說中山國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由於東周群雄並起,中山國才有機會建立自己的國家。
  • 三家分晉,韓趙魏各得利益,晉國三代國君,以悲劇收場
    這個強國就是晉國。晉國一直是中原強國,地廣人豐,國力強盛,到了晉文公的時候,更堪稱為五霸之一。可惜每一個王朝都有他的成長過程,恢宏之後,難免會失去光彩,退出歷史長河。晉國在中原大地上有過璀璨的光輝,但是因為沒有適時的調整自己的治國理念,最終被韓、趙、魏瓜分,史稱三家分晉。晉國在後來三代的虛擬治國之後,隨著最後一代君主的死亡而最終在在歷史長河中消失。三國分了晉之後,卻也沒有完全獲得他們想要的結果。
  • 戰國歷史上的趙國如何滅掉了「心頭大患」中山國?
    二,中國古代腓尼基人——中山國人一邊哭一邊打,被兩次滅國之後,又立國1,老牌的中山國從立國以來就受到正宗的周朝的文明國的欺負。中山國一個彈丸小國,那是屢敗屢起,百折不撓,為了一個自己的生存之地,可歌可泣的鬥爭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