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國的第一次復國,與第二次滅國,三起三落的中興之主!

2020-12-22 千鳥鳴旭

中山國的先民是鮮虞人,來自西亞以及歐洲,來到我國北方加入白狄部落,後再今河北唐縣建中人城,鮮虞人領袖「穩」被周天子賜侯爵。

穩的生卒年不詳,大概在鮮虞人建中人城的時候,白狄曾「攻邢滅衛」危害華夏,引起晉文公,齊桓公重視,他們分別去世於公元前628年,前643年,大概生活於同一時期。

史書上記載中山國建國於公元前450年,或前414年,這是因為史書記載的中山國第一位國君中山文公是趙簡子的傀儡。

之前發過一篇中山國的建國史,文公之前的就不想說了,中山文公在位是「三家分晉」後第四年,公元前450年,但是50年後韓趙魏才封侯建國。

三家分晉是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魏桓子的孫子是魏文侯,也是魏國開國之君,趙氏和魏氏控制著中山國。

中山文公不是中山國的建國者,而是亡國之君,趙襄子將魏文侯的女兒「傾」,嫁給了中山文公,生下了中山武公,中山武公第一次復國。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趁趙氏宗族內亂,趁機復國,在「顧城」建都,這是中山國的第二個都城。

沒想到一心想要滅中山國的不是趙國開國之君趙烈侯,而是自己的親外公魏文侯。

公元前408年魏國借到趙國攻打中山國,同年中山武公傳位給兒子中山桓公,兩年後中山武公病死,魏國吞併了中山國,魏國達到鼎盛,戰國初三晉魏國最強。

中山文公是追諡,中山武公是第一個「公」字頭銜,魏國太子被派到中山國執政,中山武公真正執政8年,兒子中山桓公隱忍28年,二次復國。

魏文侯想要吞中山國的原因是,西有秦,東有齊,南有楚,都是春秋時期的老牌國家,只有北方可取,趙國有點難,中山國成為一塊飛地,日後可夾擊趙國,趙國統一借道,因為魏國承諾分土地。

魏滅中山國的戰爭中大將「樂羊」據首功,但是留下了一句話「樂羊食子,有功不仁」。

樂羊有個兒子叫樂舒,卻在中山國為臣,中山武公幾次讓其兒子去勸父親樂羊,都是無功而返,最後中山武公殺了樂舒,還用他兒子的肉煮了一碗羹,賜給樂羊喝,沒想到樂羊不但喝下了,而且絲毫沒有對他造成打擊,最後中山國二次滅國。

相關焦點

  • 中山國?三起三落?好一個頑強的民族
    後肥氏、鼓氏、仇由氏為晉所滅。公元前507年鮮虞建立中山國,是為早期鮮虞中山國,文公之前的鮮虞中山開始是在晉國扶持下建立的傀儡政權,約存在於公元前520年~公元前507年。文武建邦 存亡絕續文公在位之年,大約公元前455~千414年。趙與智、韓、魏三家內亂,無力顧及鮮虞中山國,鮮虞中山國得以殘喘。
  • 戰國時期的中山國是歷史中的小強還是戰鬥民族?
    歷史中出現一個國家曾經三次被滅,三次立國,經歷大小戰鬥無數,不管你是強國還是弱國,只有敢戰,那就可以來一場。 中山國立國範圍差不多,一直都是在河北境內,第一次在靈壽(今中國河北省靈壽縣),第二次在中顧(今河北定州市)第三次在靈壽(今河北平山三汲),中山國也叫鮮虞,原因是第一次建國由鮮虞部落的姬翟建立
  • 從戰國格局和國力角度,分析中山國復國後,沒被魏國滅而是趙國
    導語:中山國復國後,魏國為何沒有再滅它,反而便宜了趙國?這就是比較富有戲劇性的一幕了,畢竟魏國第一次吞併中山國是在公元前407年,27年之後中山國再度復國,按理來說,二十幾年的時間並不足以讓中山國這樣的一個中型諸侯國追趕魏國的實力。魏國為何沒有再度消滅中山國?
  • 天下奇蹟:立國滅國、又立國又滅國。戰國第八雄終於第三次立國!
    在中山復國剛剛6年魏國的魏武卒就掂著傢伙到家門口了。中山人還是很勇敢的,雖然經過三年浴血奮戰,最終還是亡了國。魏五候就把太子擊和著名政治改革家李悝,以及滅中山國的大將樂羊長期治理駐守,嚴防中山復國再次上演。真是說神就來鬼。
  • 天下奇蹟:立國滅國、再立國再滅國。細品戰國第八雄的生存之道!
    戰國時期的中山國同樣不大,為防止在角逐中給損耗掉,就盡大可能保持中立,想辦法在夾縫中生存。最後也是幾經滅國、復國。最後,在戰國的末期才徹底消失,被史學家譽為了不起的「戰國第八雄」。 先區別一下中國歷史上多個中山國的概念。
  • 波蘭三次被滅國,又三次復國,它為什麼會這樣悲慘的命運
    正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也是如此,波蘭淪為歐洲最慘國家,落得人人喊打的地步,其實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一、恃強凌弱大國夢想。 波蘭歷史悠久,早在10世紀末就建立了波蘭王國,經過不斷擴張發展,在16世紀時達到巔峰。
  • 戰國時期的中山國究竟被滅了幾次?
    但是往往有些很厲害的小國都被我們忽略了,今天我們看一下比較厲害的小國——中山國,這個國家從出現都一致被打,一直到最終被滅,而且被滅了好多次。那麼這個國家在戰國時候被滅了幾次呢?首先我們說一下中山國,這個國家和其他的周朝國家不一樣的是,他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關鍵還不是周朝承認的。
  • 中山國研究之史料
    中山國是由白狄在春秋末期所創建,起初國名為鮮虞,後改為中山,所以當時的一些文獻資料均是將中山和鮮虞並稱。戰國時期初期階段,中山國為魏國所破,經歷過滅國之災,然而不久之後便又再次復國,同時以「千乘之國」的身份在政治舞臺上異常活躍。中山國於戰國中期達到鼎盛,後於公元前296年被趙所滅,最終亡國。
  •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山國,是如何興起?又怎麼走向滅亡的?
    中山武公姬姓,名窟,是中山文公之子,中山國第二任君主。可能大家會想,是中山國的第二任君主怎麼還成立中山國的建立者呢?因為之前「中山」屬於「傀儡國」。公元前506年,鮮虞人在有險可守的中人城建國。因中人城中有山,故曰「中山」,這便是初期的中山國。
  • 中山國曾被魏國所滅,也曾打敗趙國,最終卻被趙武靈王徹底消滅
    春秋時期,今河北省中部有三個白狄別種的小國,鮮虞在正定,肥在藁城,鼓在晉縣。 到春秋晚年,肥、鼓被晉國所滅,只有鮮虞屹然獨存,改稱為「中山」。戰國時期,中山夾居於燕、齊、趙三國之間,疆域雖小,武力卻很強盛。周威烈王二十年(前406年),魏文侯侵佔中山,把太子擊封在那裡。大約在周安王二十四年(前378年),中山復國。
  • 3次滅國又3次復國,在歐洲人人喊打,波蘭為何被周邊國家仇視?
    其軍隊更是戰力強橫,瑞典、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都曾被波蘭斬於馬下,而且波蘭還直接一路向東,達到了莫斯科,擊敗了當時的俄國,隨後又調轉槍頭向西,打敗了西歐最強的普魯士。1772年到1795年,三個國家分三次瓜分了波蘭領土,曾經強盛的波蘭帝國徹底消失在世界地圖上。但是波蘭人從沒放棄復國的希望,1809年,波蘭在拿破崙的幫助下復國,但只是作為法國的附屬國存在,而隨著拿破崙戰敗,波蘭又再次亡國了。1918年,在某些複雜原因的影響下,蘇聯歸還了波蘭的部分領土,並且承認了波蘭的地位,波蘭再次復國。
  • 大將攻打中山國,中山國國君將他的兒子做成肉羹,大將滅了中山國
    公元前408年,中山武公去世,不久,中山桓公繼位,魏文侯迎來了攻打中山國的最佳時機。魏文侯以樂羊為將,借道趙國,攻打中山國,「三年而拔之」。 短短五個字,概括了歷時三年的一場滅國大戰,將其間的驚心動魄全然隱去,更將中山武公的所有努力化為烏有。
  • 戰國歷史上的趙國如何滅掉了「心頭大患」中山國?
    二,中國古代腓尼基人——中山國人一邊哭一邊打,被兩次滅國之後,又立國1,老牌的中山國從立國以來就受到正宗的周朝的文明國的欺負。中山國一個彈丸小國,那是屢敗屢起,百折不撓,為了一個自己的生存之地,可歌可泣的鬥爭到底。
  • 戰國第八強中山國,為何剛剛走向巔峰,就被趙國滅掉?
    他所指的就是當年鮮于人滅了邢國和衛國,虧得管仲打敗鮮于,重新替邢、衛復國的事。中山國橫亙在河北大地,是連接南北的戰略要地。它又像一把鋼刀,把趙國一割為二,把趙國人恨得牙根發癢。魏文侯曾經受趙國求助,滅掉了中山國,不過二十年後,中山桓公又奇蹟般地打敗強大的魏國,重新復國。
  • 古國迷蹤,位於石家莊的「萬乘之國」中山國,卻因為一杯羊羹而亡國
    二人對曰:「臣有父,嘗餓,君下壺飧餌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來死君也。」因一杯羹而亡的中山君這時喟然而仰嘆曰:「吾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飧得士二人。」 傷透了心的中山君連楚國這個最後的盟友也沒有了,復國無望,在史籍徹底消失。 在史籍中過了幾十年,中山國卻又再次出現了。
  • 樂羊攻滅中山國的背後,中山桓公辛勤耕耘二十多年,終於成功復國
    中山國《史記》載:「趙獻侯十年,中山武公初立,居顧」,在三家分晉前後幾十年間,韓趙魏三家皆在與中山國頻繁開戰,「趙鞅伐鮮虞」、「荀瑤滅仇國」、「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丘」,這種種系列軍事行動對中山國造成了巨大威脅
  • 齊國滅宋後遭到五國伐齊,為何魏國消滅中山國卻沒事呢?
    一方面,魏國消滅中山國發生在戰國初期,而齊國消滅宋國則發生在戰國中期。魏滅中山之戰發生於戰國時代初期(前408年至前406年)期間,魏國攻滅中山國的一場戰爭。在吞併中山國之後,魏文侯隨即命太子擊鎮守中山地,而封樂羊於靈壽(今河北靈壽西北)。在魏國消滅中山國的時候,魏國、趙國、韓國名義上還是一個整體,或者說是屬於晉國的。
  • 魏滅中山之戰:魏國消滅中山國,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
  • 被稱為戰國第八雄的中山國,擁有萬乘,是怎樣滅亡的
    而且這些二流國家裡,還有些實力非常強大,比如我們熟悉的中山國,被稱為戰國第八雄。我們今天看一下這個戰國第八強國是怎樣滅亡的中山華並不是中原民族建立的,中山國的前身是北方狄鮮虞部落,為白狄,最早時在陝北綏德一帶,逐漸轉移到太行山區。也就說中山國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由於東周群雄並起,中山國才有機會建立自己的國家。
  • 戰國時期中山國對自身實力誤判,導致最終為趙國所滅!
    中山國最終為趙國所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中山對自身實力的誤判,自以為與東方六國比肩,甚至在軍事上不僅可以戰勝燕國,而且可以擊敗強大的趙國,與萬乘之國爭雄天下,這導致中山在內政上漸以文治、外交上走向孤立、武備上有所鬆懈,商業氣息濃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