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國的先民是鮮虞人,來自西亞以及歐洲,來到我國北方加入白狄部落,後再今河北唐縣建中人城,鮮虞人領袖「穩」被周天子賜侯爵。
穩的生卒年不詳,大概在鮮虞人建中人城的時候,白狄曾「攻邢滅衛」危害華夏,引起晉文公,齊桓公重視,他們分別去世於公元前628年,前643年,大概生活於同一時期。
史書上記載中山國建國於公元前450年,或前414年,這是因為史書記載的中山國第一位國君中山文公是趙簡子的傀儡。
之前發過一篇中山國的建國史,文公之前的就不想說了,中山文公在位是「三家分晉」後第四年,公元前450年,但是50年後韓趙魏才封侯建國。
三家分晉是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魏桓子的孫子是魏文侯,也是魏國開國之君,趙氏和魏氏控制著中山國。
中山文公不是中山國的建國者,而是亡國之君,趙襄子將魏文侯的女兒「傾」,嫁給了中山文公,生下了中山武公,中山武公第一次復國。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趁趙氏宗族內亂,趁機復國,在「顧城」建都,這是中山國的第二個都城。
沒想到一心想要滅中山國的不是趙國開國之君趙烈侯,而是自己的親外公魏文侯。
公元前408年魏國借到趙國攻打中山國,同年中山武公傳位給兒子中山桓公,兩年後中山武公病死,魏國吞併了中山國,魏國達到鼎盛,戰國初三晉魏國最強。
中山文公是追諡,中山武公是第一個「公」字頭銜,魏國太子被派到中山國執政,中山武公真正執政8年,兒子中山桓公隱忍28年,二次復國。
魏文侯想要吞中山國的原因是,西有秦,東有齊,南有楚,都是春秋時期的老牌國家,只有北方可取,趙國有點難,中山國成為一塊飛地,日後可夾擊趙國,趙國統一借道,因為魏國承諾分土地。
魏滅中山國的戰爭中大將「樂羊」據首功,但是留下了一句話「樂羊食子,有功不仁」。
樂羊有個兒子叫樂舒,卻在中山國為臣,中山武公幾次讓其兒子去勸父親樂羊,都是無功而返,最後中山武公殺了樂舒,還用他兒子的肉煮了一碗羹,賜給樂羊喝,沒想到樂羊不但喝下了,而且絲毫沒有對他造成打擊,最後中山國二次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