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戰國,我們都知道戰國七雄,這是當時的大國。但是往往有些很厲害的小國都被我們忽略了,今天我們看一下比較厲害的小國——中山國,這個國家從出現都一致被打,一直到最終被滅,而且被滅了好多次。那麼這個國家在戰國時候被滅了幾次呢?
首先我們說一下中山國,這個國家和其他的周朝國家不一樣的是,他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關鍵還不是周朝承認的。這就出現一個問題,大家都不認為和你是一夥的,而且所有人都認為你不是和我們一樣的,相當於侵略者差不多。所以之後凡是挨著中山國的,都一個勁的打中山國。這個很容易理解,你把這些人消滅了,往大了說著就是民族英雄。尤其是後來誰強大的時候誰都會拿他來練練手。
中山國其實是別人叫的,因為城中有山,所以叫中山國。其實我們看一下中山國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了。當時那一片算是祖國的北部了。在往北就是蠻夷之地了。中山國最早也就是北方的少數民族的。這個地方最早是鮮虞民族帶人過來佔領的。愣是在中原國家中擠出一片地盤出來。所以當時就有人開始出來打抱不平了。最早的是邢國。這個國家我們現在不知道,記載的不是很多。只知道邢侯搏戎這個事件。當時邢國可是一個勁的和這些鮮虞人打,還好勝多敗少。我們一般都是有個疑問就是既然一直贏那為什麼不徹底把這些人給滅了?其實那個時候的戰爭理念和現在完全不同,當時還不流行把敵人徹底的從地球上面抹去。
之後晉國強大的時候,晉國也開始一個勁的大中山國了。要知道晉國可一直是春秋時期的霸主,但是還是沒有徹底的滅了這些人。這些人在和中原國家的戰爭中不斷的學習中原先進的文化等知識。就像後來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一樣。一旦少數民族掌握了先進的中原文化,之後他們的戰鬥力會迅速的上升,但是最終結果都會被我們通話,然後消失。這些都是後來的事情了。
進入戰國的時候中山國當時的民族從鮮虞變成白狄了,在經過和中原多年的戰爭中已經非常了解中原各國的遊戲規則了。可以說小國要想在大國中間好好的活著需要有靈活的外交技巧。當時的中山國就是這樣做到的。還經常和中原各國通婚,但是即使這樣大家還是一個勁的想滅了他。也許真的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吧。
三家分晉之後,中山國一直是趙國的附屬國,因為當時就是因為中山的存在徹底的把趙國分成兩段了。所以趙國必須掌握它,遲早是需要滅了他的。但是後來趙國衰弱的時候這地方就又獨立了。戰國時期第一位霸主——魏國崛起的時候就開啟了滅中山的徵程。當時趙國人想得非常好,這塊地方被我們包圍著,雖說不是我們的,但是只要我們強大了,早晚會滅了他。現在魏國想滅中山國,魏國強大,我們惹不起,假如魏國失敗的話,那么正好中山國和魏國都會衰弱,對我們只有利沒有害。假如魏國非常強大的話,能滅了中山國。那我們也無法阻止他。不管怎麼說魏國你去上吧。結果魏文侯派非常牛逼的吳起帶兵去了,這哥們可以說當時沒有他打不下來的地方,前後加起來三年徹底的把魏國滅了。之後魏文侯隨即命太子擊鎮守中山地,而封樂羊在靈壽。中山國亡。
不過中山國家雖然滅了,但是人還全部在。當時的老大中山桓公待著大部隊上山打遊擊了。二十年後趁自己強大了,當時魏國也衰落,自己又成功復國了。之後不斷的開疆拓土,比之前大多了。強大的時候南北距離606中山國裡,東西距離454中山國裡。而且是個有千乘之國的國家。但是雖然這樣,畢竟國家比較小,只是相當於二流國家。之後的外交沒玩好,開始跟齊國混了,今天打這個,明天打那個。終於到公元前四世紀的時候,中山國的噩夢開始了。這個時候趙國開始崛起了。
我們說過,趙國的國土是被中山國切為兩段,換句話說趙國是包圍著中山國的。這兩個國家只要有一個強大的時候,肯定會把另一個國家給滅了。結果趙國在趙武靈王在位的時候開始了胡服騎射改革了,率先強大了。從公元前307年開始,經過12年,終於在公元前296年把中山徹底的消滅了。這一次滅了趙國,可以說中山國徹底的玩完了。我們說之前他老是跟著齊國混,今天打這個明天打那個,幾乎得罪了好多國家,尤其是周邊的燕國、趙國、魏國。還有就是公孫衍發起「五國相王」的時候,中山國也趁機稱王。這下就徹底得罪了多有人。我們稱王還有點實力,你就那點家底憑什麼稱王。還有就是我們都是周王室分封的國家,是正統,你個異族也敢稱王。所以最後在趙國努力下,先分化了中山和齊國的關係,一旦齊國不支持這個國家話,最大的靠山徹底沒有了。而且周邊國家這時候真的是有仇的報仇,有冤的抱冤了。大家開始群毆徹底滅了這個異族國家了。之後就徹底消失於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