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一部分 想看前一部分的小夥伴可以回頭找。
正文開始:
電子設備光靠限制,是不怎麼能夠行得通的。
你肯定也有體會,孩子經常不停地要求玩手機、玩ipad。
你要限制孩子玩電子設備,到底要怎麼限制呢?
這裡我有三點建議:第一,限定時間;第二,限定場景;第三,提供替代方案。
1.限定時間
根據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制定出大致規則。
大原則是越短越好。嚴格限制孩子玩電子設備的時間。
5歲之前是一個故事或者一個小動畫的時間,過了5歲之後,我給她延長動畫時間,多看一個故事,但不能再多了。
看完後要求孩子主動交手機,保證孩子眼睛休息,保護孩子的視力。
只要把規則制定好,他孩子就會慢慢習慣。
時間到了,孩子就乖乖地交出手機電子設備,去玩玩具或其他的東西。
小孩是沒有多少自制力的,所以你要幫他嚴格遵守規則,也是培養他自制力的好機會。
規則定下來之後,父母不能破壞規矩,孩子一鬧就心軟。
有的家長為了省事,直接把手機給小孩,讓他們安靜地待一邊去玩,這是家長偷懶的行為,絕對地不提倡。
除了每次觀看的時間外,每天的總時間也要限定。
美國兒科學會的推薦規定,一歲半以下的寶寶應該禁止使用任何電子設備,除非是跟家人的視頻通話。
對於兩歲以上兒童,每天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總共也不要超過一個小時。
2.限定場景
給孩子限定特殊場景,就很多情況下完全不允許孩子使用電子產品。
不允許孩子在吃飯的時候看手機。
和父母出去玩,覺得無聊時纏著要手機。
在大家都在玩的時候,不允許孩子玩手機。
為了避免孩子無聊,給他準備一些小玩具。或者一些小手工。小圖畫本什麼的?
這樣你也能發現孩子的興趣和優點。
在睡覺前的一小時裡,不許孩子玩電子設備。在睡覺前玩手機會使孩子大腦興奮,讓孩子睡不著。
而且電子屏幕發出來的光線,會抑制人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是可以幫助人睡眠的。
孩子晚上接觸過電子設備的話,睡眠時間就會變短。所以睡覺前是絕對不允許孩子接觸電子設備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大人在需要用手機時,要充分考慮孩子感受。
不要讓孩子有,爸爸媽媽都可以玩,為什麼我不可以的感覺。
3.電子設備和其他的替代品。
這是最有用的一條,除了電子設備。孩子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精。
電子設備到底對孩子有多大危害?我想每個父母都有深切感受。
如果孩子有其他更好玩的事情,就算給他玩手機,他也不會沉溺於其中。
如果你平時不培養他比較健康的愛好,就算再禁止孩子也沒有用。
他上學的時候也會接觸到電子產品,說不定更加成癮啊!後患無窮啊。
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在生活中給孩子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
其實我們父母要有意識地跟電子設備競爭。
我們陪著孩子一起玩鬧,那麼孩子也就不需要到電子設備裡去探索了。
運動能讓人產生多巴胺,也就是大腦裡的「快樂因子」。
無論是跟孩子打球、爬山,還是隨便瘋跑,都會讓他快樂起來。
最好的方法,還是陪孩子多運動,多做戶外活動。
在戶外運動中接觸大自然,能給孩子大腦各種豐富的刺激,促進他大腦發展,還能保護孩子的視力。
電子遊戲,最吸引孩子的是因為裡面有社交功能。
這就要求父母要多和孩子多做活動。避免他接觸電子設備。
父母可以帶他去遊樂場,小區樓下,或者孩子多的地方。
在現實的世界裡多活動,這樣孩子就不會迷戀著玩電子設備,不會沉迷網絡。
在陪伴孩子成長玩鬧的過程中,也是父母提升的過程。
在孩子面前控制好自我,儘量做到不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做出好榜樣。
只要父母以身作則,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才是最難最難啊!
文/後普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