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對待孩子玩手機

2020-09-04 秋水心理

文|袁運錄

兒子整天關在房間玩手機,父母非常難受。說他,又怕孩子發火,甚至以離家出走和死老威脅;不說他,又擔心孩子玩物喪志,今後無力立足社會。



怎麼辦?父母陷入「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的兩難境地。

父親心在滴血,母親憂心忡忡,焦慮難眠。

不難看出,這對父母對孩子玩手機的態度是忍——忍氣吞聲。

忍字頭上一把刀。這當然不行!

父母的身心吃不消,遲早會忍出病來。

孩子關門反鎖。為了防禦父母的「非法闖入」,內心不是滋味。

一方面孩子想玩手機遊戲的欲望十分強烈,因為一次次玩遊戲都會得到獎賞(過癮和淡化焦慮)。另一方,孩子也擔心自己墮落,擔心成績下降,更擔心給父母帶來傷心。

所以,孩子每次看到或想起手機,心裡立即就會升起「我想玩」的欲望,卻同時出現「我不能再玩了!」的抵抗力量。

這兩種力量是相反的。前者是來自潛意識的力量(天力),後者是來自理性的力量(人力)。

人力怎麼鬥得過天力!結果往往是玩遊戲的欲望完勝,理智的力量完敗。

就如滾滾黃河,你去正面堵截,越堵越高,必然導致泛濫成災。

可以看出,父母的心態沒有擺正,孩子的情緒管理也是錯誤的。

我曾問過幾個自律性很強的高材生:你們喜歡玩手機嗎?

答曰:當然喜歡。哪個年輕人不喜歡呢?

那你們怎麼考上北大清華?答曰:我可以控制。想玩就玩,不玩就不玩唄。

我又問了玩幾個手機入迷的高中生:你們玩手機,想控制就可控制嗎?

他們回答說:我做夢都想控制自己,可就是控制不住啊!尤其現在進入高三,我們都在緊張備考,誰不想考個好成績,有個好前程?

兩種迥然相異的回答,讓我陷入沉思。



同樣玩手機的人,有的能輕易控制玩(比如想著作業沒有完成);有的不管下多大的功夫和決心卻無法控制。

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在我研究口吃和強迫的過程中,突然得到啟發。原來:
一類是娛樂性的玩遊戲,另一類是痛苦性玩遊戲。

娛樂性玩遊戲的人,認為玩遊戲太正常,平時不去控制,只是玩玩而已、可有可無的遊戲心態。遊戲欲也就是做不了怪,只要想控制,當然就能控制住。

而痛苦性玩遊戲,就不這樣。他們認為玩遊戲不正常(你看,父母總是反對我,我怎麼能讓自己親人擔心呢),因此一心抵制遊戲欲望。

而結果呢?遊戲欲就像影子尾巴一樣跟隨在後,想甩也甩不掉,真是讓人心煩和焦慮。

孩子把玩遊戲當成不正常,心中的遊戲欲望似乎也有靈性:本來我是人皆有之的正常現象,而你卻把我當另類打壓,豈有此理!我當然不服!所以玩遊戲的欲望就逞起兇狂,每一次玩遊戲是大腦想與怕中博弈廝殺的結果,或者說都是為了緩解巨大的焦慮。



父母越是責怪孩子,孩子越焦慮,越想通過玩遊戲緩解自己的痛苦。

因此家長看到孩子在家玩手機,不要生氣,更不要忍耐,要理解和寬容。

如何才能理解和寬容,需要正確認識人的情緒和管理的方法。只有正確認識孩子玩遊戲的真實心理活動後,我們(包括孩子自己)就可以輕鬆駕馭之。

親愛的讀者和家長朋友們,你們明白了嗎?

作者簡介:

袁運錄,筆名:恨若秋水,公安民警,創立逆向心理學體系——秋水理論,認知心理學專家,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研究方向:警察心理、口吃、強迫、抑鬱、焦慮、社恐、失眠、婚姻家庭和青少年心理問題。

出版了兩本40萬字的心理學著作《口吃原理與康復》《情緒心理學》,在《心理與健康》雜誌,知網、知乎等媒體發表了2000多篇心理學文章。

相關焦點

  • 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玩手機
    作者:袁運錄兒子整天關在房間玩手機,父母非常難受。說他,又怕孩子發火,甚至以離家出走和尋死相威脅;不說他,又擔心孩子玩物喪志,今後無力立足社會。怎麼辦?父母陷入「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的兩難境地。父親心在滴血,母親憂心忡忡,焦慮難眠。不難看出,這對父母對孩子玩手機的態度是忍!—忍氣吞聲。
  • 家長如何對待孩子玩手機
    前兩天去朋友家玩,剛巧碰到朋友在教訓孩子,無非就是孩子偷玩手機不承認。朋友一發火,便開始了訓娃歷程,我剛到時就見孩子滿眼放光,臉上寫滿了「我可以得救了」,看得朋友是好氣又好笑。 其實這話也並不誇張,根據統計調查,在這個時代,從小不玩手機的孩子看似規規矩矩,非常聽話,但很容易被時代拋棄。這是為什麼呢?
  • 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經常玩手機?
    袁運錄作者按語:鑑於目前中學生玩手機入迷導致學業荒蕪的情況十分突出,近日上午,我為參加「餘干建亨上城史老師的暑期日語輔導班」的高中生講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心理課。「以前我都是在怪自己迷戀手機和網路遊戲,怪自己沒有用,怪自己沒有自控能力,怪自己缺乏自律,聽了袁老師的課後,我才知道,原來就是因為責怪自己,控制自己玩遊戲,才導致我在上網、玩手機的路上越走越遠,越滑越深。我相信通過這堂課,我的學習方法和人生航向必將發生根本性變化。」這堂課,我沒有準備,隨性而講,我是從四個方面切入:一、同學們究竟為誰讀書?
  • 怎樣對待孩子玩手機
    手機是時代和科技發展的產物,手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捷。在一定程度上,手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但是小孩子玩手機,經常會被我們家長禁止。很多家長認為,手機影響孩子的視力,或者影響孩子的學習,或者會使孩子上癮等等。一件事情有不好的一面就必定有好的一面,家長也不能只看到手機帶給孩子壞的影響。每個人的認知都有局限性,也可能你看不到手機帶給孩子其他方面好的影響。首先,你不能不讓他接觸手機,這個不現實的。
  •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會玩兒手機,正確對待孩子迷戀社交網絡
    正確對待孩子迷戀社交網絡>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會玩兒手機,很多孩子到了小學之後,認識的人多了,就開始玩兒社交網絡了。回到家裡也是手機不離手,跟朋友聊天,互動,點讚,也有老師通過社交網絡去發布作業。此類問題成了越來越多家長頭疼的根源。新聞上,美國一個南部的彪悍母親,痛恨自己的幾個孩子沉溺於社交的媒體,於是輟學了。他用槍朝兒子的手機射擊,最後又用錘子把手機砸了個稀巴爛。這位老媽錄製了整個過程,還在視頻中喊話道,我在此要譴責社交媒體對我孩子的影響。他們變得不聽話,也不尊重人,他們的人生比世界上任何的電子產品都要重要。
  • 孩子玩手機上癮,家長請這樣做:教育孩子,正確的方法最重要
    可是這世上很多事情都會事與願違,比如讓孩子玩手機就是。除了難以控制孩子玩手機外,玩手機上癮帶來的危害,其實也難以估量。>1、和孩子提前規定時間,對犯規有懲罰孩子玩電子產品,無論是過度放縱還是嚴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確的做法。
  • 如何引導孩子擁有正確的「手機觀」?
    隨著手機在生活中的深入和頻繁使用,每個人與手機變得形影不離,而不光是大人,連孩子們也開始「掉進」手機的世界。那麼作為一個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擁有正確的「手機觀」呢?讓孩子明白手機只是一個輔助工具,人們發明手機是為了我們好好利用它,儘可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 大學老師談教育——如何對待孩子玩手機遊戲?
    的確,現在對於孩子,甚至很多的成人,手機遊戲的「魅力」太大了。由於手機遊戲而造成的學生沉迷,嚴重影響學業的事情比比皆是。其比例之高,的確讓人有些擔心。如果要改變這個狀況,我們就得首先分析、理解為什麼孩子會對手機遊戲表現出如此的沉迷?
  • 孩子喜歡玩手機?做好這四點,讓手機巧妙助力孩子成長
    現在的社會,電子設備隨處可見,尤其是手機,已經成為所有人的必備工具。那麼,上學的小孩可以玩手機嗎?看到孩子沉溺於手機無法自拔,家長既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又擔心玩手機影響孩子的學習。其實,讀懂孩子喜歡玩手機的原因,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家長就會明白,其實不僅小孩子可以玩手機,而且手機還能助力孩子成長。
  •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身上的這項能力,比不玩手機的孩子,要強太多
    實驗一、對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怎麼玩手機的孩子進行對比,讓孩子畫一條直線,經常玩手機的孩子,畫得直線會比較直;而不經常玩手機的孩子,雖然線條畫出來了,但是手感和精準度遠比不過經常玩手機的孩子。結果經常玩手機的孩子,搭的積木要比不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在相同時間內搭的積木更多。實驗三、經常玩手機的孩子,與不經常玩手機的孩子,讓他們去走同一條直線,結果顯示,這兩方孩子走出的直線相差不大。
  • 孩子對待手機態度,會影響她的一生,父母要明白3點
    讓孩子過早、過多地接觸電子產品,會大大損傷孩子大腦發育,影響認知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孩子對待手機態度,會影響她的一生,父母要明白3點!其實孩子玩電子產品,無論是過度放縱還是嚴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確的做法。因此,爸媽可以給孩子規定玩的時間,比如每次玩不能超過半小時,如果這次按時歸還下次就還可以玩,如果這次不按時歸還下次就沒得玩,按照規矩來做,慢慢地孩子也會習慣於遵守。
  • 如何正確監督孩子玩手機?你需要這樣的教育智慧
    如何正確檢查孩子對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使用,是很需要教育智慧和專業技能的。      需要堅守的原則是:一定要給孩子做人的尊嚴。不能打著「我為你好」的旗號,粗暴地踐踏孩子的自尊心。因為,比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耽誤學習,或者做錯事、染上一些不良習慣等,一個人失去做人的基本尊嚴,對其終生的負面影響將會更大,更深遠。
  • 這才是讓孩子玩手機的正確方法!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孩子們也很早開始接觸到手機,曾經有一家教育機構進行過調查研究,他們發現,在中國,孩子最小接觸到手機的年齡已經降低為2歲。那麼,孩子如此早接觸到手機,如此多的使用手機,會對他們產生什麼影響嗎?那麼,究竟有什麼方法讓孩子正確使用手機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 孩子玩手機電腦上癮,家長如何正確控制??
    經常聽到一些醫生說玩手機電腦時間太久,對孩子的眼睛不好,還會傷害孩子的大腦。還會產生抑鬱等等,但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現實生活中,讓孩子完全禁止玩手機電腦也有些不可能。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孩子玩手機電腦的危害有哪些: 01 影響阻礙身體發育 孩子長時間玩手機電腦,很容易產生大量電磁輻射,對生長發育不利,甚至引起多種慢性疾病
  • 孩子寫作業馬虎,請一定要正確對待
    我家孩子平時的作業寫的真漂亮,下課練習也是滿分,可是到了期末考試的時候,成績卻差強人意,甚至會驚到掉下巴,我一度懷疑是老師改錯了吧,可是當我拿到試卷的時候,真想找個洞先鑽進去,這是我家的孩子寫的作業嗎?這麼簡單的問題,怎麼會出錯?
  • 孩子過度玩手機電腦,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
    疫情期間,因為要避免新冠肺炎的傳播,孩子們減少了戶外運動,在家除了上網課之外,每天不是玩電腦、看手機、就是刷抖音、追大劇,導致生活重心離不開電子產品。家長朋友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因為管教不當,沒有採取科學的引導方式,不少家庭由此產生了很多親子矛盾,造成孩子與父母關係緊張。
  • 孩子整天玩手機,不學習也不出去玩怎麼辦,3步走讓孩子放下手機
    許多父母提起手機都恨得咬牙切齒、面目猙獰,聲稱手機是洪水猛獸,是手機毀了自己的孩子。前段時間有一位媽媽在後臺留言,說她的兒子整天都在家玩手機,不出去玩,也不讀書學習,怎麼說都不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她想沒收孩子的手機,又擔心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與自己完全對立起來,反而不好收場。許多父母都把自己育兒上的失敗歸罪於手機,殊不知,手機不會毀了孩子,能夠毀了孩子的只有父母的無知與不負責任。
  • 孩子玩手機成癮的原因與應對
    孩子玩手機、電子遊戲,幾乎成了當今天下父母,談之色變的話題。並幾乎一致地用「成癮」這一標籤,給孩子玩手機、電子遊戲,進行蓋棺定論。 所以,天下父母,為了「防患於未然」,為了「治病救孩」,費盡心思,想盡了各種方法。 但結果還是只有一個:孩子該惦記還是惦記,孩子該玩,還是照玩。
  • 父母該不該讓孩子玩?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
    導讀:父母該不該讓孩子玩?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該不該讓孩子玩?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您換過臉嗎?
  • 孩子玩手機,真的沒必要那麼生氣
    今天發小結婚,很多朋友聚在一起,侃天說地,當聊到孩子這個話題時,幾個早已當爸爸的朋友說,現在最讓他們掉頭髮的一件事就是幾歲的孩子玩手機,停不下來。一位爸爸說,兒子見他第一件事就是要手機,不給就鬧,一玩就停不下來,好不容易把手機要回來,就開始自己坐那生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