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看來仍然是光輝偉大的

2020-12-23 百家號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看來仍然是光輝偉大的,不僅應當研究借鑑,而且許多論點是教師們努力追求而難於做好的。

《史記》裡有一篇《仲尼弟子列傳》記載了孔子70幾個弟子。分析一下他們的出身,僅有兩人出自高門,其餘多出身貧。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顏淵就是居住在陋巷,過著「一算食,一飲,人不堪其憂」的生活。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琉食」。可見孔子說他「有教無類」是真實的。孔子是我國第一個創私人講學的人,而且是第一個平民教育家。在等級森嚴的社會,為什麼孔子把自己高深淵博的學問向這些貧之人進行傳授?

因為孔子認為人是「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的天賦稟性沒有多大差別,只是後天的習染不同才有了明顯的差別。這就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孔子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普者而改之」。在人的交往中,總會有正面的老師,也有反面教員,哪裡都有可學習的東西。孔子到了周公的祠廟,事事都向人請教,有人就譏笑他不知禮。他說,不懂得就問,這正是禮。

「學問」這個詞就是這麼來的。觀察詢問,擇善而從,就必須思考判斷,所以孔子教育學生特別強調一個「思」字。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讓學生對學過的東西,時常溫習,溫習舊功課得到新體會。孔子重視教學方法中的學習動機。他說:「不憤不啟,不排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教導學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卻說不出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那裡是東方,他卻不能推出哪裡是西、南、北,就不再教他了。

這樣的教學法,在今天提倡啟發式教學、反對死記硬背時,仍有現實意義。孔子對他的每個學生都非常了解,《論語》中留下了一些孔子對學生的評論,包括學生的能力、特長和品質。正因為他對學生了解得清楚,才能夠因材施教。同一個問題,對不同的學生,孔子有時答覆不同。當然今天怎樣因材施數,不一定用這種方式,他因材施教的原則顯然還用得著。作為教師,孔子的教學態度是「海人不倦」,而且毫無隱。

孔子對來求學的弟子,並不索要高昂的學費,只要能送上10條肉乾就收作弟子,這是非常低廉的學費了。人們稱孔子為萬世師表,單從做教師的態度說,確實不為過譽。

相關焦點

  • 偉大的老師——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世界公認的傑出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首創規模巨大的私學,實行「有教無類」,擴大了教育對象的範圍,促進了文化學術的下移。他強調教育對個人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提高了教育的地位。他從事古代典籍的繼承和整理,奠定了後世儒家經學教育體系的基礎。他誨人不倦的為師風範,為後人樹立了光輝榜樣。他實施了許多好的教育方法,總結出了許多精闢的教育原則,如啟發式教學、因材施教、學思並重、立志力行、推己及人、勇於改過等,都是符合教育教學規律且行之有效的。
  • 淺談孔子教育思想對現代教育的啟示
    孔子是我國古代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影響
    為何人們在2500年後的今天仍然對孔子充滿了崇敬之情,這讓我對孔子這位偉大的思想家產生了濃濃的好奇心,驅使我去了解孔子的前世今生,他生活的年代和他經歷過的事跡。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正處於春秋戰國時期。那個時期周王朝已經失勢,禮崩樂壞是這個時代的代名詞。
  • 孔子教育思想是否過時?
    今天我們稍作探討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否仍然適應當今社會。一、教學的核心思想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下面就「學的方法」和「教的方法」兩點來說明他教育思想上的重要意義。1、學思結合學思結合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學的方法」。學問二字,就是學習與提問的意義融合,而提問是學習思考後的行為。
  • 從《論語》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只有正確理解孔子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我們解決目前教育出現的問題才有歷史智慧的支撐,下面可以從這麼幾個方面來理解孔子的教育言論。,這句話是孔子對弟子關於民眾教育的時機問題的解答。就是先富之,然後教育之的意思。
  • 孔子教育的核心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有教無類和誨人不倦 人人應受教育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最光輝的一點便是具有政治遠見的「有教無類」,即人人應受教育的主張。今天,我們指出孔子在這個問題上的錯誤,對全面評價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是必要的。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主張,並且實踐了這個主張。他招收學生兼收並蓄,不受貴賤。貧富。老幼。國籍等條件限制,其中大多數出身於貧賤之家,茲略舉六例如下: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仲弓:其父為「賤人」,家「無置錐之地」。子路:「卞之野人」,子路事親,「嘗食藜藿之實,而為親,負米百裡之外」。
  • 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私學的創始人。孔子自幼受到西周傳統文化的影響,從小好學不倦,中年時開辦私學,任教40餘年。《論語》一書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依據,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我們就本書中提到的一些教育思想進行分享,希望助廣大考生一臂之力。
  • 孔子教育思想精髓之八
    孔子去魯,命途多舛,弟子追隨而不棄;孔子之死,弟子哀甚,追問其因,蓋根於孔子的思想學問和人格魅力。追隨孔子修德治學是每個弟子的自願選擇;教授弟子成人成才是孔子的一生追求。在孔子看來,「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在弟子眼裡,孔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的思想學問,「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孔子之賢,如日月「無得而逾焉」「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孔子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弟子,弟子以敬仰的心情崇拜孔子。他們師徒之間,有欣賞,有敬仰。這敬仰和欣賞皆發自內心,並非虛應故事,巧言令色。
  • 孔子的教育實踐與教育思想
    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① 創辦私學與編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② 「庶、富、教」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教育的社會作用);③ 「性相近也,習相遠 也」與教育的個體發展作用:但孔子並未完全擺脫先天決定論的羈絆,仍然認為有少數生而知之的聖人和學而不能的下民不能接受教育。
  • 孔子教育思想考點集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一直是教師招聘考試的重要考點,但不是所有的都是考試的考點。那麼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做個孔子教育思想考點的梳理,以便於幫助大家有側重點的複習。
  • 你真正了解孔子嗎?
    誰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教育家呢?毫無疑義,是孔子。為什麼?孔子的思想充滿民主主義色彩,早在3000多年前,在等級森嚴的春秋時期,面對禮崩樂壞的局面,孔子一邊以「克己復禮」,一邊卻主張「有教無類」,不分階層,無論賢愚,都應該接受教育。在孔子眼中,人人享有的平等教育。教育絕不是一種特權,只為少數人服務。在孔子看來,教育是可以跨階層的全民教育,我們今天的「均衡教育」思想早已在他腦子的萌生。
  • 孔子教育思想精髓之一
    一、性近習遠: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我國古代很早就認識到了教育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禮記·學記》說:「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古代君王就已經把教育放在了優先發展的地位。孔子一生,繼承了三代發展教育的智慧,把大半生的精力和時間都花在了人才培養上,積累了極為寶貴的教育經驗,在理論和實踐上,豐富了我國古代的教育思想,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古代教育事業的發展。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性」,指人的先天本性。
  • 孔子教育思想體系的八大精髓
    這固然在於他的思想學說恢宏博大,社會精英們對此有一個逐漸領會和認識深入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得益於他生前的「滋蘭樹蕙」,培育了不少理想的種子。孔子一生,「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仲尼既沒,七十子之徒散遊諸侯,大者為卿相師傅,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隱而不見。故子張居陳,澹臺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貢終於齊。
  • 孔子的教育思想,對現代教育有何影響?
    孔子也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在奴隸社會中,只有貴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文化教育被政府壟斷。孔子建立了私立學校,收集了弟子,打破了政府的壟斷,擴大了教育的範圍。這種思想在當今人生價值評價、價值取向和價值目標教育等方面,仍有著積極的借鑑和啟迪意義。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在教育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比如說在當今社會上,《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使得教育成為全體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權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顯得更為鮮明充分。
  • 從《論語》看孔子的四大教育思想
    《論語》反映了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學術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在諸經中,《論語》得到的評價極高,對後世影響的時間最長久、地域最廣遠。孔子作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至今值得引起我們重視和學習。
  • 孔子及《論語》中的重要教育思想
    結合近幾年教師資格考試真題情況,分析發現孔子及《論語》的教育思想為中頻考點,整體考試難度不大,通常以客觀題形式進行考查。需要同學們準確識記其中重要內容,並能夠與《學記》中的部分教育思想進行區分。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古代春秋末期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在中國教育史上,孔子第一個創辦大規模私學,相傳培養弟子達3000人,其中身通六藝者72人。
  • 孔子的教育思想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指的就是中人這部分,也正因為此,孔子的「有教無類」的思想也並非絕對的平等,而是在中人之內,沒有類別。二、教育的目的——培養德才兼備的君子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養德才兼備的從政君子。可簡括稱之為「學而優則仕」,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條件。
  • 孔子有哪些寶貴的教育思想?
    「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自古及今,追隨者眾;從事文化教育工作數年,吾亦將孔子與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視為對我人生影響最大的兩位文化巨人。
  • 孔子是怎樣一個人?怎樣正確認識孔子的思想?
    關於孔子的思想歷來多有爭論,有人認為他代表奴隸主貴族的利益,一生積極為復闢西周的奴隸制度奔走,政治思想是極端反動的,有人認為孔子代表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政治思想有很大的進步性。小編認為,這種絕對化的認識,恐怕不符合孔子思想的實際。
  • 千古一帝秦始皇,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究竟誰更偉大?
    歷史上人們對他們的評價也都褒貶不一,那麼秦始皇和孔子究竟誰更偉大呢?在此之前,讓我們來看看毛主席對他們的評價!在毛主席看來,秦始皇是孔子的百倍。他曾說:「秦始皇是一位博大精深的專家,孔孟是理想主義者,荀子是唯物主義者,是儒家的左派;孔子代表奴隸主、貴族,荀子代表地主階級。」秦真的做了些什麼。孔子只說空話。幾千年來,它在形式上是孔子,實際上是按照秦始皇行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