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世界公認的傑出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首創規模巨大的私學,實行「有教無類」,擴大了教育對象的範圍,促進了文化學術的下移。
他強調教育對個人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提高了教育的地位。
他提倡「學而優則仕」,為封建官僚政治體制的建立做了輿論先導。
他從事古代典籍的繼承和整理,奠定了後世儒家經學教育體系的基礎。
他誨人不倦的為師風範,為後人樹立了光輝榜樣。
他實施了許多好的教育方法,總結出了許多精闢的教育原則,如啟發式教學、因材施教、學思並重、立志力行、推己及人、勇於改過等,都是符合教育教學規律且行之有效的。
總之,孔子的教育思想產生了重要的歷史影響,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是中民族珍貴的教育遺產。
「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必然提到四書五經。它真實地記錄了中華民族思想發展史上最活躍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實資料及影響中國文化幾千年的孔孟思想。所載內容及思想至今仍對我們具有積極的意義和珍貴的參考價值。
希望廣大讀者能在空閒時間,放下手機,讀一讀四書五經。通過對四書五經的閱讀,增長一些國學方面的知識,為弘揚國粹盡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