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司所得稅改革:爭議與啟示

2020-12-20 金融界

  企業稅負關乎企業競爭力,各國的稅制選擇不能不考慮這一點。中國正在深化稅制改革,也必須從企業競爭力的視角考慮企業稅負問題。

  根據全國財政決算,2015年中國企業所得稅收入為27133.87億元,在各種稅收收入規模中僅次於增值稅,佔全國稅收總收入之比是21.72%。這一比例近年常常在20%左右徘徊。未來中國企業所得稅在稅制結構中的重要性會上升還是會下降?逐步提高直接稅收入比重是改革的既定目標,企業所得稅收入會不會隨著稅制改革的深入而相應增加呢?

  美國公司所得稅大致相當於中國的企業所得稅。美國所走過的路可能對中國會有所啟發。目前,美國的公司所得稅收入佔聯邦稅收收入的比例只有10%左右。如此之低的比例並非一直如此。1952年,公司所得稅收入佔美國聯邦稅收總收入的約三分之一。美國的公司所得稅收入在稅制結構中的地位為什麼會發生如此之大的改變?美國所得稅將何去何從?關於美國公司所得稅改革,存在許多爭議。這些爭議,或許可以為中國下一步的企業所得稅改革帶來啟示。

  美國公司所得稅現狀:高稅率與低收入

  與公司所得稅在稅制結構中的地位不相稱的是,美國的公司所得稅稅率並不低。美國公司所得稅主要是聯邦政府徵收的,州和地方也徵收少量的公司所得稅。綜合聯邦、州和地方,2016年和2017年公司所得稅的平均稅率都是38.9%。在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美國的公司所得稅稅負是最重的。在世界上,美國38.9%的公司所得稅稅率只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波多黎各低,位列第三。如此之高的稅率水平,為什麼就不能帶來更高比例的公司所得稅收入呢?

  關於美國公司所得稅存在許多爭議。有人認為,正是因為美國公司的高稅率,公司所得稅收入佔比才不升反降。目前,美國的直通業務(pass-through businesses,由企業所有者以個人所得稅的形式而不是以企業所得稅的形式為利潤繳稅——編者注)蔚為流行,收入幾乎是1980年的三倍。直通業務所帶來的收入只要在企業主個人所得稅的申報表中體現就可以。如果這類業務帶來的收入由公司繳納所得稅,那不僅要被徵公司所得稅,而且股東在獲得紅利時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與直通業務蓬勃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司部門的稅收收入在萎縮,這直接導致公司所得稅收入佔比下降。

  是否應該對公司這種組織形式單獨課稅,本身就充滿爭議。一筆收入是合夥企業、獨資企業或其他符合條件的企業取得的,就只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如果是公司取得的,就要繳納公司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這樣的重疊徵稅理由是否充分?支持者認為,公司額外繳納公司所得稅,是股東只要負擔有限責任的代價。這麼說也不無道理,但是代價應該多高值得討論。如果更多的公司業務變成了繞開公司組織形式的直通業務,那麼公司所得稅負擔就可能不合理,降低稅負就是應有之義。按此,美國公司所得稅的高稅率就應相應下調。一種可能的結果是,稅率下調之後,公司業務不再萎縮,公司所得稅收入就不會減少,相反可能增加。

  直通業務的興起與美國1986年的稅制改革有著密切關係。稅制改革之後,個人所得稅稅率大幅度下降,直通業務的稅負相應下降,直通業務在稅收籌劃上的可行性提高。這說明,公司所得稅改革需要與個人所得稅改革做好協調工作,否則可能導致稅源的流失。中國的企業所得稅實質上也是對公司課稅,同樣地,企業所得稅改革也必須考慮與個人所得稅的聯動。

  美國公司所得稅的高稅率只是名義稅率,實際稅率遠未達到這一水平。在美國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一些大公司,特別是一些財富500強企業,都在比較長的時間段內不繳納或繳納很少的公司所得稅。這些大公司的平均實際稅率遠低於名義稅率。它們充分利用稅收籌劃工具,縮小稅基,儘可能少地繳納公司所得稅。在這裡,關鍵點有兩個:一是大公司,二是避稅天堂。

  大公司比中小企業有更強的稅收籌劃能力,在高名義稅率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將實際稅率降低到極致。這樣,大公司與中小企業之間所進行的是不公平的競爭。有人認為,這樣的高名義稅率規定是在懲罰規模小的、稅收籌劃能力不夠強的企業。

  避稅天堂以及其他稅率較低的國家和地區,是跨國公司的最愛,美國公司同樣也不例外。一些盈利能力很強的美國公司,通過關聯交易、轉讓定價等各種可能的手段,讓這些低稅地或避稅天堂成為利潤的實現地。事實上,一些美國公司就是這麼做的,早已成為眾矢之的,但現有的稅法對它們無可奈何,因為它們這麼做並不違反稅法。美國公司海外收入遞延納稅的規定,也讓一些公司即使有利潤,也不選擇匯回國內或不急著匯回。留在海外的公司收入,也不會帶來美國的公司所得稅收入。

  基於這樣的現實,人們的認識是不一樣的。有人認為應該降低名義稅率,讓大公司與中小企業之間的稅負更加平等。降低稅率可以增強美國企業的競爭力,從而讓美國經濟變得更加強大。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在他們看來,美國公司的實際稅負遠輕於名義稅負,降低名義稅率意義不大;而且,如果美國真的下調公司所得稅稅率,不僅可能不會增加公司所得稅收入,反而會導致稅收收入下降。這樣的結果是難以接受的。現實中不乏下調公司所得稅稅率的觀點,如將稅率下調到25%或更低水平的呼籲一直存在。但是,結果到底如何,仍然存在爭議。

  難以確認的公司收入與成本費用

  公司所得稅徵管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公司所得稅是對公司收入扣除成本費用之後的利潤課徵的稅。公司收入的確認就是難題。公司毛利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巨大差距,體現的是稅收優惠政策的影響。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實際上蘊含著一個個稅收漏洞。結果就是盈利的公司可能要支付大約35%的公司所得稅,而帳面虧損或有虧損可以結轉的公司可能一分所得稅都不要繳納。各種稅收優惠政策是否應該因此停止?顯然,各種優惠政策都代表著不同的政策目標,代表著不同的利益,要取消談何容易?

  公司業務中隨處可見轉讓定價。「市場價格」是不是真正的市場價格?要對此做出準確的判斷,不僅需要收集各種相關信息,而且要處理好這些信息。各個行業的情況不同,而且傳統行業在萎縮,新行業在興起,跨境交易也越來越多。面對複雜的情形,誰又有能力做出令人信服的選擇呢?避稅天堂和低稅地歷來被視為動了許多國家奶酪的「罪魁禍首」。

  在經濟繁榮時期,它們的行為或可容忍,但在經濟困難時期,被動了奶酪的國家稅收收入形勢不好,就會想方設法改變這一切。川普總統就職之後,會有什麼樣的新花樣呢?他會不會採取包括稅收在內的有效措施讓那些在海外的美國公司收入匯回國內?他所選擇的減稅措施會有效嗎?他所一再宣稱的讓美國強大的「再工業化」會成功嗎?公司的投資決策顯然不只是考慮稅收因素。懲罰性關稅不一定會嚇得住美國公司的海外投資。對於本來就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自由流動的資金來說,又有什麼樣的理由讓美國投資者選擇將資金匯回國內呢?

  公司成本費用的確定也是難題。美國稅法對成本費用的規定可謂無微不至。什麼樣的就餐費用可以算業務招待費?什麼樣的費用不能算業務支出?與業務相關的就餐費用當然是為公司取得收入的必要費用,但是誰又能說清吃飯時談的是不是業務呢?正式制度不可能規定一切,在具體執行中,非正式制度也很重要。公司所得稅徵管中的文化因素也不可或缺。當一個社會信任文化缺失時,徵管就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在美國,請客戶看體育比賽的支出,不能算公司成本費用,在夜總會的支出更不應該是公司的成本費用,因為這都是消費。這樣的規定釐清了公私界限,但這樣的制度移植到中國又會怎麼樣?可能會有人說,我們的業務就是這麼談的。那麼,是對業務費用支出採取比例控制,還是為取得收入所發生的成本費用都應該得到充分的扣除,哪種方式更為合理?從理論上說,應該選擇的是後者。但這對公司所得稅的徵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企業所得稅制度不可能照搬照抄美國的,但美國公司所得稅制度中的細節確實有許多值得中國參考。

  細節決定成敗,美國稅法對細節的規定很多,但就是這樣,美國公司所得稅在稅制結構中的地位事實上在下降。中國企業所得稅的未來會怎麼樣?這對未來稅收收入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未雨綢繆的規劃是必要的。

  川普在競選中多次聲稱要降稅,但是,他會做到嗎?特別是,在全球化與數位化已經對傳統稅收制度帶來嚴重衝擊的今天,各國也許更需要的是稅收制度的根本性變革,而不僅僅只是對傳統制度縫縫補補。為了更好地分攤公共服務的成本,一些新的徵稅辦法或許需要儘快出臺。

相關焦點

  • 美國ESSA下的學前教育改革及啟示
    ESSA下的學前教育改革及啟示[J].陝西學前師範學院學報,2019,35(4).   美國ESSA下的學前教育改革及啟示王沐陽,楊盼(喀什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新疆喀什844006) 摘 要:2015年ESSA的頒布標誌著美國進一步在聯邦教育法案中承認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 視點|2019年全球公司所得稅的基本特徵和趨勢
    全球公司所得稅稅率在包最大的經濟體美國在內的每個主要大洲(或國家集團),都出現了下降的趨勢。美國2017年的稅制改革(將35%的聯邦所得稅稅率降到21%)使全球最高的法定公司所得稅稅率更接近全球稅率分布的中間水平。美國在2017年的公司所得稅稅率排名世界第四,現在排在接受調查的國家或地區的中間。
  • 企業所得稅最新國際發展趨勢研究 - 中國稅務網
    一方面,企業所得稅改革受到宏觀經濟條件變化的影響;另一方面,企業所得稅改革也被賦予了促進經濟增長等政策目標。在美國等大型經濟體的推動下,全球企業所得稅減稅降率呈現加速趨勢。同時,為保護企業所得稅稅基不受國際避稅的影響,BEPS 行動計劃不斷落地。為了應對數字經濟的挑戰,一些單邊措施出臺,對此,國際組織呼籲通過國際協調來進行解決。
  • 林雙林:企業所得稅對資本積累是不利的,要降低
    這次稅收改革為以後稅收的增長奠定了基礎。中國稅收早在1994年已經確定,之後的改革都是降低稅率。在1995年之後的稅制改革中,中央政府的稅收分成提高,中央政府的印花稅分成也有提高。2006年廢除了農業稅,但還保留了契稅、營業稅、耕地佔用稅。第三,我們統一了企業所得稅。內資企業所得稅和外資企業所得稅統一為25%,高新企業享受15%的所得稅。
  • 「美國高考」改革啟示:弱化應試技巧
    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美國高考」,是否意味著美國高考在形式上更科學?美國高考在人才選拔上的側重點是什麼?又有哪些是值得國內借鑑的?前不久,因「應試色彩」受到爭議的SAT宣布,將從2016年起進行改革。此次改革內容、方向是什麼?對中國考生又有哪些影響呢?
  • 從企業所得稅入手減負
    企業所得稅是僅次於增值稅的國內第二大稅種。根據財政部數據,2008年企業所得稅收入總額11175億元,到2016年這一數字升至28850億元。在「企業稅負重」的呼聲正高、中央政府為企業減負頻頻表態的氛圍下,此次企業所得稅法修正,降低企業所得稅負擔被寄予厚望。
  • 美國聯邦企業所得稅稅率降低影響幾何
    稅率降低主要惠及法人制企業  美國聯邦稅改法案將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大幅降低,意在通過低稅率,減少美國跨國企業在美國以外的投資,吸引其他跨國企業到美國投資,從而刺激國內經濟,達到增加就業和促進GDP增長的目的。
  • 中美企業所得稅有效稅率比較
    12月2日,美國參議院艱難通過稅改法案,標誌著川普稅改方案又一次取得突破性進展,按照參眾兩院的稅改版本,改革後的美國企業所得稅總體法定稅率大約在26%左右(美國地方企業所得稅平均稅率為6%),略高於我國目前的25%。
  • 美國保險公司運用金融衍生品的經驗及啟示
    金融危機以後,各國政府以及監管機構對金融衍生品監管制度的改革持續進行,對於保險公司而言,適應新規則和運用新規則是降低風險、獲取投資收益的關鍵一環。此後,美國於20世紀90年代引進資本風險管理制度,其將量化投資限制應用於保險公司所有資產及證券投資當中。運用現狀NAIC所披露的定期報告使我們對美國保險公司金融衍生品的運用現狀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 企業所得稅統一年內有戲 增值稅改革仍需時間
    中新網3月4日電 由全國工商聯提交的「關於改革我國現行稅制的建議案」直指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統一和將生產型增值稅轉為消費型增值稅的改革。  據中華工商時報報導,記者就此電話採訪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財政部有關人士告訴記者,今年最有戲的稅制改革是關於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兩稅合併的改革。
  • 美國電力產業結構轉變歷史經驗與中國啟示
    大約在1985年之後,美國的電力產業發生了結構性的大轉變,這場變革,奠定了美國後來能源體系朝向低碳發展的基礎。以下介紹這場電力產業結構的拐點,以及在此一時期啟動的電力體制改革,並討論中國投資者與政策制定者可以從這段美國的歷史經驗得到的啟示。
  • 美國企業所得稅稅率將從35%下調至21%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尚未籤署將下調企業稅率的稅改法案,但幾家美國大公司周三已競相宣布打算拿出一小部分由稅改帶來的「意外之財」,作為特別獎金發放給員工。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Inc., T, 簡稱AT&T)和康卡斯特(Comcast Corp., CMCSA)表示,一旦川普在稅改法案上簽字使之正式成為法律,這兩家公司將向大部分美國員工發放每人1,000美元的特別獎金。這兩家公司的美國員工人數合計超過30萬。
  • 美國醫療責任保險的發展對我國的啟示與借鑑
    自1899年美國第一家經營醫療責任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成立後,美國的醫療責任保險開始快速發展,但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這一困境導致了20世紀60年代至21世紀初的三次醫療責任保險危機,美國各州相應進行了以《侵權責任法》為主的改革。應對第一次醫責險危機的改革主要由各州推動,內容為:提出再保險、設立聯合保險公司方案,鼓勵通過設立州營的患者賠償基金以分散醫療機構的風險;設置賠償金的最高限額、流程化爭議解決方案以減輕僱主責任等。
  • 美國能源上市公司NEE給電力行業的啟示
    Next Era的運營模式和資本市場表現賦予中國電力公司怎樣的啟示?今年十月的第一周,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電力公司NEE(Next Era Energy,下稱NEE),市值短暫超越了長期穩居世界第一大能源公司的埃克森美孚石油(ExxonMobile)公司。NEE是北美最大的電力和能源基礎設施公司之一,但即使在美國也並不是最大的電力公司,甚至第二都算不上。
  • 代持股票(權)所得稅主體認定問題辨析
    2011 年7月,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關於企業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有關所得稅問題的公告》(2011年第39 號,以下簡稱39號公告),明確以下內容,(1)轉讓限售股取得收入的企業(包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2)因股權分置改革造成原由個人出資而由企業代持有的限售股,企業轉讓上述限售股取得的收入、應作為企業應稅收入計算納稅。
  • 美國服裝公司推出「染血」運動衫引爭議(圖)
    美國服裝公司推出「染血」運動衫引爭議(圖)   這款運動衫最具爭議的地方是以1970年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校園慘案為設計題材,並印有假血跡。  據外媒報導,美國一家服裝公司推出了一款印有「肯特州立大學」標誌和假血跡圖案的長袖運動衫,引來強烈批評。目前,該服裝公司已通過社交網站發表道歉聲明,並召回該款運動衫。  服裝公司Urban Outfitters推出這款售價129美元運動衫後,引來輿論強烈批評。
  • 【匯繳】2019所得稅新政要點梳理及案例解析!
    註:文中藍字為超連結部分,點擊可看原文件來源:北京市稅務局、每日稅訊2019年是減稅降費之年,重點是深化增值稅改革,企業所得稅新政策相對往年較少,但是重要政策卻不少,而且多為減稅政策。目前,企業正在進行2019年度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下面筆者就彙算清繳中應關注的新政策予以說明。
  • 偉星股份:2019年度公司按15%的優惠稅率計繳企業所得稅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5月11日訊,有投資者向偉星股份提問, 請問公司享有哪些稅收優惠政策?公司回答表示,根據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浙江省2017年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備案的復函》(國科火字〔2017〕201號),本公司被繼續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有效期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2019年度公司按15%的優惠稅率計繳企業所得稅。
  • 考研招生改革的啟示
    不知道看我文章的童鞋有沒有想要考中傳的,前幾天的初試自命題科目大改革下面收集了一下改革對於我們的啟示,童鞋們真的要重視起來了!認真複習,爭取上岸,不然不知道明年你想要考的的目標院校會不會改革,所以一定要抓住時機。
  • 曹德旺美國工廠僅貢獻1%利潤,實際所得稅比中國高10%
    圖@視覺中國市界|作者張洋編輯|成靜衛《美國工廠》的主角福耀玻璃半年業績新鮮出爐,紀錄片中福耀玻璃遭遇美國當地工人抵制,現實裡公司業績也不太樂觀。公司汽車玻璃銷售收入比去年同期減少2.77億元,同比下降2.92%,毛利率也下降了1.23個百分點。2016年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決定投資10億,到美國建設玻璃工廠。曹德旺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美國的天然氣價格是中國的五分之一,汽油、電的價格是中國的一半……中國除了人工便宜,其他都比美國貴,尤其是稅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