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高校迎來倒閉潮,高等教育產業化,帶給我們什麼警示

2020-08-14 首席

近來,美國多所百年高校宣布倒閉,包括174年的麥克莫瑞學院、150年的舊金山藝術學院、107年的詹森·威爾士大學、119年的富蘭克林大學等,都作出關閉學校或部分校區的決定。

進入2020年以來,美國已有33所大學宣布永久關閉,這一數量還在不斷增加。美國教育委員會官員特裡·哈特爾表示,僅在春季學期的幾個月內,全美高校就少了80億美元的收入。而疫情給英國高等教育也帶來很大衝擊,造成的損失最高可達190億英鎊。

為什麼歐美高校如此脆弱?

這就要「歸功於」歐美高等教育產業化。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歐美高校主要收入來源由依賴政府財政撥款,逐漸轉為學費收入、社會捐贈、投資收入、社會服務、政府撥款或項目研究資助共同構成。其中,學費、社會捐助與服務收入的佔比不斷提升,而政府財政撥款的佔比則不斷下降。目前,非政府渠道來源收入已普遍佔到各高校總收入的70%~80%。

隨著收入渠道的不斷拓展,帶來的是高校培養能力和效率的提升教學軟硬體資源的優化,以及教育服務與相關配套產業的逐步形成與發展。在「和平歲月」,這種模式看不出會有什麼問題,一旦經濟出現問題,教育產業化的弊端很快就顯現出來,由於對社會資本的依賴程度越高,使得歐美高校抵抗市場風險、長期穩定保障教研工作正常進行的能力也就越差。

對我國高等教育產業化的警示

我們的高等教育,進入新世紀以來,突飛猛進,規模和數量都在快速增加。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005所。這也要得益於高等教育產業化發展,一個是並軌之後的大學收費教育,一個是引入社會捐贈等收入形式。

歐美高校今天出現的問題,在未來也可能在我們的高等教育領域出現。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生源逐漸萎縮,直接衝擊高校招生。目前,我國的人口問題形勢非常嚴峻,90後比80後少了1172萬,00後又比90後少了4700多萬,00後和10後的出生人口,相比80後和90後,整整少了1.03億人。

人口斷崖式下降,這就意味著,10多年以後,國內很多高校,招生生源枯竭,直接導致學校倒閉。這一點歐美很多高校得到體現,不少大學因為受疫情的衝擊,國際學生的大幅減少,招不到足夠的學生,造成學校財政困難,進而倒閉。

二、高校數量過多,加速高校優勝劣汰。這一點在一些民辦高校領域最為明顯。來自有關民辦教育的統計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全國民辦高校的招生狀況下降嚴重,普遍下降幅度在一半左右,其中民辦大學較集中的西安下降最多,招生數量只有往年的兩三成,在一些大學城,已出現人去樓空的「冷清」景象。

三、管理不善、資金鍊斷裂等。我們知道,教育產業化有利有弊,在產業化過程中,增長和效率變成了學校的主要追求,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教育公平和教育品質的關注。享受「優質教育」,越來越成為金錢和權力的較量。

一方面是獨立辦學,一方面又受到經濟鏈條的約束,而且,隨著產業化的不斷深入,對於外界的依賴程度也在不斷加深,一旦受到外界環境的衝擊,學校的發展也將受到巨大影響,歐美很多高校即是受疫情衝擊、經濟滑坡的影響倒閉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歐美高等教育遇到的情況,若干年後也有可能在中國出現,一旦出現,我們將如何應對?按照我國目前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如果進行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破產,這些學生該怎麼辦?

有專家提出,針對越來越現實的大學破產、關門問題,我國高等教育有必要探索大學自由轉學制度、學分互認制度,這既是建立高等教育市場競爭機制的需要,也是學校退出之後,保障受教育者權益的需要。

相關焦點

  • 歐美高校「倒閉潮」:高等教育產業化,考驗政府良心
    裁員、破產……對歐美高校來說,沒有生源意味著沒有財源,疫情之下歐美高校艱難求生,一些百年高校甚至已經倒閉關門。上世紀七十年代,世界經濟危機重壓之下的西方資本主義各國又迎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挑戰。面對日益加劇的財政壓力,歐美各國逐漸開始了對財政資源配置的改革,歐美各國的高等教育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走向市場化產業化。
  • 歐美百年高校倒閉的啟示
    評論員觀察由於疫情的持續衝擊,很多歐美高校都採用延遲開學或線上教學的方式。此外,一些高校在疫情期間出現嚴重資金缺口,有一些百年高校甚至已經倒閉關門。雖說疫情是造成這些學校財務狀況惡化的直接原因,但美國高等教育的問題植根已深。有投資諮詢機構指出,在該機構所關注的美國高等教育機構中,三成高校在疫情前就已經出現赤字,其中一些機構的資金流動性甚至只能支撐90天。也就是說,不論是疫情或是其他因素帶來意外,只要學校「停擺」超過三個月,就可能被徹底壓垮。這些歐美高校為何如此「脆弱」?
  • 評論員觀察|歐美百年高校倒閉的啟示
    由於疫情的持續衝擊,很多歐美高校都採用延遲開學或線上教學的方式。此外,一些高校在疫情期間出現嚴重資金缺口,有一些百年高校甚至已經倒閉關門。雖說疫情是造成這些學校財務狀況惡化的直接原因,但美國高等教育的問題植根已深。有投資諮詢機構指出,在該機構所關注的美國高等教育機構中,三成高校在疫情前就已經出現赤字,其中一些機構的資金流動性甚至只能支撐90天。也就是說,不論是疫情或是其他因素帶來意外,只要學校「停擺」超過三個月,就可能被徹底壓垮。這些歐美高校為何如此「脆弱」?
  • 疫情過後,全球高等教育院校將會迎來一輪倒閉潮
    疫情的發展改變了很多留學學生的規劃方向和路徑,給全球大學的發展也帶來了新的招生思路和發展趨勢,同時給所有的高校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該調查於2020年2月13日至26日進行,有230多所美國高等教育機構參與並對當時留學生情況作出了回應。37%的高校表示,由於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旅行限制,一些學生無法從中國到美國校園。所有相關高校表示,試圖與留學生討論靈活的學習方式或遠程學習、請假、退款等事宜。
  • 中國高校將迎絕佳契機:美國大學驚現倒閉潮,利好中國高等教育
    美國大學驚現倒閉潮在新冠肺炎疫情一浪高過一浪的持續衝擊下,美國許多大學出現了嚴重的入不敷出的財務危機,這一困境直接導致了許多美國大學的倒閉。 美國刁難不止,倒閉潮將愈演愈烈能將美國大學推入倒閉潮的,不光有疫情,還有留學生的急劇減少。
  • 倒閉不斷!眾多高校開啟「求生存」模式,歐美高校到底怎麼了?
    因為2020年新冠疫情的肆虐,歐美國家大部分高校不得不採取線上教學或延遲開學的方式。同時,一些高校在疫情期間財政困難,資金鍊出現嚴重問題,甚至有些百年高校都瀕臨破產,面臨即將倒閉的「至暗時刻」。新冠肺炎疫情大暴發給美國高校帶來的經濟損失是極其巨大的,很多高校的財務狀況急劇惡化。
  • 說關就關,歐美數十所大學瀕臨破產或已倒閉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繼續肆虐世界,許多歐美大學都採用了延遲授課或者在線教學方法。此外,在疫情期間,一些大學逐漸出現嚴重的資金缺口,一些擁有100年歷史的大學瀕臨破產,甚至倒閉。02 尋找經濟來源並減少花費支出,歐美部分大學採取多種自救方式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歐美許多大學的財務狀況急轉直下,一些大學瀕臨破產,或者即將倒閉。除了減薪和裁員外,歐美大學想盡辦法挽救自己以留住學生。
  • 歐美大學也頂不住了,多所百年高校永久關閉,更多面臨集體訴訟
    此外,一些高校還在疫情期間出現嚴重資金缺口,有一些百年高校甚至已經倒閉關門。摘要瀕臨破產 歐美大學的「至暗時刻」開源節流 歐美高校自救花樣百出政府救助不力 歐美教育產業化弊端漸現60多所美國大學面臨集體訴訟
  • 歐美多所百年名校倒閉關門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續肆虐影響已蔓延至知名高校!最新消息:已有數十所高校倒閉關門!由於疫情的持續衝擊,很多歐美高校都採用延遲開學或線上教學的方式。此外,一些高校還在疫情期間出現嚴重資金缺口,有一些百年高校甚至已經倒閉關門。
  • 美國高校出現倒閉潮!經濟學人:問題一直存在,疫情使其惡化
    美國高校出現倒閉潮!很多美國高校紛紛進入「求生存」模式,努力填補巨大的預算缺口,但是一些學校已經宣布永久關閉。美國《經濟學人》雜誌曾在2020年5月30日發布文章稱,美國高校的問題其實早就存在。2008年至2012年間,美國各州都將高等教育經費削減了29%,且外國本科生的入學人數連續三年持續下降。
  • 33所美國大學宣布永久關閉,倒閉潮下的英美高校為何難逃破產命運?
    在探討更深層的原因前,我們先來談談此次疫情爆發對英美高校造成的影響 —— 最直接的就是財政壓力的加劇和資金缺口的擴大。據美國教育委員會政府和公共事務高級副總裁特裡·哈特爾透露,僅春季學期的幾個月時間,全美高校就少了80億美元的收入。「新冠病毒肆虐使美國高等教育系統陷入混亂,每所高校現在都面臨現金流危機。」哈特爾表示。
  • 33所美國大學宣布永久關閉,倒閉潮下英美高校為何難逃破產命運?
    倒閉潮背後的深層原因疫情帶來的影響固然不能忽視,但這是否就是高校倒閉的全部真相?筆者以為不然。正如本文開始博爾克在推文中說的,新冠病毒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今年的高校倒閉潮似乎更是應證了克萊頓教授當年的預測。總結來說,除了出生率下降帶來的影響外,對小型院校而言,學費折扣過高,收入嚴重依賴學費,沒有找到創收新途徑;加上獲得的捐贈不到學校支出的三分之一是造成學校面臨債務危機,並最終破產的三大主要原因。
  • 33所美國大學宣布永久關閉,倒閉潮下的英美高校為何難逃破產命運
    倒閉潮背後的深層原因疫情帶來的影響固然不能忽視,但這是否就是高校倒閉的全部真相?筆者以為不然。正如本文開始博爾克在推文中說的,新冠病毒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今年的高校倒閉潮似乎更是應證了克萊頓教授當年的預測。總結來說,除了出生率下降帶來的影響外,對小型院校而言,學費折扣過高,收入嚴重依賴學費,沒有找到創收新途徑;加上獲得的捐贈不到學校支出的三分之一是造成學校面臨債務危機,並最終破產的三大主要原因。
  • 33所美國大學宣布永久關閉,倒閉潮下的英美高校為何難逃破產命運?
    在探討更深層的原因前,我們先來談談此次疫情爆發對英美高校造成的影響 —— 最直接的就是財政壓力的加劇和資金缺口的擴大。據美國教育委員會政府和公共事務高級副總裁特裡·哈特爾透露,僅春季學期的幾個月時間,全美高校就少了80億美元的收入。「新冠病毒肆虐使美國高等教育系統陷入混亂,每所高校現在都面臨現金流危機。」哈特爾表示。
  • 《科學新聞》:高校倒閉潮,離我們有多遠
  • 美國高校出現倒閉潮!經濟學人:問題一直存在,疫情使其惡化
    此外,美國的私立高校也在面臨著巨大的倒閉風險。7月7日,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的高級經濟研究員Charles A. Goldman與高級政策研究員Rita T. Karam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聯合刊文稱,美國大學恐將永遠改變。
  • 破產、倒閉,多家百年高校也頂不住了
    但是誰能想到,倒閉的不僅是街邊的小店,甚至還有百年高校!歐美大學絕大多數是私立大學,他們把教育看作一個產業,按照產業的方式來運作教育,在運作過程中引入市場機制,以此達到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教育效益的最大化。此外,2008年至2012年間,美國各州都將高等教育經費削減了29%,且外國本科生的入學人數連續三年持續下降。
  • 新冠疫情讓歐美的教育產業化弊端顯露,我們對這個問題也要深思
    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帶給社會的損失是全方位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無處不在。曾經歐美人引以為豪的教育產業也是受到極大衝擊。在世界百所名校的前50名裡,大部分都是美國和英國的高校。超高的知名度,每年吸引了大量的世界各國留學生進行留學深造。但今年,很多學校面臨的是財政危機。
  • 數十所知名高校倒閉關門!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續肆虐 影響已蔓延至知名高校! 最新消息: 已有數十所高校倒閉關門! 由於疫情的持續衝擊,很多歐美高校都採用延遲開學或線上教學的方式。
  • 西方高校瀕臨破產:教育產業化是主因,反智主義是助力
    目前該校在讀的學生已經全部轉學到了其他高校,挺過了南北戰爭、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沒想到最後是COVID-19終結了它。如果美國不能控制住疫情,儘快全面開學,倒閉的百年名校還會越來越多。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Robert Zemsky預測,受疫情衝擊,全美明年將有200所高校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