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曾因「免收20%利息稅」「零存整取享受同期整存整取利率」而一度風光的教育儲蓄,如今則已成被遺棄的對象。記者走訪新區多家銀行了解到,近期多家股份制銀行紛紛宣布,停止教育儲蓄的新開戶業務,而目前提供該業務辦理的銀行多為國有大行,但前來辦理者也寥寥無幾。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利息稅的取消,教育儲蓄的最大優勢已隨之不復存在,再加上當前各類創新型理財產品的衝擊,教育儲蓄未來很有可能將退出銀行業務範圍。記者 李婷婷
多家銀行叫停教育儲蓄開戶
「目前我行已暫停辦理教育儲蓄的新開戶業務,此前已在我行辦理該業務的存量客戶,仍可按原有業務規則正常辦理教育儲蓄的查詢、續存、支取或銷戶等業務。」招行新區第三大街某支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總行規定從今年元旦起停辦教育儲蓄的新開戶業務,至於以後還能不能重新再開啟這項業務,還沒有明確的通知。而記者走訪民生銀行、平安銀行分、興業銀行等新區部分營業網點了解到,這些銀行也均停止辦理教育儲蓄業務。記者在中行、農行、工行、建行等國有銀行發現,教育儲蓄雖作為個人金融服務的一部分存在,但這些業務基本無人問津。「教育儲蓄業務剛推出時,我行不少網點均專設教育儲蓄窗口,近幾年隨著替代品種越來越多,選擇辦理該業務的客戶已寥寥無幾,專設的教育儲蓄窗口也因此而取消,但銀行仍可提供該業務的辦理。」一家國有銀行網點的工作人員介紹,現在很多家銀行都主推銀保產品作為目前教育儲蓄業務的替代產品。
教育儲蓄優勢已消失殆盡
據了解,教育儲蓄的對象為在校小學四年級(含)以上學生,存款期限分為一年、三年和六年,每個帳戶起存金額為50元,本金合計最高限額為2萬元。該業務推出後,曾大受市民青睞,市民憑藉學校提供的正在接受非義務教育的學生身份證明即可辦理該業務。教育儲蓄採取的是零存整取模式,但卻能享受到同樣期限的整存整取利率,且客戶還不用繳納20%的利息稅。「考慮到每個帳戶最高只能存2萬元,教育儲蓄客戶不能享受到更多優惠利率,不能滿足大多數客戶繼續非義務教育資金的需求。同時,教育儲蓄業務規則相對複雜,而業務量又非常小,投入、產出嚴重失衡,因此最終取消了該業務。」某取消該業務的銀行內部人士透露,教育儲蓄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免繳利息所得稅,但2008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通知宣布,全國取消利息稅,教育儲蓄的最大優勢也隨之不復存在。雖然仍有零存整取、存期靈活、利率較為優惠的特點,但面對當前銀行理財產品、銀保理財產品、網絡理財產品等衝擊,已越來越萎縮,已出現退出銀行業務範圍的苗頭。
該人士同時建議,隨著利息稅的取消,現在申辦教育儲蓄並不划算,要給孩子儲備教育金,現在可以有很多選擇,如銀行目前在售的保本型理財產品、銀保產品、貨幣型基金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教育儲蓄的替代品,這些產品雖為投資型產品,但風險較小,並有穩定的收益,比較適合為孩子積累教育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