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家長是否還記得小時候父母曾經常給我們吃一種叫做「花塔糖」的打蟲藥,這種藥甜甜的就像糖一樣,非常受小孩子的歡迎。
而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衛生水平有所提高,孩子身上出現寄生蟲感染的情況變少了許多,但許多家長還是擔憂自己孩子會染上寄生蟲,因此經常給孩子服用打蟲藥,其實這種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隨便服用打蟲藥給孩子帶來的副作用可是不容小覷的。
2歲男童經常腹痛,奶奶亂給孩子吃打蟲藥,竟引起腎臟損傷
曾在報紙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說有個2歲大的男童經常說自己肚子疼,奶奶就懷疑他肚子裡是不是有蟲子,於是就給孩子餵了很多劑量的打蟲藥,結果過了沒多久孩子就出現了腎衰竭的狀況,送到醫院好不容易才搶救過來,雖說孩子性命保住了,但是過量的藥物副作用卻對其腎臟產生了永久性的損傷,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其實孩子的奶奶本是好心,因為於她的認知裡,在他們那個年代,最常見的腹痛起因就是寄生蟲感染,這種情況只要吃打蟲藥驅蟲就好了。所以奶奶就根據自己的經驗對孩子進行處理,結果卻沒想到好心辦了壞事。
曾經的驅蟲神藥「寶塔糖」似乎突然間就銷聲匿跡了,取而代之的是藥店裡出售的一種叫做阿苯達唑腸蟲清的藥片。每次我去藥店買藥的時侯,售貨員總會順便向我推薦打蟲藥,說打蟲藥一年應該吃兩次,即便是沒有寄生蟲也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尤其是小孩子總不愛乾淨,肚子裡愛長蟲子,一定要給孩子吃一點預防預防。但我基於對之前看過那個新聞所產生的恐懼感,還是沒有敢買。
是藥三分毒,打蟲藥真的像售貨員說的那樣可以隨便服用嗎?
1.有沒有蟲子要去醫院檢查才知道,根據孩子情況判斷不可取。
很多醫生建議如果肚子裡沒有蟲子的話最好是不要服用打蟲藥的,是藥三分毒,尤其是對小孩子更可能造成一些副作用。要是真的懷疑孩子肚子裡有蟲子的話,最好來醫院化驗一下大便,然後根據醫生的診斷再進行用藥。切不可因為孩子有肚子疼、臉上有白斑、面黃肌瘦、磨牙等現象就判斷他們是肚裡有蟲,其實這些現象很有可能是由其它別的原因引起的。
2.沒蟲子亂吃打蟲藥,後果可能很嚴重。
驅蟲藥最常見的就是阿苯達唑腸蟲清,吃這類藥物一定要謹遵醫囑,隨意亂服用很可能導致一系列副作用,如噁心、腹痛腹瀉、過敏皮疹、口乾、乏力、嗜睡等症狀。另外嚴重的還可引起肝臟功能和腎臟功能受損,甚至出現驅蟲藥性腦炎症候群導致終身殘疾。因此在此需要各位家長提高警惕,千萬不要隨便給孩子用藥。
那如果孩子真的感染了寄生蟲,我們應該如何正確使用打蟲藥進行治療呢?
1.兩種情況判斷是否有蟲。
第一種是直接到醫院化驗孩子的大便,看其中是否有寄生蟲。第二種就是家長可以直接觀察寶寶大便,若是感染蛔蟲的話則可用肉眼直接分辨出,因為蛔蟲一般較大較長,比較明顯;若是感染蟯蟲的話就需要家長們細心觀察,若是在大便中難以看出的話,建議家長可以等寶寶熟睡後扒開孩子的肛門仔細檢查是否有白色細線形狀的蟲子,一般感染蟯蟲會導致孩子肛門瘙癢難忍,症狀還是比較明顯的。
2.使用劑量需謹遵醫囑。
打蟲藥的使用劑量是跟體重掛鈎的,家長們不要隨便增減劑量,以免達不到預期的驅蟲效果。在使用驅蟲藥時一定要問清楚醫生服用劑量,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服用。
比起售貨員所說的用打蟲藥來預防寄生蟲感染,父母不妨多提醒孩子平時注意飯前便後洗手,注意個人衛生,並且也要注意不要多食生冷食物,這樣預防會更有效一些。切不可隨便給孩子亂吃打蟲藥,以免釀成悲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