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
磨牙臉上白斑指甲白點,均不是體內有蟲的症狀
腸道線蟲病目前已少見,定期給孩子服藥無必要
擔心孩子得蛔蟲病,一些家長會給孩子吃打蟲藥,有的甚至定期服用。不過,針對這種行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醫生近日呼籲,隨著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的變化,蛔蟲早已沒有以前那樣猖狂,貿然使用打蟲藥,蟲沒打著,反而還可能導致變態反應性腦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周紅雨教授告訴記者,醫院每年都會接到五六例因為誤食打蟲藥引發腦炎的病人。除此之外,誤食打蟲藥,還有可能造成肝功能、腎功能受損,以及噁心腹瀉等問題。
定期服用打蟲藥
有必要?
家長:有人定期給孩子吃
昨日下午,在成都市的一家幼兒園門口,站滿了準備接走各自家中孩子的家長。記者隨機採訪了20位家長,其中有兩位年齡稍大的家長表示,會定期給家裡孩子備好打蟲藥吃。「娃娃面色發黃,出現了營養不良的情況。」一位家長表示,藥店裡兩塊多錢就能買到一粒。
不過,大多數家長都看到了相關科普知識,知道這種藥不能亂吃。「現在很多蔬菜水果都是洗乾淨了吃,哪像我們以前隨便拿著就開吃。」一位年輕家長表示,現在孩子比以前管得更嚴了,很少像以前的小孩那樣,喝生水、吃一些不衛生的生冷食物。「如果孩子不喜歡吃飯,就給他弄點開胃菜,實在不行再找醫生。」
隨後,記者來到一家藥店詢問打蟲藥,藥店工作人員拿出一種名為史克腸蟲清的打蟲藥介紹說,一般都是買這種,不過要兩歲以上的才能服用。藥店通常都是單賣,每片需要2.5元。
醫生:腸道線蟲病已少見
蛔蟲是人體內最常見的寄生蟲之一,不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這種腸道線蟲引發疾病的機率已經大不如前。「以前衛生條件差,小孩子也喜歡吃一些生冷的東西,田地裡化學肥料使用都很少。」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周紅雨教授說,這些外部環境,為寄生蟲蟲卵提供了「溫床」,因為很多蛔蟲都是通過食物入侵人體。
然而,現在無論是小孩子還是大人,生活都更加講究了,衛生習慣也和之前相比有了長足進步。「如果還將打蟲藥作為預防性用藥,反而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周紅雨告訴記者,現在腸道線蟲病已經成為一種比較少有的寄生蟲病,已經沒有必要定期給孩子餵打蟲藥了。
科學防治蛔蟲病
看這裡
症狀
間歇性肚臍周圍痛要小心
記者了解到,蛔蟲病主要有以下幾大類症狀。
1、營養不良:蛔蟲在小腸頭不僅要掠取營養,而且因為損傷了腸黏膜導致消化和吸收障礙,還會影響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A、B2、C的吸收,甚至造成發育障礙。2、損傷腸黏膜:因為腸黏膜損傷和腸壁炎症影響腸的正常蠕動,常有間歇性肚臍周圍痛、噁心、嘔吐等症狀。3、引起超敏反應:如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皮膚瘙癢及結膜炎等,反應強烈時還可能出現休克症狀。4、常見的併發症:因為蛔蟲會到處鑽,在受到刺激比如吃辣了、發燒等情況下,就可能進入與腸腔相連接的管道,或進入其他器官,如膽道、胰管、闌尾等處引起蛔蟲併發症,出現膽道蛔蟲病、腸梗阻,甚至穿通腸壁引起腸穿孔導致腹膜炎等等。
查蟲
應該先做糞便檢查
「如果孩子消化吸收出現了問題,出現營養不良等症狀,還是應該先做一個糞便檢查。」 周紅雨說,如果查到有蟲卵,證明確實有蛔蟲病。而針對一些人們口口相傳的蛔蟲症狀,周紅雨也表示,都不科學。
「諸如磨牙、臉上白斑、手指甲上有白點等,都不是體內有蟲的症狀。」她表示,就拿磨牙來說,長牙、牙齒疾病、中耳炎等都會引發這種症狀。
用藥
亂吃可能導致肝腎損傷
周紅雨表示,如確實查到有蛔蟲病,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吃什麼藥、吃多少藥,都不能自作主張。「只要是藥就不能亂吃。」周紅雨透露,醫院每年都會接診五到六例因為服用打蟲藥引發變態性腦炎的病例,在神經內科,主要以成年人為主,不過,這種情況還沒有出現上升趨勢。
大量臨床數據和研究表明,服用驅蟲藥可能導致變態性腦炎及肝腎損傷。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早在2009年就發出提示,左旋咪唑等咪唑類驅蟲藥可以導致腦炎症候群;國內多家醫院也曾有過服用驅蟲藥導致腦炎的案例分析。
據國內一項關於驅蟲藥性腦炎的研究發現,該病最常見的症狀是意識障礙、反應遲鈍、肢體癱瘓、失語、皮層性尿失禁等,而且這些症狀可能導致終生殘疾。一些孩子還可能出現口乾、乏力、嗜睡等症狀。
成都商報記者 宦小淮 實習生 陳薪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