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經常吃的一種打蟲藥,甜甜的很好吃,為什麼現在見不到了?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現在的小孩子也是很幸福的,能玩很多新的玩具,也能吃到各種各樣好吃的零食,有些已經不稀罕零食了,不像我們小的時候,零食只有那幾種,但是只要能買,我們還是很珍惜的,買幾顆糖就能開心好長時間,還捨不得吃!
說起糖,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寶塔糖,其實說是糖也不準確,就是一種打蟲藥,吃起來甜絲絲的,小孩子都很喜歡吃,雖然是藥,但是吃了之後沒什麼副作用,所以那個時候的小賣鋪也會賣這種食物,給孩子當糖吃,因為價錢便宜味道好,所以在當時是很受歡迎的,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糖慢慢的消失了,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種糖的主要成分,在我們小的時候,中國的醫學技術沒有那麼發達,藥物種類很少,治療蛔蟲的藥就更少了,當時中國從蘇聯引進了一種植物:蛔蒿,這種植物是打蟲藥的主要原材料,當時中國對打蟲藥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所以種這種植物的人也有很多,味道好價錢便宜,小孩子都喜歡吃,所以寶塔糖的銷量很高。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的醫學技術也越來越發達了,藥物研發技術也很先進,製作出了很多種類的治療蛔蟲的藥,這些藥效果更好,原材料豐富,而且製作方法也很簡單,寶塔糖的原材料蛔蒿是從國外引進的,所以相對來說成活率不是很高,慢慢的也就沒人種了,這種糖也就慢慢的淡出了我們的視線。
雖然在慢慢的淡出我們的視線,但這種寶塔糖也沒有完全的消失,有些藥店裡還是有賣的,但是成分已經跟以前的不一樣了,其實這也是一種社會發展的趨勢,時代在進步,科研技術也在進步,總會出現效果更好的藥,一些舊的藥物也應該被取代,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嗎?你們小時候吃過這種打蟲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