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首與茶相關的古詩,品茗也是品中國文化-文化與茶結合更有寓意

2020-12-22 騰訊網

12首與茶相關的古詩,品茗也是品中國文化-文化與茶結合更有寓意

如今這個世界上生活和工作節奏都非常快,很多人起得早睡的晚,風雨交加,心力憔悴,但無論你工作多忙,你也需要放鬆,不管生活多麼艱難,不要哭。泡一杯茶,緩和心情,一切都會過去的,我相信風雨過後會有彩虹的。

中國人喜歡喝茶,這不僅是為了解渴,也是為了培養他們的性情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靜靜地看著一片茶葉,在一個清澈的杯子裡一次又一次地翻滾沉澱,水從濃到淡,一壺茶也從香甜到無味,正反映著生活從更多的欲望到沒有需求的過程。

詩人李清照曾經說過: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是的,泡一壺好茶,捧一本好書,在明亮的春光中享受它,真是太高興了。

"以下12首描述茶的古詩是精心挑選給大家欣賞。

茶與文化的結合,會更有寓意!

《六羨歌》 【唐】陸羽

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人省,不羨暮人臺,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山泉煎茶有懷》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琴茶》【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夢,不讀書來老更閒。

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常相伴,難道吾今無往還?

《嘗茶》【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大雲寺茶詩》【唐】呂巖

玉蕊一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

兔毛甌淺香雲白,蝦眼湯翻細浪俱。

斷送睡魔離幾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巖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西江月(茶詞)》【宋】蘇軾

龍焙今年絕品,谷簾自古珍泉。

雪芽雙井散神仙。苗裔來從北苑。

湯發雲腴釅白,盞浮花乳輕圓。

人間誰敢更爭妍。鬥取紅窗粉面。

《吟元郎中白須詩,兼飲雪水茶,因題壁上》【唐】白居易

吟詠霜毛句,閒嘗雪水茶。

城中展眉處,只是有元家。

《茶瓶兒·去年相逢深院宇》【宋】李元膺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縷》。

歌罷花如雨。翠羅衫上,點點紅無數。

今歲重尋攜手處,空物是人非春暮。

回首青門路。亂紅飛絮,相逐東風去。

《滿庭芳·茶》【宋】黃庭堅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裡名動京關。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

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

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

為扶起燈前,醉玉頹山。

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

歸來晚,文君未寐,相對小窗前。

《品令·茶詞》【宋】黃庭堅

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體淨,只輪慢碾,玉塵光瑩。

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

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

恰如燈下,故人萬裡,歸來對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贈茶肆》【元】李德載

茶煙一縷輕輕颺,

攪動蘭膏四座香,

烹煎妙手賽維揚。

非是謊,下馬試來嘗。

黃金碾畔香塵細,

碧玉甌中白雪飛,

掃醒破悶和脾胃。

風韻美,喚醒睡希夷。

蒙山頂上春光早,

揚子江心水味高,

陶家學士更風騷。

應笑倒,銷金帳飲羊羔。

龍團香滿三江水,

石鼎詩成七步才,

襄王無夢到陽臺。

歸去來,隨處是蓬萊。

一甌佳味侵詩夢,

七碗清香勝碧簡,

竹爐湯沸火初紅。

兩腋風,人在廣寒宮。

木瓜香帶千林杏,

金橘寒生萬壑冰,

一甌甘露更馳名。

恰二更,夢斷酒初醒。

兔毫盞內新嘗罷,

留得餘香在齒牙,

一瓶雪水最清佳。

風韻煞,到底屬陶家。

龍鬚噴雪浮甌面,

鳳髓和雲泛盞弦,

勸君休惜杖頭錢。

學玉川,平地便升仙。

金樽滿勸羊羔酒,

不似靈芽泛玉甌,

聲名喧滿嶽陽樓。

誇妙手,博士便風流。

金芽嫩採枝頭露,

雪乳香浮塞上酥,

我家奇品世間無。

君聽取,聲價徹皇都。

小茶君溫馨提示您,手機看久了眼睛會酸疼的哦,放下手機休息2分鐘吧!

我們下期見!

把好知識分享給身邊更多喜歡茶文化愛喝茶的朋友吧!

歡迎留下您的評論,下期想了解哪方面的茶知識呢?

相關焦點

  • 西山鎮2020年茶文化展演,桂平茶界的半壁江山都來了!
    「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 12月20日,由桂平市西山鎮文化站主辦,茗星閣茶業、善茶工坊、一見如茶工作室、大觀茶莊協辦的「2020年茶文化展演」,在聽風閣隆重舉行!
  • 「茶中有詩意,詩中有茶味」,明朝如何在茶詩中展現出飲茶文化?
    中國曆朝歷代茶文化在中華文明中都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在高度集權的明朝也是如此。飲茶這項活動雖然是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活動,但是顯然相對於只把茶葉當做生活調劑品的普通百姓,飲茶這項活動在文人的生活中更為重要。
  • 「品茗讀書 品味人生」---南京師大圖書館宣傳周「茶之道」文化...
    為了豐富讀者課餘生活,更好的滿足讀者對傳統茶文化的了解需求,也為了更好打造圖書館文化交流活動平臺,11月27日下午,南京師大敬文圖書館偲怡園內,暖意融融、飄著醉人的茶香、書香……由圖書館辦公室承辦的圖書館宣傳周活動之一「品茗讀書、品味人生」--「茶之道」文化沙龍在此舉辦。   此次活動特邀到國家級茶藝技師,南京藝茗樓茶校茶藝導師王景智老師為主講嘉賓。
  • 福鼎:文化賦能 茶產業添活力
    作為福鼎首批建成的茶葉觀光體驗園之一,2012年,品品香把傳統製作技藝與現代標準化生產技術融合,在管陽河山基地建起這個集白茶種植、生產、營銷、文化、旅遊、收藏於一體的白茶莊園。據品品香總經理邵克平介紹,現在遊客到福鼎除沉醉於山海川島的旖旎風光外,對福鼎白茶及其文化內涵同樣產生濃厚的興趣。今年,品品香白茶遊學之旅已到訪20多批,來自全國各地的茶友來此飲茶,領略至美茶園風光。
  • 茶讓生活更美好 弘揚蒙頂山茶文化振興雅茶產業
    5月下旬,第二屆中國當代茶文化發展論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眾多茶界專家學者、管理和從業人員齊聚一堂,就如何促進茶文化、茶產業健康發展,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茶生活的多元需求展開討論。我市相關負責人、茶文化專家、蒙頂山茶和雅安藏茶企業管理人員參與其中。  一直以來,我市都在積極舉辦茶事活動,促進茶經濟、茶文化、茶旅遊融合發展。
  • 名人話茶趣:品好茶是清福
    但胡適很忙,他大概沒時間去品烹茶之水來自三峽哪一段。斟細呷之茶文化梁實秋也寫有《喝茶》,他在《喝茶》開篇就為自己定位:「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經,更不懂什麼茶道,從無兩腋之下習習生風的經驗。」梁實秋《喝茶》記有親歷:「《潮嘉風月記》說工夫茶要細炭初沸連壺帶碗潑澆,斟而細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為清絕。
  • 初冬品茗,茶暖人心丨第11屆茶博會無荼琴茶現場表演採擷!
    用一杯茶的時間,品四季韻味;聆一首古曲,享片刻閒適;一盞清茗,人淡如茶一曲流水,心素如簡初冬品茗,茶暖人心2019年11月22日,第11屆中國(重慶)國際茶產業博覽會在重慶南坪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與此同時,作為琴茶文化的愛好者和推廣者,重慶茶藝師協會亮相此次茶博會,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金秋琴茶雅集」
  • 尋韻詩畫梅江水,品茗千年嘉應茶
    人們常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已成為當今世界上分布最廣,影響最為深遠的民系之一。 而如今從鄉下到城裡,客家人家裡都延續著泡茶的習慣,每天以滾燙的熱水泡茶,看著茶葉伸展,蒸汽上升,再品茗清澈的茶湯,這是客家人一天的開始。嘉應茶基本種植於高海拔山區,生態是茶樹生長中環境因素的總稱,土壤、水質、海拔、氣候等零零總總每個都是無法複製細節,梅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雨水豐盈、光照充足,水土豐饒,給予茶樹最肥沃的滋養、非常適合茶樹生長。
  • 中國茶文化:獨特的臺灣茶道文化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很喜歡茶,中國的茶道文化源遠流長。家裡來客人,喝茶聊天、聊人生,節日送親朋好友。茶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被稱為美的哲學。每個地方的茶文化是不同的。一起來看下臺灣文化中,獨特的臺灣茶道文化吧。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
  • 廈門設國茶文化館 力推閩茶文化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掌柜國茶文化館在廈門海絲文化藝術中心正式揭牌,致力推動閩茶產業創新發展。
  • 現代派小罐茶再現全球外交官中國文化之夜,開啟「中國禮茶」新時代
    (活動現場小罐茶團圓禮盒用以款待百國賓客)小罐茶驚豔亮相,「匠心之禮」演繹中國待客之道茶,作為中國文化的瑰寶,濃縮了中華文明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禮儀文化,更是中國和世界各國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橋梁。在全球外交官中國文化之夜活動中,小罐茶秉持「立足中國、弘揚中華文化」的宗旨,以茶禮之道待客,展示和傳播中國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創造和諧共生的世界文化生態。活動現場,小罐茶被授予「全球外交官中國文化之夜指定禮茶」的榮譽稱號。
  • 外交習語丨在首個「國際茶日」,感受習近平如何以茶會友
    一個月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期間,曾到平利縣女媧鳳凰茶業現代示範園區考察調研,鼓勵鄉親們 「因茶致富、因茶興業」。 5月21日,聯合國確定的首個「國際茶日」到來,習近平主席向「國際茶日」系列活動致信表示熱烈祝賀。 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
  • 臺灣茶藝的文化,一樣的茶喝出不一樣的味道
    範增平:1970年代開始從事茶藝推廣運動,主張把茶帶入家庭,讓麻將遠離門外,他認為最有品質的社會是充滿茶香、書香、花香的健康文明社會,強調茶是中國的國飲,可以拉近民族感情,兩岸品茗,一味同心。黃訪談部分:臺灣茶藝館在1977年出現,到1980年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 文化傳承 匠心獨運 北京麗晶酒店「如故如初」故宮以東下午茶
    運用傳統文化中的「璽、財、福、尊、晶、瑩、祥、和、霸」等涵義,將其賦予在新一代故宮以東下午茶中的每一款特色小點中,寓意深刻,是文化與食物的有機結合,中式文化與西方餐飲的貼切融合。    九宮格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九」,是數之大者,象徵著吉祥和尊貴。
  • 從大唐詩文化茶文化中走來的七碗茶,從此將與阜陽人結下不解之緣
    南宋詩人杜耒在詩歌《寒夜》中這樣寫道: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冬日寒意逼人,安得有閒暇,圍爐煮茶,暢快地品茗,這是生活中一件非常愜意的事。七碗茶在阜陽,茶品牌之眾多,不勝枚舉。然而最近有一款茶品牌悄然入駐阜陽,那就是——七碗茶。
  • 除了中國的茶文化,英國的「下午茶文化」也是世界舞臺的一大特色
    談起茶葉,我們最先想起的一定是中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出產絲綢,瓷器和茶葉的大國。唐代陸羽《茶經》就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有關茶葉的文化在中國已有了許多年的歷史。但除了中國的茶文化,英國的下午茶文化也是英國的一大特色。
  • 以茶為媒,他要讓世界更了解湖湘文化
    他親手泡上一壺自家的「湖湘名士」黑茶,並向客人介紹起這款茶背後那些叱吒風雲的湖湘傑出名人。雖然來自福建安溪茶鄉,但在紮根湖南12年後,林金筆對底蘊深厚的湖湘文化欽佩不已。2018年,他萌發了一個想法,決心以茶為媒,讓世界從了解湘茶開始,認識湖南,認識湖南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 「我要把黑茶融入更多的湖湘文化,讓世界更了解黑茶、喜愛黑茶。」他說。
  • 長沙首個高端雲南普洱古茶體驗館先生藏茶茶館開業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算起,從魯周公時期大家開始認識茶,到唐朝大家都開始喝茶,再到宋朝茶文化已經到了鼎盛時期,茶,已經成為21世紀的飲料大王。中國是茶的發祥地,不管是儒家,還是道教,以及佛教都為茶道賦予了更鮮活的靈魂,品茶如品人,人品如茶品,人有萬象,茶有千面。先生藏茶,正是茶中貴族——「普洱」。先生藏茶茶館於5月24日在劉家衝南路夏威夷·碧水春城盛大開業, 成為長沙首個高端雲南普洱古茶體驗館。開業活動從5月24日上午的開業儀式開始一直進行到5月26日下午。
  • 金千禧「千禧論茶 智慧理財」品茗薈 圓滿舉行
    品茗論道,自古就是名士之風;而今,茶藝和茶道,亦是高端人士必不可少的文化享受。
  • 黔茶飄香·遇見雲巖!第12屆貴州茶產業博覽會—貴陽市雲巖區產銷...
    5月28日,第12屆貴州茶文化節暨產業博覽會貴陽市分會場雲巖區品茗活動在大覺精舍茶樓拉開序幕。作為活動承辦方之一的雲巖區文體廣電旅遊局邀請區域內大覺精舍茶樓、方舟戲臺茶樓、靈山茗苑茶樓、君茗鑑茶樓等近十家星級茶樓共同參與,在為期三天的品茗活動中,將緊緊圍繞「乾淨黔茶·全球共享——黔茶飄香 遇見雲巖」這一主題,開展品茗及茶產品展銷活動,向遊客推介雲巖茶企與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