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李敖在北大與少年作家子尤「快意」對話後,下午又到北京法源寺尋找書中舊跡,晚上還大快朵頤,連呼「北京烤鴨味道要比臺北的正宗」,70歲的李敖可謂精力驚人,行程緊湊。今天上午,李敖將做客《魯豫有約》,下午將和闊別56年的同窗們敘舊,這可能是他此次神州文化之旅中最輕鬆,亦是最私人的一天。
昨天上午:70歲和15歲的對話
「這是高山和高山的對話」,「誰敢喊:雖千萬人,吾往矣;誰又將兩億年握在手裡」這是15歲的少年作家子尤面對70歲的李敖而生的感想。
70歲和15歲,一樣青春,一樣狂傲。
昨天中午,李敖帶著鮮花和水果前去看望身患癌症,正在北大校醫院治療的子尤。由於經過手術化療,子尤現在的身體還很虛弱,一直住院。在他的病床前,一直掛著李敖的照片。
子尤對李敖說:「在我這個年齡,我已超過你了,因為我得的病比你多。」李敖說,「你這麼樂觀的態度,相信病對你不算什麼。」
李敖在子尤的病房中呆了約十分鐘。離開時,子尤堅持相送,他坐著輪椅,在媽媽的陪伴下,將李敖送下樓。李敖臨走前把自己寫的一本書《教育與臉譜》送給他。子尤也回贈李敖一本自己的新作《誰的青春有我狂》。這本書收錄了子尤從8歲到15歲寫的50多篇文章。子尤在書的扉頁上寫了四句話:你也曾青春似我,我也會快意如你;誰敢喊:雖千萬人,吾往矣;誰又將兩億年握在手裡。
昨天下午:法源寺尋訪故跡
「契闊四十載(當時是上世紀90年代,記者注)。今印此書以歸故國,滄海浮生,難忘我是大陸人而已。」
昨天下午3點,李敖終於看到了一直藏在心中、書中的北京法源寺,《北京法源寺》讓人見到了李敖文學家的一面,但李敖從沒有去過法源寺,此前,李敖笑稱,這就是文學家嘛!
事實上,李敖也說過,當年寫書,是請人收集過詳細資料的,因此是書出有名。
昨天下午的法源寺已修葺過一番,路上不少青磚已無當年舊人履痕處處,只有碑文依舊難掩風霜。
昨天晚上:春江火熱鴨先知
昨天傍晚,李敖在北京全聚德烤鴨店用餐。席間,飯店端出一隻待烤的鴨子,請李敖用毛筆蘸著一種用糖做成的特製「墨汁」在鴨身上題詞,李敖提筆改寫了一句唐詩:「春江火熱鴨先知」。
李敖稱讚,北京烤鴨的味道要比臺北正宗。由於吃飯的場合沒有記者打擾,李敖的親朋好友紛紛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書本,讓李敖籤名。
全聚德為李敖提供的晚餐菜譜如下:罐燜牛頭鴨舌湯、天麻魚翅、黃油鴨肝拼鴨卷、火爆鴨心、糟煨三珍、幹燒大蝦、扒松茸菜心、全聚德烤鴨、燴烏魚蛋湯、水果點心。
飯畢,李敖為全聚德題字:「塗鴨於先,烤鴨於後,百味雜陳,勝過他肉。」
上午消息 李敖做客「魯豫有約」
今天上午9點半左右,李敖來到北京亞洲電視城,錄製「魯豫有約」。記者在現場看到,從早晨7點多開始,電視城門外就有不少「敖迷」在等待他的到來。記者在直播廳裡還看到了昔日的足球名將曲樂恆,他坐在輪椅上,一身黑色衣褲,他說他一直很佩服李敖的才氣。
在節目錄製前,這檔節目的一位編導給到場的觀眾,特別是記者宣布了「考場紀律」:手機一律關閉,振動也不行,如果誰還用BP機的話,也請關閉;看到李敖進場後不要太激動,特別注意不能拍桌子;觀眾的精神狀態要始終如一,不能虎頭蛇尾;節目錄製時,下面不要偷偷吃口香糖,如果已在嚼口香糖的,請用餐巾紙包好後扔掉……
由於錄製現場的空調開得比較大,所以今天到場的觀眾和老記們都有點「亂穿衣」,有的是秋日打扮,有的依然是盛夏著裝,記者一件汗衫上場,已感到了明顯的涼意。但是,在李敖到達現場,錄製開始時,空調關掉了。
■新聞連結 昨天行程
□據新華社電
李敖21日繼續他的「神州文化之旅」北京參訪行程。
21日上午9時30分,李敖北大演講會在北京大學辦公樓禮堂舉行,約500名北大師生參加了這場活動。演講結束後,北京大學向李敖贈送了演講紀念牌、其父李鼎彝的學籍照等禮物,李敖以其父李鼎彝的北大文憑作為回贈。
隨後,李敖參觀了北京大學圖書館。在離開北大前,他來到北大校醫院看望了正在此接受治療的癌症患者子尤。
下午15時30分許,李敖來到北京法源寺參觀。在寺廟眾僧和中國佛教協會有關負責人的陪同下,李敖在各殿院仔細觀賞了文物,認真聽取了介紹,並為法源寺題詞:「法海真源,盡在於斯」、「物我兩忘,人書俱老」。法源寺贈送給李敖一尊觀音像及一些文史資料。
作者:□特派記者 徐哲北京報導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