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垃圾焚燒廠建泳池 煙囪上開旋轉餐廳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廣州第一熱電二分廠將借鑑臺北經驗建成公園

  昨日,廣州市副市長謝曉丹率領「廣州市資源環保赴臺考察團」來到臺北市北投垃圾焚化廠,看到了垃圾焚化廠的先進和親民。這座垃圾焚化廠讓市民感到「零距離」的是,不但可以自由進出焚化廠,還可在網上實時監控,對焚化廠的運作進行監督。此外,北投垃圾焚化廠還建設了幼兒園、遊泳池和各類球場等多項「回饋市民設施」。

  據悉,將於6月底點火運營的廣州市第一資源熱力電廠二分廠(原稱李坑垃圾焚燒廠二期)也將建成花園式廠房。除了廠區內外會「大手筆」進行嶺南園林綠化規劃,還將建成開放式的生態環保公園,市民遊客可以進入公園遊玩休閒。

  文/特派臺北記者全傑

  北投焚化廠:網上「現場直播」 市民可隨時監控

  在距離北投焚化廠還有幾公裡,焚化廠那標誌性的彩虹圖案長柱煙囪就開始吸引著記者的眼球。

  除了靠靚麗的外形拉近焚化廠和市民遊客的心理距離,市民遊客進入焚化廠時均不用登記,可隨時參觀遊覽。「我們這裡不僅是一個垃圾處理設施,也是一個環保宣傳教育基地,更是一個開放的旅遊景點,每天都有市民遊客進來參觀遊覽。」「臺北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詹炯淵說。

  焚化廠裡,整個過程都公開透明,記者也聞不到垃圾產生的刺鼻氣味。廠區安裝了四套廢氣檢測儀,分別對四個焚化爐進行24小時的連續監控,數值都直接顯示在廠區入口和管理大樓中庭的顯示看板上,非常直觀。

  「除了現場觀看,市民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在網上實時監看到焚化廠的運作和數據。」北投垃圾焚化廠廠長傅良枝說,環保部門在垃圾傾卸平臺上設置了錄像設備,並連接網絡,市民可在網上實時監看。

  同時,有關負責人介紹,焚化廠每兩個月就要把運行狀態的各個指標公開上網,廢水、廢氣和廢棄物的排放讓公眾一目了然,環保部門每年也會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突擊檢測,公眾可以質詢。

  煙囪上設置旋轉餐廳 建公用設施回饋居民

  北投垃圾焚化廠還有一個世界首創的獨特創意——在煙囪上設置旋轉餐廳。市民遊客搭乘高速電梯,35秒即可到達120米高的旋轉餐廳和觀景臺,可以一邊品嘗美食,一邊寫意地欣賞觀音山、淡水河和水鳥保護區等臺北美景。據介紹,餐廳的消費價格也非常「親民」,人均600元新臺幣就能享用豐盛的一餐。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旋轉餐廳只是北投垃圾焚化廠多個「回饋市民設施」的其中一個。在焚化廠周邊,分別設置了標準遊泳池、兒童戲水池、健身房、才藝教室、網球場、桌球室、籃球場,臺北市所有焚化廠的周邊居民都可以憑身份證免費享用這些設施。

  而更加惠民的是,「回饋市民設施」中還包括了一座幼兒園,焚化廠周邊居民的子女均可以免費入讀,學位因此經常早早爆滿,供不應求。

  除了設施回饋,焚化廠周邊居民還可以收到回饋金。傅良枝介紹,臺北市垃圾掩埋場一年付出1500萬新臺幣反饋給當地,進行自來水補助、電費補助等。而焚化廠每燒一噸垃圾,也會給所在區200元新臺幣回饋金。

  廣州第一熱電二分廠:將建開放式生態環保公園

  北投垃圾焚化廠的「回饋市民設施」經驗,確實值得學習和借鑑。據廣州市城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即將在本月底投入運營的廣州市第一資源熱力電廠二分廠(下簡稱「第一熱電二分廠」)也將建成花園式廠房。

  廠房最引人注目的是高約30米的煙囪。煙囪不僅擁有獨特的正12邊形的外形,而且外表也打破了煙囪只有單一的灰色或者朱紅色的固有形象,而是全身噴繪了紅、黃、藍、綠等顏色的彩虹色,猶如穿上了一件「光鮮亮麗」的衣裳。

  「這裡將按開放式公園的標準建設廠區廣場,屆時將會大面積栽種包括木棉樹在內的嶺南代表性鄉土花卉樹木,同時還會建造小橋小溪,在廠區裡散步,會有在公園裡鳥語花香的感覺。」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道。

  廠區和周邊場地還將會是一個栽種了各色嬌豔花卉和特色樹木的開放式嶺南花園、一個市民群眾可以休閒鍛鍊的生態環保公園。按照規劃,公園建設將會有湖水和親水平臺,湖岸邊栽種綠樹,綠蔥蔥的自然環境將成為地區一景。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熱電二分廠建成後,將會向公眾開放,歡迎市民「組團」來廠房「環保一日遊」,參觀垃圾處理的全過程。

相關焦點

  • 臺北在垃圾焚燒廠煙囪上建旋轉餐廳(圖)
    ■臺北市北投垃圾焚燒廠煙囪上的旋轉餐廳。資料圖  垃圾焚燒廠上建旋轉餐廳,還號稱是該城市觀賞夜景的最佳位置,你相信嗎?昨日,廣州市副市長謝曉丹率領的「廣州市資源環保赴臺考察團」來到臺北市北投垃圾焚燒廠考察調研,一同前往的新快報記者了解到,當地為了補償受焚燒廠影響的居民,採取了增加建設公共設施、以地易地、發放生態補償金等制度。最矚目的一項是每燒1噸垃圾就提取200元新臺幣回饋當地居民,用於居民旅遊等。
  • 廣州:垃圾焚燒廠建設遊泳池 煙囪上開旋轉餐廳
    廣州第一熱電二分廠將借鑑臺北經驗建成公園昨日,廣州市副市長謝曉丹率領「廣州市資源環保赴臺考察團」來到臺北市北投垃圾焚化廠,看到了垃圾焚化廠的先進和親民。這座垃圾焚化廠讓市民感到「零距離」的是,不但可以自由進出焚化廠,還可在網上實時監控,對焚化廠的運作進行監督。
  • 臺北垃圾焚燒廠在煙囪上建餐廳 稱適合觀夜景
    臺北市北投垃圾焚燒廠煙囪上的旋轉餐廳。資料圖  謝曉丹率「取經團」考察調研臺灣垃圾處理經驗做法  新快報記者 李佳文  垃圾焚燒廠上建旋轉餐廳,還號稱是該城市觀賞夜景的最佳位置,你相信嗎?  煙囪上的旋轉餐廳生意很好  北投焚燒廠是臺北市的第三座垃圾焚燒廠,位於風景秀美的陽明山。在該垃圾焚燒廠建設前,當地周邊的市民也擔心其會影響地價、破壞環境,所以也曾進行過強烈的反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臺北市在當地推出了一系列的回饋機制(即生態補償機制),包括回饋公共設施、以地易地、發放生態補償金等制度。
  • 揭秘:在煙囪上建旋轉餐廳的垃圾焚燒發電廠(組圖)
    揭秘:在煙囪上建旋轉餐廳的垃圾焚燒發電廠(組圖)北極星固廢網訊:臺北市環保局興建的北投垃圾焚燒發電廠是目前臺灣最大的垃圾焚燒廠,廠區面積為106000m2。地址位於臺北市洲美街271號,是臺北市第三座垃圾發電廠,於1998年完工投產,日處理垃圾1800噸。
  • 臺北在垃圾焚燒廠建遊泳池幼兒園「回饋市民」
    原標題:臺北在垃圾焚燒廠建遊泳池幼兒園「回饋市民」   原標題:垃圾焚燒廠建泳池 煙囪上開旋轉餐廳  廣州第一熱電二分廠將借鑑臺北經驗建成公園  昨日,廣州市副市長謝曉丹率領「廣州市資源環保赴臺考察團」來到臺北市北投垃圾焚化廠,看到了垃圾焚化廠的先進和親民
  • 臺北在垃圾焚燒廠建泳池幼兒園「回饋市民」
    廣州第一熱電二分廠將借鑑臺北經驗建成公園昨日,廣州市副市長謝曉丹率領「廣州市資源環保赴臺考察團」來到臺北市北投垃圾焚化廠,看到了垃圾焚化廠的先進和親民。這座垃圾焚化廠讓市民感到「零距離」的是,不但可以自由進出焚化廠,還可在網上實時監控,對焚化廠的運作進行監督。此外,北投垃圾焚化廠還建設了幼兒園、遊泳池和各類球場等多項「回饋市民設施」。據悉,將於6月底點火運營的廣州市第一資源熱力電廠二分廠(原稱李坑垃圾焚燒廠二期)也將建成花園式廠房。
  • 廣州市副市長帶隊考察臺北市北投垃圾焚燒廠
    臺北垃圾焚燒廠煙囪上的旋轉餐廳。(資料翻拍圖) 黃少宏 攝  昨日,廣州市副市長謝曉丹帶隊考察了臺北市北投垃圾焚燒廠。在應對鄰避效應上,該廠建立了一系列的回饋機制,其中包括建設回饋設施、以地易地、發放生態補償金等做法,目前焚燒每噸垃圾就要提取200元新臺幣作為補償金,同時還在周邊建設了洲美公園,在煙囪上建設景觀臺、旋轉餐廳,此外周邊民眾子女可免學費上幼兒園。
  • 垃圾焚化廠成臺北著名景點 在煙囪上觀景喝咖啡
    北投垃圾焚化廠成臺北著名景點 市民無需預約隨時可進廠監督    每天傍晚六七點鐘,無法回收的垃圾陸續被送到臺北最大的垃圾焚燒廠——北投垃圾焚化廠焚燒,而這裡,也是臺北著名景點,在101大樓誕生前,這座垃圾焚燒廠的「彩虹」圖案煙囪曾經是城市的地標,以世界上首個煙囪上的旋轉餐廳聞名。
  • 臺灣垃圾焚燒的處理經驗
    社會回饋:臺灣很受重視廣州剛剛起步  2009年廣州番禺垃圾焚燒事件,因最初焚燒廠選址在會江,引起華南板塊居民強烈反彈。通過對臺灣的走訪,記者發現當地徵地建焚燒廠的社會回饋制度,很被考察團官員受落。
  • 垃圾焚化廠成臺北景點 在煙囪上觀景喝咖啡
    市民上網可監控垃圾焚燒廠。   焚燒廠的補償設施:遊泳館和幼兒園。  北投垃圾焚化廠成臺北著名景點 市民無需預約隨時可進廠監督    每天傍晚六七點鐘,無法回收的垃圾陸續被送到臺北最大的垃圾焚燒廠——北投垃圾焚化廠焚燒,而這裡,也是臺北著名景點,在101大樓誕生前,這座垃圾焚燒廠的「彩虹」圖案煙囪曾經是城市的地標,以世界上首個煙囪上的旋轉餐廳聞名。
  • 【圖】走近臺灣北投垃圾焚燒發電廠:在煙囪上喝咖啡、看風景……
    北極星固廢網訊:臺北市環保局興建的北投垃圾焚燒發電廠是目前臺灣最大的垃圾焚燒廠,廠區面積為106000平方米。地址位於臺北市洲美街271號,是臺北市第三座垃圾發電廠,於1998年完工投產,24小時作業可以處理垃圾1800噸。由於擁有現代化的焚燒設備,北投垃圾發電廠沒有垃圾山,也沒有刺鼻的臭味,其中120公尺高的彩虹煙囪上的旋轉餐廳——摘星樓,是臺北市的一大觀景點。
  • 【組圖】把垃圾焚燒廠建成社區公園的臺灣模式
    北極星環保網訊:在高塔的肩膀上,旋轉餐廳靜靜地轉動著。你打開谷歌地圖,把眼光投向臺北市北投區的北投捷運站,垂直下來是一條寬大的洲美快速道,在道旁距離基隆河與五分港不遠的地方,標註了一個「北投焚化爐景觀臺」。切換成實景圖模式並拉近,一個完整的「北投垃圾焚化廠」就呈現在眼前,旁邊還依附了一個小的「士林垃圾焚化廠」。
  • 臺北最大「垃圾堆」煙囪上建旋轉餐廳 離地120米
    臺北市北投垃圾焚化廠煙囪上的旋轉餐廳。資料圖片 近日,記者在臺北最大的「垃圾堆」上喝了一杯別開生面的咖啡。是的,這個窗明几淨的旋轉餐廳,就建在北投垃圾焚化廠120多米高的大煙囪上。往下看,淡水河與基隆河蜿蜒流向天際,岸邊多是高檔住宅。
  • 臺灣建立焚燒體系 不再讓白色垃圾汙染環境
    雖然廣州已有李坑生活垃圾焚燒廠一期工程在投產,但1000噸每日的較低處理量,面對每天要進入終處理設施的1.3萬噸垃圾,簡直是九牛一毛。進一步增加焚燒量,成為政府部門必然選擇。焚燒技術:穗臺澳焚燒廠技術差別不大根據對穗臺澳三地焚燒廠走訪,發現三地焚燒廠技術大致相同。
  • 怕垃圾焚燒廠破壞風水?臺北這個處理廠怎麼成了人見人愛的「寶地」
    臺北作家李君真有意思,第一次約我見面,安排在臺北的旋轉咖啡廳。這一咖啡廳竟然在臺北最大的垃圾焚燒廠的大煙囪上。以後的幾次聊天,都在同一地點。這就激發起我的好奇:李君為何青睞這塊地方呢?多少難忘的「醜小鴨變白天鵝」的故事在這裡發生,而這根20米的大煙囪就是巨變的歷史「見證人」。 作為過來人,李君談起30多年前的臺北市容只是搖頭。那時市民隨手丟垃圾,整座城市髒亂不堪。有關部門欲加強管理時,面臨最大難題是垃圾該在哪兒處理呢?市民說,焚燒廠確實需要,但請不要建在我家附近。理由很簡單:怕髒、怕臭、怕汙染、怕破壞風水。
  • 把垃圾焚燒廠建成社區公園的臺灣模式
    在高塔的肩膀上,旋轉餐廳靜靜地轉動著。
  • 老廠大煙囪整體拆除 義烏華川垃圾焚燒廠提標改造
    2019-04-16 08:31 | 金華日報華川垃圾焚燒發電廠新廠效果圖 資料圖4月15日13時整,義烏市華川垃圾焚燒廠老廠區煙囪開始整體拆除。華川垃圾焚燒廠老廠區於2003年建成投產,日處理生活垃圾1700噸。16年來,該老廠區累計為義烏市處理了生活垃圾約650餘萬噸。近年來,隨著百姓對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廢氣排放標準不斷提升,老廠區漸漸顯露出設施設備陳舊、處置工藝落後等疲態。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在我省督察期間,曾指出城鎮生活垃圾處置能力不足。
  • 垃圾焚燒發電廠——環保和藝術的完美結合
    ,這麼多的垃圾堆積,那垃圾廠會有多髒,但沒想到垃圾焚燒發電廠也有這麼美的時候。宏偉的建築層次分明、顏色柔和 塔樓(煙囪)高聳入雲 場院綠草如茵 整個工廠與秀麗的自然風光渾然一體 2 深圳東部垃圾焚燒發電廠
  • 我同意建垃圾焚燒廠 但別建在我家附近 這個死結有解嗎?
    這是在臺北建設的北投和內湖垃圾焚燒廠,這裡有環境教育教室,有遊泳池為周邊的居民和周邊的中小學提供免費的遊泳服務,有建立在煙囪頂部的旋轉餐廳。如果垃圾焚燒廠煙囪裡面有汙染物質超標排放,那麼餐廳這個位置應該是最容易受到汙染的,而事實上排放是達標的。大家可以在這裡用餐、休息、觀景,沒有安全的隱患。和大家分享一個中國的垃圾焚燒廠的故事。
  • 臺灣:從垃圾焚燒廠到社區公園走了多遠?
    臺灣前環保署副署長陳龍吉認為「這是臺灣垃圾焚燒廠建設史上最大的抗爭事件」。臺灣的24座垃圾焚燒廠分為公有公營、公有民營與民有民營三類。除臺北市北投、內湖、木柵垃圾焚燒廠、與高雄中南區資源回收廠為五家公有公營的垃圾焚燒廠外,其餘19家都是民營垃圾焚燒廠。臺灣早期的垃圾處理以填埋為主,垃圾成長速度與經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