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最大「垃圾堆」煙囪上建旋轉餐廳 離地120米

2020-12-22 人民網

臺北市北投垃圾焚化廠煙囪上的旋轉餐廳。資料圖片

近日,記者在臺北最大的「垃圾堆」上喝了一杯別開生面的咖啡。是的,這個窗明几淨的旋轉餐廳,就建在北投垃圾焚化廠120多米高的大煙囪上。往下看,淡水河與基隆河蜿蜒流向天際,岸邊多是高檔住宅。「30年前,河上漂的都是垃圾,甚至還有死貓死狗,臭得要命,哪有人在旁邊住?」臺灣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吉對記者說。

從「瘟神」到搶手貨

遊臺的旅客都同意,乾淨是臺灣最突出的特點之一。但他們可能想不到,就在二三十年前,臺灣還是一副遍地垃圾的景象。臺北算好的,南部垃圾都直接扔街頭,高雄等有重工業的城市「空氣都是黃的、臭的,汙染比今天北京霧霾嚴重多了」。

臺灣如何用20年時間成功變身?陳龍吉可能是最適合講這個故事的人,臺北的三座垃圾焚化廠都是在他任「環保署副署長」時,親手規劃興建的。

1987年,臺北在內湖區建起第一座垃圾焚化廠,建設過程充滿阻力。建廠之前,周邊居民極力反對,怕髒、怕臭、怕空氣汙染,甚至怕風水變壞,怕受到詛咒都成了理由。其後全臺陸續建起24座垃圾焚化廠,幾乎每座都遭遇民眾抗爭,其中彰化溪州的焚化廠,開工之日甚至動用了3000警力。

廠建好後,環保團體不斷挑刺,例如發現附近一棵樹葉子黃了,就說是焚化廠的錯;居民也多有疑慮,有人發現煙囪竟然不冒煙,就質疑是不是「白天故意不燒,晚上偷偷燒」。陳龍吉說,他請裡長過來看,裡長守了3天,發現焚化爐確實一直在燒,才說「啊呀,我真是冤枉了你們」!

再到後來,垃圾焚化廠從「瘟神」變成了搶手貨。因為廠周圍的環境不但沒有變糟,而且廠內還添置了大量的公共綠地和休閒娛樂設施,供區內居民免費使用。除此之外,區內居民還可獲得電費補助,外加每年總額高達數千萬元(新臺幣,下同)的回饋金。

現在的北投垃圾焚化廠除了有垃圾車進出,看起來就是個大公園:沒有煙塵,聞不到異味,大片綠地圍繞著遊泳館、健身房、網球場、慢跑步道、籃球場……大煙囪上的旋轉餐廳是著名地標,成了約會的好去處。

「開始抗議得最厲害的那個議員,後來大喊『我也要』,要求在他那一區也建焚化廠。」說起往事,陳龍吉忍不住笑出聲。

垃圾廠毫無異味的秘訣

近些年,大陸不少城市去臺北學習垃圾處理經驗。同樣是垃圾焚化廠,為什麼臺北市可以做到毫無異味,汙染值長期低於指標呢?

北投垃圾焚化廠的秘書胡坤智介紹,秘訣還在於嚴格細緻的管理。焚化爐的主坑是最大的「臭源」,所以必須嚴格密閉;垃圾車一旦漏水,就會臭氣燻天,所以廠裡規定,一次漏水司機就記過,兩次就直接開除;每天要對廠周圍的道路做一次全面清潔;每臺垃圾車每天必須洗一次車……

魔鬼在細節裡,如果沒有面面俱到的考量和管理,哪怕再先進的技術,也很難讓垃圾焚化廠變成「大眾情人」。北投垃圾焚化廠還花了許多心思,比如給大煙囪畫上賞心悅目的圖畫,在門口豎電子標識牌,讓居民隨時可查汙染指數,同時還在網絡上公布這一數據,接受市民監督。廠裡還設有一個私立幼兒園,從家長願意送幼童來上學,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放心。

垃圾焚化廠是公營單位,每年市政府為此要花多少錢呢?答案是,不必花錢!焚化垃圾的過程可以發電,賣給電廠每年可以獲2億多元,加上臺北市環保局向市民徵收的垃圾處理費,已經超過了焚化廠每年3億多元的投入。「垃圾焚化廠做得好,是可以盈利的」,北投垃圾焚化廠的工程師顧志康說,一些民間運營的垃圾焚化廠,可以做到12年收回成本。

有設備沒觀念也白搭

是不是有了好的垃圾焚化廠,城市垃圾就自動一掃而空了呢?陳龍吉說,如果沒有居民配合和社會環保觀念的跟進,問題就只解決了一半。

早期發生過這樣的事:有居民把汽車鋼圈、電纜等丟到垃圾裡,導致焚化爐出現「燒結」,整個爐子被卡住。所以,如果市民沒有做好垃圾分類在先,垃圾焚化廠就沒法正常運轉。

臺北市從上世紀90年代起推行垃圾分類,過程也很艱難。居民需要習慣把垃圾分類,裝在特製的袋子裡,在固定的時間交給垃圾車,而這個袋子他們還要花錢向環保部門買。一開始,常有怕麻煩或不願花錢的居民偷偷把垃圾丟在街頭,環保部門人員就和裡長們一起上街監督,發現有人亂丟垃圾先勸諭,若堅持不聽就開罰,長期堅持之下,風氣才慢慢轉變。

環保教育則要從小孩抓起。陳龍吉說,當時每個學校都選「環保小局長」、「環保小署長」,小朋友回家跟阿公阿嫲說「你不能亂丟垃圾」,大人也跟著改變;這些小朋友長大變老闆,為人父母,環保的觀念就會傳下去。

臺灣的垃圾處理系統從無到有再到成熟,足足花了20年。陳龍吉認為,以大陸的執行力,這個過程可以縮減。他回憶20多年前帶瑞典環保部的人遊臺北,上山時發現只要沿著垃圾走就不會迷路,心裡很懊惱,結果瑞典環保部長跟他說:「別急,我們以前也這樣。」(本報記者 王平 孫立極)

相關焦點

  • 臺北在垃圾焚燒廠煙囪上建旋轉餐廳(圖)
    ■臺北市北投垃圾焚燒廠煙囪上的旋轉餐廳。資料圖  垃圾焚燒廠上建旋轉餐廳,還號稱是該城市觀賞夜景的最佳位置,你相信嗎?  煙囪上的旋轉餐廳生意很好  北投焚燒廠是臺北市的第三座垃圾焚燒廠,位於風景秀美的陽明山。在該垃圾焚燒廠建設前,當地周邊的市民也擔心其會影響地價、破壞環境,所以也曾進行過強烈的反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臺北市在當地推出了一系列的回饋機制(即生態補償機制),包括回饋公共設施、以地易地、發放生態補償金等制度。
  • 在臺北最大的垃圾堆上喝咖啡
    臺北市北投垃圾焚化廠煙囪上的旋轉餐廳。資料圖片  近日,記者在臺北最大的「垃圾堆」上喝了一杯別開生面的咖啡。是的,這個窗明几淨的旋轉餐廳,就建在北投垃圾焚化廠120多米高的大煙囪上。往下看,淡水河與基隆河蜿蜒流向天際,岸邊多是高檔住宅。「30年前,河上漂的都是垃圾,甚至還有死貓死狗,臭得要命,哪有人在旁邊住?」臺灣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吉對記者說。
  • 揭秘:在煙囪上建旋轉餐廳的垃圾焚燒發電廠(組圖)
    揭秘:在煙囪上建旋轉餐廳的垃圾焚燒發電廠(組圖)北極星固廢網訊:臺北市環保局興建的北投垃圾焚燒發電廠是目前臺灣最大的垃圾焚燒廠,廠區面積為106000m2。地址位於臺北市洲美街271號,是臺北市第三座垃圾發電廠,於1998年完工投產,日處理垃圾1800噸。
  • 寶島行腳:在臺北最大的垃圾堆上喝咖啡(圖)
    臺北市北投垃圾焚化廠煙囪上的旋轉餐廳。(資料圖片)近日,記者在臺北最大的「垃圾堆」上喝了一杯別開生面的咖啡。是的,這個窗明几淨的旋轉餐廳,就建在北投垃圾焚化廠120多米高的大煙囪上。往下看,淡水河與基隆河蜿蜒流向天際,岸邊多是高檔住宅。「30年前,河上漂的都是垃圾,甚至還有死貓死狗,臭得要命,哪有人在旁邊住?」臺灣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吉對記者說。
  • 廣州:垃圾焚燒廠建泳池 煙囪上開旋轉餐廳
    文/特派臺北記者全傑  北投焚化廠:網上「現場直播」 市民可隨時監控  在距離北投焚化廠還有幾公裡,焚化廠那標誌性的彩虹圖案長柱煙囪就開始吸引著記者的眼球。  除了靠靚麗的外形拉近焚化廠和市民遊客的心理距離,市民遊客進入焚化廠時均不用登記,可隨時參觀遊覽。
  • 臺北垃圾焚燒廠在煙囪上建餐廳 稱適合觀夜景
    臺北市北投垃圾焚燒廠煙囪上的旋轉餐廳。資料圖  謝曉丹率「取經團」考察調研臺灣垃圾處理經驗做法  新快報記者 李佳文  垃圾焚燒廠上建旋轉餐廳,還號稱是該城市觀賞夜景的最佳位置,你相信嗎?  昨日,記者離北投垃圾焚燒廠很遠的地方就早已看到它那條五顏六色的煙囪。這條煙囪的獨特之處在於上面建了一個旋轉餐廳。一位與餐廳經營者接觸比較多的焚燒廠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觀賞臺北夜景位置極佳,很多人專門到這裡來吃飯,餐廳的生意一直都很好。「很多小男生為了討好女朋友,還會在這裡包場搞生日派對。畢竟臺北的旋轉餐廳比較少嘛!」
  • 廣州:垃圾焚燒廠建設遊泳池 煙囪上開旋轉餐廳
    煙囪上設置旋轉餐廳 建公用設施回饋居民北投垃圾焚化廠還有一個世界首創的獨特創意——在煙囪上設置旋轉餐廳。市民遊客搭乘高速電梯,35秒即可到達120米高的旋轉餐廳和觀景臺,可以一邊品嘗美食,一邊寫意地欣賞觀音山、淡水河和水鳥保護區等臺北美景。據介紹,餐廳的消費價格也非常「親民」,人均600元新臺幣就能享用豐盛的一餐。
  • 臺北有座煙囪上的咖啡館,你一定沒聽過
    坐高速電梯直抵120米高的旋轉餐廳,坐下來一邊喝咖啡、吃甜點,一邊眺望陽明山、觀音山,俯瞰淡水河、基隆河及關渡水鳥保護區,秀麗山川讓人心曠神怡。這不是在臺北101大樓,而是位於北投區洲美街的臺北市北投垃圾焚化廠。
  • 原標題:臺北有座煙囪上的咖啡館,你一定沒聽過
    坐高速電梯直抵120米高的旋轉餐廳,坐下來一邊喝咖啡、吃甜點,一邊眺望陽明山、觀音山,俯瞰淡水河、基隆河及關渡水鳥保護區,秀麗山川讓人心曠神怡。這不是在臺北101大樓,而是位於北投區洲美街的臺北市北投垃圾焚化廠。
  • 垃圾焚化廠成臺北著名景點 在煙囪上觀景喝咖啡
    北投垃圾焚化廠成臺北著名景點 市民無需預約隨時可進廠監督    每天傍晚六七點鐘,無法回收的垃圾陸續被送到臺北最大的垃圾焚燒廠——北投垃圾焚化廠焚燒,而這裡,也是臺北著名景點,在101大樓誕生前,這座垃圾焚燒廠的「彩虹」圖案煙囪曾經是城市的地標,以世界上首個煙囪上的旋轉餐廳聞名。
  • 臺北在垃圾焚燒廠建遊泳池幼兒園「回饋市民」
    原標題:臺北在垃圾焚燒廠建遊泳池幼兒園「回饋市民」   原標題:垃圾焚燒廠建泳池 煙囪上開旋轉餐廳  廣州第一熱電二分廠將借鑑臺北經驗建成公園  昨日,廣州市副市長謝曉丹率領「廣州市資源環保赴臺考察團」來到臺北市北投垃圾焚化廠,看到了垃圾焚化廠的先進和親民
  • 臺北在垃圾焚燒廠建泳池幼兒園「回饋市民」
    廠區安裝了四套廢氣檢測儀,分別對四個焚化爐進行24小時的連續監控,數值都直接顯示在廠區入口和管理大樓中庭的顯示看板上,非常直觀。「除了現場觀看,市民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在網上實時監看到焚化廠的運作和數據。」北投垃圾焚化廠廠長傅良枝說,環保部門在垃圾傾卸平臺上設置了錄像設備,並連接網絡,市民可在網上實時監看。
  • 垃圾焚化廠成臺北景點 在煙囪上觀景喝咖啡
    北投垃圾焚化廠成臺北著名景點 市民無需預約隨時可進廠監督    每天傍晚六七點鐘,無法回收的垃圾陸續被送到臺北最大的垃圾焚燒廠——北投垃圾焚化廠焚燒,而這裡,也是臺北著名景點,在101大樓誕生前,這座垃圾焚燒廠的「彩虹」圖案煙囪曾經是城市的地標,以世界上首個煙囪上的旋轉餐廳聞名。
  • 【圖】走近臺灣北投垃圾焚燒發電廠:在煙囪上喝咖啡、看風景……
    北極星固廢網訊:臺北市環保局興建的北投垃圾焚燒發電廠是目前臺灣最大的垃圾焚燒廠,廠區面積為106000平方米。地址位於臺北市洲美街271號,是臺北市第三座垃圾發電廠,於1998年完工投產,24小時作業可以處理垃圾1800噸。由於擁有現代化的焚燒設備,北投垃圾發電廠沒有垃圾山,也沒有刺鼻的臭味,其中120公尺高的彩虹煙囪上的旋轉餐廳——摘星樓,是臺北市的一大觀景點。
  • 這座環保電廠竟自帶旋轉餐廳!還有駐場歌手和遊泳池
    臺北市環保局興建的北投垃圾焚燒發電廠是目前臺灣最大的垃圾焚燒廠,地址位於臺北市洲美街271號,是臺北市第三座垃圾發電廠,於1998
  • 贛州市部分小區煙囪旋轉球年久失修 小區居民很擔憂
    第二天,何先生繞著小區轉了幾圈,發現小區A區20棟、22棟、29棟等5棟樓各有一個煙囪的旋轉球不見了,目前還有一個正隨著風搖搖晃晃,何先生擔心它隨時會掉下來。當日,記者在22棟4單元樓頂看到,上面的確有一個煙囪旋轉球在劇烈轉動,好像隨時要被吹離煙囪。家住小區30棟頂層的業主葉女士稱,每到下雨天,旋轉球就被吹得譁譁響,她們也擔心它會掉下來,希望有關部門能對鬆動的旋轉球進行加固。
  • 廣州市副市長帶隊考察臺北市北投垃圾焚燒廠
    臺北垃圾焚燒廠煙囪上的旋轉餐廳。(資料翻拍圖) 黃少宏 攝  昨日,廣州市副市長謝曉丹帶隊考察了臺北市北投垃圾焚燒廠。在應對鄰避效應上,該廠建立了一系列的回饋機制,其中包括建設回饋設施、以地易地、發放生態補償金等做法,目前焚燒每噸垃圾就要提取200元新臺幣作為補償金,同時還在周邊建設了洲美公園,在煙囪上建設景觀臺、旋轉餐廳,此外周邊民眾子女可免學費上幼兒園。
  • 世界最大的雲端旋轉餐廳​榮譽國際酒店雲海旋轉餐廳在福建石獅...
    聽在福建石獅工作的朋友說:人在中國,沒有品嘗石獅榮譽國際酒店的美食,沒來世界最大的榮譽雲海旋轉餐廳品美食賞美景,將是一大遺憾。
  • 「溫暖義家」助力文旅餐飲|青島電視塔雲景旋轉餐廳極致體驗
    走進電視塔你會發現這裡不僅可以俯瞰青島,還有旋轉自助餐廳,在欣賞島城美景的同時,享受雲端上的精緻盛宴。青島電視塔座落於櫸林公園的太平山上,1995年竣工,塔高232米,是集廣播電視發射和旅遊觀光為一體的多功能電視塔。因其創意新、選點好、功能布局合理、色調協調及綜合規模宏大等,1995年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選入《中華之最大榮譽》,認為是「中國第一鋼塔」。
  • 平谷掛甲峪山頂要建旋轉餐廳
    本報訊平谷區掛甲峪村的山頂上不久後將出現一個旋轉餐廳,人們坐在山頂,就可旋轉360度將鄉村美景盡收眼底。村裡在山上建了30多個風力發電機,村民家中的照明就是靠這些「風車」支持的。13座山上都修了路,路邊還架起300多盞太陽能路燈。  據悉,目前該村打算建造150幢別墅。村委張書記表示:「首期80幢別墅8月中旬動工,預計今年11月即可入住。我們還要在山上建個旋轉餐廳,修一個直升機停機坪,讓市裡的客人坐著直升機到我們這裡來玩。」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