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學生同遊廈門「國風研學之旅」 探索華夏文明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千名學生同遊廈門「國風研學之旅」 探索華夏文明
2018-04-19 20:06: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在仿私塾課堂裡師生互動之間,孩子們親身感受了華夏禮儀文化之美,體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文化。 楊伏山 攝

  中新網廈門4月19日電 (楊伏山 王曉華)19日,廈門同安區濱城小學近百名6年級學生,身著漢服,興致勃勃來到廈門方特旅遊區,傾聽國學講師授課,誦讀弟子規之孝篇,行拜師禮,學跪拜禮。

  在仿私塾課堂裡,師生互動讓孩子們親身感受了華夏禮儀文化之美,體驗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文化。

學生們暢遊方特小鎮,感受古時民間生活百態。 楊伏山 攝

  廈門方特旅遊區最新推出「國風研學之旅」大型主題活動,邀千餘名學生同遊東方神畫探索華夏文明,同時感受先進科技。活動主辦方說,要讓孩子們了解和汲取中華傳統文化,增強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在未來更好地將傳統文化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當天,在廈門東方神畫園區內的方特小鎮,幾十名身著不同樣式古裝的演藝人員,穿行於古香古色的小鎮街道,象棋對弈與看相算命,才子佳人與市井小民,一派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景象,為前來參與研學之旅的孩子們真實還原了古時民間生活百態。

  同安區濱城小學校長林加進告訴記者,這是該校第一次搞傳統文化的研學。很多主題館對孩子來說,可學習的東西能夠物化、具體呈現,對孩子們吸引力大,孩子們在遊玩中感受民間傳統文化。

再現古時儒雅書生朗朗誦讀聲不絕於耳情景。 楊伏山 攝

  「通過今天的私塾課堂,能夠讓孩子全方位了解國學,這些資源是我們校園內比較難達到的。」他說。

  東方神畫園區內,融合先進科技及傳統文化精髓的主題遊樂項目,是本次活動的重頭戲之一。超級3D巨幕電影——九州神韻,中國傳統藝術瑰寶——梨園遊記,以寓教於樂的體驗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示華夏歷史的源遠流長和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旋轉式球幕立體電影——牛郎織女,懸掛式實景4D影院——穿越火焰山,則讓孩子們感受到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英勇無畏的華夏精神。

  園區工作人員介紹說,在每個研學項目前均設有「方特研學講堂」指示牌,詳細介紹項目特色及項目技術運用原理,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成長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廈門方特推出「國風研學之旅」。 楊伏山 攝

  廈門方特營銷總監潘明明向記者表示,方特東方神話作為中國傳統內容的文化主題公園,更多的是將中國的華夏文明內涵和精髓以現代的方式加以展示,讓大家對國學有更多的認識。此次推出「國風研學之旅」,就是將中國華夏文明用現代的演繹方式加以呈現,通過這樣的活動,告訴孩子們國學哪些才是真正的精髓。

  他說,接下來廈門方特還將攜手臺灣一些高校舉辦國學研討會。(完)

相關焦點

  • 五大探索讓德育走進學生心靈
    到農場插秧、拔花生,到專業學校學習汽車修理、點鈔,在研學夏令營中親身感受「勞動是幸福的」;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製作「愛的紀念冊」,在難忘的回憶中學會感恩;變身「英雄小八路」講解員,在深情的講述中感悟紅色精神;「小手牽大手」一起進行垃圾分類,養成綠色文明的生活方式……蒙養之始,以德育為先。
  • 千名學生到上茗軒研學
    近日,清遠市第一中學實驗學校近千名高中生到英德市英紅鎮上茗軒生態老茶園開展秋遊研學課程。當天,在專業研學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近距離接觸幾十年的老茶樹群,體驗採茶樂趣,親手DIY奶茶,並參觀紅茶文化博物館,了解英德茶葉的發展歷程,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 研學•觀世界 旅讀•閩南行——記廈門一中2019年夏季研學主題講座
    另一方面,為突出素質教育核心理念,重視課程與實踐相結合,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廈門一中高一年段全體學生在景行樓千人禮堂開展夏季研學主題講座。廈門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潘世建老師為一中學子講述廈門城市發展背後的秘密故事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故鄉或所生活的城市?我們能為傳承閩南文化做些什麼?如何理解中華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之間因交流互鑑而豐富多彩?如何將「本土化」的課程體驗更好讓學生感知?
  • 千名學子主題研學活動太原開營
    本報訊(記者任志霞)8月11日上午,「遊山西·讀歷史——千名學子主題研學活動」開營儀式在山西文旅數字體驗館舉辦。此次千名學子主題研學活動是由山西文旅集團聯合山西省科教研學旅行綜合實踐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及榆社、清徐、五寨、代縣、祁縣等地青少年活動中心率先開展,直到8月底結束。
  • @三亞,近2000名學生開啟「研學之旅」
    當天,首批託管課堂在吉陽區南新小學、第五小學、月川小學、丹州小學、吉陽小學和羅蓬小學6所學校同步開課,近2000名學生開啟一場「特別」的暑期生活。  託管課堂開設語文、數學、英語學科常規作業輔導,以及書法、繪畫、舞蹈、歌唱、手工、羽毛球、桌球等豐富多彩的「興趣課堂」;「科普課堂」邀請專家學者帶來南繁育種知識、海氏急救和防疫知識、海洋科普知識等課程;「周末研學旅行」中,將組織學生前往梅山革命史館、南繁育種基地和鹿回頭景區等地進行參觀體驗,讓學生們增長見識、開拓眼界、塑造品格
  • 研學之旅,學生們探索大自然歡樂不停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研學作為學校課堂的延伸,是為讓學生在且行且遊的體驗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升文化修養。11月14上午,由二郎山國家森林公園管委會、縣教育局、喇叭河鎮鎮政府共同協辦,成都市雷雀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二郎山自然教育課程」研學之旅正式開啟。
  • 探尋園林之美 傳承中原文明——鄭州市第八中學園博園研學之旅
    12月1日,鄭州園博園研學基地迎來了鄭州八中初一年級學生幹部研學團,他們到此共同體驗學習「探尋園林之美,傳承中原文明」的研學之旅。一天的研學體驗,讓大家充分感受到了來自鄭州八中的同學們極強的求知慾和熱情向上的精神面貌!早上8:00,雖然天氣微涼,但是同學們仍然精神滿滿,熱情依舊,對這次園博園研學充滿了期待。
  • 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 ——祁縣二中初一年級研學實踐成果展示活動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用他的名字揭示了教育的旨趣所在——行知,即在行動中探索,在實踐中獲得真知。研學旅行既要把學校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又要把實踐得來的東西轉化為鮮活的知識。初一年級根據市局文件精神要求,於2020年9月21日到25日進行了為期五天四夜的研學實踐活動。
  • 臺灣大學生來廈門旅遊企業見習
    首批22名臺灣高校青年學生前來廈門市旅遊企業見習。 楊伏山 攝中新網廈門7月2日電 (記者 楊伏山)22名臺灣大學生2日抵達廈門,開始他們在廈門市旅遊企業的暑期見習。當天,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的2018年「華夏文明·薪火相傳」臺灣青年學生來廈門見習活動在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拉開帷幕。首批臺灣大學生出席了廈門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和集美區政府舉行的歡迎儀式。臺灣青年學子受到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演藝人員的歡迎。
  • 木雕小鎮煉成記關鍵詞之三:研學丨傳統文化+教育 探索研學新模式
    聯手學校,共促學生成長11月6日,江北初中近400名初二師生來到木雕小鎮開展非遺文化專題研學活動,這是繼9月份初一學生之後該校組織的第二次研學活動。江北初中校長金海強表示,上次初一學生的研學活動,他全程參與,覺得這樣的活動既能幫學生開闊眼界,又能活躍思維,當場就確定木雕小鎮為江北初中校外實踐教育勞動基地,此次又組織了初二學生前來研學。研學活動豐富多彩。
  • 英國威林克中學·西安市田家炳中學「探尋歷史古蹟 傳承華夏文明」研學活動圓滿落幕
    為加強文化交流,弘揚華夏文明,開闊視野,促進友誼,英國威林克中學和田家炳中學聯合開展了「探尋歷史古蹟 傳承華夏文明」主題研學活動。參加活動的有英方師生15人,田家炳中學師生23人。研學活動從5月29日開始至6月2日結束,歷時五天,圓滿落幕。
  • 山西省職業生涯規劃試點校來我院開展「研學活動」
    他們帶著一點高中生的稚氣,帶著一點對大學校園的好奇,帶著對「職業」二字的懵懂與探索,帶著走出教室實踐研學的新鮮與興奮,走進了我們的校園。他們就是來自「山西省職業生涯規劃試點校」——太原市第六十六中學校的同學們。陪在他們身邊的是六十六中副校長王志隆、教務主任李海波、政教主任榮朝帶隊的一行11名老師,為他們保駕護航。
  • 學生在研學之旅中探索求知
    今年,惠城區教育局在全面推進的「六七八行動」中,明確提出「研學旅行要見新突破」,各校也因校制宜開展研學旅行,讓惠城學子在研學旅行中感受祖國大好河山、中華傳統美德、光榮革命歷史、改革開放偉大成就,以及地域特色文化,激發師生對黨、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 廈門大學+集美學村+誠毅科技館「勵志探索文化科技」主題研學二日營
    為進一步塑造學生良好的個人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以及陽光自信的心態,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打造文明和諧的校園,根據學校德育內容的具體要求,開展本次主題活動。備註第一天:研學之旅·最美課堂在路上8:30-10:00開營儀式開營儀式、領導寄語、宣布活動規則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10:00-10:30快樂家族
  • 研學雛鷹鑄意志 莆二少年須凌雲 ——記2019年莆田第二中學高一年段職業體驗研學廈門之行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廈門研學之旅,探訪嘉庚文化、築夢文化殿堂。2019年莆田第二中學高一年段廈門職業體驗研學之旅正式起航!2019年12月13日,莆田第二中學高一年段1000多名師生抵達集美龍舟池,開啟廈門研學之旅之序章。
  • 2019年全國各省專業的研學旅行產品有哪些?
    都城是傳承文明的最好載體,千百年積澱留下的歷史遺存成為研學活動的鮮活標本。訪古尋根,穿越千年,在商都鄭州探尋「天地之中」的奧妙,在十三朝古都洛陽憶漢唐風韻,在八朝古都開封尋訪北宋市井風情,在殷商故都安陽盡覽中國文字的光輝歷程。另外許昌、南陽、商丘、周口等歷史名城,敘說著朝代的更迭,記錄著文化的傳承,於街頭巷陌、秦磚漢瓦中,找尋悠遠的歷史記憶,認知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
  • 本報「齊魯未來星」暑期研學之旅開啟
    7月,由齊魯晚報推出的「青島上合峰會絲路文化五日之旅」、「泉水文化研學營」、「北京五日科技研學營」將一一啟程。每條研學線路都經過了長時間的考察和研討,並根據學校和家長需求、學生年齡特點「量身定製」,為不同學校學生提供不一樣的成長機會。
  • 臨近年末,湖北各市州文旅活動精彩紛呈
    其中,CCTV華夏教育對活動全程直播,持續20多個小時,關注現場直播人群超過30萬人。十 堰 市孝感千人團在十堰開啟魅力之旅荊 門 市匯源農谷「老少同遊」千人研學旅行12月4日,來自張集小學、冷水中學的500多名學生在匯源農谷景區開啟了「圓夢蒲公英——走進科學世界」研學旅行,加上由足博仕國旅等單位組織的中老年旅行團,美麗的農谷再現老少同樂、千人共遊壯觀景象。
  • 晉州市實驗中學近千名學生河北安平研學實踐教育活動
    研學學校:晉州市實驗中學研學目的地:安平研學主題:安平馬文化主題研學研學人數:1000人左右研學時間:2020年12月4號河北安平研學旅行安平縣是河北省衡水市下轄縣,位於河北省中南部。安平自漢高祖時置縣,已有2200多年歷史,研學景點眾多,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馬術演藝中心、馬文化博物館、油菜花田園綜合體、漢王公園、漢墓博物館、五億農民方向紀念館、孫犁紀念館、聖姑廟、絲網博物館等。都為開展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
  • 華夏文明看山西——臺灣大學生三晉行
    華夏文明看山西 臺灣大學校長學者三晉行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兩岸大學籤訂學術合作意向書    華夏經緯網8月2日訊,昨天參加「華夏文明看山西——臺灣大學校長三晉行」活動的臺灣高等院校代表與山西省內多所高等院校籤訂了29對學術合作意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