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觀世界 旅讀•閩南行——記廈門一中2019年夏季研學主題講座

2021-02-28 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創新和變革的時代。教育應該幫助人們為那些目前尚不存在,也無法被清楚的定義的未來工作而做好準備」

 –彼得•德魯克

為適應「新高考」改革實施方案和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十一部門《關於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等文件精神,研學旅行已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計入學時,正式成為我國中小學生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為突出素質教育核心理念,重視課程與實踐相結合,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廈門一中高一年段全體學生在景行樓千人禮堂開展夏季研學主題講座。

在主題講座正式開始前,作為與廈門一中共同開發2019年度研學課程體系的「齊物志中小學素質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創始人吳翠楠老師上臺,為全體師生詳細介紹研學旅行的背景與「新高考」的緊密關係,以及研究性學習如何在真實的社會場景中完成課題的體驗探究、問題的發現與解決。

「齊物志中小學素質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創始人吳翠楠老師正在介紹研學旅行的背景

 「齊物志中小學素質教育公共服務平臺」臺灣專家與現場一中學子互動,介紹本次課程主題及其內容

開場介紹結束後,主題講座正式拉開序幕。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這座城市的建設者和主導者,他把人文精神、藝術美學融入到這座城市的建設中,使廈門成為我國現代化城市的發展典範。廈門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廈門市原政協副主席、廈門市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潘世建老師「關於廈門城市建設中的點滴體會」主題講座。

滿懷對廈門這座美麗的海上花園的深厚情感,娓娓道來改革開放至今廈門城市建設發展背後的動人故事。

潘世建老師以自身參與廈門城市建設的經歷,圍繞三部分內容:
1.科學理性的規劃是城市發展的生命線;
2.生態保護的理念是城市發展的主旋律;
3.文化提升的積澱是城市發展的軟實力。

經過潘世建老師的精彩講述,同學們對廈門,這一座蘊藏著深厚人文底蘊的城市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與理解,為接下來的閩南鄉土考察課題實地探究做了充分鋪墊。

廈門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潘世建老師為一中學子講述廈門城市發展背後的秘密故事

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故鄉或所生活的城市?我們能為傳承閩南文化做些什麼?如何理解中華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之間因交流互鑑而豐富多彩?如何將「本土化」的課程體驗更好讓學生感知?

因此,要對「鄉土」產生真正的感情與心理認同,關於故鄉歷史沿革、社會風土人情、歷史地理脈絡和地域特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與認知必不可少,都應納入課程範疇,通盤考量與設計,結合真實的社會場景、社會化元素探究問題設計與專業社會化師資,將「地方性知識」重新帶回學生身邊,讓學生體驗與眾不同的研學成長經歷和團隊人際互動,利用本土資源,結合學校校園文化,開發適合學生認知特點的研學課程體系,呈現學校對於地方文化的擔當、理解、認同與傳承。同時,在趣味與學習搭配相得益彰之中,感受新時代「家國情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觀,熱愛家鄉文化,為家鄉自豪,全面提升學生民族文化自信力與幸福感!

研學旅行是一門綜合實踐課程,研學是目的,旅行是路徑手段,更是課堂教育的延伸。開展研學旅行有利於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利於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另一方面,只有解決「研的內容,學的方法,旅的地方,行的途徑」等實質性問題,才能遠離傳統課堂的說教灌輸,真正與學校教育密切結合,把研學旅行的課程目標落到實處,創新素質教育的新形式。廈門一中學子們不僅紮實走在研學路上,紮根閩南鄉土,更是要以「蘊百年精華,創世紀輝煌「的廈門一中魂,開拓出獨屬於廈門一中特色的研學實踐教育中國夢!

  廈門,以一座城市來做課堂!

供稿:高一年段

審稿:萬李

微信編輯:陳毅敏

關注廈門一中微信公眾號  

辦學理念:人文·創新,為發展而教育

校訓:勤、毅、誠、敏

校風:創新、務實、團結、奮進

教風:愛學生、善教導、高質量、當師表

學風:勤奮、嚴謹、創造、實踐

          

  獲取更多校園最新動態

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解讀•嘉庚精神的勞動理念 ——記廈門一中(思明校區)高一年勞動教育主題研學課程(二號線)
    2019年12月15日,廈門一中(思明校區)高一年5-8班前往陳嘉庚紀念館和華僑大學龍舟基地,感受嘉庚精神中的勞動理念。步入鰲園大門,一座閩南建築風格濃厚的紀念館赫然立於眼前,那便是「陳嘉庚紀念館」。陳嘉庚先生,已深深地刻進了廈門百姓的心中:正是他,憑一己之力,創辦了廈門大學和集美學村;於國危難時,引領眾多愛國華僑捐資救國。
  • 研學雛鷹鑄意志 莆二少年須凌雲 ——記2019年莆田第二中學高一年段職業體驗研學廈門之行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廈門研學之旅,探訪嘉庚文化、築夢文化殿堂。2019年莆田第二中學高一年段廈門職業體驗研學之旅正式起航!2019年12月13日,莆田第二中學高一年段1000多名師生抵達集美龍舟池,開啟廈門研學之旅之序章。
  • 2019年全國各省專業的研學旅行產品有哪些?
    2019全國各省專業的研學旅行產品有哪些?2019全國各省專業的研學旅行產品有哪些?一、北京名校勵志歡樂研學營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中國文化、歷史、政治中心,北京承載了世界對中國的印象。在這裡,釋放青春激情,體驗快樂遊學。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2020世界研學旅遊大會今日在樂山召開
    恆旅網 /攝 10月20日,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為主題的2020世界研學旅遊大會在樂山召開。 世界研學旅遊組織主席沃爾夫岡·伊德致辭 恆旅網 /攝 會上,世界研學旅遊組織主席沃爾夫岡·伊德致辭,表達了美好祝願並宣布2020世界研學旅遊大會開幕
  • 錯過了100人免費研學營,彆氣餒~集美研學又放大招了!!!
    孩子們根據所聞所學,分組創作了《如果我是陳嘉庚》《如果我是花木蘭》兩大主題研學劇,個個都是小戲精!在這兩天中,家長們也沒閒著。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家長也要努力成長,參與了兩場親子教育講座,並與孩子一同面對眼前的困難。
  • 千名學生同遊廈門「國風研學之旅」 探索華夏文明
    千名學生同遊廈門「國風研學之旅」 探索華夏文明 2018-04-19 20:06: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研學旅行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錦城一中的研學旅行活動中,教師不再局限於本學科的學習課程體系,廈門組的指導老師根據研學旅行的目的地廈門市區及鼓浪嶼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最終,學生確定的主題是關於廈門鼓浪嶼鋼琴文化的研究、永定土樓的建築歷史研究、閩南特色食物及烹飪方式研究以及閩南方言的初探四個方面。
  • 什麼是研學?研學的意義是什麼?於己研學又是什麼?
    1999年中國啟動基礎教育第八次課程改革,2001年6月教育部印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2001年8月教育部、中國科協首次完整地將「探究式科學教育」從法國引進到中國,簡稱「做中學」。「做中學」就是讓學生在動腦、動手的過程中利用學到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 首批廈門研學基地營地:研學不是春遊,價值在於創造新的教育方式
    2020年1月15日 星期三01研學是什麼東西?寒假班有兩種培訓:一是上培訓班,二是研學班。研學旅行必須有明確的主題路線,有專業的老師跟隨,有合理地出遊花費。不以玩樂為目的,不以逛了什麼,吃了什麼而自豪,重要的是學到真實的東西,通過研學實現了自己哪方面的價值。研學旅遊就是讓老師帶著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走進自然,在外面學到在書本和課堂裡學不到的東西。
  • 「讀行張掖」研學項目發布暨2018Vigorous少年營啟動
    >> 問政 >> 部門 「讀行張掖
  • 研學旅行促成長,最美課堂在路上 ———貴陽一中普瑞國際學校學子赴新加坡遊學記(一)
    本次活動以「研學旅行促成長,最美課堂在路上」為主題。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社旗一高研學旅行記
    2020年12月6日,社旗一高六年制實驗班組織初一全體學生展開了一次研學之旅。此次研學旨在讓孩子們走出校園,陶冶情操。目的地在南陽龍灣綜合社會實踐基地。寒冬雖至,一張張青春稚嫩的臉上依然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 研學立志 菁英行動——武夷山一中開展「菁英培養計劃」研學活動
    5月27日,武夷山一中「菁英培養計劃」研學活動拉開序幕。當晚,此次活動的學生與家長參加了該研學活動的啟動儀式。我校劉子進副校長、政教處副主任範琛老師、團委書記盛猛老師、高一年段雷建祥段長及高一年級雷元藝老師出席了該儀式。會上,各位領導及老師對此次出行的同學們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同時也為大家詳細地介紹了本次的行程安排及行李準備注意事項、乘車注意事項、校園生活注意事項。
  • 本報「齊魯未來星」暑期研學之旅開啟
    科學實踐課,學生們親自動手探究望遠鏡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假期是開展社會實踐的大好機會,研學旅行自然成了不少學校和家長的選擇。「模擬峰會」、「大國工業」、「聯通世界」,圍繞三個分主題,帶孩子們去理解「一帶一路」,樹立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研學期間,孩子們將前往青島港,看青島如何成為「一帶一路自貿驛站」;走進海爾集團、青島啤酒博物館,感受民族品牌怎樣走向世界……  7月5日,在學校家委會的組織下,濟南市新苑小學2012級二班學生將來到百花洲,參加齊魯晚報「齊魯未來星」泉水文化研學營。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樣的研學很給力!
    >三國、古蜀、自然等多個主題極大地豐富了中小學生課外實踐和學習生活昭化古城是廣元市首批研學教育基地,依託深厚蜀漢文化底蘊,以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設計開發了非遺文化課堂、三國益智課堂、民俗技藝課堂、自然教育課堂等一系列獨具特色的研學課程。豐富的內容、多樣的選擇充實著研學每一天。
  • 木雕小鎮煉成記關鍵詞之三:研學丨傳統文化+教育 探索研學新模式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近年來,研學旅行成為教育行業的一個熱門話題。木雕小鎮依託東陽市傳統木雕文化優勢,豐富「傳統文化+教育」的內涵,積極爭創省級中小學生研學教育基地,打造學生的「第二課堂」。江北初中校長金海強表示,上次初一學生的研學活動,他全程參與,覺得這樣的活動既能幫學生開闊眼界,又能活躍思維,當場就確定木雕小鎮為江北初中校外實踐教育勞動基地,此次又組織了初二學生前來研學。研學活動豐富多彩。
  • 首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四史」研學系列活動主題講座暨成果匯報活動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2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吳宇軒 張朝陽)為增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四史」學習,首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暑期開展了為期二十餘天的「讀史明智鑑往知來——『四史』研學系列活動」。作為本次主題活動的重要環節,8月18日下午,活動特別邀請了馬克思主義學院王樹祥老師在線上為學生做了「知史·明智·鑄魂——四史與當代大學生」主題講座。
  • 【商·活動】商學院舉辦 「哈爾科夫國立經濟大學研學之旅」主題...
    商學院舉辦「哈爾科夫國立經濟大學研學之旅」主題講座活動學識影響高度,眼界決定境界。11月26日,商學院於東校區1#305舉辦「哈爾科夫國立經濟大學」主題講座活動,商學院部分同學參加了此次活動。此外,主講人還提到了國家現階段對有過外出留學經歷的人才的政策,表明國家對此類人才十分重視,打消了同學們對其學歷可能不被認可的疑慮;介紹了當地的物價水平,使同學們明白留學不再是經濟富裕家庭的專屬;分析了研學的好處,推動更多學子成為研學大軍中的一員。整個活動組織有序,學子們遵守會場秩序並認真聽講,活動期間的問答環節有效調動了與會者的參與熱情,使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 擁抱金秋 快樂研學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最好的課堂在路上,最好的成長也是在路上。為了保證研學活動的效果,研學旅行開始前,學校德育處對參加研學旅行的學生進行行前安全教育,落實研學旅行的研學點、學生體驗活動及行程的每一細節。
  • 「行千裡路 讀萬卷書」 靖州一中紅色「研學旅行」收穫多
    紅網時刻12月9日訊(靖州站通訊員 吳霞)「行千裡路,讀萬卷書」。12月7日,湖南省懷化市靖州縣第一中學「傳承紅色基因、探究湖湘文化」 研學旅行綜合實踐活動歸來,師生直呼受益良多。「研學旅行」活動是由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與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近年來,靖州一中充分開發利用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通過參觀毛主席家鄉,了解中國近代的奮鬥史,了解偉人的成長,勵志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