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社旗一高研學旅行記

2020-12-15 社旗發布

2020年12月6日,社旗一高六年制實驗班組織初一全體學生展開了一次研學之旅。此次研學旨在讓孩子們走出校園,陶冶情操。目的地在南陽龍灣綜合社會實踐基地。

寒冬雖至,一張張青春稚嫩的臉上依然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在啟營儀式上,賈玉田主任就研學旅行的意義發表了講話,告誡同學們要抓住機會,親近自然,感受文化魅力,豐富精神世界。並叮囑學生和隨行老師注意旅行安全。

到達目的地後進行開營儀式,孩子們一個個精神抖擻,氣宇軒昂!

活動第一課:糖糖泥塑。同學們興致勃勃的聽老師介紹中國泥塑的悠久歷史。並親身動手實踐,齊心協力完成了栩栩如生的作品,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活動課程二:拓片。目不轉睛的孩子們聽得非常認真,動手操作能力也很棒!

午餐時刻,孩子們一起背誦了古詩「憫農」。學習餐桌禮儀,文明就餐,響應號召,光碟行動!

活動課程三:非洲鼓。動感的音樂,整齊的節拍,鏗鏘有力的擊鼓聲,這真的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

在閉營儀式上,優秀學生和班集體帶隊教師上臺領獎。

時間如白駒過隙,歡快的一天總是這麼短暫。通過此次研學旅行,同學們穿越時空,與歷史人物對話,在中華文化璀璨的星空中,勾勒出了最美的自己。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相信孩子們定會在未來的日子裡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文字|胡憲超

攝影|高志蔓

編輯|趙仙仙

相關焦點

  • 你讀「萬卷書」,中科宏浩帶你行「萬裡路」
    古人都把「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作為一種人生追求。這樣的文字排序仿佛先要讀萬卷書才能行萬裡路,但是這兩者都能使人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和能力。有人說讀萬卷書勝過行萬裡路,也有人說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無論是哪一者更勝一籌,就現實而言「讀萬卷書」遠比「行萬裡路」更容易的多,很多人都應該有這樣的體會。「行路」是在實踐中學習。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不是一句空話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不是一句空話研學,從字面意思來講,在研究中獲得學習,通過實踐取得知識的研究性學習,國家教育部在2000年1月將研究性學習作為必修課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實驗修訂稿)》中。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樣的研學很給力!
    劍門關是教育部公示的「四川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廣元市首批研學教育基地」,劍門關已累計幫助了數萬名學子厚植文化基因,並收穫了無數好評點讚。昭化古城是廣元市首批研學教育基地,依託深厚蜀漢文化底蘊,以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設計開發了非遺文化課堂、三國益智課堂、民俗技藝課堂、自然教育課堂等一系列獨具特色的研學課程。豐富的內容、多樣的選擇充實著研學每一天。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百度APP遊戲年度票選活動#我家孩子今年上幼兒園大班,在一所私立幼兒園,沒有寒暑假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旅途中我也在學習,增長見識,也養成了記遊記,畫下沿途風景的習慣。接著她媽媽說:我們在旅行過程中會看到很多風景,也可以體會到當地人文。但是我更希望的是,你在旅行過程中,學會用不同視角去看待生活中的困難。也能用不同的視角去看到更好的自己。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淅川縣第一小學一年級研學旅行遊丹江孔雀園
    淅川縣第一小學 孫儷 付雲麗  8月19日淅川縣第一小學一年級舉行研學旅行——遊丹江孔雀園。希望學生們在研學旅行的過程中累積優秀的品質,成就自我,讓孩子把優秀變成一種習慣,讓小學生研學旅行變成一種自強不息的向上動力。
  • 四川省武勝萬善職業中學:讀萬卷書 行萬裡路
    讀萬卷書 行萬裡路——四川省武勝萬善職業中學開展「一木環保,書香研學」實踐活動該活動是由學校聯合新華文軒出版傳媒有限公司武勝分公司,共同為學生們量身定做的一次研學實踐活動。該校旅遊服務與管理專業130名多名師生代表在旅行的同時,快樂學習,收穫滿滿。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行知結合,最美的課堂在路上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最真的教育是實踐最美的課堂在路上研學與旅遊有區別嗎其目的何在,意義何在;有沒有研讀過國家教育部等11部委聯合下發的【2016】8號文件《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精神。用心感受,風雨後的彩虹格外美麗有些人認為,研學旅行活動計劃是學習該操心的事,我們只要跟著學校走就行,
  • 活100歲,行萬裡路,讀萬卷書
    我認為在當下的社會裡,最應該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莫過於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探求世界就兩個途徑: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和「讀萬卷書」,既是人生態度,更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人生苦旅」,人生就是一場沒有停歇的旅行,必須時時刻刻使自己「動」、「忙」。哪怕是假忙,也要一直不停的行動。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近幾年「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可以說是網上討論的一個熱點,著名作家王蒙也多次以此為主題演講。在諸多觀點中「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似乎更受追捧,有人甚至提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去悟」,特別是2014年3月美國當時第一夫人米歇爾在北京大學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為主題演講,由於她的特殊身份讓這一觀點甚囂塵上。
  • 董卿: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
    屏幕上先是一位獵人和熊對峙,只要獵人的槍一響,就可能活命。整幅畫面露出後,所有人都驚呆了。原來獵人和熊所處的地方是山頂平衡木的兩端,如果獵人開搶,自己也可能墜崖身亡。選手的回答已經很出色,沒想到董卿的「槍響之後,沒有贏家」一說出口,大家直接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關於教育的另一種理解)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十個字,是兩個意思,是從一到二的過程。沒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會變成盲走和忙走,甚至是茫走。要是到了牛津,除開在那些古老的石頭巷子近乎乏味地走一大圈以外,你會領孩子去那個寫《指環王》的作者的墓地嗎?我舉這兩個例子,並非炫耀我自己關於牛劍的一點知識,或者說我在劍橋大學待了足足一整天,沿著河邊走了兩個小時,而是想說明作為父母親,當你帶孩子出去旅行的時候,你有足夠的知識準備以及熱情準備嗎?
  • 微課堂(視頻)丨王燕紅老師: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暑假如何和孩子一...
    我是來自路橋區新橋鎮初級中學王燕紅,今天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有關《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暑期如何和孩子一起帶著問題去旅行》的話題。旅行,要發揮學習功能最大化,經常和研學相結合,研學旅行是近十年來出現的新詞,由我國古代遊學、近代修學旅行,逐步演變發展而來。可追及春秋戰國的「遊學」,多指遠遊異地,從師學習,以所學遊說諸侯,求取官職。
  • 高中生體驗「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一周的研學旅行帶給了他們什麼?
    跟著語文老師去研學,大家在宏村集體合影留念。這個暑假,育才中學高一20班的段瀟柯先是跟著老師和同學到安徽進行了一周的研學旅行,回來後稍做休整,又馬不停蹄地轉段開始了數理化英的補習。回顧即將過去的暑假生活,她風趣地總結說「一曲研學+補習的二重奏」,同時也十分感概,「跟著語文老師一起去研學,那才是真正的『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跟著語文老師去研學7月11日,段瀟柯跟同學和語文老師李小省一起,坐動車前往安徽合肥,開啟徽文化研學旅行。第二天,這群高中生走進了包公祠、安徽名人館、渡江戰役紀念館。
  • 新華書店攜手藍話筒開展「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研學實踐活動
    古代萬卷是指皇帝的試卷語出 明·董其昌《畫旨》「畫家六法,一曰『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    「讀萬卷書」是指應該全面吸收書本知識,使自己具有淵博、紮實的文化素養;「行萬裡路」是指不能單純地沉迷於書本,還必須廣泛了解、認識和接觸社會,並把書本知識應用於社會實踐。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正確的理解應該是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句話原本的意思和現代人的理解出入比較大,「讀萬卷書」原意是:讀書是為了進京趕考,以實現金榜題名的人生理想;「行萬裡路」原意是:步入仕途,以實現忠君報主的人生理想。
  • 讀萬卷書不如精讀幾本具有真知灼見的書,行萬裡路不如深深的感悟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話到底是誰說的,在網上查了一下,有很多說法:一種說是杜甫,杜甫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這樣的句子: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二說是明末畫家董其昌的《畫禪室隨筆》卷二○畫訣中:「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鄄鄂。」
  • 翼天文旅集團|「夢裡老家·跟著朱子去研學」讀萬卷書 行萬裡路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研學旅行是學校課堂的延伸讓學生「學在天地間」陶冶情操、增長見聞、開闊視野>12月10日—11日近1500餘人的研學團隊將課堂「搬」進景區在夢裡老家開啟了一場超燃的研學之旅禮儀大課堂古代凡始入學,須向先師行釋菜之禮。
  • 啟封研學遊‖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啟封故園研學遇上「軍旅體驗」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 餅子讀行,一個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旅行人
    01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旅行人關於「餅子讀行」,一個極其具有書卷氣息的文藝名字,餅子讀行本人是這樣解讀的:餅子是小時候同學起的外號,跟隨了餅子三十多年,當自己需要一個網名的時候,發現外號比自己任何想起的那個網名都足夠的具有代表性
  • 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哪個更為重要?
    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對於很多人來說,沉下心來認真讀書真的不是一件簡單地事情,這也是很多人選擇行萬裡路的原因所在,通過行萬裡路,進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那麼,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哪個更為重要?首先,我們來弄清楚這句話的含義。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古代的萬卷指的是皇上出的考試卷。考生們為了金榜題名,進京趕考。這句話放到現在,寓意就是:同學們要努力讀書,增長自己的學識和本領,理論結合實際,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學以致用,不做書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