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哪個更為重要?

2020-12-27 教育孩子有方法

讀書、行路都是我們每個人人生當中必須經歷的事情,讀書還是要根據個人的喜好,行路則不一樣,因為每個人只要出門或者做事情都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普通學生想要改變境遇,只有努力的讀書,好好學習,爭取考上一所好的學校。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改變人生命運。也有人說行萬裡路同樣可以改變人生境遇,也可以幫你實現夢想,因為旅途中有可能見識到不同的風景、認識到各種優秀的人,也有可能運氣當頭。

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

對於很多人來說,沉下心來認真讀書真的不是一件簡單地事情,這也是很多人選擇行萬裡路的原因所在,通過行萬裡路,進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那麼,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哪個更為重要?

首先,我們來弄清楚這句話的含義。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古代的萬卷指的是皇上出的考試卷。考生們為了金榜題名,進京趕考。這句話放到現在,寓意就是:同學們要努力讀書,增長自己的學識和本領,理論結合實際,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學以致用,不做書呆子。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的含義是什麼

所以,現在已經沒有兩者誰更為重要這種說法了。因為,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在某種程度上是屬於一個層次的,有很多優秀的同學在既讀萬卷書的同時,又行萬裡路,也就是說現在很多人都已經能夠做到兩者兼具。既然很多人能夠做到如此,是不是意味著剩下的同學就不夠優秀了呢?非也!無論是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能夠做到其中一點的人已經值得旁人學習了。因為,對於很多同學來說,前者或者後者,都絕非那麼容易就能做到的。有時候,因為一點小小的挫折就能讓一個人放棄前面所堅持的一切。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兩者做到一點都已經非常難得了,就已經足夠了。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現在就要做準備

不要糾結是先讀萬卷書還是先行萬裡路,沒有多少意義。從小學到大學的二十多年間,正是讀書和行路的積累階段,是同學們正該努力學習、努力奮鬥的階段。讀萬卷書,是讓你學習文化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行萬裡路,是讓你懂得要學以致用,靈活運用。對於有著遠大夢想的你,從現在開始起要做的就是一邊好好學習、一邊鍛鍊身體。只有這樣無論今後是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你都能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並且會做到最好。

相關焦點

  • 對於孩子來說,「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哪個重要?
    有這樣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讀萬卷書」和「行萬裡路」哪個重要?這是個有趣的話題,也是很多人都會思考和遇到的問題。在我看來,這兩者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
  • 讀萬卷書重要還是行萬裡路重要
    是讀書重要,還是經歷更重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我覺得無論認為哪種重要,都沒有對錯之分,只是各自的出發點和立場不同罷了圖片來源生活讀萬卷書:自古就有「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從追逐名利的角度闡述了讀書的重要性,字裡行間給我們的啟示是讀書考取功名是當時人生的一條絕佳出路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這是我今年最有感觸的一句話。這句話的前一半很熟悉,後一半不是看今年的主持人大賽完全忘得一乾二淨了。也是看主持大賽感觸頗大多的一句話,選手姚軼賓和王嘉寧的比賽很精彩,但是最後評委董卿的話才是亮點,我反反覆覆看了幾遍。
  • 行萬裡路和讀萬卷書
    原標題:行萬裡路和讀萬卷書  如今的假期,帶孩子旅遊仿佛成了一項必不可少的作業,國內、國外,草原、海邊,朋友圈裡到處曬著帶孩子出去玩的照片和體會。有位朋友家長跟我抱怨:「一年10天假,5天給了孩子暑假,5天給了孩子寒假,沒有一天是給我自己的假。」
  • 董卿: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
    還有一期節目,有道題目是「作為主持人,更需要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兩位選手各執一詞,分別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董卿的點評也是特別出彩:「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讓我們能夠擺脫的是什麼,局限和狹隘,所以我們最終是要在相互的溝通、學習、交流當中看到自己的局限,去不斷地進步。」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近幾年「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可以說是網上討論的一個熱點,著名作家王蒙也多次以此為主題演講。在諸多觀點中「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似乎更受追捧,有人甚至提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去悟」,特別是2014年3月美國當時第一夫人米歇爾在北京大學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為主題演講,由於她的特殊身份讓這一觀點甚囂塵上。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正確的理解應該是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句話原本的意思和現代人的理解出入比較大,「讀萬卷書」原意是:讀書是為了進京趕考,以實現金榜題名的人生理想;「行萬裡路」原意是:步入仕途,以實現忠君報主的人生理想。
  • 暑期到了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在家長看來,行萬裡路尤勝讀萬卷書。如何規劃超長暑假,不少家長和學生提早數月便有了準備,信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的他們選擇遊學性質的夏令營,期待著能在兩點一線的常規學習生活之外,得到不一樣的啟示與收穫。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明顯提高,很多家長不惜「血本」,花費數萬元,在暑期或寒假送孩子遠赴海外遊學,增長見識開拓視野。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我的觀念其實很簡單明確,一個幼兒園的孩子,還是需要有這個「寒暑假」來接觸大自然,接觸世界。而不是為了大家好安心上班就被安排到學校,美其名曰在學校學會集體生活與秩序。講真,習慣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用不了三年時間的,更多地還是方便父母上班。我始終弄不明白,那些提倡兩歲就送孩子去幼兒園鍛鍊的父母,你的真實想法就是這樣嗎?
  • 你讀「萬卷書」,中科宏浩帶你行「萬裡路」
    古人都把「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作為一種人生追求。這樣的文字排序仿佛先要讀萬卷書才能行萬裡路,但是這兩者都能使人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和能力。有人說讀萬卷書勝過行萬裡路,也有人說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無論是哪一者更勝一籌,就現實而言「讀萬卷書」遠比「行萬裡路」更容易的多,很多人都應該有這樣的體會。「行路」是在實踐中學習。
  • 行萬裡路,比讀萬卷書更重要
    「讀萬卷書」極其有用,也一直為人所推崇。只是當它與「行萬裡路」聯繫在一起時,就似乎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在如今的網絡時代,行路要比讀書更加重要。在此情形之下,極需「行萬裡路」,通過行路中的切實感觸,讓自己的思維更豐富。另外,身在浮躁社會裡,人往往眼高手低,缺乏實踐能力,以致空有高學歷,卻做不成什麼事情,因此「行萬裡路」是必需的。如今的現實情形,是人們一直在圍繞著「應試」而讀書,根本無暇去行路。
  • 讀萬卷書,當行萬裡路
    原標題:讀萬卷書,當行萬裡路  澎湃新聞報導,日前被伊拉克警方誤作極端分子逮捕的北大學生劉偉(化名)將很快釋放。據悉,劉偉此行只是進行考古旅遊。劉偉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研究生。他本人非但與極端組織毫無關係,這趟前往伊拉克旅遊,恰是擔心當地文物遺址遭受破壞。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關於教育的另一種理解)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十個字,是兩個意思,是從一到二的過程。沒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會變成盲走和忙走,甚至是茫走。這個媽媽很愛兒子,把行程排得很滿,除開學校還是學校,完全沒有遊。孩子悶悶不樂。後來我給她說,孩子來不來紐西蘭根本不重要,讓他玩得高興才是最要緊的,不是遊學嗎?遊在前啊!媽媽於是改變了主意,我們帶著這個活潑的男孩在一樹山奔跑,完全變了一個樣子。這個小朋友現在在西安,健康快樂,成長得很好。我講這個故事,也和前面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有關係。
  •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清代著名學者、書法家錢泳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二者不可偏廢」,這是說「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同等重要。"讀萬卷書"好比踩著前人的肩膀,透過知識之窗看到了金山銀礦,但是要想得到知識和能力這個金山銀礦,那必須再"行萬裡路"才行呀!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就能提升職場能力嗎?
    這三種能力包含了讀書與實踐,而且超越了「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的範圍。一、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可見學習、實踐對一個人的能力塑造的重要性。1.讀萬卷書是為了知識儲備。
  • 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請問:路在何處?
    這對於已經讀破萬卷書,學富五車卻極少出門的學者來說,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這句話有失偏頗,並非適合所有人。對於正在求學的莘莘學子來說,應該是讀萬卷書比走萬裡路更重要,側重點要放在讀萬卷書上。如果我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那麼,路就在我們腳下。 「讀萬卷書」和「行萬裡路」,是人生缺一不可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
  • 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請問:路在何處?
    明代畫家董其昌在《畫旨》這本書裡,提了一個觀點: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後人在這句話上,依據自己的理解又添了幾句上去: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 活100歲,行萬裡路,讀萬卷書
    我認為在當下的社會裡,最應該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莫過於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探求世界就兩個途徑: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和「讀萬卷書」,既是人生態度,更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人生苦旅」,人生就是一場沒有停歇的旅行,必須時時刻刻使自己「動」、「忙」。哪怕是假忙,也要一直不停的行動。
  • 「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哪個更靠譜?
    有句老話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有人問: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你們覺得是從書上看到的重要呢,還是親身去遠行重要呢?我覺得,讀書更重要!行萬裡路,是有閒人才能得享的。有一句評價旅遊的流行語是:不去,會後悔;去了,更後悔。一邊讀書一邊旅行,固然好,但是,旅行最好帶有目的性,而不是只為了吃喝玩樂,或是增長點見聞。
  • 三萬方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交萬個人」
    三萬方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交萬個人」讀萬卷書。學校學習雖然主要就是念書,但一個學期下來念的就是那幾本書,知識面非常狹窄。讀萬卷書能拓寬視野,對素質培養大有脾益。今天,雖然有電視,有網路,書的作用也是不能代替的,它是主要的智慧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