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湖北作家方方,最近也是隨著她的日記走紅,成為了網絡上的風雲人物。一些70年代的人士也是稱讚她是在掀起中國的「啟蒙之光」,認為她文筆犀利能稱得上是「當代魯迅」。
在方方的筆下,足不出戶的她靠著神通廣大的朋友們一次又一次了解到了武漢的痛點,一次又一次挑撥了那些在封城2個多月中留下的委屈與怨恨。其實,想要讀懂湖北作家方方,先要看看龍應臺和許可馨。
先說許可馨,一位中國藥科大學的公派留學生。所謂公派留學生,就是國家出資給予補貼,不僅報銷了留學生的學費,每個月還會給予一定的生活費。但就是這樣的政策下,培育出的留學生卻成了另一位低級版的方方。
面對武漢疫情,她說了一句話:「如果我有醫生朋友在武漢一線,我希望他們臨陣脫逃。」這句話也是徹底暴露了她的價值立場,她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忽略了國家的利益。
這裡,我們就要說到龍應臺女士了,這位女士對這種言論有著深入概況,那就是「我不在乎大國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嚴。」
許可馨的這番話,就是在對小民尊嚴的呼喚。只不過她是低級版的方方,說話太直接,因而被大家所不恥。
但在網絡上,也還有人為許可馨說話,他們的話術也很古怪,「難道許可馨關心一下自己的醫生朋友,也有錯嗎?」
有錯,我們正常人關心自己的醫生朋友,那一般都是叮囑他們「注意安全,小心一點,我們等你凱旋。」但許可馨們關心朋友的方式,就是「希望你能臨陣脫逃。」
醫生臨陣脫逃,那麼病人豈不是只能躺著等死?是是非非之下,許可馨的言論經不起推敲。她一再強調弱勢群體的利益,也就站歪了立場。比如,她還說過自己不喜歡「顧全大局」,其實就是一種利己主義。
說完了龍應臺和許可馨,其實我們也差不多讀懂了湖北作家方方。她筆下的日記同樣是脫離了「大國崛起」,一味在呼喚「小民尊嚴」。
國家要求封閉武漢,明明是對疫情的關心和重視,是對全國人民的生命負責,在方方筆下成了對生命的褻瀆。似乎只有像美國、英國那般講究自由,才算是對生命的尊重。
美國和英國的疫情又發展成什麼樣了呢?到現在已經大概率無法控制了,英國人和美國人得到了「小民尊嚴」嗎?好像沒有,他們得到的是無情地拋棄。
所謂的「啟蒙運動」、「文藝復興」,是歐洲人對抗封建黑暗統治的方式。在21世紀的中國,講啟蒙運動無疑是反智的。方方之流有一支筆,但沒有一雙眼睛,看不見國家政治經濟層面的東西。
看看方方女士寫寫武漢的風景、天氣尚可,但一旦到了政治、經濟的高度,就像是在班門弄斧。但可悲的是,她們這些人還真敢寫。
在武漢封城這件事上,究竟是一件正確的事,還是一件錯誤的事,其實大家心裡都有一桿秤。在封閉的兩個多月裡,湖北人民的確是受委屈了。但這委屈真的像方方等人說的那樣,是因為國家不管不顧嗎?
美國感染人數14萬,義大利死亡人數1萬多,悲劇在世界每一個角落上演。如果疫情沒有在國外上演,我們很多人都會被方方之流的言論所蒙蔽。但正是因為這一次的疫情,我們看見了很多中國公知的嘴臉。
都2020年了,他們還想著靠一點淺視的挑撥振臂一呼,應者雲集。魯迅筆下的黑暗,是「大國崛起」中的痛,而他們筆下的黑暗,是「小民尊嚴」中的傷。
在宏觀問題上,大談個人得失,這一向是公知們擅長的方式。若是要問他們解決的辦法,那一定就是,去看看美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