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甲狀腺癌增多與食鹽碘過量有關說法不準確—新聞—科學網

2020-12-22 科學網

 

●我國是嚴重碘缺乏的國家,除高水碘地區外,絕大多數居民應食碘鹽

 

●我國做過多次監測與調整,目前居民攝碘量處於適宜水平,吃碘鹽不會導致碘過量

 

近日,有網友稱:甲狀腺癌在癌症中的發病率已從第十五位升至第五位,主要原因是吃加碘鹽造成的;我國沿海地區居民常吃富含碘的海產品,不需要吃加碘鹽。這些傳言是否屬實?人民日報「求證」欄目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部門及專家。

 

疑問一:加碘鹽易誘發甲狀腺癌?

 

【回應】 甲狀腺癌與遺傳、自身免疫性及精神因素有關;補碘的益處遠大於碘過量引起的風險

 

「所謂甲狀腺癌增多與食鹽碘過量有關的說法並不準確。」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國家衛生監督專員肖東樓介紹,「從全球範圍看,近年來包括甲狀腺癌在內的多數腫瘤都呈上升態勢。甲狀腺癌與食鹽加碘存在某種聯繫的推論依據不充分, 相反,採取補碘幹預可使甲狀腺癌向低惡性轉化的結論,已被廣泛認同。」

 

針對「甲狀腺癌高發」的觀點,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醫師吳藝捷坦言,在臨床中確實發現患有甲狀腺疾病的病人增多的現象。「但這不等於甲狀腺疾病發病率增加。」據他介紹,現在的醫學檢查手段比以往先進,穿刺技術可以發現1釐米以下的腫瘤,而在以前只能靠手觸摸。

 

「碘缺乏或碘過量,都可能導致甲狀腺疾病的發生。」肖東樓說,碘過量可使甲亢的危險性升高,也會使隱性的甲狀腺自身免疫性疾病轉變為顯性疾病。

 

日常食用加碘鹽,會帶來碘過量嗎?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教授戴為信說:「從嚴格定義來講,我國絕大多數人應該食用碘鹽,因為碘鹽裡面的碘是微量的,是一個基本量。目前並沒有相關證據表明過量食用加碘鹽與甲狀腺疾病有直接關係。」

 

吳藝捷介紹說,總體來說,我國居民攝碘量處於適宜水平,但也不排除個別地區的特殊情況。而且,人的甲狀腺激素合成是一個動態平衡狀態,偶爾過量服用,人體會自然排洩,不會在體內無限制積累。

 

據專家介紹,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成人每日碘攝入量為150—300微克,歐盟和美國的醫學研究機構認為成人碘攝入可耐受上限分別為每日600微克和1100微克。我國碘鹽平均含碘量為30毫克/千克。按每人每日攝入鹽5—10克計算,每日攝碘量約為150—300微克。扣除烹調和人體代謝的損失,碘的攝入量不會高於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量。

 

對於甲狀腺癌的發病原因,吳藝捷指出,不能說加碘鹽導致甲狀腺疾病高發,因為該疾病與遺傳因素、自身免疫性以及精神因素有關,工作壓力大、長期處於應激狀態的人群也屬於高發人群。

 

事實上,專家們認為,碘缺乏比碘過量更危險。天津醫科大學內分泌研究所教授陳祖培說:「碘在體內的主要作用是在甲狀腺合成甲狀腺激素。缺碘會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引發一系列的症狀和疾病,尤其是對智力的損害。從碘缺乏病區兒童的智力測驗檢查來看,其平均智商比正常水平低。」

 

「缺碘除了造成臨床上典型的碘缺乏疾病如地方性甲狀腺腫,還會造成不易察覺的智力損傷。」肖東樓介紹,2009年國際控制碘缺乏病理事會發布公告認為,補碘的益處遠遠大於碘過量引起的相對較小的風險。

 

疑問二:沿海城市居民不需要補碘?

 

【回應】沿海地區居民從海帶、紫菜和海魚中獲得2.1%的碘,膳食中的碘84.2%來自碘鹽

 

「人攝入碘的途徑有三種:飲用水、食物和空氣。我國除了一部分地區飲水碘含量非常高以外,大部分飲水的碘含量都比較低,而從空氣中攝入的碘就更少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孫殿軍告訴記者,「受外環境的影響,我國食物含碘量也處於碘缺乏的普遍形態,因此需要補碘。」

 

針對網友「沿海居民日常食用的海產品中含碘量很高無需碘鹽」的疑惑,陳祖培解釋道:「2009年,衛生部在福建、上海、浙江、遼寧等4省(市)開展的沿海地區居民膳食碘攝入量調查結果顯示,海帶、紫菜、海魚等富碘食物在沿海地區居民中的食用頻率和食用量都很低。在未考慮烹調損失的情況下,膳食中的碘84.2%來自於加碘食鹽,來自於各類食物的碘僅佔13.1%(其中海帶、紫菜和海魚共佔 2.1%)。如果食用不加碘食鹽,97%以上的居民碘攝入量會低於推薦攝入量,居民碘缺乏的風險很大。」

 

孫殿軍也認為,我國是外環境嚴重碘缺乏的國家,不僅僅在農村,城市也一樣。「2009年,沿海地區居民膳食碘攝入量調查發現,儘管經過多年補充碘鹽,上海等沿海城市孕婦的碘營養還是不足的。所以大城市仍需供應碘鹽。」

 

「衛生部2010年發布的《中國食鹽加碘和居民碘營養狀況的風險評估》結果表明:我國除高水碘地區外,絕大多數地區居民的碘營養狀況處於適宜和安全水平,沿海地區也不例外。」肖東樓說。

 

專家們介紹,雖然沿海城市居民需要補碘,但有兩種人群不宜吃碘鹽。一個是患甲狀腺疾病等患者中的少數人,可遵醫囑不食用或少食用碘鹽。另一個是生活在高碘地區的居民,碘攝入量超過推薦量的好幾倍。

 

上海市疾控中心介紹,高碘地區分為水源性和食源性兩種,我國是首先發現水源性高碘甲狀腺腫的國家。目前,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江蘇、安徽、福建、山東、河南、陝西、新疆12個省(區、市)的130個縣發現有飲水碘含量超標,受威脅人口約3100萬人。

 

「在高碘地區,老百姓吃非碘鹽,而不是供應碘鹽。對飲用水高碘地區,甚至可能要換低碘水源。」孫殿軍說。

 

疑問三:碘鹽標準是否「一刀切」?

 

【回應】今年實施的新標準允許各省(區、市)自行確定食鹽碘含量平均水平

 

還有網友表示,碘鹽標準不應該全國統一一個標準,並抱怨市場上很難買到無碘鹽。實際情況如何?

 

在北京,記者走訪了中鹽北京公司指定的幾個無碘食鹽銷售點,發現有充足的無碘鹽待售,但只有200克裝的「京晶牌」有機無碘雪花鹽,售價4.5元/袋,在購買數量上沒有限制,也不需要出示相關醫囑或證明。除了指定供應網點,記者在一家樂天瑪特超市也看到了無碘鹽,銷售員表示「可隨便買」。

 

在上海,一家良友金伴超市的店員告訴記者,無碘鹽銷售很正常,沒有出現過搶購或缺貨現象。上海市衛生局介紹,上海很早以前就已經開放無碘鹽的銷售,目前全市設有1334個無碘食鹽供應點。

 

據了解,我國從1995年開始實施全麵食鹽加碘政策以來,對食鹽碘含量已經做過多次調整。對此,陳祖培表示,我國大概每隔2到3年要對全國範圍內的碘鹽跟碘缺乏病的流行狀況做一次監測,並根據人群碘鹽的變化調整碘鹽的濃度,所以調整是正常的。

 

上海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碘缺乏病監測數據顯示,我國幅員遼闊,食鹽攝入量區別較大,近年來飲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統一的鹽碘含量標準不能滿足和適應這些變化。由此,衛生部2011年9月發布、今年3月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碘含量》允許各省(區、市)自行確定鹽碘含量平均水平。

 

「過去全國是統一一個標準,在嚴重缺碘的時候,這樣做是對的,能迅速緩解全民族的碘缺乏困境。」陳祖培補充道,「但是,隨著食鹽加碘的政策逐漸落實,就需要逐漸細化了。」據他介紹,碘的攝入量是否適宜取決於很多因素,包括碘鹽的濃度、食物結構、鹽的攝入量等。例如,上海、天津、北京居民每人每天的鹽攝入量大概七八克,西部北部地區可能十二三克,最高的省份到20克。「新標準由各省自行決定碘的濃度,體現了『因地制宜、科學補碘』的原則。」

 

據了解,世界各國規定的碘鹽中碘含量各不相同。西歐一些國家使用的鹽碘含量為每千克10毫克—20毫克,美洲大多數國家為每千克50毫克—100毫克,英國是每千克25毫克。我國的《食用鹽碘含量》規定:每千克食用鹽產品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計)為20毫克—30毫克,食用鹽碘含量的允許波動範圍(均勻度)為食用鹽碘含量平均水平±30%。

 

「美國碘鹽覆蓋率只有50%—60%,但除碘鹽外,美國通過在牛奶中加碘來提高碘攝入量;澳大利亞則在麵包中加碘。」吳藝捷介紹說,「數據顯示,美國人均尿碘含量比我國高20%左右。」(李婷參與採寫)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難買未加碘食鹽 食碘過量,會不會導致甲狀腺疾病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加碘食鹽還是無碘食鹽,應該因人而異。 目前,我省要求供應兩種碘濃度的食鹽,即普通碘鹽和孕婦專用鹽。由於特殊的生理狀況,孕婦專用鹽的碘含量比普通碘鹽高20%。莊世鋒提醒,如果因為自身原因需要限鹽,應該按照常吃、微量的原則,在日常飲食中補充碘營養,可以適當增加海帶、紫菜等海藻類富碘食品的攝入,以保障孕婦和胎兒的碘營養,降低碘缺乏的危險。
  • 食鹽加碘疑致病 專家:我們還將吃碘鹽很多年
    報告執筆人、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首席專家、原衛生部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重點實驗室主任吳永寧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當時,有關學者和公眾對我國全民食鹽加碘策略的科學性和部分沿海地區居民碘攝入可能「過量」及其潛在的健康損害關注度,日益高漲。
  • 堅持食鹽加碘 請把理由說清楚
    何勇海(職員)  5月15日是全國防治碘缺乏病宣傳日,國家衛計委當天說,雖然中國民眾碘缺乏基本消除,但公眾仍需吃碘鹽,因人類生存外環境缺碘,若不堅持食鹽加碘政策,碘缺乏病可能捲土重來。另有衛計委專家稱,中國甲狀腺疾病患者增多和碘鹽無必然聯繫。
  • 碘鹽到底該不該吃?聽聽專家怎麼說!
    不過近些年來,有關是否還有必要食用加碘鹽的說法引起了一些爭論,有網友稱,我國補碘這麼多年,不需要再食用碘鹽,沿海地區吃海鮮多,靠食物就能補碘,碘鹽究竟該不該吃?來聽聽專家怎麼說。同時專家也建議我國有條件的地區應逐漸把碘含量作為飲用水指標進行公開,使居民能夠及時知道水碘含量數值。碘攝入過量也可能引發疾病保證足量的碘攝入,是保證身體健康所必需的,但如果碘元素攝入過量,也可能會引發一些疾病。那麼有哪些疾病有可能是由碘鹽攝入過量引起的呢?大家關心的甲狀腺癌發病率增高,跟食用碘鹽有沒有關係呢?
  • 食鹽加碘不加碘,到底應該怎麼選?
    原創 關媛欣 科普醬紫蛙碘是我們身體中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與甲狀腺疾病更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近些年,甲狀腺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有些人便將其與加碘食鹽聯繫起來。於是面對超市中加碘和不加碘的兩種食鹽,很多人都犯了難。
  • 食鹽買加碘的好還是無碘的好?
    那麼上海居民缺不缺碘呢?聽說碘缺乏病屬於地方病,那作為來自上海這樣國際化大都市又沿海的苗苗,是不是就不存在碘缺乏的可能性了呀?根據上海市疾控中心多年的監測結果,近20年來,上海市居民的碘營養狀況趨於穩定,總體處於適宜和安全的水平,但孕婦碘營養狀況不足。
  • 碘與甲狀腺的那些糾葛,專業營養師幫你捋一捋
    隨著生活飲食的改善,某些地區海洋生物的攝入機會和攝入量增多,再加上繼續食用加碘鹽,可能存在碘攝入過量的問題,進而導致甲狀腺功能異常,另外存在其他危險因素導致患有甲狀腺疾病時,需要控制碘的攝入量。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科學補碘。無甲狀腺疾病者可食用加碘鹽外正常飲食,不需忌碘,也不大量補碘。
  • 甲狀腺癌發病率增加,究竟和什麼有關?和碘的關係,大不大?
    近年來甲狀腺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還有很多人查出甲狀腺結節,大家發現自從實行加碘鹽後甲狀腺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不由猜測碘的攝入量和甲狀腺癌有一定關係,甚至有極端者認為應該廢除加碘鹽。這樣的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
  • 專家建議:孕婦要注重孕期補碘
    東莞全市  碘鹽覆蓋率為97.7%  按國家和省的統一部署,東莞從1996年開始逐漸推廣食鹽加碘預防碘缺乏危害,經過20多年的防治,已取得巨大成效,但這並不代表東莞市民不需要補碘了,因為外環境缺碘,一旦停止補碘,長期缺碘容易引起碘缺乏病。
  • 甲狀腺癌檢出率越來越高 女性發病是男性4到5倍
    華商報訊(記者李琳)昨日,在西安舉行的西部甲狀腺高峰論壇上,來自省內外的專家對近年甲狀腺癌明顯增多等特點進行了會診,同時提醒公眾注意預防和治療誤區。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常委、西安交大一附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施秉銀說,隨著醫學影像手段的普及,甲狀腺癌近年檢出率確實逐年增多,但目前國內尚沒有全面確切的統計數字,僅有北京協和醫院進行了一次比較大規模的統計,在10000多體檢人群中,發現患甲狀腺癌的比例為千人中近4個,男性約為千人中2個多,而女性遠多於男性,為千人中5個多。從省內門診來看,40歲以上人群高發,女性發病是男性的4-5倍以上。
  • 甲狀腺癌,與吃加碘鹽有關嗎?這些人,需要選擇無碘鹽
    1995年,為了防治碘缺乏病,我國開始推行「全民食鹽加碘」,但是,20多年過去了,碘缺乏病基本被消除,對碘鹽的爭議卻越來越多:我們每日到底需要攝入多少碘?現在的營養攝入越來越豐富,還需要食鹽加碘嗎?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逐年提升,與食鹽加碘有關嗎?
  • 甲狀腺癌怎麼辦?碘131了解一下
    核心提示:  提起癌症,我們想必都會「瑟瑟發抖」,害怕自身罹患此病,甲狀腺癌也是一種惡性腫瘤,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等於判了患者「死刑」,很多年輕患者都可以在規範的治療下長期存活。現在就來了解下甲狀腺癌的「剋星」。
  • 地球化學環境中鈉與碘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從人們日常生活習慣看,吃辣與不吃辣和口味或重或輕有關,辣能刺激人體汗腺的分泌,可促進人體對鈉元素的新陳代謝。大家都知道,四川人愛吃火鍋,鹹得簡直不能再鹹,然而辣得簡直不能再辣,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食鹽對人體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它作為人體「補碘的載體」,則「加碘食鹽」被國家強制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碘是人體內必需的微量元素,國際衛生組織建議每天成人攝入量為150—300微克。
  • 吃碘鹽、海產品會導致甲狀腺癌嗎?
    …… 針對市民關注的相關問題,第 26 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期間,記者採訪了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甲狀腺癌單病種首席專家楊安奎教授和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治醫師、甲狀腺癌單病種團隊秘書陳樹偉博士。專家針對臨床上甲狀腺癌患者最關心的 15 個問題,為市民解答,帶大家科學、全面認識甲狀腺癌。【問題 1:甲狀腺癌為何在全球如此高發?】
  • 人體「攝碘」多少才合適
    中國醫學專家曾提出質疑——補碘怎能搞一刀切?現在市面上多數含碘食鹽中,每克鹽含碘20~50微克,以每天食6克食鹽為例,攝入碘已達120~300微克。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是6克,但中國國民普遍超過20克。
  • 兒童甲狀腺癌誘因不明 5%甲狀腺癌有家族史
    原標題:兒童甲狀腺癌誘因不明 5%甲狀腺癌有家族史   兒童甲狀腺癌約佔兒童惡性腫瘤的0.5%—3%。一般而言,90%以上兒童甲狀腺癌為分化型甲狀腺癌。這種疾病的發展速度較不迅速,早期可無任何臨床表現。
  • 甲狀腺癌半切可以做碘131嗎?
    #甲癌碘131#第四個問題是關於甲狀腺癌的手術後有的病人手術是全切的,這個做碘131治療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是半切的能不能做碘131治療,這個情況下就要看,如果是半切留的殘餘組織比較多,這個時候做碘131治療就不太合適,因為這個會使病人面對做碘131治療,可能做兩次兩次碘131劑量就會比較大,第二個即便是他第一次治療的時候
  • 甲狀腺結節到底應該多吃碘還是少吃碘?加碘鹽,你吃對了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浙江在線12月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林辰辰)「現在營養這麼好,哪有人缺碘,都是碘過量!」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碘對於各個人群的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都十分重要。它是甲狀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甲狀腺激素又和身體的各個系統均有關係,甲狀腺激素不足容易造成胎兒流產、先天畸形;少年兒童發育遲緩;影響成年人精神功能、免疫系統等等。  住在海邊的人需不需要補碘?
  • 專家:日本核電站事故對甘肅沒有影響 吃碘鹽無防輻射作用(圖)
    每日甘肅網訊(記者李娜 肖剛)為平息近日部分市民搶購碘鹽的風波,引導廣大群眾正確認識碘與核放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消除群眾恐慌心理,3月18日上午,省衛生廳召開新聞通氣會,邀請省疾控中心3位放射衛生和碘缺乏病防治專家,就廣大群眾關心的有關問題向與會記者進行了解答。
  • 一起來了解一「碘」
    此外,碘過剩對人的智力也會產生不良影響,過量補碘可使腦重量減輕、記憶力下降。」家長也要注意不能讓孩子攝入過多碘,否則反而會對孩子成長造成負擔。3.如何科學補碘:分時分區是關鍵!根據年齡算一算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需要攝入的碘量也是不一樣的,中國營養學會對此給出了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