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基礎知識:數詞用作動詞

2020-09-05 閒讀與苦讀

數詞可以作句子的謂語,對主語起說明作用。例如:「軍書十二卷」(《木蘭詩》),「舉所佩玉以示之者」《史記·鴻門宴》)。這「十二、三」並不帶有動詞性,即並不表示動作或變化。有的時候,數詞用作動詞,表示人或事物數量上的變化。如:

①此三子者,……與臣而將矣。(《戰國策·唐雎不辱使命》)

——這三個人(專諸、聶政、要離),加上我就要成為四個了。「四」前有時間副詞「將」作狀語,可見「四」已用作動詞,意思是「成為四個、變為四個」。

②國亡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餘罪,敢逃死而其心乎?(陳弘緒:《文天祥傳》)

——國家滅亡,自己不能挽救,做臣子的死有餘罪,還能為逃避一死改變自己的一顆忠心嗎?「二」帶賓語「心」(「其」是「心」的定語),「二」用作動詞。

未完待續……

這裡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

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關注起來,一起來讀書養性。

本號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臺,提倡閱讀純文學,拒絕網絡爽文小說!我們也不提倡聽書,漢字的博大精深與艱深晦澀,只靠「聽」,能懂嗎?

相關焦點

  • 文言基礎知識:數詞用作動詞
    數詞可以作句子的謂語,對主語起說明作用。例如:「軍書十二卷」(《木蘭詩》),「舉所佩玉以示之者三」《史記·鴻門宴》)。這「十二、三」並不帶有動詞性,即並不表示動作或變化。有的時候,數詞用作動詞,表示人或事物數量上的變化。
  • 文言基礎知識:名詞用作動詞
    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名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稱。名詞的主要用途是作句子的主語、賓語和定語。在一定的上下文裡,名詞還可以活用為動詞(作謂語)、活用為副詞(作狀語),這是名詞的非常用法。名詞用作動詞1把名詞放在賓語的前邊充當動詞,表示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事物成為這個名詞所表示的事物,這個名詞就用作動詞(使動)。如:①文王以百裡之壤而臣諸侯。
  • 文言基礎知識:名詞用作動詞
    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名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稱。名詞的主要用途是作句子的主語、賓語和定語。例如「永州之野產異蛇」(柳宗元:《捕蛇者說》):「永州、野、蛇」都是名詞,「野(郊外)」是主語,「永州」是「野」的定語,「蛇」是「產」的賓語。這是名詞的常用法。
  • 文言基礎知識:名詞用作副詞
    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名詞用作副詞名詞用作副詞,這種情況現代漢語裡極少,文言裡卻比較常見。1.表示待人態度。如:①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記·鴻門宴》)一一您替我叫他進來,我可得像對待兄長那樣來招待他(項伯)。
  • 文言基礎知識:名詞用作副詞
    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名詞用作副詞名詞用作副詞,這種情況現代漢語裡極少,文言裡卻比較常見。1.表示待人態度。如:①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貨」本來也是名詞,這裡用作副詞,作「視」的狀語。2表示比喻。如:③有狼當道,人立而啼。(《中山狼傳》)——有隻狼在道路中間,)像人似的直立著嚎叫。「人」本來是名詞,這裡用作副詞,作「立」的狀語。
  • 文言用詞法——動詞用作名詞、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用作狀語
    分享是一種快樂,你得到就是對我的回報,文言用詞法中的動詞篇章。句中動詞「交」用作名詞,作動詞「棄」的賓語,作「朋友」講。動詞用作名詞,是古人以動作代人,以性質、特點代事物所致。這是文言中特有的,並不多見,大都是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這種現象不難理解,只要把動詞看作是一種名稱,譯為與之相關聯的名詞就可以了。
  • 文言基礎知識:動詞用作副詞
    用在動詞前邊,對動詞起修飾或限制作用的,經常是副詞。如果把動詞放在副詞的這種位置上,讓它修飾、限制後邊的動詞,在句中作狀語,這個動詞就用作副詞。動詞作狀語,這種現象是古今漢語所共有的。不同的是:現代漢語的動詞狀語常帶「著、地」如「坐著說、微笑地看著」;在古漢語裡,可以把作狀語的單個動詞或動賓詞組直接放在動詞前邊,也可以用連詞「而」或「以」把狀語和謂語連接起來。
  • 文言用此法——形容詞用作名詞和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
    文言中關於形容詞用作名詞和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的情況的闡述文言的魅力就像圖片,意境深遠形容詞用作名詞文言中形容詞用作名詞的現象是不少見的高瞻遠矚,文言感覺遙不可及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不包括使動,
  • 文言用詞法——形容詞用作名詞和一般動詞
    文言之路,追求坎坷,但意境深遠,值得我們一學。 你努力的樣子,只有自己知道 文言用詞法——動詞用作名詞、動詞的使動用法
  • 文言用詞法——名詞作動詞
    很多家長都是負擔較重,工作和家庭不能兼顧,有時候關於文言的知識也不能系統的掌握。前面的文章中從文字的起源、形體演變,造字規律以及假借字、古今字、異體字和繁簡字等各方麵條分縷析,簡述了文字基礎知識,語言簡述了詞彙的內容,文言用詞法在文言中難度很大,名詞作狀語的已經進行分析和論述,下面針對文言用詞法中的名詞作動詞進行專項論述。
  • 文言基礎知識:物量詞和動量詞
    在現代漢語裡,數詞通常是和量詞結合在一起充當句子成分的。在文言裡,數詞一般不需要和量詞結合,它直接地修飾和限制名詞或動詞。如:①帝感其誠,命誇峨氏二子負山。(《列子·愚公移山》)——天帝為愚公的這種真誠所感動,於是命令誇峨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這兩座大山。兩個「二」分別直接修飾、限制名詞「子」和「山」,數詞和名詞之間沒有「個、座」這樣的量詞。②齊人三鼓。
  • 文言基礎知識:物量詞和動量詞
    在現代漢語裡,數詞通常是和量詞結合在一起充當句子成分的。在文言裡,數詞一般不需要和量詞結合,它直接地修飾和限制名詞或動詞。如:①帝感其誠,命誇峨氏二子負山。(《列子·愚公移山》)——天帝為愚公的這種真誠所感動,於是命令誇峨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這兩座大山。
  • 文言基礎知識:謙敬副詞
    副詞用來修飾動詞、形容詞或其他副詞,表示範圍、時間、否定、語氣、程度、情態等,在句中通常作狀語,這種詞叫副詞。和其他虛詞相比,副詞數量最多。而且,一個副詞常有幾種不同的意義和用法:有的既表示程度、又表示語氣,有的既表示語氣、又表示時間,有的在同一個句子裡兼有幾種不同的作用。所以同一個副詞,有人說是語氣副詞,有人說是程度或別的什麼副詞。
  • 文言基礎知識:否定副詞
    下邊我們把文言的副詞分為幾組加以討論。討論的重點是:古代常用、而現代不用,或者古今都常用、但含義和用法有所不同的。(三)否定副詞「不、弗、勿、毋、無、莫、未、非」等,表示否定的意思和語氣,叫「否定副詞」。
  • 文言基礎知識:否定副詞
    下邊我們把文言的副詞分為幾組加以討論。討論的重點是:古代常用、而現代不用,或者古今都常用、但含義和用法有所不同的。(三)否定副詞「不、弗、勿、毋、無、莫、未、非」等,表示否定的意思和語氣,叫「否定副詞」。
  • 文言基礎知識:動詞的使動用法
    動詞表示人物的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動詞的主要用途是作句子的謂語。例如「齊師伐我」、「豪傑並起」:「伐、起」都是動詞,在句中作謂語。動詞也可以活用,這有兩種情況動詞的使動用法1.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要有涉及的對象——賓語,不然意思就不完整,如「齊師伐我」的「伐」,這叫及物動詞。及物動詞和賓語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係,這是及物動詞的常用法。有的時候賓語不是動作支配的對象,倒是動作的施行者,是主語使賓語發出這個動作,這是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 文言基礎知識:動詞的使動用法
    動詞表示人物的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動詞的主要用途是作句子的謂語。例如「齊師伐我」、「豪傑並起」:「伐、起」都是動詞,在句中作謂語。動詞也可以活用,這有兩種情況動詞的使動用法1.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要有涉及的對象——賓語,不然意思就不完整,如「齊師伐我」的「伐」,這叫及物動詞。及物動詞和賓語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係,這是及物動詞的常用法。
  • 文言基礎知識:數量詞
    數詞屬於基本詞彙,像「一、二、十、百」等,幾千年來沒有什麼變化。量詞變化較大,不過像「尺、丈、石」這些詞,也是遠在先秦就有了的。文言文裡的量詞一般不難理解,和現代漢語不同的有下述幾點。(一)零數和分數1.零數文言的整數和零數之間常加「有」字。
  • 文言基礎知識:助詞(二)
    文言裡沒有時態助詞,所以這裡所謂「助詞」,即結構助詞。結構助詞是附加在別的詞語前邊、後邊或一個句子的主謂之間,在句中起結構作用的詞。文言裡常用的結構助詞是:之、者、所、是、見、被。「是、見、被」到第四章「文言的句法」裡再談,這裡只討論「之、者、所」。
  • 文言基礎知識:文言的句法
    第四章文言的句法 具有一定語調、能夠獨立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語言單位,叫句子。句子包括多少個成分,這些成分之間發生什麼關係、前後次序怎樣安排,一句話:怎樣組詞成句,這有一定的規則。句法就是組詞成句的規則、規律。古今漢語的句法結構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