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詞屬於基本詞彙,像「一、二、十、百」等,幾千年來沒有什麼變化。量詞變化較大,不過像「尺、丈、石」這些詞,也是遠在先秦就有了的。文言文裡的量詞一般不難理解,和現代漢語不同的有下述幾點。
(一)零數和分數
1.零數
文言的整數和零數之間常加「有」字。這種「有」字,和我們現在說「三百零六」的「零」字、數學上說「一又三分之一」的「又」字,意思差不多。如:
①爾來二十有一年矣。(諸葛亮:《前出師表》)
——至今二十一年了。
②為字共三十有四。(魏學洢:《核舟記》
——(全核舟)共刻有三十四個字。
2.分數
現在表示分數通常說「X分之X」,文言裡也有這種格式,如「殺士三分之一」(《孫子·謀攻篇》)。不過文言裡表示分數不限於這種形式,下邊幾種形式是現代漢語裡所沒有的。如:
③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大的城鎮不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鎮不超過五分之一,小的城鎮不超過九分之一。參(三)國之一:沒有「X分之X」的「分」字,在「分」字的位置上卻有個名詞(「國」)。五之一、九之一:沒有「X分之X」的「分」字。
④蓋予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我們所到的地方,比起老遊客來,還不到十分之一。十一:十分之一。這裡「分」和「之」字都沒用。「百、千、萬」作分母也常用這種形式,如「百一、千一、萬一」。
⑤會天寒,士卒墮指者什二三。(《史記·高祖本紀》)
——趕上大冷天,凍掉手指的戰士佔十分之二、三。分母「十」常作「什」,而且不用「分」字和「之」字。
⑥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漢書·律曆志》)
——一月份的時間,是二十九又八十一分之四十三天(二十九天半多點)。在「X分之X」的「分」和「之」字之間另加了個名詞「日」。
未完待續……
這裡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
本號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臺,提倡閱讀純文學,拒絕網絡爽文小說!我們也不提倡聽書,漢字的博大精深與艱深晦澀,只靠「聽」,能懂嗎?
本文由閒讀與苦讀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