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基礎知識:判斷句

2021-02-20 閒讀與苦讀

一、判斷句

在現代漢語裡,判斷句的主要形式是:×是×。例如:「上海是祖國的國際化大都市。」在漢語發展史上,先秦時代還沒有這個判斷詞「是」字。漢代以後雖然有了判斷詞「是」,但由於文人仿古的原因,後來的文言文仍然很少把它作為判斷詞使用。

文言裡怎樣表示判斷呢?

 

(一)判斷句的主要形式

1.用「者、也」相呼應表示判斷,構成「……者,……也」的形式。如:

1.陳勝,陽城人。(《史記·陳涉起義》)

——陳勝是陽城人。

2.夫積貯,天下之大命。(賈誼:《論積貯疏》)

——積存糧食是關係國家命運的大事。

2.只用「也」不用「者」,構成「……,……也」的形式。如:

3.其巫,老女子也。(褚少孫:《西門豹治鄴》

——那個大巫是個老婦人。

4.南陽劉子驥,高尚士。(陶潛:《桃花源記》)

——南陽的劉子驥,是個高尚名士。

如果主語是代詞,則一律不用「者」。如:

5.此勁敵也。(《清稗類鈔·馮婉貞》)

——這是一股強有力的敵人。「此」不說「此者」。

3.只用「者」不用「也」,構成「……者,……」的形式。如:

6.粟,民之所種。(晁錯:《論貴粟疏》)

——糧食是農民種植的。

7.裴子,裴秀。(傅玄:《馬鈞傳》)

——裴子就是裴秀。

4.「者、也」都不用,構成「……,……」的形式。如:

8.荀卿,趙人。(《史記·荀卿列傳》)

——苟卿是趙國人。

9.此用武之國。(《三國志·隆中對》)

——這是兵家必爭之地。

5.用副詞表示判斷,構成「……乃(即、則、非)……(也)」的形式。文言的判斷句不用判斷詞「是」,它的謂語是由名詞或名詞性詞組充當的。謂語可以受副詞修飾,這種名詞或名詞性詞組既然是謂語,當然也可以受副詞修飾。副詞「乃、即、則」相當於現代漢語裡「就是」的「就」、「應是」的「應」,用在名詞謂語前邊有加強肯定判斷的作用,可以譯為「是、就是」;副詞「非」相當於現代漢語裡「不是」的「不」,用在名詞前邊表示否定判斷,可以譯為「不是」。如:

10.當立者公子扶蘇。(《史記·陳涉起義》)

——應當立為皇帝的公子扶蘇。

11.梁父楚將項燕。(《史記·項羽本紀》)

——項梁的父親楚國名將項燕。

12.此嶽陽樓之大觀也。(範仲淹:《嶽陽樓記》)

——這就是在嶽陽樓上看到的雄偉景象。這裡的「則」是副詞,不是連詞。

13.予本文人畫士。(龔自珍:《病梅館記》)

——我本不是文人畫家。

6.用動詞「為」表示判斷,構成「……為……」的形式。「為」是個含義十分廣泛的動詞。它的本義是「做」,可根據具體情況解釋為「做、造、建造、當、充當、是」等。「為」有時用來表示判斷,但它並不是真正的判斷詞。如:

14.項燕楚將。(《史記·陳涉起義》)——項燕是楚國的大將。

15.以後典籍皆板本。(《夢溪筆談·活板》)

——以後的書籍都是木板本。

7.「是」用作判斷詞,如同現代的判斷句一樣,大約始於漢代,以後漸多。如:

16.客人不知其商君也。《史記·商君列傳》)

——旅店的人不知道他是商鞅。

17.問今何世。(陶潛:《桃花源記》)

——(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

18.不知木蘭女郎。(《木蘭詩》)

——不知道木蘭是個女孩子。

有些指示代詞「是」,很容易被誤認為判斷詞,值得注意。如:

19.夫星之隊(墜),木之鳴,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荀子·天論》

——隕星墜落,樹木發出聲響,這是天地、陰陽變化一種反常的、少有的現象。

20.葉公非好龍也。(《新序·葉公好龍》)

——說明葉公並不是真的喜愛龍啊。

(二)判斷句式的活用

「……者,……也」「……,……也」、「……者,……」這些判斷句式,有時並不表示判斷,而表示解釋原因。這是判斷句式的活用。如: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用心躁也。(《荀子·勸學》)

——螃蟹六隻腳、兩個鉗夾,可是如果沒有鱔魚的洞穴就沒有託身之地,這是因為它太浮燥了。

2.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您)拉著燕後為她哭泣,是傷心地想到她要遠行啊。

3.不以木為之,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夢溪筆談·活板》)

——不用木料做字模的原因,是木紋有疏密,沾水後高低不平,並且和藥粘在一起,不容易取出來。

       未完待續……

      本文選自田雁寧、譚力的文學小說《都市放牛》,1995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小學語文教材回憶匯總

全本《寫作技巧方法》整理匯總

全本《文章寫作》整理匯總

文學小說《趟過男人河的女人》全本整理匯總

全本小說《命運四重奏》整理匯總

全本《畢淑敏散文》整理匯總(一)

全本《民國名家隨筆散文》整理匯總

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這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

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每天留半個小時來閱讀,給自己充個電。關注本號,百萬讀者和你一起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本號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臺,提倡閱讀純文學,拒絕網絡爽文小說!我們也不提倡聽書,漢字的博大精深與艱深晦澀,只靠「聽」,能懂嗎?

喜歡這篇文章請點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招教考試語文基礎知識考點九:常見的文言句式
    常見的文言句式有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和成分省略句。(一)判斷句判斷句就是對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句子可分為兩個系列:「……者,……也」系列和「乃、為」系列。1.「……者,……也」系列「……者,……也」是文言文判斷句中最常見的格式,由此變化,就形成一個系列。
  • 「期末點睛」一篇文章搞定:文言判斷句的標誌和運用
    上一次跟大家分享了文言中的被動表達,大家還記得可可愛愛的「為所」結構,還記得如何用「於」「見」表被動嗎?文言句式,我們的分享從倒裝句開始,已經有四篇深入分析。還剩下「判斷句」和「省略句」沒有跟大家分享。今天,小編老師帶大家一篇文章搞定文言判斷句標誌和運用問題。
  • 中考文言文複習題型之判斷句
    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鑑》)「.者,.。」
  • 文言基礎知識:助詞(三)
    文言裡沒有時態助詞,所以這裡所謂「助詞」,即結構助詞。結構助詞是附加在別的詞語前邊、後邊或一個句子的主謂之間,在句中起結構作用的詞。文言裡常用的結構助詞是:之、者、所、是、見、被。「是、見、被」到第四章「文言的句法」裡再談,這裡只討論「之、者、所」。
  • 文言造句法,更好地提高閱讀理解力
    文言造句法,就是古人造句的規則。如果將現代漢語和文言做個比較,便會發現,古今語言的句法結構基本是相同的,或者說是大同小異。句子的種類而言,古今都有單複句之分;從內容上又可分為判斷句、陳述句、描寫句、疑問句等等;從句子結構來說,古今語言中,一般情況下,均為主謂式或主謂賓式。以上就是古今語言的相同之處。
  • 2019教師招聘考試專業基礎知識:關於文言文特殊句式辨析的幾條建議...
    2019教師招聘考試專業基礎知識:關於文言文特殊句式辨析的幾條建議(語文) 2019年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陸續發布,為了讓大家比較好的備考,甘肅中公教育給考生們準備了教師招聘備考資料,請各位考生及時查詢談到文言文,眾多考生可能會避之不及,覺得其晦澀難懂。
  • 中考文言文複習資料整理:判斷句與倒裝句
    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  「.,.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鑑》)  「.者,.。」
  • 文言基礎知識:數量詞
    (一)零數和分數1.零數文言的整數和零數之間常加「有」字。這種「有」字,和我們現在說「三百零六」的「零」字、數學上說「一又三分之一」的「又」字,意思差不多。如:①爾來二十有一年矣。(諸葛亮:《前出師表》)——至今二十一年了。②為字共三十有四。
  • 文言基礎知識:文言的句法
    第四章文言的句法 具有一定語調、能夠獨立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語言單位,叫句子。句子包括多少個成分,這些成分之間發生什麼關係、前後次序怎樣安排,一句話:怎樣組詞成句,這有一定的規則。句法就是組詞成句的規則、規律。古今漢語的句法結構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
  • 行測80分秒殺技——語句表達判斷句
    文言特殊句式是語句表達文言文類題型常考的一類題型,其特殊句式一般分四類: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首先我們來聊一聊判斷句。1、用「者……也」表判斷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2、句末用「者也」表判斷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 行測80分秒殺技——語句表達判斷句
    文言特殊句式是語句表達文言文類題型常考的一類題型,其特殊句式一般分四類: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首先我們來聊一聊判斷句。——莊子《秋水》7、無標誌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誌,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劉備天下梟雄。
  • 2020下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語文基礎知識重要知識點(十一)
    2020下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語文基礎知識重要知識點(十一) 2020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時間安排表已發布,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筆試時間為10月31日,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的備考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甘肅中公教育
  • 知識速遞:文言文基礎知識常考的四大特殊句式,你都記住了嗎?
    文言文基礎知識——四大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於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等。
  • 文言基礎知識:文言複句的特點
    文言的緊縮複句通常只用一個連詞,而且同一個連詞常常表示不同的意義關係。還有,現代漢語的緊縮複句只是一種特殊句式,文言的緊縮複句卻是常見的。如:1.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孫子·謀攻篇》)一一如果自己的兵力相當於敵人的十倍,就包圍它;如果相當於敵人的五倍,就進攻它。
  • 高考文言句式考點知識梳理(超全)
    高考文言句式考點知識梳理(超全),新東方網高考頻道為廣大考生整理最新高考複習資料,更多高考資訊請關注新東方網高考頻道!   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話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點。
  • 最新初中文言文判斷句句式講解
    初中文言文判斷句句式講解 判斷句 1、用"者……也"表判斷 "陳勝者,陽城人也。"(陳勝是陽城人)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是趙國的良將) 2、句末用"也"表判斷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 【乾貨整理】高中文言文基礎知識大全,速度收藏!
    高中文言文基礎知識大全文言文是以古漢語文雅的口語為基礎的書面形式,在遠古時代文言文與平常的口語的差異微乎其微。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1.文言實詞同一個詞古今意義發生了變化,這種現象叫古今異義。
  • 高考語文基礎知識:文言文實詞「短」的用法
    高考語文基礎知識:文言文實詞「短」的用法 2012-10-17 11:40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文言基礎知識:數量詞
    (一)零數和分數 1.零數 文言的整數和零數之間常加「有」字。這種「有」字,和我們現在說「三百零六」的「零」字、數學上說「一又三分之一」的「又」字,意思差不多。如: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 文言文語法(句式):判斷句
    (司馬遷《史記·荀卿列傳》)這種「者」、「也」全不用,純靠語意、語序表示判斷的句式,是古代漢語判斷句中判斷意味最弱的一種。這種句式在現代漢語中還有所所殘留,如講「今天陰天」、「明天勞動節」、「我太原人」等,限用在判斷日子、天氣、籍貫等。如果要進一步加強斷定的語氣,可在上述各種判斷句中,在名詞謂語前加上「乃」、「即」、「則」、「必」、「為」等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