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印圖 王更銀 李燭 張怡 楊曉亞 李莉華
摘要
目的探討新生兒體內血型抗體IgG亞型的含量與其溶血危重程度的相關性。
方法對50例產前高效價的孕產婦進行產後新生兒免疫血液學檢測( ABO41例, Rh9例),其中32例新生兒臨床及實驗室診斷為新生兒溶血病,採用微柱凝膠IgG亞型檢測卡測定患兒及其母親血清 IgG 抗體亞型,其中ABO血型系統25例, Rh 系統7例。
結果在32例新生兒溶血病的患兒血清中檢測出26例 IgG 1和IgG3亞型同步升高,21例IgG1和IgG2亞型升高;12例 IgG3明顯升高的產後新生兒均出現嚴重的高膽紅素血症表現 , 而8例IgG2或IgG4亞型升高的孕婦,其新生兒均未發現高膽紅素血症表現。
結論胎母間血型抗體亞型含量成正相關、 IgG 1和 IgG 3抗體亞型的含量與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危重程度密切相關,對高效價孕婦有必要進行 IgG 亞型分析,對檢出不同 IgG 亞型的孕婦進行選擇性治療,從而實現個體化精準幹預治療。
討論
孕期胎母血型不合可能引起產後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 。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紅細胞抗原與血型抗體結合而引起的免疫性溶血反應,孕母體內產生了針對父源的血型特異性抗體,這種抗體能夠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紅細胞結合,通過免疫細胞介導的細胞毒 (ADCC) 作用導致胎兒紅細胞溶血 ,新生兒發生HDN的輕重與血型抗體效價的高低、孕母免疫狀態、胎盤屏障的保護作用等多種因素有關 ,特別是IgG亞型與患兒危重程度關係密切。
IgG型抗體是唯一能夠通過胎盤屏障的抗體,共有4個亞型,在血清中的濃度高低依次為IgG1、IgG2、 IgG3和IgG4,其中IgG1亞型激活補體的能力最強,IgG3次之,IgG2和IgG4相對較弱。國內文獻報導母體血清中IgG1和IgG3的含量 , 特別是 IgG1的含量與ABO系統的HDN密切相關 。國外報導在Rh系統引起的HDN中 , 檢測發現IgG1是胎兒紅細胞上致敏的主要抗體,佔97% ,IgG3佔3%, 由此判斷IgG1是主要的致病抗體 , 但病情的嚴重程度與IgG3有直接關係。
我們在臨床實踐中也發現,有些孕婦產前血型抗體效價很高,但產後新生兒溶血比較輕微,甚至未出現 HDN症狀,進一步檢測發現其體內IgG1和IgG3的含量都不高,本研究結果也證實了上述觀點,在產前夫婦抗體效價檢測的過程中,無論是ABO血型系統的免疫性抗 -A 、抗 -B 還是 Rh 系統的抗 -D 抗體,如果孕婦血型抗體效價升高的同時IgG1含量也高,提示胎兒受累的可能性較大,若IgG3同步升高,則產後新生兒可能病情較重,換血的機率大大提高,如果僅是IgG2或 / 和IgG4升高,則胎兒病情輕微可能不需要早期幹預治療,基於以上結論,有必要針對抗體高效價的孕婦進一步測定IgG亞型的含量 , 對於預測產後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發生的機率及嚴重程度,有針對性地早期幹預治療具有指導意義。
目前臨床實驗室檢測IgG抗體亞型的試劑盒均為進口試劑,價格昂貴、操作時間長、不利於普通實驗室常規開展。近幾年,微柱凝膠技術在血型與輸血檢測方面得到廣泛應用,我們通過在微柱凝膠卡的反應柱中包被IgG亞型的單抗試劑、篩選最佳凝膠微粒、對試驗條件進行篩選與優化,成功建立了微柱凝膠技術檢測血型抗體IgG亞型的試驗方法,符合國家關於微柱凝膠檢測卡的產品技術要求,經過臨床標本檢測驗證,所建立的微柱凝膠技術檢測血型抗體IgG亞型的試驗方法簡便、快速,實用性強,其特異性、重複性和穩定性較好,靈敏度高,所需儀器設備簡單,普通實驗室即可常規開展,對於及時分析、判斷和早期幹預治療母嬰血型不合HDN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實驗室推廣應用。
本文來源網絡,本平臺致力於信息分享,如有侵權,請留言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