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ABO溶血病是由於母子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多見於母親的血型為O型,嬰兒為A型或B型。這種母子ABO血型不合併不少見,但發生新生兒溶血病的則很少,而且大多症狀較輕,其中只有一部分新生兒可能發生明顯的黃疸。
一、臨床表現與溶血的程度有關
1、黃疸 主要臨床表現為新生兒黃疸出現早,多數在出生後24-48小時內出現皮膚明顯黃染,並且迅速加重。
2、貧血 在新生兒黃疸出現時和黃疸消退之後都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主要是由於發生溶血時大量的紅細胞被破壞所致。新生兒期血色素低於145g/L即可視為貧血。
二、診斷依據以下兩點
1、產前診斷
既往有不良產史,或前一胎有新生兒重度黃疸史的孕產婦,均應與其丈夫一起做ABO血型和Rh血型檢查,如有血型不合應檢測孕婦血清中IgG抗A和抗B抗體,如果抗A或抗B抗體>1:64,提示有發生新生兒ABO溶血的可能。
2、出生後診斷
如有母子血型不合,新生兒出生後及時監測膽紅素,如新生兒黃疸出現早,且進行性加重,同時血色素或紅細胞壓積快速下降,Coombs和/或抗體釋放試驗其中一項陽性即可診斷。
三、患兒應做以下檢查
1、血型檢查
2、血清膽紅素
3、血色素或紅細胞壓積
4、Coomb試驗
5、抗體釋放試驗
四、目前常用治療方法
1、光照療法
是降低血清膽紅素最簡便而有效的方法。當血清膽紅素達到光療標準時應及時進行光療。光療標準是依據不同胎齡、不同日齡有無併發症而制定的不同光療標準。
2、藥物治療
(1)靜脈用丙種球蛋白 早期應用臨床效果較好
(2)白蛋白增加游離膽紅素的聯結,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3、換血
當血清膽紅素水平依據不同胎齡、不同日齡達到換血標準時需要進行換血療法。ABO溶血症只有個別嚴重者才需要換血治療。
4、預防 低血糖、低血鈣、低體溫和電解質紊亂。
五、預防的方法
出生早期監測膽紅素,達到光療標準時及時光療。
=====================
丁國芳個人簡介: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擅長新生兒醫療、早產兒醫療和各種危重症的搶救和治療。臨床知識全面、紮實。在新生兒黃疸、早產兒營養和餵養、早產兒視網膜病、新生兒感染、嬰幼兒營養和餵養等方面有較深入的研究。
=====================
以上內容由國家衛計委權威醫學科普項目/百科名醫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