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人民醫院研究發現:這類藥物可顯著降低新冠住院患者死亡率

2020-12-16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6月24日訊(記者焦柯 通訊員程佳)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一項針對湖北21家醫院13981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系統回顧性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可顯著降低死亡率,同時明顯降低了患者有創機械通氣、進入重症監護病房及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發生率,也顯著降低患者血液中炎症因子水平。

北京時間6月24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代謝》在線發表了這一重磅研究成果。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研究團隊稱,這一研究成果將為全球數百萬新冠肺炎患者提供安全、經濟、普遍的治療方案。

《細胞代謝》網站截屏圖

該項研究主要負責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李紅良教授介紹,這項研究成果明確支持了他汀類藥物在住院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安全性和顯著的保護作用,並為後續開展他汀類藥物是否具有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的前瞻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和信心。

「他汀類藥物主要用於高膽固醇血症和以膽固醇升高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是目前最有效和常用的降脂藥物,主要用於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且價格實惠、副作用少。」李紅良介紹,他的團隊此前進行動物研究發現,他汀類藥物的治療可以改善實驗動物免疫細胞的反應、有效減輕炎症並緩解動物肺部損傷。研究團隊敏銳意識到,使用他汀類藥物或他汀類藥物與普利類/沙坦類藥物聯合使用如何影響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結局,是亟待解決的重大臨床問題。

李紅良科研團隊

為探尋這個重要臨床問題的答案,該團隊對湖北省21家醫院的13981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了系統的回顧性研究。其中,1219名患者在住院期間使用他汀類藥物(主要是阿託伐他汀,平均劑量為20毫克/天)且平均在院用藥時間為22天;新冠肺炎合併高血壓病的患者中,有319名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聯合普利類/沙坦類藥物,有603名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聯合其他降壓藥物。

由於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年齡較大,研究人員兩組患者基本情況進行了嚴格的配比和矯正(如年齡、疾病嚴重程度和既往疾病),使兩組患者在基本情況均衡可比的狀態下,進行他汀類藥物療效的相關分析。最終研究數據顯示:使用他汀類藥物組的28天全因死亡率為5.2%,明顯低於非他汀類藥物組9.4%的死亡率。使用他汀類藥物也明顯降低了新冠患者有創機械通氣、進入重症監護病房及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發生率;使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在院期間的血液中炎症因子(如白介素-1及C反應蛋白)水平也顯著低於未使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861名他汀類組患者和3444名非他汀類組患者的配對隊列分析結果與總人群分析結果一致。

數據分析示意漫畫

對於醫學界關心的兩種影響ACE2表達的藥物聯用是否增加新冠患者死亡風險的問題,研究團隊也進行了進一步探索。研究結果顯示,在新冠肺炎合併高血壓病的患者中,他汀類藥物與普利類/沙坦類藥物的聯合治療,並沒有較與其他降壓藥物聯合治療增加患者的死亡風險及其他次要結局的風險。這一重要研究成果,也為他汀類藥物或他汀類藥物與普利類/沙坦類(ACEI/ARBs)降壓藥聯合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安全性,提供了關鍵的支撐證據。

相關焦點

  • 武大團隊回顧性研究發現,他汀的使用與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死亡率下降...
    近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研究團隊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另一類被廣泛使用,且價格低廉的老藥——他汀類藥物,或能大幅降低住院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具體而言,在一項涉及湖北21家醫院13981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系統回顧性研究中,研究人員將臨床數據做了嚴格配比和校正後發現:使用他汀類藥物的住院患者28天全因死亡率為5.2%,明顯低於非他汀類藥物組9.4%的死亡率,降幅達到45%[3]。據了解,這也是相關領域迄今最大的回顧性隊列研究之一,它為相關的前瞻性臨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 英國研究發現:廉價類固醇藥物可降低新冠重症患者死亡率
    據美聯社16日報導,英國的研究人員稱,他們首次有證據表明某種藥物可以提高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存率:一種廉價、廣泛使用的類固醇——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可將重症住院患者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研究人員周二宣布了結果,並表示將很快發表相關論文。該研究是一項大型的嚴格測試,隨機抽取2104名患者服用該藥,並與4321名僅接受常規治療的患者進行比較。該藥物可以口服,也可以通過靜脈注射。28天後,需要呼吸機治療的重症患者的死亡率降低了35%,只需要補充氧氣的患者的死亡率降低了20%。
  • 研究顯示廉價類固醇藥物有效降低新冠重症死亡率
    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來自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周二發布研究報告稱,主要用於治療炎症的類固醇藥物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能有效降低新冠重症患者死亡率最多近3成。在這項新冠療法隨機評估實驗中,英國醫療系統中的2104名住院患者接受為期10天,每天6毫克地塞米松的治療,對照組為4321名接受常規治療的住院患者。研究人員統計得出,在接受常規治療的患者中,28天死亡率依次為需要呼吸機維持生命的患者(41%)、只需要吸氧治療的患者(25%)和不需要輔助治療幹預的患者(13%)。
  • 研究顯示廉價類固醇藥物有效降低新冠重症死亡率
    來源:財聯社來自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周二發布研究報告稱,主要用於治療炎症的類固醇藥物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能有效降低新冠重症患者死亡率最多近3成。在這項新冠療法隨機評估實驗中,英國醫療系統中的2104名住院患者接受為期10天,每天6毫克地塞米松的治療,對照組為4321名接受常規治療的住院患者。研究人員統計得出,在接受常規治療的患者中,28天死亡率依次為需要呼吸機維持生命的患者(41%)、只需要吸氧治療的患者(25%)和不需要輔助治療幹預的患者(13%)。
  • 武漢天佑醫院最新研究:安眠藥可顯著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病情
    研究發現,當前的標準治療並未顯示出對患者預後的顯著改善。單因素邏輯回歸模型顯示,與臨床預後顯著相關的有 27 個危險因素。相比之下,研究人員發現安眠藥物的使用與病情改善顯著相關,且患者生存率明顯提高。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一種用於治療失眠的環吡咯烷類藥物——唑吡酮(Zopiclone)對臨床預後顯示出顯著的有利作用。82 名患者(25.4%)在住院期間每天服用 1 毫克,總的來說,77 例患者的預後良好。
  • 多項研究證實:類固醇能讓新冠患者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
    大量的「黃金標準」臨床試驗為與COVID-19作鬥爭的重症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廉價、常見藥物皮質類固醇似乎能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喬納森•斯特恩領導的研究人員稱,數據顯示,在治療這些患者時使用皮質類固醇(治療一個月後)可將死亡率降低約三分之一。研究小組補充說,這一發現不僅適用於需要機械通氣的患者,也適用於需要補充氧氣但不需要呼吸機的患者。
  • 胰島素治療或與患2型糖尿病的新冠肺炎患者高死亡率有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蔡敏 田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曼玉)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內科教授汪道文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首次發現了胰島素治療與患有2型糖尿病的新冠患者高死亡率密切相關。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上。
  • 多項研究再次表明羥氯喹治療新冠患者無效;新冠病毒可在貓群之間傳播
    小鼠實驗表明,這兩種抗體可以有效降低受感染小鼠肺部的新冠病毒滴度。這些研究結果強調了以抗體為基礎的治療方法應用於對抗COVID-19大流行的前景,並為合理的疫苗設計提供了結構基礎。這將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男性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此外,與之前的研究結果相反,該研究還發現心力衰竭患者在使用某些針對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的藥物之後,其血液中的ACE2的濃度將下降。 4.
  • 中國發布丨研究發現胰島素不適合2型糖尿病新冠患者降糖治療
    中國網12月4日訊(記者 張豔玲 通訊員 蔡敏 田娟)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內科汪道文教授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首次發現了胰島素治療與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高死亡率密切相關。在新冠患者中,有大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汪道文介紹,不少文獻報導,對於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將其血糖控制在良好範圍內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胰島素也是臨床上被使用最為廣泛的降糖藥物。然而胰島素治療與此類患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目前並沒有相關研究。
  • 新型降脂藥物!賽諾菲PCSK9抑制劑波立達®中國上市,顯著降低不良...
    作為PCSK9抑制劑類降脂藥物,波立達®的上市為中國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不理想的廣大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新治療選擇,尤其能夠降低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風險和降低全因死亡風險相關。與此同時,「關愛立達——波立達患者援助項目」正式啟動,助力急性冠脈症候群(ACS)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及其相關風險。
  • 中國COVID-19的回顧性研究:其他汀藥物可降低亡率
    新型冠狀病毒Castiglione和他類汀類藥物的免疫調節作用表明,他們可能有助於對抗新的冠狀病毒感染,Castiglione,等等;抗炎,哈利利,Fedson,等等。。然而這些藥物已經被證明可以增加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的表達。因此迫切需要直接的臨床證據來回答his汀類藥物對住院COVID-19患者是否有害或有益的問題。
  • 常用廉價藥顯著降低新冠死亡率?曾遭權威期刊質疑,試驗數據待公開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稱,這是第一種能夠有效救治需要氧氣或呼吸機支持的重症患者的方法。皮質類固醇藥物地塞米松至今已有約60年歷史,常用於治療關節炎、哮喘和一些皮膚病。1977年以來,地塞米松以多種製劑形式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在新冠患者迅猛增加的發展中國家,便宜的地塞米松或發揮更大作用。
  • 首個新冠藥物臨床試驗結果:克力芝未能顯著加速症狀改善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曾被寄予厚望的新冠肺炎治療藥物——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商品名克力芝)臨床試驗結果今日公布。 北京時間3月19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在線發表中國團隊關於使用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治療重症新冠病毒病(COVID-19)的臨床試驗結果。
  • 國內又一成果將對新冠治療有重大貢獻
    而過去一年,全世界新冠死亡人數高達186萬。新冠的傳播和蔓延仍然是籠罩在全世界人民的頭頂的陰影,尋找治療新冠患者的有效藥物成為亟待解決問題。幸運的是,世界各地臨床醫生,根據臨床經驗逐漸發現糖皮質激素(以下簡稱激素)能夠挽救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生命。然而,激素在新冠肺炎的臨床治療存在激烈的爭論。
  • 中國患者顯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新選擇 突破性新型降脂藥物波立達...
    其中,對於已經應用了他汀類藥物治療,但LDL-C水平依然不達標的急性冠脈症候群(包括心梗和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這種需求更為急迫。 作為PCSK9抑制劑類降脂藥物,阿利西尤單抗注射液的獲批,為中國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不理想的廣大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新治療選擇,尤其能夠降低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風險和降低全因死亡風險相關。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圍繞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兩大核心,提出將開展包括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在內的15個重大專項行動,促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 英國大規模臨床試驗證明使用糖皮質激素能降低新冠病死率
    根據一項大規模臨床試驗,一種平價常見的糖皮質激素藥物將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降低了三分之一,這在全球疫情的蔓延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的時候,給患者和臨床醫生帶來了曙光。這一消息也讓中國相關藥物產業鏈多家上市公司受益。截至6月16日收盤,天藥股份漲停、賽託生物股價大漲近5%,公司稱訂單意向有所增長。
  • 愛爾蘭住院及ICU人數再創新低,中國宣布新冠疫苗100%產生抗體
    解禁Covid-19限制的第三階段將於6月29日開始,這意味著下周的新冠數據將對於確定愛爾蘭是否可以達到該目標至關重要。根據一份新報告,Covid-19危機對住房供應產生了重大影響。工地因大流行而關閉,長達數周之久的建築工作中斷,再加上社會距離要求的限制,這意味著新房屋到2020年可能只會達到14,000套,這是一個嚴重短缺。03愛爾蘭住院病例再次下降,ICU患者人數再創新低截至周二晚上8點,在ICU中有20例確診冠狀病毒的患者。
  • 美國最新研究:羥氯喹治新冠,死亡率反而增加_身體_澎湃新聞-The...
    圖片來源於medRxiv綜合這些數據,研究者們得出結論:1.相比未接受羥氯喹治療的患者組,使用羥氯喹組因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風險更高。2.沒有發現證據支持使用羥氯喹(不管是否與阿奇黴素聯用),能降低相關患者機械通氣的風險。
  • 英國首相:英發現治療新冠藥物「成就非凡」,中國:已用過
    #自從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來了之後,各國都開始積極緊張的開始進行疫苗和治療藥物的研發,但是,至今為止尚為真正出產該類藥物(目前,中國新冠疫苗研究進展最快)。不過,日前(6月16日)英國首相詹森宣布,英國發現治療新冠藥物,能有效降低新冠病人死亡率。視頻中詹森更是興奮地宣稱:「這是英國科學的非凡成就」英國首相辦公室發表一推文,稱英國牛津大學開發出了一種治療新冠肺炎的「新療法」,能有效降低死亡率,這種療法所涉及的藥物也將被英國政府立刻通過英國的醫保系統進行推廣。
  • 劉力生教授:建議輕型普通新冠肺炎合併高血壓患者,停用ACEI、ARB和...
    研究2:未發現增加院內死亡風險該研究使用來自亞洲、歐洲和北美169家醫院的一項觀察性資料庫,針對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3月15日因新冠肺炎住院的患者,評估心血管病、藥物治療與院內死亡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