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歲開始給自己做木頭玩具,中學時能給家裡做木桌木椅,90後黃兆大學時木工設計課的結業作品就拿了年級最高分,學長一句「都可以去市面上賣了」,促使他開創了自己的原創家具品牌「物應」。
物應,出自南懷瑾的《莊子講記》「守本分,物來則應,過去不留」,這種自在、逍遙又謙遜、純粹的生活態度,也是黃兆做原創家具設計一直秉承的理念。他認為年輕人在生活的苟且中摸爬滾打,日常的家居能帶給他們生活的輕鬆和舒適非常重要,而目前市面上紅木、檀木家具太過千篇一律,缺乏原創設計。
保護原創就是保護創新。入駐阿里平臺治理部推出的原創保護平臺後,黃兆的原創設計作品得到保護,不僅年銷售額逾千萬,也讓他更有餘力去設計更多創新的作品——「我相信,原創的、個性化的家具,未來一定能走到市場的前面。」
因熱愛 大學即創立原創家具品牌
受做木匠的大伯影響,出生於1993年的江西人黃兆從小就喜歡木工,七八歲的時候就能動手為自己做小汽車這樣的木頭玩具。
高中的時候,黃兆已經能做「大件」了,中學時代家裡用的桌子椅子,都是他親手製作。在大人的驚奇和同齡人的豔羨中,黃兆體會到了木藝匠人的成就感。
2012年,黃兆考上中國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專業。大二也有木工設計課,老師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些榫卯結構。
課程結束後每個人要製作結業作品,黃兆當時做了一套桌椅和一個書架。從小做木匠活兒的黃兆的作品把其他同學的作品遠遠甩到後面,得了個全年級最高分。
圖說:黃兆在加工木料
黃兆忽然意識到,雖然自己在工業設計專業課上接觸到塑料、金屬、樹脂、水泥等各種材料,但還是木頭自己最熱愛。彼時,黃兆已經有了自己的偶像——丹麥設計師漢斯·華格納」,這個奉為「椅子大師」的設計巨匠,一生創作的家具超過1000件,其中椅子佔了半數,用畢生的熱愛詮釋了對設計的精益求精。
「 你這作品做得太棒了,都可以去市面上賣了!」一位學長無心的一句話,讓黃兆產生了一個念頭:為什麼不創建一個自己的木製家具品牌?
2014年夏天,「物應」品牌在淘寶上線。本著為對待他人他物對待自然要有一顆純粹的心,黃兆把精神內核落實到品牌設計風格上:追求一種「城市野居」的狀態,簡約自在、時尚年輕。
「我們都在都市裡拼搏,經營自己的事業和夢想,但應該在家裡保留一個最自然的自己。在生活的苟且裡,營造只屬於自己的居室。」黃兆說。
因原創 創業初期艱難仍堅持品質
但創業本身,不可能是輕鬆自在的。品牌創建之初,還是大學生的黃兆只有自己一個人,什麼事都要自己做。
小商家走量小,代工廠不愛理。創業初期,黃兆為了找適合的代工廠四處奔走。最後,一家有30年歷史的木製家具工廠對黃兆的原創設計很感興趣。
這家工廠的老闆之前忽略了家具的原創性,漸漸和市場脫節,如今正要轉型,黃兆帶了一個他設計精巧的木製手機支架去拜訪,頓時讓工廠老闆對還帶有學生氣的黃兆的原創能力刮目相看,很快和黃兆確立了合作關係。
圖說:黃兆設計的「物應」家具之電視櫃
黃兆白天沒課就去代工廠,有課就去上課,下課再去代工廠,晚上回到家做電腦設計、品牌籌劃。別的男生在考證、看劇、打遊戲、踢球,黃兆則是整天泡在木工坊裡,伴隨著的是翻飛的木屑和錘子的叮叮咚咚,經常夜裡一兩點才上床休息。
為了保留木材的原創質感,黃兆從切割、拼接、挖槽、開刀直至打磨、上釉以及拋光等各個工序都要求手作。金屬連接件會讓家具更耐用,但為了讓家具更加接近自然,「物應」儘量減少了金屬部件。
市面上流程的紅木、檀木家具,黃兆經過市場調查,發現這些家具雖然材質好,但不講究設計的原創性,而時下年輕人的審美在不斷變化,老舊的樣式已經讓他們提不起興趣了,市場需求正在不斷下滑。因此,他專注於進口櫻桃木和黑胡桃木,因為這些木質設計出的品質更適合追求原創和時尚的年輕人。
因保護 從網店到800多平米的線下店
「物應」,得益於用心的原創,但也為原創保護問題煩惱。雖然是新品牌,為原創設計成本高,「物應」賣得不便宜,算是中等價位。
黃兆對家具的原創保護問題很關注。他發現,雖然家具可以申請專利,但效果不好,別人的產品只要在抄襲的基礎上稍做改動,專利權就會被規避掉。
而阿里平臺治理部推出的原創保護平臺更為黃兆關注。他了解後很快就入駐了平臺,之後發現效果明顯。「手稿、圖片上傳後,一旦被抄襲系統就會自動檢測到,我可以快速投訴並獲得反饋,對侵權商家有很強的警告作用。」
他說,自從入駐了原創保護平臺,工廠店不敢隨便山寨了,以前直接從「物應」上扒圖片直接放到自己網店的現象沒了,銷售額不斷遞增。最初黃兆還在為沒有線下體驗店發愁,如今他已經在杭州富陽開了一家800多平米的線下旗艦店。
在黃兆看來,中國的原創保護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我相信,原創的、個性化的家具,未來一定能走到市場的前面!」
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